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
——中国航天行业深度报告

2011-10-30 06:21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12期
关键词:航天工业科工航天

高端装备制造
——中国航天行业深度报告

全文摘要

1、战略制高点上的竞争

航天工业在诞生之初便确立了其在国家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它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制高点,又对科技和经济带动作用巨大,投入回报率高达7~12 倍。在军、民、商三大领域的共同推动下,航天工业取得快速发展。2009 年,即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航天经济的总体规模亦增长了7%,达到2600多亿美元。

2、中国航天进入发展“黄金期”

我国正在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卫星应用产业市场空间巨大,航天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十二五”期间,我国航天发射的总次数较“十一五”有望翻一番,达到年均15~20 次,从而带动航天器制造与发射服务需求大幅增长;卫星应用产业中仅导航产业到2020 年的产值就有望达到4000 亿的规模,其中北斗产业在国家安全战略与产业化发展双重因素驱动下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未来十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50%左右。

3、两大集团领衔中国航天工业

伴随着中国航天从大到强的脚步,科技与科工集团作为我国航天工业的企业主体,亦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2010年,科技集团与科工集团的收入规模分别达到994 亿和902 亿元;利润总额分别为84.7 亿和65.8亿元,较“十五”末年分别增长了4.5 和3.5倍。根据各自的战略规划,未来五年两大集团仍将保持高速发展势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将分别达到20%和17%以上。

4、民用产业在军民融合中快速发展

科技集团围绕航天技术转化,形成了太阳能电池(航天机电)、特种泵阀(航天动力)、煤气化设备(拟IPO)等民用产品;科工集团则立足于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两大领域,形成了安保科技(航天长峰)、防伪税控(航天信息)、专用车辆(航天晨光)、电力设备、石油与地质装备(航天科技)等优势产业。

5、资产整合有望加速推进

两大航天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都不足15%,为进一步的资产整合留下了充足的资源和想象空间。科技集团利用资本平台积极推动新能源、空间生物、航天特种技术应用等领域的产业化进程,煤气化项目已启动改制上市。科工集团上市公司的总体布局与战略定位已基本完成,内部整合与外部并购都有望加速推进。

两大航天集团旗下共有11 家A 股上市公司,我们建议从航天产业、优势民品、资产整合三条投资主线寻找投资机会,相关的上市公司关注航天晨光、四维图新、航天科技、中国卫星。

世界航天

一、战略制高点上的竞争

1957 年10 月4 日,前苏联成功发射“斯普特尼克1 号”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人类的“太空时代”。在此后的50多年里,世界各国共进行了5000 多次航天发射,将6000多个航天器送入了太空。目前,全球共有在轨卫星900多颗,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导航定位、科学实验、环境监测、军事成像等诸多领域,在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航天工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水平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识,是综合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图1

二、航天工业的主要范畴与战略意义

航天工业一般是指利用火箭发动机推进的跨大气层和太空飞行的飞行器及其所载设备、武器系统和各种地面设备的制造以及各种飞行器的发射服务和应用的产业。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航天飞机、运载火箭、各种战略战术导弹及相关地面设备等都是典型的航天工业产品。

1、军、民、商三大航天领域

最初,航天活动一般分为军用和民用两部分。军用航天主要为了加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民用航天则主要以服务空间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而随着航天技术产品与服务向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渗透,航天活动所蕴含的商业价值逐渐得以显现。目前,通常将航天业分为军用航天、民用航天和商业航天三大领域。军用航天活动的主体为军方和国家安全部门,主要目的是为军事活动提供空间系统能力。在信息化战争体系中,卫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军事侦察、预警、通信、导航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美国在阿富汗

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其航天司令部统一指挥的卫星数量都在50颗以上,在情报获取、敌情监视、通信导航等方面为陆、海、空部队的作战行动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民用航天活动的主体为政府部门或科研机构,主要包括空间探索、地球科学以及空间科学试验等领域。目前,深空探测器已经探测了太阳系中除冥王星以外的所有行星,获取了大量宇宙科学的珍贵资料;载人航天活动则为人类认识宇宙、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条件。

商业航天是市场驱动下的航天活动,以盈利为目的。活动主体一般为企业集团,主要包括卫星制造与发射、卫星运营服务、地面设备制造等。目前,国际商业发射活动已占据了全球航天发射总量的20%以上;卫星运营服务业的收入规模已经接近1000 亿美元,占航天经济总量的30%以上。

表1 军、民、商三大航天领域的比较表

2、航天工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军事: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制高点”

航天工业的快速发展与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密不可分,可以说从诞生之初便确立了其在国家竞争中的战略地位。目前,外层空间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如果没有“制天权”,国家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全都将面临严重威胁。空间系统已成为国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其提供的侦察、预警、通信、导航等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军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另外,尽管我国明确反对外空武器化与外空军备竞赛,但各军事大国并未放弃天基武器的研制部署,且许多关键技术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军用航天系统的“直接打击”能力亦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科技:较强的集成性和辐射性

航天技术是现代科技的系统集成,包含了制导与控制技术、喷气推进技术、能源技术、空间通信技术、遥测遥控技术、生命保障技术、航天环境工程技术等诸多专业。同时,航天技术的发展又对电子信息、材料能源、通信控制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另外,航天工业还为生物技术、新型材料等学科提供了难得的研究环境与条件。据统计,美国有30000 多种民用产品得益于航天飞机研制项目。我国已有近2000 项空间技术成果移植到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近年来出现的1000 多种新材料中的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有50 多个品系的太空育种作物得到了大面积种植推广。

经济:投入回报率达10 倍左右

据欧美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可以产生7~12元回报。航天工业的经济效益可以分为直接收益与间接收益两部分:直接收益是指航天技术、产品或服务进入市场或社会所产生的效益,包括商业发射、航天器制造、卫星通信、卫星导航等产业。间接收益主要体现在:航天工业对相关技术领域的带动效益;航天工业促使新兴产业与市场的产生带来的效益;航天技术向传统产业扩散与转化的经济效益;航天工业为其他学科创造新的研究环境与条件,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带来的效益。

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际影响力

航天工业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增强民族凝聚力与提高国际影响力方面。例如:东方红1 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继俄、美、法、日之后第五个有能力用自制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神舟5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航天领域的每一项重大成就都能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社会效益明显。

三、世界航天工业的总体规模与市场结构

1、金融危机下航天业仍保持增长

美国航天基金会每年发布的《航天报告》表明,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从2008 年开始世界航天工业的增长势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正增长,较其他行业表现出更强的成长性与周期免疫特征。究其增长原因:一方面源于航天技术与商业市场的充分结合,带动了卫星应用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各国政府对航天工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即便在经济危机期间,亦保持甚至提高了航天预算投入。

2009 年,全球航天工业收入与政府航天预算合计达到2616.1 亿美元,同比增长7%,过去5年累计增幅达40%以上。其中,商业卫星服务的收入规模增长8%左右,达到905.8 亿美元,占航天经济总量的34.62%;由航天器制造、发射服务、空间平台和地面设备组成的航天基础设施实现收入836.3 亿美元,占市场总量的31.97%;政府航天预算总量同比增长16%,达到861.7 亿美元,占航天经济总量的32.94%;基础设施保障行业和商业航天运输服务业的收入规模也取得小幅增长,分别达到11.5 亿美元和0.8 亿美元。

2、政府投入仍是航天工业的重要支撑

考虑到航天工业的重要战略地位,各国政府在本国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政府投入一直都是航天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尽管每个国家涉足航天领域的出发点都不尽相同,但航天业确实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近年来,巴西、韩国、伊朗等国的加入为全球航天工业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中国、日本等国的航天投入增长明显;传统航天大国的预算水平也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

2009 年,各国政府在航天方面的支出共计861.7亿美元,占航天经济的33%,与2008 年相比增长率为16%。其中,美国政府2009 年的航天预算为631.9 亿美元,比2008 年的579.8亿美元提高了9%,另外还有12.3 亿美元的经济刺激开支投入到航天领域,使得2009 年美国政府的航天投入总额较2008 年的预算数字增加了1l%,占所有国家航天预算的75%左右。其他国家的航天预算总计为217.5 亿美元,较2008 年增长了20 %以上。政府投入的增幅明显高于世界航天经济的总体水平,表明在全球经济表现低迷的情况下,政府投入成为航天工业保持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3、航天发射活动重拾升势

在冷战背景下,苏联于1957 年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也拉开了美苏“太空竞赛”的大幕。在1957~1990年期间,苏联和美国在应用卫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领域展开激烈竞争,航天发射活动异常活跃,在此期间全球共进行了3600 多次航天发射,平均年发射次数在100 次以上;1991~2000 年期间,随着冷战的结束,航天领域逐渐从对抗走向合作,航天工业的商业价值也逐步得以体现,但各国政府受其经济状况或财政预算所限,航天发射的次数也相应回落,在此期间全球共进行了850 多次航天发射,平均每年发射85 次左右;21 世纪之初,全球航天发射活动继续表现低迷,年发射次数甚至降到了60 次以下,直到2006 年才再次呈现出上升势头,经过连续四年的增长,全球航天发射次数终于在2009 年再次回到70 次以上。

2009 年,全球共进行了78 次航天发射,成功的将2 个月球探测器、5 架次航天飞机、9 艘飞船(5 艘货运、4 艘载人)、1 个小型研究实验舱、4 台太空望远镜和104 颗卫星送入轨道,发射次数和有效载荷分别较08 年增加了9 次和20 多个,保持了连续四年的增长趋势。2010 年,全球共进行了74 次航天发射,与2009年相比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70 次以上。

4、美、俄仍然领先,但垄断地位已成为历史

在过去50 多年里,全球共进行了5000 多次航天发射。横向比较各国的航天发射总数,俄罗斯(含前苏联)领先优势明显,共进行了3000 多次航天发射,占全球航天发射总数的60%左右,其中2400 多次发生在前苏联时期;美国则以1500 多次发射占全球航天发射总数的30%左右;欧洲、中国、日本等国家分享其余10%左右的份额。美、俄在航天发射总数方面的绝对领先优势主要源于当年两国不计成本的“太空竞赛”,同时也因为在航天工业发展初期,航天器寿命普遍较短,维持同样的空间系统能力自然需要更多的发射活动支持。

纵向来看,俄罗斯和美国的航天发射活动仍处于领先地位,但与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相比,领先优势已有所削弱。欧洲、中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的航天发射活动日趋活跃,不断缩小与俄、美之间的差距。同时,又不断有新的国家加入到航天发射的队伍中来,全球航天业的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

2009 年,全球共进行了78 次航天发射,其中美国25次、俄罗斯32 次、欧洲7 次、中国6 次、日本3 次、印度2次,伊朗、朝鲜、韩国则分别展示了第一次航天发射活动。由美国、俄罗斯、挪威、乌克兰四国合资的海射公司在2009 年共进行了4 次航天发射,其中天顶3SL 火箭所进行的1 次海上发射计入美国,而将该火箭陆射型号天顶3SLB 在拜科努尔进行的3次陆地发射计入俄罗斯。2010 年,全球共进行了74 次航天发射,总数较09 年略有下降,俄罗斯仍以31 次高居榜首,美国从去年的25 次大幅减少到15 次,中国则从去年的6次大幅增加至15 次。中国航天呈现出强劲活力,发射次数已经达到世界航天强国的水平。

5、卫星产业快速发展

卫星产业是航天技术与商业应用结合的典范,已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的统计,2009 年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为1609 亿美元,较2008 年增长11.43%。2001~2009年期间,卫星产业总体收入规模增长了1.5 倍,年均复合增长率12%以上。

卫星产业链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四部分。其中,卫星制造和发射服务处于产业链上游,为卫星应用提供空间基础设施。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则处于产业链中下游,面向系统支持与终端应用。从收入结构上看,卫星运营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产业的收入占比较大,2009年的收入分别达到930 亿和499 亿美元,分别占卫星产业总收入的58%和31%,是推动卫星产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6、卫星运营服务业的规模和内容不断扩展

近年来,全球卫星运营服务业的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09年达到930 亿美元,同比增长11%。从收入构成来看,卫星广播业务的收入为753 亿美元,占比达到80%以上,是卫星运营服务业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卫星广播的核心业务是卫星电视直播服务,2009 年实现收入718 亿美元,同比增长11%,占卫星运营服务业总收入的75%以上。截至2009 年底,全球共有1.4 亿卫星电视付费用户,美国拥有其中的3000 多万户,占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而2009 年的增量用户主要来自亚洲地区。

卫星固定通信业务是卫星运行服务业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占比15%左右,包括转发器租赁和专用网络服务两大业务,2009年实现收入144 亿美元,同比增长10.77%;卫星移动业务包括移动数据服务和移动语音业务两大类,其中数据服务收入占比高达75%,是卫星移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卫星遥感业务在卫星运营服务总收入中的占比虽然仅有1%,但增长势头强劲,2009 年实现收入10 亿美元,同比增长37%。

四、世界航天工业的竞争格局

表2 2004~2009年卫星运营服务业各领域收入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1、国家层面的竞争格局

从国家层面来看,世界航天工业的分布很不平衡。北美和欧洲地区的航天工业销售额占全球航天工业总销售额的90%以上,仅美国一家就占有50%以上的份额。目前,世界航天工业基本形成了美国一超领先,欧洲和俄罗斯紧随其后,中国、日本等国家正在努力追赶的竞争格局。

Futron 公司从2008 年开始已经连续两年发布其航天竞争力(SpaceCompetitiveness Index,SCI)报告,该报告从政府支持、航天工业和人力资源三个方面,依据50 项具体指对全球主要航天国家进行评估和比较。

SCI2009 的结果再次验证了美国在航天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其在政府投入、人力资源和工业水平三个方面都拥有明显优势。仅从航天预算来看,2009 年美国政府的航天支出共计644.2 亿美元,占全球所有国家航天预算总额的75%。

欧洲和俄罗斯的竞争力指数总体变化不大,仍分居二三位。欧洲2009 年的航天预算为79 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得益于航天政策调整和多项航天计划的成功实施,其政府指标有所提升,但工业指标较去年有所下滑。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航天工业基础,是美国之外全球航天产品最齐全、设施最配套的国家,但是在航天技术产业化方面相对比较落后,人力资源和工业方面的得分较去年却有所下降。

日本修改制定了新空间法之后进一步加大航天投入,2009年的航天预算超过30 亿美元,竞争力指数大幅提高,排名从2008 年的第7 位上升到2009 年第4 位。我国受政府支持力度的推动,航天竞争力指数提高了近10%,但由于国际合作和商业航天领域的拖累,总排名落在日本之后。加拿大政府承诺要增加航天计划的总体经费,总得分提升了10%左右。印度在2009 年的航天活动比较活跃,政府得分取得两位数的增长,但航天工业方面得分依然比较靠后。

韩国按照其航天计划继续投入,首位宇航员上天和首座航天港的启用标志着该国航天实力的进步。以色列的航天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市场规模较为有限。巴西由于其航天活动缺乏明确的战略和决心,相对地位进一步下滑。

2、企业层面的竞争格局

从企业层面来看,全球主要航天工业企业呈现出日益大型化的趋势。欧洲航天工业的集团化进程始于20世纪80 年代,近年来整合速度进一步加快,已经形成了欧洲航空防务航天公司、BAE 系统公司、MBDA 公司等大型航天工业集团。美国航天企业的集团化趋势更加明显,航天企业合并与兼并的浪潮此起彼伏。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由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和雷声公司等航天巨头占据支配地位的竞争格局。通过并购重组,主要航天工业企业的规模日益庞大,业务结构不断丰富完善,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固的竞争优势。

美国权威媒体Space News 每年都会以航天销售额为评价指标评选出世界航天制造与服务公司50 强,评选结果再次验证了几大航天工业集团的优势地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经连续四年霸占头把交椅,波音公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和雷神公司紧随其后,五家公司已连续多年稳居前五名的位置,只是相互之间的次序偶有变化,航天制造与服务市场呈现出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

3、商业卫星和商业发射领域也体现出寡头垄断的特征

世界商业卫星市场基本由五家公司把持:美国的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劳公司,欧洲的阿斯特里姆公司和阿尔卡特公司。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上,国际发射服务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控股)、阿里安航天公司(EADS 公司持股)和海上发射服务公司(波音公司控股)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份额。2001年,它们占据了全球商业卫星发射市场90%以上的份额。2006年,全球共进行了17 次商业航天发射,将18 颗大型商业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将2 颗遥感卫星和1 颗气象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SSO),其中国际发射务公司、阿里安航天公司和海上发射服务公司共完成了18 次商业发射中的15次,占总数的83%,三大发射商继续垄断商业航天发射市场。

中国航天

一、从大国向强国迈进

2010 年12 月18 日,长征三号甲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为中国航天的2010 年乃至“十一五”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一年之内15 箭20 星的发射密度在中国航天史上前所未有;即使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一发射密度也已经接近世界一流水平(2010 年俄、美的航天发射次数分别为31 次和15 次)。“十二五”期间,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工程推动下,我国的航天发射活动较“十一五”有望翻番,卫星应用产业市场空间巨大,中国航天正在从大国向强国迈进。

1、三大里程碑见证中国航天成长

在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中,“东方红一号”、“神舟五号”和“嫦娥一号”堪称伫立在应用卫星、载人航天与深空探测三大领域的三座里程碑,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成长。

2、“东方红一号”:进入太空时代

1970 年4 月24 日,我国用“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送上空。这次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靠自己的力量把卫星发射上天的国家,从此揭开了我国航天活动的序幕,宣告我国已经进入了航天时代。“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的第一个里程碑,表明我们具备了进入太空的能力。

3、“神舟五号”: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

2003 年10 月5 日,我国用“长征二号F”火箭将搭乘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的“神舟五号”飞船送上太空,成为世界上继美、俄之后第3 个能独立自主地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神舟五号”载人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4、“嫦娥一号”:在空间探测与开发领域占据一席之地2007 年10 月24 日,我国用“长征三号甲”火箭把“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送上太空,脱离地球轨道飞向月球,绕月飞行一年后撞击月球,圆满完成任务。“嫦娥一号”任务的圆满完成表明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资源的决心与行动,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在外太空开发和探测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嫦娥一号”在月球探测领域树立起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5、五大工程助推航天工业发展

2006 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和《“十一五”规划》均将发展航天事业置于重要地位,启动或继续实施了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航天科技工程。五年来,这些工程已经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根据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上述工程都将继续实施,从而为我国航天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二、载人航天工程

1、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战略

按照总体规划,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飞船是载人航天的第一步,主要突破载人天地往返技术;第二步主要突破航天员出舱、交会对接,以及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试验室技术;第三步要实现长期在轨运行的空间站大系统。

2、预计2012年实现交会对接

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的总体规划,目前处于第二阶段,预计2011 年将进行首次交会对接试验,2012 年有望完成交会对接任务。据悉,2011年将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实施我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验。预计2015 之前将再发射两个空间试验室和5 艘左右无人或载人飞船,进行无人或载人交会对接试验和载人驻留试验。

三、月球探测工程

1、“绕、落、回”三步走战略

月球探测工程的总体规划也是分为三期,简称为“绕、落、回”三步走。一期即实现绕月飞行,就是要全面性、整体性、综合性地了解月球;二期要实现落月探测,即发射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三期则要实现采样返回,要发射探测器到月球采集样品后返回地球。

2、预计2013年前后实现月面软着陆

图2

目前,一期工程的目标已经全部实现,二期工程的正在实施。2010 年10 月1 日,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入轨,并于10 月9 日成功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进入100 ×100 公里的环月圆轨道。三次近月制动后,“嫦娥二号”将进入长期运行,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

据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二期工程一共有三次任务,包括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目前,三号和四号处于初样研制阶段,估计在2013 年前后能够实现月面软着陆,而且在月面释放出月球车。二期工程之后,我们还要实施三期工程。三期工程目标是要进行无人采样返回,现在已经论证了实施方案,并得到批准,整个探月工程计划大致在2020 年之前完成。

四、北斗导航系统

1、北斗导航系统的三步走战略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 一起成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核心供应商。根据总体规划,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分三步走:第一步,从2000年到2003 年,建成由3 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代),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二代),于2012 年左右,发射十多颗卫星后,形成覆盖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即解决区域性的问题;第三步,于2020 年左右,共发射5 颗静止轨道卫星和三十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形成全球覆盖能力。战略目标有望提前完成目前,北斗二期已发射了7 颗卫星,仅2010 年就有5 颗北斗导航卫星被送入轨道,发射密度逐步加快的趋势明显。照此进度推算,北斗导航系统的战略规划有望在2015 年前后提前完成。

2、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工程之一,其主要任务和目标是:重点发展基于卫星、平流层飞艇和飞机的高分辨率先进观测系统,形成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精度观测的时空协调、全天候、全天时的对地观测系统,建立对地观测数据中心和应用系统等地面支撑和运行系统,提高空间数据自给率,形成空间信息产业链。

3、到2020 年空间数据自给率提高至60%~80%

我国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的需求巨大,但受自身空间系统能力限制,数据自给率偏低,尤其高分辨率数据主要依赖国外进口或国内的航空遥感系统。根据规划纲要制定的系统建设目标,我国将利用10 到15 年时间建立覆盖全球的天、空、地一体化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气象、海洋、资源、环境与减灾四大民用系列的空间对地观测体系,预计至2020 年,我国的空间数据自给率将提升至60%~80%。

4、新一代运载火箭

为适应国内外应用卫星技术的发展与卫星应用市场的需要,以及未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月球探测工程、北斗导航工程等实际需要,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低成本和大推力运载火箭的任务。最终目标是:实现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 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4 吨;全面完成120 吨级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的研制工作;提高现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发射适应性。

新一代运载火箭将大幅度提升我国的航天运输能力,基本满足未来20~30年航天器发射的需求。新一代运载火箭为带助推器的两级液体运载火箭,综合性能指标将达到国际上主流运载火箭水平,可以完成近地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空间站和月球探测器等各类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5、预计2014 年首发

据悉,新一代运载火箭项目已突破多项关键技术,进入实质研制阶段,有望于2014 年首发,运载能力比之前的火箭提升一倍。长征五号的研制是中国第一个不以单一卫星运输为背景而研制的火箭,它是瞄准中国航天未来20到30年的需要规划研制的一个系列火箭群。

五、航天器制造与发射服务需求强劲

1、航天发射密度前所未有

2010 年12月18日,长征三号甲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为中国航天的2010 年乃至“十一五”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一年之内15 箭20 星,次次成功,这样的密度和成功率在中国航天史上可谓空前。自1970 年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以来,我国在40 年里共进行了140多次航天发射,发射密度呈逐年增加趋势。最近10年的发射次数占我国航天发射总数的一半以上,而仅“十一五”期间就完成了48 次航天发射,占我国航天发射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横向比较,我国2010年的15次航天发射已经可以比肩世界航天强国(2010 年俄、美的航天发射次数分别为31 次、15 次),占全球航天发射总次数的比例也从最初的不到1%提升至20%。这一方面是因为俄、美两大航天强国已经度过了大规模的卫星组网阶段,航天发射次数有所下滑;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航天发射能力的提高,以及加快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心。

“十二五”期间,月球探测工程二期、载人航天工程二期等重大科技工程都将全面展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加快建设,“海洋”、“环境”、“风云”等系列卫星也将进入密集组网阶段,我国航天发射活动将更加频繁。预计未来五年我国的航天发射总次数将达到80~100 次,年均15~20 次。与“十一五”相比,无论发射次数还是入轨航天器数量都将有近一倍的增长。

2、航天器制造业持续增长

虽然在国际市场上,航天器制造业的增长有所停滞,但我国的航天器制造业仍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活力。2010年实现总产值84.82 亿元,较2009 年增长18.35%,与“十五”末相比,增长了90%以上。“十二五”期间,在月球探测、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工程推动下,我国航天器制造业的总产值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

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1985 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1987年8月,我国用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开始尝试进军国际航天市场。1990 年4 月7 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打响了国际商业发射的第一枪。2007年5月,我国首次以火箭、卫星及发射支持的整体方式,成功发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实现了整星出口零的突破。目前,我国已成为为数不多的可以提供完整配套的运载火箭、卫星、地面设备等航天产品及服务的国家,长征火箭也成为享誉世界的运载火箭品牌。截至2010 年底,我国已为十四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30 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发射了36 颗卫星和6 次搭载服务。

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是政府授权的经营商业发射、卫星出口及国际空间技术合作业务的唯一商业机构。“十一五”期间,长城公司共签署国际宇航合同21 项,签约额达到14.68 亿美元,与“十五”相比分别增长了3.7倍和1.6倍。长城公司总裁殷礼明表示,今后10到20年,全球每年仅对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通信卫星的需求就有100亿美元左右的市场规模,若考虑地面设备、技术转让等因素,市场规模会更大。长城公司的2015年战略目标是总收入较2010年翻两番,整星出口和商业发射服务分别达到国际市场份额的10%和15%。

2010 年末,长城公司与航天一院和五院签署了长征火箭和东方红通信卫星批量采购框架协议,未来五年内将陆续采购20枚运载火箭和8 颗通信卫星,协议意向合同总金额150 亿元。2011 年,我国将进行4 次商业发射,其中巴基斯坦1R 通信卫星与尼日利亚1R通信卫星为在轨交付。此外,长城公司已成功签署了玻利维亚、老挝两个国家的通信卫星研制、火箭发射、地面测控及运营设备建造一揽子在轨交付商业合同,以及亚太7B卫星、中巴地球资源03 星商业发射合同和几内亚通信网建设项目合同。

六、卫星应用产业成长空间巨大

1、多项政策支持卫星应用产业发展

2006 年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坚持远近结合、军民结合、自主开发与国际合作结合的原则,推进航天产业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发展信、导航、遥感等卫星及其应用,形成空间、地面与终端产品制造、卫星运营服务的航天产业链。

2007 年,为进一步加快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和国防科工委联合制定发布了《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了卫星应用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形成了卫星应用产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共识。《意见》提出要加速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建立完整的卫星运营服务、地面设备与用户终端制造、系统集成及信息综合服务产业链。到2020 年,完成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建立比较完善的卫星应用产业体系,形成卫星通信广播和卫星导航规模化发展、卫星遥感业务化服务的产业局面,产值年均增速25%以上。

2010 年9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而随着“十二五”规划细则的陆续出台,卫星应用产业有望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2、国内卫星应用产业成长空间巨大

卫星应用产业主要包括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和卫星导航三大应用领域。从市场规模上看,2009 年我国卫星产业总产值为1070 亿元左右,其中卫星应用产业总产值约为470 亿元,分别占同期全球卫星产业和卫星应用产业的10%和5%左右,与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相比,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从收入构成来看,全球卫星产业中来自卫星应用产业的收入通常可以达到卫星制造与发射服务收入的四倍左右,而我国卫星产业的这一比例还不到1:1,表明我国的卫星应用产业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有待挖掘。

在卫星固定通信领域,我国已初步实现产业化,建立了包括交通部、石油行业、民航系统等部门或行业的专用卫星通信网络,由30 多家VSAT 系统运营商提供相关服务,但我国的卫星固定通信仅定位于地面网的补充,故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卫星移动通信方面,我国还没有自建的民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卫星直播业务是国际卫星运营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领域,2009 年实现收入718 亿美元,占卫星运营服务业总收入的四分之三;而我国虽然已经成功发射了直播卫星——中星9号,但其22 个转发器只启用了7 个,直播业务仅限于面向农村地区提供“村村通”工程服务,产业化发展严重滞后。

在卫星遥感领域,我国在轨运行的遥感卫星数量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左右,在成像质量、数据时效性等方面尚不能满足军、民用户的应用要求。同时,缺乏遥感数据标准和数据共享机制是限制该行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遥感数据既缺乏嵌入其他行业业务运行系统的应用,也缺乏向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相信随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组网建设,在轨遥感卫星的数量、种类、分辨率等方面都将获得大幅提升,我国卫星遥感应用的市场规模有望迎来增长。

卫星导航产业近年来持续高速增长,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统计,国内卫星导航产业的市场规模在2000 年时不足10 亿元,发展到2005 年已增长至120 亿元左右,预计2010年可达500 亿元以上,到2020年有望达到4000 亿元的规模。

七、北斗导航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北斗导航系统建设有望提前完成

从国家安全战略出发,导航定位与授时系统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不仅是国防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还在电力、通信、交通等国民经济领域发挥着的关键的支撑作用。如果完全依赖美国的GPS 或其他国外技术,就可能在关键时刻落入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因此,加快推进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已成为保障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运行的战略性需要。

从商业应用的角度来看,卫星导航产业近年来增长迅猛,仅国内2010 年的产业规模就超过500 亿元。但95%左右的市场份额由美国的GPS 系统垄断。同时,北斗导航系统还面临着与俄罗斯的GLONASS 以及欧洲的Galileo 系统的竞争,谁率先形成系统服务能力谁就将抢得市场先机。因此,北斗导航系统只有尽快完成卫星组网、实现系统服务能力,才能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从系统建设的进度来看,北斗导航系统的加速组网之势明显,仅2010 年就完成了5 颗导航卫星的发射任务,目前已有7颗北斗二代卫星在轨运行。照此进度推测,北斗导航系统的“三步走”战略规划有望提前完成。北斗导航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目前,我国北斗导航产业的市场规模在5 亿左右,占据全国卫星导航市场1%左右的份额,主要应用于国防、远洋渔业、电力、应急通信等领域。到2012 年前后,随着北斗形成覆盖亚太地区的服务能力,以及终端设备价格逐步下降,北斗导航系统将逐步进入大众消费领域,市场规模有望加速成长。到2020 年,预计北斗导航系统在国内卫星导航市场中将至少占据10%的份额,即400 亿左右的产值,是目前的80 倍,年均复合增长率将高达50%以上。

两大集团:领衔中国航天工业

1、从国防部五院到两大航天集团

新中国的航天工业开始于1956 年2 月,钱学森先生向中央提出了《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便是要建立我们自己的导弹与航天工业。3 月,国务院制订《1956 年至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在12 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1956 年4 月,航天工业委员会成立。1956 年5 月10 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5 月26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同意,并责成航委负责组织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1956 年10 月8 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钱学森先生任院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拉开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大幕。

之后,经过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于1999 年7 月1 日,根据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基础上成立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航天机电集团。两大航天集团领衔我国航天工业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2001 年,航天机电集团经国家批准更名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2、业务上既分工又合作

在我国航天科技工业体系中,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两大集团的核心业务分工是前者侧重于航天、后者侧重于防务。科技集团主要从事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打造了“神舟”、“长征”等著名品牌;科工集团则是我国最大、最重要的导弹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单位,被誉为中国导弹工业的摇篮和领跑者。但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在大量航天防务系统研制过程中,经常出现两大集团分工合作、共同参与的局面。

目前,航天科技集团的主营业务包括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航天服务业四大板块。宇航系统业务主要包括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各类卫星及飞船的研制和发射;导弹武器系统领域具备多种战略、战术导弹研制能力;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以航天技术转化为牵引,在卫星应用、信息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专用车辆及零部件、空间生物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航天服务业立足于航天产业链延伸,积极向卫星运营、航天金融、国际贸易等领域开拓,为集团从以产品为中心向制造与服务相结合转变提供支撑。

图3 航天科技集团主营业务图

航天科工集团的主营业务分为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三大板块。航天防务领域,航天科工集团拥有完整的防空导弹系统、飞航导弹系统、固体运载火箭及空间技术产品等技术开发与研制生产体系,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卫星应用、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物联网等领域,在防伪税控、安保科技等细分行业竞争优势突出;装备制造业方面形成了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力装备、石油与地质装备等优势产业。

图4 航天科工集团主营业务图

3、规模与效益快速增长

航天科技集团拥有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空间技术研究院等8 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以及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等11 家专业公司,若干直属单位以及8 个区域性航天产业基地,8 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截至2010 年底,资产总额1826 亿元,职工总数12.7 万。航天科工集团拥有防御技术研究院、飞航技术研究院、运载技术研究院等7 个研究院、2 个科研生产基地、600 余户企事业单位、6 家上市公司。截至2010年底资产总额达1281 亿元,职工总数11 万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超过40%。

从经营数据来看,2010 年度,航天科工集团的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分别为902 亿元、65.8 亿元,较2009年分别增长了24.5%、31.1%;航天科技集团实现的收入与利润总额分别为994亿元、84.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和20.5%。与“十五”末年相比,航天科技集团的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了1.5 和4.5 倍,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1%和41%;航天科工集团的收入与利润总额较“十五”末年则分别增长了1.6 和3.5 倍,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1%和35%。

4、战略目标描绘宏伟蓝图

伴随着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脚步,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都在努力赶超世界一流的航天防务企业,并提出了明确的“十二五”战略目标。

航天科技集团提出:到2015 年,构建完成创新型、开放型、融合型的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在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航天服务业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总收入达到2,50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0.26%;打造7 个数百亿元规模的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形成10 个左右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公司;国际化业务快速增长,整星出口占国际商业卫星市场10%左右,商业发射服务占国际市场15%左右;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产品出口额占其业务收入的20%左右;建设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发展水平高,产业发展能力强、军民融合程度高,国际竞争能力强、经营管理水平高的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

航天科工集团提出:2015 年营业收入要超过200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7.26%,利润总额100 亿以上。航天防务产业要形成全域覆盖、攻防兼备、软硬结合、慑战并举的导弹武器装备体系,具备有效应对陆、海、空、天、潜、电多种威胁的能力,同时积极拓展非传统安全领域。信息技术产业要确保30 项核心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20 项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领先地位,确保2015 年营业收入达到500 亿元;装备制造业要形成电力装备、石油与地质装备、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三大支柱产业,确保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700 亿元。至2020 年,将集团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航天防务公司。

民用产业

一、越融合越发展

军民融合既是世界各国政府及航天防务集团的共同选择,也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航天科技集团以航天技术转化和航天产业链拓展为牵引积极推动民用产业发展,形成了多晶硅与太阳能光伏(航天机电)、特种泵阀(航天动力)、煤气化设备(拟IPO)等民用产品;航天科工集团则以“大防务、大安全”发展思路引领军民融合,将业务范围拓展至非传统安全领域,形成了安保科技(航天长峰)、防伪税控(航天信息)、地质监测设备(航天科技)、专用车辆(航天晨光)等优势民用产业。

1、军民融合是各国政府及航天防务集团的共同选择

关于军民融合的定义很多,较为普遍认可的提法是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局在《军民融合潜力评估研究报告》中给出的定义:军民融合是把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同更大的民用科技工业基础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的过程。

2、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军民融合之路

冷战结束后,国家之间的竞争逐渐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和技术领域,主要军事强国的军费开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军民分离的体制弊端逐渐暴露,于是各国纷纷提出了“军民融合”或“军民一体化”的发展构想。美国在冷战结束后,提出了国防采办要扩大利用先进民用技术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21 世纪以来,美国进一步强调利用民用经济中产生的高新技术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正是通过在国防采办领域积极推行开放政策,使得美国原来军民分离的两个工业基础逐步融合为一体,形成了“军民一体化”产业格局。目前,美国的国防工业建立在以政府为主导、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科研生产体系之上,基本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社会化军工市场。

英国于冷战结束后开始削减国防研发经费,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1991 年发布题为《军用与民用技术之间的关系》的报告,强调优先对“军转民”潜力大的项目加大投资力度;1993 年发布科技白皮书,强调科技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军工技术转向民用,保证国防科研成果用于更广泛的民用领域;1998年发布《国防多种经营:充分利用国防技术》,提出加速国防科技成果在国民经济中的推广应用,有助于巩固国家的技术基础和制造业基础。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主要的国防科研生产能力,但由于体制原因,国防工业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先进的军用技术不能有效的转为民用,同时国防工业又占据了大量资源,抑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俄罗斯的军工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但军、民品分离的现象依然没有解决。

英美两国的成功经验恰好代表了推动军民融合的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国防采办体制改革,允许并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防科研生产;二是加强国防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的转化,推动国民经济的技术基础与制造能力进步。

3、世界主要航天防务企业都是军民融合的典范

从企业层面看,世界主要航天防务企业都选择了军品与民品平衡发展的道路。这里面有政府引导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源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国防科技工业不是一项单纯的经济活动,必须服从于国家战略目标和安全利益,其结构布局、产品种类及数量需求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航天防务集团选择军民融合式的发展模式,可以借助民用和军用两个市场来抵消彼此的周期影响。一方面利用政府的国防科研投入,研发先进技术,成熟后转向民用领域;另一方面又可利用民品市场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盈利能力,促进军工技术的进步并降低政府军费支出负担。世界排名靠前的航天防务企业中,欧洲航空防务及航天公司(EADS)的民品比例高达70%左右,波音公司、TRW 公司和联合技术公司的民品销售比例也都达到了50%。

二、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融合之路

1、我国军民融合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思想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战略方针,主要强调国防工业内部潜力的挖掘和利用;到了80 年代,邓小平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十六字方针,将军民结合的领域从工业生产拓展到了军事设施和人才培养领域,但仍只限于“军转民”,而不涉及“民转军”的问题;9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江泽民提出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战略思想,其核心内容是要在国家利益的平台上合理配置军事资源和民用资源,不仅涵盖了“军转民”,还包含了“民转军”;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强调充分利用国防资源与民用资源的兼容性、互补性及各自的比较优势,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从上述四个战略方针的提出与发展过程可以看到,我国军民融合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单向转移”、“双向转移”与“融为一体”三个阶段。最初,军民结合的关注焦点是国防科技工业生产能力向民用产业的转移,以补充相对薄弱的国家工业基础,同时也为自身发展谋取新的市场空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用产业和技术取得了较快发展,民用资源逐步成为国防科技工业的有效组成部分,开始强调“军转民”和“民参军”的双向转移。随着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开始强调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国防资源与民用资源在共同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之上实现深度融合。

2、军工集团的民用产业逐步从量的增长走向质的融合

随着国家战略方针的演变,国防科技工业的参与主体逐渐由国有军工集团垄断走向军民共享。目前获得武器装备承制资格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已达到40%以上。同时,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等军工集团的民用产业规模不断增长,目前已普遍占据集团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其中,民品占比较高的兵器装备集团和兵器工业集团2009 年的民品收入占比分别达到了集团总收入的8 成和7 成。

从民用产业的主营结构上看,军工集团早期的民品业务往往只强调规模和效益,而忽视了与核心主业的相关性,产品结构非常分散和混乱。随着认识的深化,各大军工集团开始逐步收缩业务范围,更加强调军用产业和民用产业的相关性与协同性,注重围绕核心技术建立军民融合的竞争优势。

3、航天科技集团:以航天技术转化推动民用产业发展

航天科技集团依托自身航天技术优势,积极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延伸,在宇航与导弹系统两大核心业务之外,通过航天技术转化和航天产业链拓展,确立了航天技术应用与航天服务两大产业方向。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在卫星应用、特种泵阀、专用车辆、多晶硅与光伏、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化项目。

图5 航天科技集团的民用产业发展思路图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六院)是我国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心与技术总体单位。近年来,航天六院依托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技术和生产经验,积极开拓流体机械、热能控制、机电一体化等民用产业,形成了特种泵阀、液力变矩器、智能仪器仪表等特色产品。2009 年,航天六院承担的大型高效长输管线输油泵机组国产化项目顺利完成,一举打破了该领域被国外厂商垄断的被动局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上述优质资产已成为航天动力(六院旗下上市公司)最重要的业务基础和盈利来源。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八院)依托其下属单位——空间电源研究所的卫星能源技术,进军新能源领域,其太阳能电池与光伏发电系统已获得20 余项专利,并通过了TUV、UL 等国际认证。同时,航天八院还积极向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上下游延伸,形成了从硅矿开采,到多晶硅材料生产、切割加工,再到光伏发电工程的完整产业链。目前,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八院旗下上市公司——航天机电的主营业务之一,收入占比达50%以上。

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是我国最大的运载火箭研制基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摇篮。针对我国“缺油、少气、富煤”的能源结构,一院依托其在火箭发动机燃烧、热能、泵阀、控制等领域的科研成果与技术优势,成功研制出了具有自主产权的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并围绕此项核心技术形成了集工程设计、核心设备供应、工程施工、调试为一体的煤化工产业。2010 年,煤化工项目签订合同总额超过20 亿元。2011 年初,煤化工公司已全面启动改制上市工作,有望成为航天科技集团下一个新的上市公司平台。

2010 年,航天科技集团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总收入突破300亿,同比增长30%以上。“十一五”期间,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的整体经济规模从133.1 亿元增长到489.5 亿元,涨幅267.8%。收入规模超过10亿的公司从3 家增加到13 家,上亿元的重点项目和产品从15 个增加56 个。“十二五”期间,煤化工、多晶硅等重大产业化项目都将陆续批量生产,同时,电动汽车、物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项目正在积极筹备。航天科技集团的民用产业将在航天技术转化与产业链拓展中继续快速发展。

4、航天科工集团:以“大防务、大安全”引领军民融合

航天科工集团的核心军品是各种战略、战术导弹,与航空、兵器、船舶等军工集团可以相对容易的将其军用产品转换为民用飞机、民用船舶和民用车辆相比,科工集团的军民融合要困难的多。正是在这样的不利条件下,航天科工集团创造性的提出了“大防务、大安全”发展理念,将集团的技术优势和业务范围从国防安全拓展到社会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从而为集团的军民融合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集团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大防务、大安全”战略思想指引下,航天科工集团的发展出了安保科技系统、应急救援装备、防伪税控系统、地质监测系统等产品。其中,安保科技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的安全保障,并进一步拓展到了“平安城市”领域;应急救援保障装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减灾救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防伪税控系统被朱镕基总理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发明”,在打击偷税漏税、增加国家税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力保国家经济运行安全。

从经济效益来看,航天科工集团的民用产业发展迅速,“十一五”期间,航天科工集团民用产业收入年均增长29.9%,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750亿元左右,较“十五”期间的578.2 亿元增长两倍以上。

5、航天科工集团民用产业“十二五”发展目标

航天科工集团在2010 年民用产业工作会议上,对民用产业的“十二五”发展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划:在信息技术产业方面,集团提出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实现30 项核心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加强市场营销,实现20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领先地位。大力发展信息安全、平安城市、智能交通、物联网等产业,培育平安城市、防伪税控及业务信息化两个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重大项目,营业收入总规模达到500亿左右。在装备制造业方面,科工集团提出要积极推进内外部资源整合,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大力发展电力装备、石油与地质装备、专用车辆及汽车零部件、应急救援保障装备等产业,培育电力装备、专用车辆及汽车零部件两个年营业收入超过200 亿元的重大产业,总营业收入力争达到700亿元。

资产整合

一、有望加速推进

近年来,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军工行业投资的重要主题之一。中航工业、兵器集团已经成功实施了多项资产整合,对军工板块的行情推动作用明显。与之相比,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的资本运作略显沉闷,但随着集团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调整及战略定位的明确,资产整合有望加速推进。

资本市场在军工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已得到充分认识

近年来,国防科工委、发改委、国资委等部门接连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军工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进而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2010年底,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布的国发37号文,再次明确了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思路。

国发37号文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目标是: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在财政投入、税收政策、市场准入、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公平化;军品市场退出制度健全完善,军民资源开放共享;军民结合产业快速发展,装备竞争性采购、集中采购、一体化采购工作稳步推进。

上述五大发展目标中,前两条可以看作是对军工企业改革的明确要求。虽然航空、兵器等军工集团都明确提出了资产重组的战略目标,并实施了一系列资产重组项目,但整体来看,距离五年内基本完成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战略目标还有不小差距,尤其科研院所改革的推进更是困难重重。

各大军工集团已经认识到资本市场强大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近年来不断通过资产注入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借助外力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推动自身改革。资本市场在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乃至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资产证券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尽管近年来军工行业的资产证券化进程呈明显加速之势,但从整体来看,十大军工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仍然较低,中航工业经过去年的一系列资产注入之后资产证券化率仍不足40%,两大兵器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则都在20%~30%之间,航天科技与航天科工的资产证券化率更低,均在15%以下。大量未上市的优质资产,为集团后续的资本注入提供了丰富资源,同时也为上市公司的外延式增长提供了较大想象空间。除了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之外,集团亦可通过外部并购、借壳上市、IPO上市等多种手段提高产证券化率。

图6 航天科技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图

二、航天科技集团:多种方式提高资产证券化率

航天科技集团旗下共有5家A股上市公司,其资产总和在航天科技集团中占13%,营业收入占比为10%左右,资产证券化率较低,实施进一步资本运作的资源丰富。从控股结构来看,中国卫星由航天五院直接控股,西安航天科技工业公司、上海航天工业总公司与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的行政关系分别隶属于航天六院、八院和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

近年来,航天科技集团先后通过集团内部资产注入、外部并购、IPO上市等多种途径做大做强上市公司,提高集团资产证券化率。去年,航天动力通过配股募集资金5.53 亿元,投入化工生物装备技术改造和工业泵项目,后部分变更募投资金用途,通过其子公司“西安航天泵业”增资收购了江苏中天水力设备公司,从而进入了大中型水泵和水轮机产品领域,进一步拓展了航天泵业的产业链。航天机电实施配股后,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增资“神舟硅业”及太阳能150MW 电池生产线项目,以加快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中国卫星通过其子公司“东方红海特”收购深圳电子研究所经营性资产及业务,进一步增强微小卫星研制能力。在IPO 方面,2010年四维图新成功在中小板上市;2011年初航天煤化工公司改制上市工作已正式启动。航天科技集团2011 年党组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深入推进资产证券化,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融资平台作用。因此,不论是通过IPO 上市还是资产注入,航天科技集团的资产整合动作都有望加速推进。

三、航天科工集团:稳步推进,内外兼修

1、总体布局基本完成

近年来,航天科工集团在资产整合方面总的思路可以概括为:先练好内功,再借助外力,即先通过治理整顿强化内生动力,再借助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2007 年,许达哲董事长从航天科技集团调任航天科工集团后不久便提出,要坚决清理整顿长期经营不善、管理链条过长的公司。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全集团共精简掉了384家公司,清除了全部100 家5 级以下的子公司,管理层级由六级缩减至四级。通过做“减法”,航天科工集团进一步突出了主业,缩短了管理链条,集中了优势资源。

在资本市场上,航天科工集团的资本运作进程也可以大致分成两个阶段,即先调整理顺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再考虑进一步的资产整合。2008 年,航天科工集团将其所持航天科技的部分股权无偿划转给科工三院,实施完成后,科工三院成为航天科技第一大股东,持有2809.7 万股(占比12.67%)。2009年,航天电器、航天晨光和航天长峰先后提高了控股股东层级:贵州航天工业集团通过行政划转受让了朝晖电器和朝阳电器所持有的合计1.12 亿股股权,持股比例上升至41.65%,成为航天电器第一大股东;科工四院受让了南京晨光集团所持有的上市公司7780 万股股权,成为航天晨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3.98%;科工二院通过行政划转受让长峰集团所持有的上市公司19.62%的股权,成为航天长峰第一大股东。至此,航天科工集团对旗下6 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级全部缩减至两层以内,基本实现了上市公司与研究院或集团的有效对接。

图7 航天科工集团旗下A 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图

围绕集团“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三大主业,6 家上市公司的定位也已基本明确。航天晨光、航天科技、航天电器属于装备制造板块;航天信息和航天通信属于信息技术板块,其中航天信息重点发展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而航天通信更偏重于通信产业;航天长峰的业务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主要产品覆盖了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两个领域,长峰科技资产注入后安保科技系统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核心主业。

2、内外兼修,加速推进

在基本完成上市公司总体布局与股权调整之后,航天科工集团开始推动进一步的资产整合。2010 年,航天科技通过非公开增发股票注入了科工三院所持有的惯性公司93.91%股权、时空公司86.9%股权和机电公司100%股权。交易完成后,科工三院持股比例从12.67%上升至22.65%,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在原有基础上拓展至航天惯控、光机电测控及电网配套设备等领域,以智能控制技术为核心的产业方向基本确立。今年初,通过行政划转航天固体运载火箭公司将其所持有的航天科技全部股权分别转让给科工集团和四院,科工集团从而直接持有航天科技11.07%的股权,股权结构进一步向上提升。根据科工三院在定增方案中的承诺,未来还将有进一步的资产注入动作。

航天长峰通过定向增发注入科工二院所持长峰科技100%股权的方案也已获股东大会通过,注入完成后,航天长峰将成为科工集团安保科技业务的重要资本平台,产品结构与盈利能力都将明显改善。截至目前,在实施了股权划拨的四家上市公司中,航天晨光和航天电器在资产整合方面尚没有动作。

航天科工集团在2011 年工作会议上从内、外两方面对资本运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内部整合方面,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支持产业发展,依托研究院的优良资产和技术优势做强上市公司主业。进一步明确上市公司总体布局和发展定位,积极注入符合上市公司发展方向、同时又符合资本市场要求的优质资产;外部并购方面,要准确把握自身优势,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充分研究产业链关系,积极寻求与航天防务、IT 产业、安保科技、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电力装备、石油与地质装备、成套设备、工业基础件等领域优势企业的合作,务实推进收购兼并工作,力争实现重大重组的突破。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证券)

猜你喜欢
航天工业科工航天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一所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航天工业智慧园区规划设计研究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现状与航天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逐梦航天日
英国航天局发布《2018航天工业规模与健康状况》报告
华电科工的生存秘诀
热烈庆祝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成立57周年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