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细军
品牌创新:安防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启示
■肖细军
多年来,安防行业同质化严重,导致品牌没有差异化,缺乏核心竞争力,这已是行业的痼疾。实践证明,创新是安防企业有效规避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的重要手段。
高端品牌的高品质、高品位、高利润拉动了产业的科技创新、市场创新、品质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使许多不同的产业看到了共同的发展亮点。品牌创新也引领了中国安防产业的发展,从而催生了我国安防产业打造高端品牌的新思维。近十多年来,我国安防产业围绕这一新思维,高度重视高端产品市场的开发,培育出了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品牌,逐步形成了我国高端安防产品市场上的品牌效应,推动了我国安防产业的跨跃式发展。
早期的安防产业属于起步、发展阶段,因此单体利润较高。进入成熟期后,产品便出现同质化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产品将进入衰退期。有实力的企业便会推出新的替代产品,而实力较差的企业则由于竞争力较弱,会被市场淘汰出局。
显然,早期粗犷的家庭作坊式产品线结构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市场竞争,选择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作为公司的拳头产品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似乎是唯一的选择。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新产品开发是依靠强大的研发能力来支持的,现在多数企业没有这个实力,依然靠粗加工生产着雷同的产品,苦苦挣扎。
目前安防产品的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安防产业正在从产品竞争向解决方案竞争方向发展,发展信息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安防解决方案、安防系统平台,搜集用户需求,及时改进产品特性,满足用户要求,自主创新不仅是安防企业有效规避国内安防行业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摸准了国内安防产业转型发展的脉搏,尤其对于具有通信、软件集成经验的新进入者来讲,也是一个难得的后来居上的机会。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2010年我国安防行业总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良好的发展前景让业内人士欢欣鼓舞。从前期的发展来看,安防属于整体利润比较高的行业,但随着进入企业的增多,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过去附加值比较高的产品,也随着需求暴涨,生产企业增多,单个产品利润趋薄。
尽管近几年利润降低和一些大的IT、家电厂家加入安防个行业,对于抑制一些小公司的不规范竞争有一定作用,但OEM和仿冒的情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行业的同质化状况依旧深重。
国内很多中小企业都缺少品牌意识,不少安防厂商更是利用当前建设平安城市、智能小区和家庭监控等潮流,不注重品牌的树立和产品质量的保障,一味地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以满足眼前的利益所需。在今天的行业发展中,我们看到的好像还不仅仅是同质化严重,而是先进与落后的差距还很大。落后的营销模式、落后的产品,其实很多企业并不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同质化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是一个起码的进步,是一个赶上今天中国安防产业飞速发展的步伐,不要在落后中被淘汰出局的开端。对于他们来说,问题不在同质化与否,相反,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还不知道怎样和人家先进的管理与经营“同质化”。
当下,安防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人们把这种竞争形容为“红海”。出路在哪里?答案是一定要走出红海,让安防驶入“蓝海”。打造品牌,即安防之蓝海!
蓝海战略讲的是回避同质化、低利润的“红海”,进入差异化、低成本的“蓝海”,从而获得更加丰厚的利润。随着“大安防时代”资源的多元化以及体制、政策屏障在市场化潮流冲蚀下逐渐弱化,安防产业化的呼声不断高涨;同时,同质化竞争的产品大战给自身造成的创伤也日益凸显,产业化的路该怎么走,“蓝海”究竟在哪里?
在战略上,安防企业经营者必须强化品牌建设意识,提高品牌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安防品牌化包装,使品牌形象的传播更加系统化,同时加强安防产品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互动,在提升品牌影响力、市场美誉度方面进行持久、深入的营销创新。
中国安防产业的品牌核心价值没有建立或没有与其他品牌出现较大差异,致使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安防企业还没有抓住品牌核心价值这一至关重要的关键点。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实力,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只有运用好科技创新这把“神奇之匙”,才能最终顺利打开广阔的财富之门,这对于处于当今科技发展前沿的安防产业来说更是如此。不论是同质化,还是异质化,相信两者都会带来行业的你追我赶,从而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