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明芳
唯有源头“清风”来
□ 张明芳
2007年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李波
他是把握通风命脉的“守护神”,把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送到井下,排除矿井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保障井下3000多名职工的身体健康,调节井下气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他是系统安全的“保护者”,井下16.8万米巷道中,到处都有他的足迹;对成千上万个通风设施,他了如指掌。他就是大屯煤电公司姚桥煤矿通风副总工程师李波。
翻阅李波的履历,你会发现很多荣誉和头衔: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标兵、“十佳”创新型青年人才、中煤科学技术进步奖,这些荣誉激励着他不断成长、进步,实现了姚桥煤矿“一通三防”工作长治久安。
时间回溯到1999年,刚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的李波只身来到姚桥煤矿。这位生长在内蒙古的年轻人天生有一股闯劲。他在掘进队干了一年后,被调到通风科任技术员。他深知通风系统对于矿井的重要性,便暗自立下宏志,要潜心通风事业,干出一番业绩来。
通风工作点多面广、线长量大,系统极为复杂。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井下“一通三防”的动态情况,他不怕苦,勤下井,多跑路,上至-181井底,下至-850放水巷,东至东六轨道上山,西至西六采区边界,都留下了他研究探索的身影。可他心里清楚,通风领域博大精深,仅靠大学里学到的那些知识还远远不够。于是,他加强了业务学习,白天下井,晚上畅游在书的“海洋”里,如饥似渴地涉猎多领域、多专业的知识,很快便掌握了井下“一通三防”系统的情况。他每年编写的各类措施达150余份,累计施工200余处,绘制防尘管路系统图和注浆管路系统图20余张。
俗话说,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由于技术过人、表现突出,2007年,年仅32岁的李波被提拔为通风科科长。角色的转变,担子的沉重,并没有让他忘记科技创新对于“一通三防”工作的重要性。他潜心钻研新技术、新工艺,解决了矿井通风工作中的一道又一道难题。姚桥煤矿煤质较硬,且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扬尘,虽然巷道中有多道水幕,仍不能将粉尘全部消除,极易污染整个回风流,特别是分散度较高的煤尘,即使水幕雾化效果再好,也难全部捕捉到,给巷道冲洗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李波在长期的摸索过程中,发现分散度高的煤尘很容易吸附在各种附着物上,能不能设计出一种装置,既不影响通风,又能“捕捉”到粉尘呢?饭前饭后,他不停地思索着,一次洗纱窗的经历让他想到了纱布网孔多,四周都有线条,既不影响通风,又有良好吸附煤尘作用,而且便于冲洗。他把这一发现应用到煤矿除尘工作中,经过实践,除尘率可达到60%。
2010年,姚桥煤矿在7519工作面拆除期间,拆架前工作面支架上方煤体松散,局部冒落地点曾有CO气体生成,最高浓度已超过24ppm,而溜子道内仍有大型设备没有回收。为防止CO等有害气体超限导致人员中毒,作为主管科长的李波第一时间到达工作面,分析了气体升高的原因所在:一是7519工作面由于顶板破碎,机尾压力比较大,造成工作面机头支架咬架,机尾支架升降不到位,使上网地点及靠近机尾处留有大量煤炭,为煤炭的缓慢氧化提供了充分条件;二是工作面临近结束时,为了保证支架回撤时的安全,工作面放煤量逐渐减小;三是常规的注浆只能解决工作面老塘的气体升高问题,对支架上方的CO浓度升高却没有办法解决;四是拆除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停采后的修巷、修道、安装设备及其他不可预测的因素等,延长了拆除时间,为采空区遗煤氧化蓄热提供了时间。根据他的分析,姚桥煤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压注宁胶罗克休、注浆、保持工作面通风可靠和风压稳定、洒水降温等综合措施,使隐患得到控制,同时制定了应急预案,有效地抑制了采空区的自然发火,保证了工作面142台支架的安全回收,为该矿在特殊顶板下完成工作面拆除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姚桥煤矿通风副总工程师李波
当中煤集团大屯煤电公司领导宣布李波任姚桥煤矿通风副总工程师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竖起了大拇指,这是对李波工作的充分肯定。12年来,李波从一个普通技术员,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副总工程师的岗位,能力已经证明了一切。对于建矿40年的老矿来说,井下采空区多,漏风点多,逐年增加的产量也造成了生产比较集中,系统不稳,风量紧张。为此,李波带领全体通风人员奋战在一线,抓现场,堵漏洞,砌密闭墙,封闭巷道,先后对中央采区、新东四采区及-400西大巷等进行系统优化改造,节约了大量风量,使井下通风系统更加安全可靠。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近年来,李波主持和参与完成的煤矿技术革新项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上海市、徐州市、中煤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8项,获大屯煤电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18项、优秀技术创新奖12项、“五小”科技成果6项,获矿科学技术进步奖60余项,每年提合理化建议60余条,并先后在《矿业安全与环保》《煤炭技术》《江苏煤炭》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技术论文,撰写的《综采工作面智能喷雾除尘系统研制与应用》一文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优秀论文。他参与完成了《姚桥煤矿综放面防灭火技术研究与应用》《矿井大面积采空区煤炭自燃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姚桥煤矿7247综放面防灭火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20多个项目,参与研究开发了JF高效悬浮剂和JN胶凝剂防灭火材料和地面大流量、定量配比及管网式远距离输送胶体防灭火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他推广使用的全自动无线支架喷雾装置、高压喷雾自动降尘装置、环境监测防尘控制分站,实现了工作面综合防尘治理自动化、远控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避免了煤质的破坏,净化了风流,降低了粉尘浓度,改善了职工的作业环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凭着对煤炭事业的坚守与执著,十几年来,李波就像一块朴实无华的煤,静静地燃烧,默默地奉献。但对于个人的小家庭,他却有些愧疚。一次,上小学的儿子开家长会,他没时间参加,气得儿子几天不和他说话。离开内蒙古老家十几年了,参加工作后他几乎没回去过,60多岁的老父亲想念他,就自己坐火车来看他,让这个七尺男儿泪流满面。2007年10月,父亲生病要手术治疗,因为是第一次上手术台,心里害怕,希望唯一的儿子能陪在身边。他请好假准备回去,却由于工作忙而耽搁了,愧疚的他只能用电话委托姐姐代尽孝心。
在领导岗位上的李波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地扎根煤海深处,用朴实无华的行动奉献着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把顽强拼搏的汗水倾注在滚滚的煤海之中,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平凡之歌、敬业之歌、奉献之歌。
(作者单位:大屯煤电公司姚桥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