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会话语篇连贯性的语境阐释*

2011-11-02 06:58:13谢蓉蓉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发言者连贯性聊天

谢蓉蓉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宁波315016)

网络会话语篇连贯性的语境阐释*

谢蓉蓉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宁波315016)

现今,网络会话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交际方式,前人对于网络会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静态结构的描述。而从语境的角度出发,并从情景语境的三个要素,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出发对网络会话语篇的连贯性进行阐释,可推动网络会话语篇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语境;网络会话;语篇连贯

网络交际是20世纪以来人们进行社会交际的一种新兴形式,其诞生和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BBS)、聊天系统等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从而出现了区别于传统书面与口语语篇交际方式的网络会话语篇。在表象上,网络会话语篇经常被认为是不连贯、片段化的,但网络会话却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通过网络会话联络、交友、购物等,因此其广泛性又说明了网络会话可以被很好地理解,网络交际可以顺利进行。

一 网络会话语篇概述

根据网络交际的同步性,网络会话语篇可分为由同步交际产生的电子语篇和由异步交际产生的电子语篇[1]。同步交际方式如QQ,ICQ,MSN,SKYPE等即时通讯工具和各类公众聊天系统;异步交际方式如电子邮件和电子公告板。

目前语言学界对网络会话语篇的研究,国外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电子语篇与书面语篇以及口头语篇之间的异同;(2)这种新的交际渠道对语篇和语言产生的影响[2]。国内学者的研究早期多停留在语音、词汇、句法阶段,尤其在词汇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研究力,很少有人突破传统的句子平面,把网络语言纳入语篇的研究范畴。目前,对网络会话语篇的研究已有初步探索,如黄国文提出的“电子语篇”,他的《电子语篇的特点》(2005)就是把网络语言和语篇的相关理论结合起来的产物。但相关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其静态结构进行描述,对网络会话语篇的内部机制,包括会话语篇连贯性、语篇的意义建构等问题的研究则几乎没有。

二 语境与语篇连贯性

语篇离不开语境,离开了语境就失去了交际功能。Eggins[3]认为在系统功能语言学里有两个层次的语境,即情景语境或语域(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或语类(context of culture),并由此产生了语篇在情景语境及文化语境里的连贯性。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情景语境是文化语境现实化的表现,是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事件中支配语义选择的因素[4]。Eggins认为语域的三个变体,即话语范围(field of discourse)、话语方式(modes of discourse)和话语基调(tenor of discourse)一致性的程度决定了语篇连贯性的高低。Eggins的情景连贯理论为我们研究网络会话语篇连贯性带来了很大启示。根据他的理论,网络聊天话语是一种特殊的功能变体,形成了独特的语域,有其独特的话语范围、基调和方式。这些特点都是由于情景语境的变化引起的,对这些特点的掌握有利于网络会话语篇连贯性的解读。而文化语境或语类模式的分析经常包括在比较细致的语篇情景语境(语域)分析中,所以本文拟从情景语境的角度对网络会话语篇连贯性进行阐释。

三 情景语境与网络会话语篇连贯性

本文所选语料来自Chinadaily BBS(中国日报论坛)。在帖子的上方有以下结构导航:Chinadaily BBS?News Talk? Shanghai World Expo?Will you go to the Expo or just Watch it on TV or online等,帮助读者了解所阅内容在整个BBS版面中所处的位置。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性世博会。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期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历时6个月。大部分人都想借此难得之机感受世博,参与世博。截止2010年6月10日,世博园总参观人数为:1314.30万人,平均每天参观人数为32万多。一些热门的场馆需排队6到8小时。参观世博因需大量的排队时间而使部分人望而却步,选择网上或电视上轻松观看世博展馆。以下为其中一个讨论世博的帖子。

表1 世博转帖汇图

(一) 话语范围

话语范围是语境的第一要素,以下主要讨论话语范围中话题和场地两个次要素在网络话语中的特点。

(1)话题。现在很多网站都设有论坛。如前所述,在中国日报论坛中总共有五类大主题供网民选择:News Talk,Leisure Time,English Study,Overseas Students'family,Forum Support。而News Talk主题又有11个子主题如Shanghai World Expo,China Watch等。这就为有共同兴趣爱好和相似经历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共同的话题和兴趣爱好,可以拉近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为网络交际的顺利实现提供有利条件。

在网络会话交际中,话题的结构比较复杂。交谈的话题可以预先确定,也可以在言语交流过程中不断地选择和改变。一次谈话可能话题一直不变,也可能产生动态变化,出现多个话题。在QQ聊天中经常会出现双话题或多话题[5]的情况,在BBS会话中,交谈主题由于事先设定,因此,主题较QQ聊天更稳定。

我们以TEXT 1为例,主题Will you go to the Expo or just Watch it on TV or online截至2010年5月5日共有29条回复,并还在不断增加中。由于篇幅关系我们截取前11条进行分析。由TEXT 1可见,会话者在具体回复过程中主题有所变化,但最后都是围绕大主题进行讨论。楼主发帖问:上海世博会场馆拥挤,而网上世博会5月开通,大家会选择去世博会场馆还是在网上或电视上看世博?第二位(#2)发言者以开玩笑的形式回答:没钱、没时间、没电视、没电脑。由此引出次主题一,第三位(#3)、第四位(#4)参与者分别就次主题一发言,提出关于借贷钱的幽默玩笑。而第五位(#5)发言者则转回大主题,觉得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参观世博,但由于网络或电脑的关系,他没有看到自己所发帖子,所以连续增加了两条相关发言,由此使得第11楼(#11)发言者戏噱地认为第五位发言者是淘气分子,故意如此,由此产生次主题二。另外在谈论过程中,第八位发了一条关于钢铁业发展论坛的广告宣传(Caofeidian Steel Industry Development Forum)。但没人予以理会,讨论继续围绕大主题进行。具体话题结构见下。

(2)场地。网络会话语篇的建构是在网络条件下进行的,可以说网络环境就是网络聊天的“场地”,该场地提示网络会话中言语交际参与方的时空状况。Rickheit等人区分了5种不同的语境: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情境语境(Situation context)、中介语境(medium context)、词语语境(verbalcontext)和个人语境(personalcontext)(鲁忠义,彭聪龄2003: 126)。鉴于网络会话中网络的特殊中介作用,我们把这个网络环境看成一种中介语境应该比较恰当。如,因为服务器繁忙,电脑问题或受话者输入信息的速度太慢都会延长信息传递的时间。

在TEXT 1中第五位发言者(#5)swin_gggl因为网络或电脑的问题看不到自己的发言,所以在#6、#7连续发话,第六条(#6)中他因看不到自己的发言表示疑惑:My comment have gone/disappear?why?第七条(#7)他重复自己第五条(#5)发言。这些都体现了网络会话特定的语言场地。在网络环境下,在线、掉线或者因电脑网络问题出现类似状况是十分常见的。所以话语连贯受到了中介语境的制约。像“掉线”、“脱机”这些词语也是网络场地的特有产物,但网民对网络这个中介语境的特点已经熟知,也已掌握其特点。因此不影响语篇的连贯性,除非出现断线,无法继续交流。

(二) 话语基调

Martin[6]认为,权力(power)、接触(contact)和情感(affection)是话语基调的三个重要方面。权力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是否平等。地位平等者从意义选择上具有交互性,如互相逗乐、互相尊重等。接触指的是人与人之间是否有经常联系,接触可能是见面的,也可能是不见面的。情感指的是一个人对某人某事投入情感的程度。接触多或投入的情感多,就有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在日常会话中,人们在说话的时候总是要考虑交流对象的权力地位、情感程度、关系亲疏等因素。如果没有一定的交际目的,人们一般不会主动和陌生人聊天,而且,如真正和陌生人交谈,也需根据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来大体确定称呼语和交谈方式,在崇尚尊老爱幼的中国更是如此。可是在网络会话中,特别是在陌生人之间的聊天中,交际双方(或多方)关系是平等的。权力变量失效,接触和情感变量都为零。在这样的话语基调下,交际者可以自由倾吐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不用在意对方的社会关系及和自己的亲疏程度,聊天较随意,讲话也直截了当,具有非正式语体色彩。如TEXT 1中,各位发言者互不认识,相互之间的交互较为直接、轻松。如在次话题1中,楼主发贴询问关于参加世博会的方式,而第一位(#1)回复者却以熟人之间常用的诙谐幽默的方式回答说没钱、没时间、没电视、没电脑。并用三个大笑的电子表情以表示其在开玩笑,第三位发言者(#3)Kbay则引用第二位的发言,并指出自己是一个很乐意帮忙的人,愿意提供贷款,利率很低,只要2000%一天。所以Kbay在此基础上继续轻松的玩笑。第四位发言者(#4)回以拟声词Bang Bang和一个大笑的电子表情。轻松的玩笑后,其他人继续之前的主题。

(三) 话语方式

网上会话中谈话者一般没有视觉或听觉接触,文字传达的信息代表着全部的交际内容。这种交流介于书面语与口语之间,是基于文本的交流方式,属于“互动着的书面语篇”。这种互动可以不受空间和一般社会规约的限制,自由倾吐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尽管其方式与日常会话相左,但在网络会话语境中,这种不一致并不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与语篇的连贯,因为网络会话语篇有独特的话语方式。

首先,网络会话语篇可以打破毗邻的基本模式,双话题乃至多话题并列进行。在网络会话中,音系手段和非语言因素基本不发挥作用,参与者判断话轮结束的标准是文字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受话者在只看到信息的情况下无法准确认定转换关联位置。首先,由于网络会话的话语基调比较疏远,说话者对对方作答的期望值不高,有时受话者正在思考如何回答,说话者却误以为话轮结束,开始另一话题。其次,服务器和受话者输入信息的速度也会影响信息传递时间,产生“信息沟”,出现双话题乃至三话题平行结构。

其次,在网络会话语篇中,起始话步和结束话步比较简单,而日常会话则比较正规和正式[7]。在网络会话语篇中,起始话步和结束话步不像日常会话那么礼貌和复杂。如结束话步在BBS中基本不体现。只要不断有参与者加入讨论,那么帖子就会一直在首页,如果没有参与者加入帖子就下沉,可以说没有结束语步。而在QQ聊天或其他聊天室聊天中,一般可以说“先走了”,或者直接点击“下线”按纽,更有使用简洁的网络语言如“88”或者“886”,或是一个电子表情等。

最后,网络会话中,系统都会明确提示某条信息是某人所发。在BBS等异步聊天中会有QUOTE(引用)一项,提示是针对某人的答复,不然就是回复楼主。如在TEXT 1中#3、#4、#9、#11分别用了QUOTE这一功能,引用某人的发言作出答复。在QQ群聊中也有类似功能,这样可使语篇连贯性更好地保持,不致于与其他发言混淆。在ICQ、MSN或网络聊天室等同步聊天中,系统则会自动提示信息是谁发的以及发给谁的。

虽然网络会话和真实语境中的交谈有一定差别,但是网络话语的特点在日常会话中时有出现,网络会话是在虚拟的情景语境下会话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尽管其表现形式不一,但在网络语境下,网络会话还是通过其特殊形式保持了语篇连贯。本文通过对网络会话语篇的语境分析,主要从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来揭示其特殊性,从而理解这些特殊性对于网络会话语篇连贯性所做的贡献,以推动话语研究在网络情景下的发展。

[1]Crystal D.Language and internet[M].Cambridge:CUP,2001.

[2]陈晓燕.电子会话语篇的会话结构解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5).

[3]Eggins S.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M].London:Pinter,1994.

[4]张德禄,刘汝山.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5]胡惮,李丽.网络交际中双话题平行推进的语用特征与话轮结构[J].外语电化教学,2003,(4).

[6]Martin J R.English text[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2.

[7]秦俊红,张德禄.网上会话中的话轮转换[J].外语电化教学,2005.

(责任编校:简子)

H030

A

1008-4681(2011)01-0099-03

2010-11-19

宁波市社科院网络社会研究所课题,编号:WL2010-Y04。

谢蓉蓉(1978-),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硕士生。研究方向:语用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发言者连贯性聊天
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New Year?
今天天气不错
我就是不想跟你聊天了
意林(2017年9期)2017-06-06 10:26:12
敞开门聊天
Keynote Speakers
英语学习(2015年10期)2015-02-01 09:15:07
从主位结构角度分析罗斯福演讲中的连贯性
俄语广告语篇整体连贯性分析
外语学刊(2011年6期)2011-01-22 05:55:04
发言人
环球时报(2009-12-17)2009-12-17 12:55:49
聊天不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