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崛起
卓勇良,1955年生,毕业于原杭州大学,现任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80年进入浙江省政府调研室工作,历任省发展研究中心副处长、新疆自治区体改委主任助理以及省体改办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1996-1997年在日本进修。长期从事浙江经济研究,主持和执笔省内多个重大课题研究,多次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优秀社科成果,以及省委省政府党政系统调研奖等奖项。
陆立军教授的弟子送来《浙中崛起》书稿。作为浙江著名学者,陆教授长期深入义乌、展开全方位研究,以其与义乌融为一体的深厚积累,持续向我们奉献关于浙江区域经济尤其是浙中发展的深度报告,几乎每年都有新作问世。
金华具有其它多数地区所没有的双核结构,这正是浙中地区的一大优势。金华市区以其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引领整个金华市发展;义乌以小商品市场起家,正在成为国际商贸中心,成为金华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改革开放30年,义乌商圈快速形成,浙中城市群迅速崛起。2009年,整个金华地区人均GDP达到3.8万元,居温州、台州之前,列浙江11个地区的第7位,浙中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根本性变化。
《浙中崛起》这部书稿,提出了关于金华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思路。这就是浙中城市群和“义乌商圈”协同发展,以城市化促进要素集聚和提升生活品质,以国际商贸中心促进产业整合和增强综合竞争力;强化“双引擎”动力,提升“多中心”功能,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促进整个金华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这部书稿展开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根据笔者的理解,主要是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城市群的战略定位。金华地区原本是浙江农副产品基地,是浙江最大的粮食集中产区。历经30年快速发展,金华地区的城市结构,非常有可能出现金华和义乌两座特大型城市,从而在城市化发展上形成与其他地区完全不同的“双核”结构。尤其是义乌市区,目前已与东北方向的廿三里镇,以及正东方向的东阳市城区相连,从地理角度讲,已经成为一座东西23公里、南北12公里的特大城市。“双核”引领,再加上兰溪、东阳、浦江、武义、永康和磐安七座中等城市,浙中城市群格局已经形成。
对于城市群的内涵,这部书稿提出了产业协作网络、功能整体、城乡协同体等概念。对于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出了金义为发展主轴、多中心格局、基于市场网络的产业分工协作机制、地区专业化与优化产业等概念。
二是协同发展的战略理念。这是贯穿书稿的一条重要线索。当然,既然是“群”,协同就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作者显然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否则“群”的概念就毫无意义。这种协同发展应该是各地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具体展开,则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这里有区域之间的城市和产业协同发展、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教科文卫和人的发展的协同发展,乃至于政策和规划的协同,等等。
对于如何协同发展,书稿提出了一些重要意见,如共同演化、博弈互动、产业协作,至于金义主轴线和“义乌商圈”,实际也是协同发展的重要落脚点。
三是金义主轴线的发展格局。金义主轴线对于浙中崛起,具有多个方面的推动作用,诚如作者所说,金华市区和义乌日渐成为引领浙中崛起的聚合性龙头区域。在这里,一是空间上的主轴线功能,形成沿金华——义乌轴线展开的城市发展过程;二是要素配置上的集聚功能,形成沿金华——义乌线展开的要素集聚过程;三是发展上的促进功能,形成金华——义乌共同带动整个金华地区快速发展的格局。
对于金义主轴线的内涵、结构和地位,这部书稿提出,这是浙中崛起的龙头和引擎,是浙中城市群的创业创新的先导区、对外交流的主要平台,对整个区域的产业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
当前,浙中与其相邻地区正在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而这显然也是浙中崛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比较典型的如“义乌商圈”和宁波大都市之间,形成了密切的经贸关系。义乌是内陆地区商都,宁波是沿海地区商都,如果再联系到杭州制造业高地的地位,三者形成了浙江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金三角”格局。至于“义乌商圈”对于衢州和丽水两地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则更是浙江其他地区所不能替代的。我们期待着陆立军教授和他的团队的这部新作早日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