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银湘
(百色学院政法系,广西 百色 533000)
灾害政治学视阈下的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减灾教育与减灾意识培养研究
梁银湘
(百色学院政法系,广西 百色 533000)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自然灾害频发影响到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问题。对于减灾防灾也应提升到一个事关政治大局的层面来认识,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然而,当前农村地区减灾教育与减灾意识方面的研究,既在理论上存在着薄弱环节,在实践方面也存在欠缺,必须构建农村地区减灾教育与减灾意识培养体系:转变观念,农村减灾教育应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以系统论的思路为指导、多部门联动、多措并举,形成长效机制;培养减灾防灾教育的各层次专业人才;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健全多渠道的农村地区减灾教育与减灾意识培养体系。
减灾教育;减灾意识;农村地区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1]。鉴于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的政治就是人民根本利益的表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通过经济建设,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因此,我们的最大的政治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然而,自然灾害风险是威胁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遭遇到不同的自然灾害,经济也因此会受到重大的影响。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灾害种类多、频度大、分布广、损失严重[2]。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尤其是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给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仅以2010年上半年为例,我国遭受了洪涝、干旱、低温冷冻和雪灾、地震、风雹、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不同的自然灾害。经核定,2010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5亿人(次),因灾死亡3514人,失踪486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64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2029.4万公顷,其中绝收面积304.6万公顷;倒塌房屋90.7万间,损坏房屋301.4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113.9亿元[3]。
综上所述,对于防灾减灾工作,也就必须提到一个事关大局的政治问题来看待。尤其是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底子较薄,抗灾能力也较为低下。一旦受灾,将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农业的发展与农村的稳定。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地区减灾教育与农民减灾意识培养加以探讨,并提出富有针对性的策略,提高农民的减灾意识和抗灾能力。
近年来学界对于减灾教育以及减灾意识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些成果主要表现为:第一,韩淑云(2004年)认为社区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最基本单元,因此,加强防灾减灾教育,“防灾减灾安全素质教育进社区活动”即是一件受益广大公众的事情[4]。第二,张云霞(2005年)认为强化一代人的防灾减灾意识,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教育具有前瞻性,今天的中小学生将是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加强防灾减灾方面的基础教育非常必要[5]。第三,文三石(2000年)、陈霞(2001年)、王益梅(2006年)、于秀丽(2007年)、廖贤富(2009年)、甘明法(2010年)等人分别剖析了当前防灾减灾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各种防灾减灾教育措施,提出防灾减灾的大安全观,倡导国民安全防灾自护素质教育;构建灾害知识教育、技术教育和思想教育内容体系;将防灾减灾教育作为素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提高中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通过课堂渗透增长知识,从课外活动中获得技能,创建绿色学校培养人的素质;构建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长效机制;实现学校人防与防灾减灾教育的有机结合[6][7][8][9][10][11]。第四,智协飞(2007年)、迟宝明(2009年)等提出防灾减灾的气象水文教育培训应进行跨学科培训,依托地学教育推动我国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培养防灾减灾教育人才。[12][13]此外,周文彧(2007年)专门就如何加强城市减灾防灾教育进行了探讨。[14]
综上所述,关于防灾减灾教育与减灾意识的研究,就研究区域而言,没有拓展到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就研究对象而言,没有进行具体区分减灾教育的受教育对象,如政府官员与普通百姓、城市居民与乡村民众;没有认识到教育者本身也应接受减灾教育;就研究内容而言,缺乏对国内外减灾教育和公众减灾意识培养的经验和做法的系统研究,进而无法就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减灾教育和公众减灾意识培养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
就我国的国情而言,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的边疆地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灾情应急能力都非常落后,因此,通过构建农村地区减灾教育与减灾意识培养体系,促使少数民族通过自护教育提高减灾意识,就显得尤为迫切。而就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而言,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风险社会,灾害带来的后果更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减灾更应该寓于防灾,而防灾则重在防灾教育。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基于终身学习的理念,任何人都应该接受减灾教育。
当前有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的。而破坏了环境、破坏了生态之后,必然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因此,减灾教育与减灾意识的培养,事实上已经事关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同时,除了认识到减灾教育的重要性之外,还需正确认识减灾教育。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环节包括灾前、灾中与灾后三个环节,因此,减灾教育除了灾前防灾教育、灾中救灾教育之外,还应包括灾后抚慰的思想教育,这样才能形成完整减灾教育内容体系。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事实上诸多部门的工作或者业务范围已经覆盖了农村,那怕是偏远的边疆地区。中国的救灾体制与外国相比,其“惟一不同之处就是,在中国,政府和军队起主导作用,西方国家却是由红十字会来担当主要救助角色”[15]。构建农村地区减灾教育与减灾意识培养体系,建立自然灾害尤其是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形成多部门联动、多措并举的长效机制,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不管是何种教育,都离不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的人才。因此,应该“寓防于教”,发展防灾减灾高等教育,培养防灾减灾专业人才。通过这些人才,辅以志愿者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对农村地区的村委会以及农村的中小学教师加以适当的培训,以发挥这些农村精英在当地的减灾教育与减灾意识培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强化对农村中小学生的减灾防灾教育,增强农村地区减灾教育与减灾意识培养的实效性,提升公众的减灾意识。
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减灾教育财政预算增长机制,完善资金使用监督机制,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引导各种社会力量致力于农村地区减灾教育与减灾意识培养体系的构建。例如,中国民主建国会广西区委与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新浪网共同发起生态教育移民项目,该项目是一项旨在通过教育的方式带动移民就业,恢复石山地区生态环境的扶贫及生态项目。这既是一项很好的减灾措施,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减灾教育。
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多注重对公民危机意识的培养和熏陶。以日本为例,日本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日本政府为此专门出版了《防灾白皮书》、《防灾广报》、《环境白皮书》、《建筑白皮书》、《消防白皮书》等10余种刊物来介绍如何进行防灾与减灾。再如韩国,韩国政府印制了图文并茂的防灾教育手册,给国民教授各种防灾减灾的生活经验,并法定每年的五月二十五日为“全国防灾日”,举行全国性的“综合防灾训练”,通过防灾减灾方面的演习,让公众熟悉防灾减灾业务,提高减灾意识以及应对灾害的能力。为此,我国必须对民众加强科普知识的宣传和应急能力的培训,通过完整的减灾教育与减灾意识培养体系将减灾教育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公众日常工作与生活,渗透到学校课堂教学,通过农村电视广播村村通工程、电影下乡工程等使减灾教育覆盖整个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的边疆地区。
早在1983年第八次全国民政会议上,救灾工作方针被修订为:“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16]。时至今日,在农村地区,在突发的自然灾害面前,尽管国家已经有能力及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救灾,然而,从防灾减灾的角度来看,还得依靠群众,依靠集体,通过接受减灾教育来提升减灾意识,这也是一条重要的措施。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拓.中国救荒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3]2010年上半年全国重大灾害频繁发生,损失巨大[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1007/20100700088043.shtml,2010-07-08/2010-10-20.
[4]韩淑云.谈谈“防灾减灾安全素质教育进社区”的必要性[J].科协论坛,2004,(10).
[5]张云霞.加强防灾减灾基础教育刻不容缓[J].中国减灾,2005,(9).
[6]文三石.新世纪中国减灾呼唤大安全观——兼议国民安全防灾自护文化教育的思路[J].劳动安全与健康,2000,(6).
[7]陈霞,朱晓华.试论灾害教育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J].灾害学,2001,(3).
[8]王益梅,王金亮,朱妙园.论山区防灾减灾中的环境教育[J].中国减灾,2006,(11).
[9]于秀丽.地理教学与防灾减灾教育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7,(35).
[10]廖贤富.我国新时期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9).
[11]甘明法,周静,和治伟.实现学校人防与防灾减灾教育的有机结合[J].城市减灾,2010,(2).
[12]智协飞.气象水文灾害的防灾减灾教育培训新进展[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6).
[13]迟宝明,刘佳琦.依托地学教育推动我国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事业发展[J].中国地质教育,2009,(4).
[14]周文彧.加强城市防灾减灾教育的思考[J].中国减灾,2007,(5).
[15]段宇宏,李楠.救灾制度待变[J].中国新闻周刊,2003,(27).
[16]王强,田涛,李军,陈永福.自然灾害风险与中国应急管理制度[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D632.5
A
1671-5136(2011) 01-0035-03
2011-03-11
梁银湘(1978—),男,广西桂平人,百色学院政法系讲师。研究方向:农村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