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琼,吴翠珍,李长真
(陕西科技大学思政部,西安7021)
论接受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骆琼,吴翠珍,李长真
(陕西科技大学思政部,西安7021)
接受理论强调对接受主体作用的认知和发挥,为我们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借鉴。要结合教学实际,注意分析和把握学生、教师、教学内容、传导者、接受环境在教学中的作用机理,借鉴接受理论,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以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理论;接受要素;改进;创新
20世纪4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受众理论,基于传播学对接受活动开展了研究,提出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不是被动的。约瑟夫·克拉帕的《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强调接受过程是有选择性的。20世纪70年代著名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对受众理论进行了总结,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受众的个人差异论、受众的社会分类论、受众的社会关系论、受众的文化规范论。受众理论中对于接受者个体特征和社会背景的分析,对于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准确把握接受主体有深刻启发。
随着西方文艺批评向读者中心理论范式的转变,20世纪60年代产生了以现象学和阐释学为理论基础的“接受美学”或“接受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兹学派的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萨尔(Wolfgan Iser),认为“在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积极的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能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1]读者在欣赏任何作品时都会在以前的知识状态里寻找先在的理解,当新的信息与现在的信息相符合才可能为经验所接受,从而进入一个新视野,也就是读者和作品相融合时才可以说得上是“接受”。
当然,对于“接受”的理解,在各种研究领域有着不同的解释。接受美学强调的接受是阅读者的阅读过程。哲学认识论认为接受就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道德接受论提出道德文化的接受活动也是双向的,道德接受主体根据道德需要选择接受客体,通过内化最终达到共同的善的目的。邱柏生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角度,认为接受是“主体(即受教育者)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尤其是在教育的控制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2]胡木贵、郑雪辉在《接受学导论》中认为“接受,是关于思想文化客体及其体认者相互关系的范畴,它标志的是人们对以语言象征符号表征出来的思想文化客体进行的择取、解释、理解和整合,以及运用的认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3]近年来,我国学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产生了一批学术论文和著作。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作出了科学的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特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自自身的需要,在环境的作用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行为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接受的结果是形成人的内化的精神和外化的行为。”[4]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已有的知识背景和道德信仰,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在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反映、选择、理解、内化、外显的动态过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征与接受理论有内在一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另外有“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深厚的思想性、强烈的政治性、典型的抽象性、鲜明的时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基是主导人类发展方向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这个伟大精神的主旨是带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根本的目的在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科学知识,其重要表现在于对学生思想的培育和引导上,让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现实问题,克服生活中的难题,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培养有道理、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要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不接受的问题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教育者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是一味地说教灌输,至于学生是否接受、接受程度如何则不在教学考量之中。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解决学生“接受”的问题就迫在眉睫。接受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首先,接受理论把接受者放在接受主体的位置上,把研究的重点转向接受主体的接受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则表现为重视受教育者,以学生为本,重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本质属性,是受教育者自觉认同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独立做出判断和选择,自主调节行为,并在实践中完善自身品德,丰富和发展社会道德规范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作性。[5])受教育者作为教学活动的对象,其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教师作为接受客体的一级接受主体,也要保证能够对教学内容准确、深入、合理的接受,才不会在传递过程中发生信息的歪曲和遗漏。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存在的问题较大,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接受理论中接受主体、接受客体、传导者、接受媒介、接受环境五要素的分析和应用对于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的改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的科学发展,并能对理论课教学的探索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必须看到,马克思伟大的科学理论体系并不是止步不前的,其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壮大、发展、创新的过程。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涵盖着几代革命者与时俱进的思想和通过实践磨砺出的深刻经验。从毛泽东思想到科学发展观,无一不是和时代结合的产物。也只有和时代密切结合才能永葆理论的生机和活力,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接受。
接受过程的完成是在接受主体、接受客体、传导者、接受媒介、接受环境五要素的作用下的动态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探索出一条接受理论各要素发挥具体作用的方式,这对于我们提高教学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接受理论中的五要素,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则为学生、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式、教学环境。
接受主体——学生,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过程中,一方面,面对教学信息时,学生并非是白纸一张,而是在已有教育背景下,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学习,当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和原有信息不一致或者一致时,便会产生同化、顺应和平衡现象。另一方面,学生对于理论的认识有其自身的特征。人的认识并不是按照直线发展的,而是呈螺旋上升趋势。随着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各种思想观念对于学生无时无处不产生影响,学生的思想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和层次性。不同的知识背景和认识水平导致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和接受心理,有的同学在课堂上全神贯注,课后积极思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形成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行全面的思考。也有部分同学则存在严重的接受障碍,对课程内容反感,对教师淡漠,或者没有自己的观点,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课堂上心不在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当做其他科目的“自习时间”。要看到,教师一定程度上也扮演着接受主体的角色,对于教学内容必须通过教师的第一层接受,然后被传递给学生。学生对接受客体的理解是通过教师后的第二次消化。所以说,我们仅仅把接受主体定义为学生是不全面的,不能忽视教师在接收过程中接受主体的作用。现在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对象是“90后”,他们是一个特殊群体,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必须了解他们思想上的特质。“90后”生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思想从小受到西方异质文化的影响,根据对华中师范大学在校生的调查显示部分“90后”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淡薄,7.1%的同学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纯粹的空想,永远不能实现”,有58.6%的同学表示共产主义社会“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难以达到”,而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只占34.3%。[6]他们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等媒体接受信息,政治态度模糊、政治立场不坚定。这对于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接受客体——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设的必修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当前国情和形势;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道德礼仪教育,素质教育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倾向,是关于意识形态的教育。而人对观念的接受和改变是一个复杂和艰难的过程,包括不同的思想观念进行斗争和碰撞,是一个从不相信、认同、相信、坚信的渐进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则相应地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具体教学中存在传统理论更新较慢,与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不能同步进行等问题。关于大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调查表明,许多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满意度不高,主要态度见下表。[7]
传导者——教师。作为信息的传导者,每个教师在政治素质、人格素质、能力素质和理论素质等方面各有特长与不足。教师的政治观点、政治敏锐度、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程度、引导和调控的能力等因素都会对教学的接受起到直接影响作用。传导者的素质是接受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地位的认识存在缺陷,把学生放在被灌输的位置,教学活动单向、死板、强制、压迫,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与“学”的严重失衡。目前,有的教师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感悟,教学中不能将深奥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讲课内容空洞无趣与现实脱节,学生也就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联系,导致学生感到“学来无用”。有部分教师本身对教学内容不能准确把握,导致信息传递出现缺失或者误传,这对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接受媒介——教学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社会实践为辅助。理论联系实际才可以体现出理论本身的价值。课内传输理论信息,挖掘理论深度;课外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对理论知识加以验证和实践。理论与实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重理论,轻实践,是本本主义的表现,重实践,轻理论,实践也只能瞎打误撞。在以往的教学中,重视政治因素,轻视学生的个性品质和人格发展,教学手段单一、古板,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传播迅猛发展的今天,以往的方式必定要被淘汰,如果主流政治思想的传播跟不上异质文化因素传播的力度,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只会变得遥不可及。因此,探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灵活性、高效率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紧迫任务。
接受环境——教学环境。一个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是在一个复杂的时空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对其的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潜移默化的,社会、家庭、学校能通过不同的手段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控制或规范。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当外界环境与个体的认知、需要、情感等协调一致时,人们更加愿意接受信息,接受的可能性将增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多是已经迈入成年人的行列,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模式和道德观念,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小学、中学学校环境对他们已经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大学通常是他们学校环境的最后一站,同时却又是完全涉足社会环境的第一站。大学环境对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在这一环节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影响到学生步入社会后的自身生存和发展以及个人对于整个社会的认知。建立和谐稳定的校园,形成优良的学习风气和健康积极的思想氛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进行的最直接的环境影响因素。
接受理论对于接受主体的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它启示我们:
1.尊重接受主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同时不能忽视教师作为接受主体的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过程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但通常对作为接受主体的学生没有在自主性发挥和主体地位上给予足够重视。其实接受者是积极的能动者,都是自己意识和行为的承担者,外部信息的传递必须通过接受者的意识而产生效应,所以我们要充分尊重接受者的自主性。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教”,也就是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将教育和自我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激发接受主体自我教育的需求,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注重自我修养和反省。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自省在德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强调外在的道德观念,必须被道德主体自身所认可,才能发挥作用。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者的主体性必须大胆引导,加以启发,突出接受者的主体地位,使自我教育沿着教育目的方向进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应重在引导和启发,于无形之中使学生自主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也必须提高教师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正确完善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第一次吸收,只有教师在自己接受后能准确地将信息外化了,才是学生顺利完成接收过程的前提。
2.优化接受客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有统一的大纲和指定的教材,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更多地考虑理论知识的实用价值和可接受程度。选择的教学内容既不和党的原则和宗旨违背,也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又能不局限于书本,联系实际、走向社会生活。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或者学生关心的问题讲授、分析、讨论,让学生系统地理解理论,同时也密切地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3.创新接受媒介。思想政治理论课涵盖的内容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和课堂,在生活中也应该随处可见。要利用多种传播途径,如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报等,多样化发展教学方式。课堂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分组辩论的形式,把课堂变成思想交流的场所。课程考核改变以往闭卷考试的形式,推出汇报演出、社会调查等考核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深入生活,探讨如今社会发生的改变和存在的问题,如组织学生去参观和谐社区、政策示范点等,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重视接受环境,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知识背景。由于高校区域界限的逐渐模糊,高校学生大都来自五湖四海,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社交环境各不相同,相应地,学生已有的知识也五花八门,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背景要深入了解,才能实现因材施教。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政治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发达国家利用经济优势,强行推行政治“趋同”,以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一方面要在大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意识形态的一元化;另一方面,要建立宽松、良好的道德环境,让身处校园的大学生也能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了解国际形势,关心国家大事。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到国家的利益与自身紧密相连,社会的制度、政策关系到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在校园建立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稳定宽松的学习、生活氛围,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良好发展。
5.研究学生接受心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对价值准则、价值导向的接受,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树立起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某种理想和信念,并外化为行为,最终形成稳定的人格。这种接受与科学认识成果的接受相比,有更大的难度。”[8]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和接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样,学生的接受心理也更加复杂,这就决定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比如认知障碍、需要障碍、情感障碍等。教学过程中要研究学生之所以接受和之所以不接受的心理因素,准确把握接受主体的心理规律,对于教育者来说,只有了解接受主体的心理特点,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接受主体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才能建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最终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取得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德]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邱柏生.思想教育接受学[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3]胡木贵,郑雪辉.接受学导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4]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5]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
[6]杨朝清,鞠阳“.90后”大学生思想生活状况调查——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青年探索,2009,(5).
[7]刘丽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论[M].人民出版社,2009.
[8]胡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规律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3).
G 641
A
;02-7408(2011)01-0087-03
骆琼(1986-),女,甘肃陇南人,陕西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吴翠珍(1955-),女,上海人,陕西科技大学思政部教授;李长真(1961-),男,河南平顶山人,陕西科技大学思政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