郭亦农,马艳红,陈祥岩,张孝亭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沈阳 110102)
体育院校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更新与培养模式创新
郭亦农,马艳红,陈祥岩,张孝亭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沈阳 110102)
专项理论与实践课是体育院校体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贡献率最大。通过回顾我国体育专业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的历史发展过程,函调全国大部分体育专业院校体育专业专项理论与实践课开设的现状,梳理出该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课程内容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讨论,提出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应将更新课程内容和创新培养模式作为改革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的突破口。
体育院校;专项理论与实践课;更新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出现了空前的热潮,无论是竞技体育奥运争光成果,还是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都呈现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奥运之火点燃了中国大众追求幸福、参与体育、享受人生、快乐健康的希望。我国体育事业良好发展的局面,无疑是体育院校毕业生施展才华的契机,同时又使体育院校面临着新的挑战。契机表现在社会多元广泛的需求,挑战表现在在激烈人才市场竞争中如何占有更大的份额。因此,根据社会需求,切实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逐一落实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体育院校当前必须落实的重要任务。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作为体育院校体育专业主干课程,学时数最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贡献率最大,如何改革创新必然成为我们探讨的首要问题。
1.1 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体育院校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简称专修课(以下简称专修课),是我国体育院校建校伊始便开设的课程。按照上世纪50年代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修课贯穿整个体育人才培养过程,约7个学期,每周开设6~10学时。课程目标主要是掌握专项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培养竞技体育专业人才和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业余专项训练能力。20世纪50年代,尽管体育院校设施简陋,生活、学习条件很差,但是在校生大部分为各个专项的佼佼者。体育院校为竞技体育、高等院校、中学培养了大批优秀体育专门人才。60年代初,由于我国各个省市体育工作队逐步成立,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任务逐步从体育院校淡出,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又红又专、一专多能的体育师资,专修课担负起培养“一专”的教学任务。80年代,由于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的形成,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对学校体育的依赖性降低,给我国体育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带来了新的变化。我国体育教育界针对“一专多能”和“多能一专”的培养目标定位展开了讨论。体育院校坚持“一专多能”,师范院校体育系坚持“多能一专”,尽管两个定位只是前后位置的颠倒,但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学时分配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在数轮教学计划修订过程中,体育院校内部针对理论课程与技术课程学时比例展开争论。随着知识的分化,体育院校理论课程不断细化,课程门数不断增加,学时数不断扩大。例如,原《体育理论》课程分化为《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统计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育概论》、《体育保健学》等多门课程,学时数成倍增加。在总授课学时不能增加的情况下,教学计划中术科普修课和专修课的学时在逐年减少。由于专修课学时的减少,课程目标培养“一专”的教学任务也在淡化。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扩招以来,大部分体育院校在校生数量逐年增加,部分体育院校已经达到了80年代的10倍左右。许多省份体育考试已经没有专项要求,大量没有从事过专项训练的考生进入到体育院校学习。生源质量的下降,使专修课程目标已经无法实现,许多专修课成为了从“零”开始的教学课。专修课程已经直接影响着体育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目前体育院校专修课课程目标归纳如下:第一,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勤奋好学,刻苦训练,努力钻研业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愿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作贡献的一代新人;第二,了解把握运动项目的一般规律,掌握运动项目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提高实战水平和专项身体素质;第三,使学生掌握运动项目的教学、训练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较全面地掌握基本技战术的手段与方法;第四,使学生较全面掌握运动项目的竞赛组织与裁判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临场裁判工作;第五,使学生具备从事体育教学、业余训练指导、竞赛组织、裁判的实际知识和能力以及本运动项目科学研究等综合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胜任学校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业余训练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1.2 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体育由众多的运动项目组成,各个运动项目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基本技术、战术、竞赛规则、裁判方法,以及运动文化、魅力支撑着体育运动的存在和发展。无论是竞技体育的运动员,还是以健身强体为目标的参与者,甚至根本不参与运动的观众,都是以自身的理解、身体条件以及周围的环境参与或观看一个体育运动项目,这是体育存在的基本形式和规律。体育院校体育专业正是遵循着高等教育与体育运动两个基本规律,来制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要求,科学合理设置课程模块,建立课程体系。从目前体育院校各体育专业专修课程学时数与占总授课学时比例来看,体育教育专业平均491学时,占20.1%;运动训练专业平均717学时,占27.7%;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平均667学时,占28.4%;体育休闲专业平均344学时,占14.6%;体育表演专业平均659学时,占28.9%;社会体育专业平均331学时,占25.0%,可见体育院校对专修课程的重视程度。专修课程之所以从体育院校建校伊始就始终开设,而且学时最多、时间最长、投入最大,道理很简单:按照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律,体育专门人才必须在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有较全面体育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学好学精一个运动项目,是全面落实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课程。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培养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的需要。按照高等教育、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律,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强,专项技能突出特色,要落实到专修课程等主干课程上。②体育专业教书育人的需要。体育院校专修课教师与本专修学生接触时间最长,不仅担当着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课程任务,而且在长时间接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在进行着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养成,规范着学生的言行举止,可以说专修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楷模作用。学生在今后长期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专修教师的影子,可见育人作用之大。可以说专修课程教师就是本科生的导师。③体育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基本需要。调研体育人才就业市场的现状不难发现,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就业考试第一关均是体育专项技术、技能。体育专业毕业生所面对的主要就业岗位体育教师、业余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均要求专项技能突出、实践能力强。④体育院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院校学科不断丰富,体、教、文、管、理逐步齐全。但是体育学科为核心、其他学科与体育相结合的形势不可改变。学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体育学科建设离不开课程建设,把专修课程内容更新与培养模式创新做好,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体育学科强大的优势所在。
表1 体育院校各专业专修课程学时与占总授课学时比例统计表
2.1 社会对体育专业毕业生需求的主要变化
体育院校传统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与相继建立的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在培养目标定位上有明显的不同,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中等以上学校的体育教师;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运动员、教练员和专业师资;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社会体育干部与指导者。根据体育人才就业市场调研结果,体育院校毕业生能够从事运动员、教练员工作的凤毛麟角,能够从事社会体育干部工作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在竞争体育教师岗位。这样,体育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必然形成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态势,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实际就业率低下。后奥运会时代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与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形成了极大的反差,问题就在于社会需求发生了变化,而我们的人才培养还停留在旧的年代。社会需求变化主要表现如下:①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效应,“4-2-1”家庭现象的出现,使我国适龄入学人口大幅度下降,中小学合并,在校生减少,对教师的需求急剧下降。以辽宁省为例,2010年全省需求体育教师不足200人,集中在县以下中小学。而仅辽宁省内2010年体育专业毕业生就有2500人,加上外省高校毕业生、往届毕业生,可见体育教师岗位竞争不亚于公务员的竞争。②由于体育院校各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模糊,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干部、体育管理者等岗位甚少,使学生就业前景迷茫。③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国内大众健身市场、体育产业市场蓬勃兴起,需要大量的体育专门人才,而体育院校各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又不相适应。④国内大众健身市场运动项目比较集中于人们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而体育院校的项目设置又多与奥运会项目高度相关。⑤体育产业市场需要懂体育又懂营销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大众健身市场需要的是懂体育可以做健身教练,又懂管理、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专门人才,而体育院校各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是以体育教育为主线的师范性教育。
2.2 专修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社会需求的主要变化重新审视体育院校的专修课程,存在着如下主要问题:①与体育院校整体顶层设计思想观念上的误区一样,培养应用性人才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上需要更新与创新。②各体育院校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专修课程学时在减少,学生数量剧增,生源质量下降,使专修课程无法实现课程目标。③课程目标需要重新认识和调整。单纯的以体育教师规格作为目标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④课程内容亟待更新。几十年一贯制的课程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需求。⑤培养模式亟待创新。单纯的课堂教学与训练,不能够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不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⑥目前的专修课程已经丢掉了专修课许多传统的有效功能,变成了单纯的教学、训练课程。
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专修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必要展开一次专修课程改革的讨论。专修课程不是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强、更新和创新的问题,使体育院校各体育专业最大的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大量调研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专修课程内容更新与培养模式创新的建议。
3.1 专修课程内容更新的讨论
3.1.1 提高三基教学质量是更新的前提 应该重新认识专项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教学。“三基”教学是体育院校各体育专业的基本教学内容,也是体育人才的基础。课程内容更新不能够以消弱“三基”教学质量为前提。重新认识“三基”应该是如何在有限学时内更加科学、有效地实现“三基”的教学目标;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巩固、提高。上过专修课的教师都清楚,专修课教学学时有限,学生提高专项技术技能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学、正确的技术、战术和练习方法,巩固提高更多的在于学生参加俱乐部、院队或自我训练。因此,应该说内容更新是在保证“三基”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的更新。
3.1.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更新的主要内容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寓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专修课程分量很大。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工作,使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等得到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不完全是通过课堂讲授来进行的,更多的是影响、感召、启发以及导师的作用、朋友的沟通、师生的交流。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对专修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也可能成为教师的影子。
3.1.3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更新的重点 学生在学期间,对于未来存在着诸多的未知数,那么如何使学生能够“不变应万变”呢?对于专修课程而言,“三基”是基础,社会适应能力就是重点。要把学生在本科期间学习的人体科学、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体育管理、运动训练等各个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与专修项目结合,获得能够适应社会岗位变化的能力。开出诸如运动项目文化沿革与传播、开发与经营管理、竞赛组织与裁判、健身指导与运动处方、俱乐部管理与市场开发等新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组织管理、人际协调、语言与文字表达、教学与训练、创新性思维、自我完善、终身学习与科研等能力,提高学生在未来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3.1.4 提高学生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是课程追求的目标 要培养未来社会体育事业的栋梁之才,通过几百学时的专修课程,甚至本科2 700~2 800学时的培养方案是不够的。培育提高学生创造力、创新思维是所有课程不懈追求的目标,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旺盛的想像力、创造力、判断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追求更新、更好、更强。
3.2 专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讨论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才培养过程,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方法与手段的总和。现行专修课程培养过程包括教室的理论讲授、场地的教学训练、比赛与裁判和教学实习等。在此基础上建议增加以下内容。①指导学生进行社会需求的调研。面向体育专业就业市场(各级各类学校、健身俱乐部、会所等)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和体育人才市场现状、用人单位的要求、就业的必备条件等,量体裁衣,对未来有一个初步认识。②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通过职业生涯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有目标、有压力、有动力。同时也是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的过程。③突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贯穿专修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做到从教师讲学生听向教师讲、学生讨论、教师答疑的方向过渡;从教师安排学生练习向教师教会方法、统一练习与个别练习相结合、自主练习的方向过渡;从教师安排活动(竞赛、裁判、实习等)向教师布置内容和要求学生自行组织、运作、评价的方向过渡。④增加实践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例如,课内组织教学训练实习,课外开展俱乐部、业余训练小组的策划组织活动,利用周六、日、寒暑假期的试做私人教练、陪练活动,到中小学协助组织课余训练活动等。⑤发挥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开展体育科技创新活动。例如,定期由教师指导立项,学生自主策划、制订运作方案,评选最佳方案,学生自主开展活动;新的或者尝试性的教学训练方法的实践、实训活动等。
[1]杜光宇,赖炳森.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成体体育学院学报,2009(12):83-85,90.
[2]范启国,岳 峰.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系统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2):121-124.
[3]张志成.后现代体育课程与教学观之反思[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4):145-146.
Updates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Specialty Lessons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l
GUO Yinong,MA Yanhong,CHEN Xiangyan,ZHANG Xiaoting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The spe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class is sports colleges and sports specialty’s backbone course,which has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in the process of personnel training.Through reviews professional sports spe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class’s historical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our country,the paper surveys the open situation of most sports specialty universities sports spe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class,and sorts out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curriculum existed at present.The paper has a discussion about the course contents update and talent training mode innovation,and puts forward that sports colleges and professional sports should be updated curriculum contents and innovative training mode as reforming spe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lesson’s breakthrough.
sports colleges;spe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class;updates
G807.01
A
1004-0560(2011)05-0122-03
2011-07-23;
2011-08-25
郭亦农(1953-),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责任编辑:郭长寿
◂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