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都市村庄”正华丽转身

2011-11-03 14:21黄力添
观察与思考 2011年8期
关键词:旧村东林村人

■观察记者 黄力添 文/摄

温州“都市村庄”正华丽转身

■观察记者 黄力添 文/摄

东林村地处离温州市中心近15公里的龙湾区永中街道,曹龙路以东,瓯海大道以南,龙水路以西,永中路以北,永宁西路(在建)从村庄中经过。目前,东林全村总人口1806人,计468户,总用地面积约192亩。

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在温州市新城市规划中却是不可或缺的拼图。骄阳似火的7月,记者驱车前往东林村,在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发现这小小的东林村紧挨着龙湾区行政中心与龙湾区文化中心甚至还有一个巨大的商业广场。这不禁让人想到一个流行词“都市村庄”。但在东林人眼里,既然已身处都市圈中,“村庄”的历史使命理所当然地淡化了。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环境下,如何更科学、更和谐地推进“旧村改造”、促使“都市村庄”华丽转身?这是一个时代的课题。就这一课题,东林人正努力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龙湾首个“都市村庄”扬帆起航

“东林村离温州市中心有十几公里远,没多少人知道龙湾区有个叫东林村的村庄。”东林村党支部书记林由岳说。

在温州制造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上个世纪90年代,东林村民还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不愿种田的年轻人出去打工求生计,赚了点钱回到村里,就在自己家里搭个小作坊做小买卖。这些都是为了维持生计而已。由于没有主要道路经过东林村,村里唯一通往邻村的道路,只是一条狭窄到只能开过一辆车的石子路。这些小作坊只能做一些温州其他地方不愿做的活计,例如皮革加工。

就在这样一个连娶妻嫁女都非常困难的小村庄,近年来却迎来了房地产商的几番实地考察,尚处规划中高楼的临街店铺也屡屡被商人们问询租金等事宜。

这一切的变化,源于温州大都市圈城市规划的东扩,尤其是温州“1650”大都市发展新格局的实施。所谓“1650”大都市发展新格局,是由1个温州城市的主中心,6个副中心与50个区域性中心镇组成。在“1650”的城市布局中,龙湾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温州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龙湾区面临着城市东扩、功能重组、空港经济等三大历史性机遇,龙湾区将作为温州大都市核心区和温州城市化主战场。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的龙湾区,将其行政中心从原来的状元镇转移至永中街道。

龙湾区行政中心的迁址,自然有人欢喜有人忧。其中最为高兴的当属东林村人。东林村人去趟区政府再也不用走十几里路了,因为龙湾区政府离东林村只隔一个街区,“走几步就到了”。

东林村人高兴地四处广而告之,却不想屡碰冷脸,“你们村子也就是个城中村,说的好听点就是都市村庄”东林村人在冷言热语中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村庄建设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目前村子里的房子有低矮的瓦房,也有两层小楼房,还有三到四层的公寓式楼房,整个村庄建设参差不齐。其中三到四层的公寓式楼房,大多设计标准低,建筑密度大,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从整个龙湾区来看,东林村这一“城中村”,犹如一块“补丁”,贴在城区“身边”,显得非常碍眼。“城中村”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有人称它为“都市里的村庄”,但其“脏、乱、差”的存在状态,被更多地比作城市的“死皮”、“顽疾”和“补丁”。

面对城中村的“尴尬”境地,东林村人希望改变落后村貌,像城里人一样有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享受现代文明。于是他们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开始申请旧村改造。这一愿望在2005年出现了转机。在龙湾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东林村委不断加大力度开展工作,村民们的积极参与下,东林村从2005年开始启动“城中村”改造,成为了龙湾区第一个“城中村”改造试点村。

由此,龙湾区首个“都市村庄”—东林村扬帆起航。

旧村要改建 观念先改变

由于是改造试点村。“龙湾区为此专门出台了《东林村旧村改建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实施细则》,大到房屋的层次和朝向,小到卫生间用品,均作出了详细的补偿标准。村民只要拿着《实施细则》,家里凡是能够得到补偿的东西,都能一一得到对照。”龙湾区城市化建设办公室主任倪士章说。

征地拆迁是“城中村”改造的核心,也是难点所在。东林村两委积极排查摸清底细。“为了摸清这些情况,我们村两委几个人几乎每天吃住在村委办公室。”林由岳说。在摸清排查的同时,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向村民传达市区两级政府的政策,动之以理,晓之以情。

在严格执行温州市关于“城中村”征地拆迁标准的同时,又结合东林村的实际情况,尽量满足村民的需求。如东林村按照2244元一平方的价格把新建的房子卖给村民,以2000元左右一平方的价格“回收”村民的老房子;同时,村民还享受“1增3”的政策,即有房产证的老房子1平方基地面积可以换新房子的3平方。

目前,85%的东林村民已签署协议同意改造,但村里仍有个别人不太愿意合作,“不愿签的村民大多有很多的违章建筑,因为违章建筑不能享受1增3的政策”。东林村村民林某说:“我是盼望早点改造,拿到三间两层房子的补偿,但村子里违章建筑很多,有些人补偿多,我感到心里不平衡。”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化推进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越早改造,越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但这项庞大的民心工程,对于每个“城中村’来说都是一件“伤筋动骨”的大事,同时又涉及到土地政策、改造资金、拆迁安置等内容,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如何在政府和村民之间寻找利益的平衡点,做到村民能接受、政府能承受的双赢效果,是城中村改造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温州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王新认为,村民与干部如何转变思想观念是重中之重。

“旧村要改建,观念先改变。”无论是东林村民,还是落实政策的干部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要想把原来落后闭塞的小村庄,建设成为龙湾区乃至温州市的都市小区,村民的认识态度极其重要。我们要通过扎实的工作,激发村民旧村改造的热情,使旧村改造成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变‘要我改’为‘我要改’。”林由岳信心满满地说。

针对目前东林村在征地拆迁上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东林村人认为归根结底还是要做好村民的安抚和补偿工作。林由岳表示:“现在的东林村村民只要有合法产权的,旧房兑换安置房每平方米只需付出200-300元就可以购得。这是一项利民举措,原本安置房的造价达到了3300元每平米,而本村村民只用出个零头就可以了。还有凡村里60岁以上被征地的村民还可以享受到养老保险,每年可以领到3000-4000元的养老金。”这对于原本收入就不太高的东林村村民来说无疑是个大好事,更让东林村的村民切切实实地尝到了旧村改建的甜头。由此,村民们对于旧村改造工程也更加积极了。

随着“旧村改造”工程的不断推进,东林村人的都市梦正在变成现实。

“都市梦”渐行渐近

正所谓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东林村村两委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新都市面貌正初见端倪。走在宽敞的马路上,五幢已经结顶的第一期三产安置房与一座十几层将要完工的东林大酒店,映入眼帘。在村口,旧村改造安置房一期2幢也已经结顶。

永中街道办事处主任叶庆权介绍,即将开工的东林村农房集聚点建设占地65亩,安置面积10万多平方米,8幢23—24层的高楼错落有致,西北两面临水,建成后将是一个环境优美、配套完善、适宜人居的生态社区。自此东林村民将告别旧房,享受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市政配套设施和公共资源,生活水平将实现质的飞跃。“旧村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是改善东林村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东林村的旧村改造,简单地讲,即是就地安置,针对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基层干部和村干部同心协力,走访到户,解决到户。这种方法不仅仅体现在东林村中,在全面展开旧村改造,建设都市村庄的工作中就一直存在。在这样的条件下,东林村有望率先在旧村改造的试点村中取得成功。

东林村人正举全村之力把东林村建设成为一流的都市小区。经过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在获准建造安置房的地块就拔起7幢高楼,还有一个大酒店,使得东林村的村集体资产从原来的零变成了现在的一亿多。这是东林村人的幸福。

东林村的“城中村”改造建设,已经走在温州“城中村”改造建设的前列。随着2011届村两委换届地顺利进行,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东林村第二期拆迁安置协议签订已于四月份开始,由区城市化建设办公室、永中街道办事处等单位专门成立东林村旧村改造工程推进组,加速对东林村的改建。

东林村人的都市梦正在变成现实。

猜你喜欢
旧村东林村人
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周边旧村改造的困境与策略——以广州番禺余荫山房周边旧村为例
岳流波
Research on the method of dual-frequency microwave diagnosis of plasma for solving phase integer ambiguity
新政!广州旧村改造整合土地及异地平衡工作指引出台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Functions of Etymology in Vocabulary learning
增减挂钩土地复垦对项目区景观格局的影响及生态效应
浅谈旧村改造住区景观设计探索研究
英雄的三世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