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2011-10-27 02:33李小芬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吉祥剪纸图案

李小芬

(湖北工业大学 武汉 430000)

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李小芬

(湖北工业大学 武汉 430000)

本文分析了几种典型的传统文化元素,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分析,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其元素类型也是多种多样,还有相当多的传统元素比如皮影、腊染、各个少数民族的图腾、传统纹样等都可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去,它们或作为一种别样的符号、或代表着某一种内在精神,使平面设计的内涵得到深华,个性得到凸显。

传统文化;元素;平面设计

书法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汉字形式,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其良好的视觉传达功能和文化亲和性,是不可多得的优秀设计元素。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汉字的发展演变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是在一撇一捺的汉字书写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书法把汉字的艺术推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有人把中国的书法称为东方的瑰宝。书法历史悠久,有多种字体,如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等。并且中国书法的审美特色是东方审美的集中体现。

书法的如下特征使其与平面设计结合非常完美。

1.书法能使简约的线条生成繁复丰富的气韵之美;书法讲究章法、布局和节奏变化,同平面设计中的构成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从它们的起源来看——中国传统的平面设计从开始就和书法艺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店铺前悬挂的“幌子”招牌,被当作广告设计的雏形;而很早就出现的“公文告示”被视作招贴设计的萌芽;现藏北京图书馆的宋时原装《欧阳文忠公集》是用颜体楷书在封面的左上角题写书名,显得非常庄重。这些具有朴素设计意识的“作品”主要是以书法为主要手段来实现的。书法字体和书籍装帧设计则更有,“血缘”关系,传统的印刷字体也是传统意义上设计运用的典范。

2.书法艺术以对比,均衡、节奏、韵律作为它的主要形式美法则,在一幅书法作品中,书家通过点线的交错,空白的切割与构成来体现书法的形式美法则;而一幅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也要做到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的和谐统一。在标志设计和广告设计中要力求做到简洁,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涵,而最简洁的艺术莫过于书法中的草书。书法艺术在点、线的构成形态中,讲究空间的构成、动势的构成,甚至在二维空间中体现出立体感:而在平面设计的构成中,也同样讲究空间、动势和立体感,同样是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进行创作。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它利用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印”的形象,印中的文字似“京”非“京”,潇洒飘逸,充满张力,寓意舞动的北京;它是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神韵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象征着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具有美好前景的中国形象;体现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理念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内涵,再现了奥林匹克友谊和平进步、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这种对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理解和把握,体现了书法艺术与设计的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的交叉和统一。

3.书为心画,书法中的笔墨线条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和怀抱的展示。书法具有极好的亲和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平面设计作品中运用书法元素能产生文化认同感。现代设计中有不少成功的作品正是借鉴了这种笔墨和书体的形态,才增添了作品诗一般的意境,深厚的文化品位与民族特色。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它利用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印”的形象,印中的文字似“京”非“京”,潇洒飘逸,充满张力,寓意舞动的北京;它是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神韵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象征着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具有美好前景的中国形象;体现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理念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内涵,再现了奥林匹克友谊和平进步、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这种对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理解和把握,体现了书法艺术与设计的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的交叉和统一。陈幼坚先生设计的汉字文化钟,非常简洁,但简洁中透出一种别样的文化气息。

图案

图案是一种具有装饰和实用性的美术形式。而吉祥图案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我们祖先向往追求美好生活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完美地将吉祥语和图案结合并统一起来,代表着传统的民风民俗。

1.吉祥植物图案: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植物,有花草、树木、果实等,它们多以组合图案构成吉祥意义。如“天地长春”多用天竹、南瓜、长春花来寓意。祀菊延年的吉祥图,画的是菊花和构祀。槐象征长寿,红豆象征思念,栗象征立子,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橘象征大吉,佛手象征幸福,芙蓉象征荣华富贵等等。

因而传统纹样蕴涵的吉祥意味同样适用于现代设计意念。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佳篇。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寓意着信息社会中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井然有序而又迅达畅通,同时也象征着联通公司的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寓,而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完满和十全十美之含。无论从对称讲,还是从偶数说,都洋溢着古老东方久已失传的吉祥之气。中国联通的标志还有两个明显的上下相连的“心”,它一览无遗地展示着联通公司的宗旨:通信、通心、联通公司永远为用户着想,与用户心连心。同时色彩采用典型的中国红和水墨黑。中国红是国旗色,代表热情、奔放、有活力,是中国情结最具代表性的颜色,象征快乐与好运的红色增加了企业形象的亲和力,并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与活力、创新、时尚的企业定位相吻合。水墨黑是最具包容与凝聚力的颜色,又是高贵与稳重的象征。红色和黑色搭配具稳定、和谐与张力的视觉美感。

2.吉祥动物图案:中国的传统吉祥动物有很多,飞禽走兽游鱼爬虫,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动物应有尽有。如禽类中的仙鹤、喜鹊、鸳鸯、鸽子等;兽类中的瑞鹿、雄狮、猛虎、奔马、大象、灵猫等;鱼类中的鲤鱼、贴鱼、比目鱼等;虫类中的蝴蝶、蜘蛛等,都是吉祥动物。以动物表示吉祥,可单体也可复合。如龟称“万年”,鹤称“千代”,龟鹤合一就构成了一幅龟鹤齐龄,象征延寿吉祥的图案。比如麒麟,又称为仁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凤指凤凰,为百鸟之王。麟、凤、龙,都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创造的虚拟动物。中国人素有“龙的传人”之称,龙的符号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在封建社会时期,龙也是皇权的代表,在民间意识中龙则是吉祥和富贵的象征。龙的形象可以说在中国无处不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精神力量的体现。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龙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正因为这样,龙的形象作为艺术设计的符号元素出现在各种不同的设计中,可以说龙是中国人的独特文化创造、观念创造和符号创造。刘小康为北京成功申办2008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而设计的“新北京,新奥运”招贴海报,把一个跑步的人的线条造型和北京故宫九龙壁的一条龙的背景重叠结合,一个栩栩如生,一个现代动感,表达了中国北京奥运的新气象,既体现出了主办国家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特色,又不失活泼的时尚感。如为大家所熟悉的华夏银行标识的设计,以红山文化的玉龙基本原形作为设计应用元素。作为国宝的玉龙,是出土于辽西建平牛河梁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时期代表器物,它由碧绿色辽宁岫岩玉精雕细琢而成,距今约五千多年,被誉为华夏远古第一龙。华夏银行标识的设计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龙的形象作为华夏民族的精神之魂的象征,体现了搏击四海,升腾向上的企业文化和精神象征,产生了良好的设计。

3.装饰图案的应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民间艺术创作中的装饰图案取材于自然,来自于生活,是经过艺人们的观察思考、提炼加工,对生活和自然中的物象作抽象与概括等艺术处理后得出的结果。人们将自然的形态进行归纳、比较、分析、抽出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忽略其具体的外部形象,以抽象的手法表现自然中的事物,通过这种抽象的方式,表达人们对世界万物所要表现的某些形态的理解。装饰图案的抽象性代表了民间艺术审美意韵中一种独特的风貌。如民间的桃花图案和部分染织图案等,都比较典型地表现了抽象的特性。有的以纯几何形式展现出艺术主题,而有的却在自然形态的基础上概括出对象的典型特征,所表现出既有几何图案特征,又没有完全脱离客观对象的形态,似像非像。艺术家们崇尚自然美但又不拘泥于自然形象的束缚,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概括其中。例如传统的祥云图案,保留了自然物象的主要特征,在造型上又别有一番风味,达到了概括而精练的艺术效果。

民间美术

中国民间美术及它所继承的原始艺术,在造型方法上受到图腾崇拜、实用功利和工艺制作的支配与制约,制作者不自觉地以意象或象征的装饰变形手法处理,在实践中摸索,创造了适合纹样、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装饰造型模式。民间美术的装饰性体现在一切根据作者主观情感的需要和客观构图的需要,民间美术是艺术与生活的最直接的触点,它是以最粗糙、最原始、最朴素的方式从生活中诞生,又在实践中完善而形成传统的美术形式。过去,不分青红皂白,把“民间美术”一概看作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艺术是不理智的。虽然民间美术本身确实有优劣,也有局限性,但是过去把“民间美术”从根本上看作“卑劣”是极不公允的。民间美术就像埋在地下的陈年老酒,经过多年的发酵,更添了几倍的醇香。它独自保持着艺术本原的质朴和纯真,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协调着人的生理情感与社会尺度之间的关系,构筑着劳动者精神世界。就其现实功能而言,它是现代人借以了解历史上的中下层社会心态的形象资料,是理解民族审美理想和普通群众情趣爱好的引导,是把握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造型艺术。

剪纸

民间剪纸艺术是一门来自民间、流行于民间的乡土艺术,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最常见、最有特色的一个品种。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剪纸艺术,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在简洁明了的构图和造型中体会到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它在纸材料上创造了自身独特的面貌,创造出一种纯朴的审美情趣,渗透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特征。它扎根于民间,为劳动人们所喜闻乐见,赢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它是普通劳动者的艺术,是最经济、最简捷、最普及也是最便于抒情的民间艺术。剪纸艺术在早期是作为装饰物出现的。在纸张的发明之前,剪纸的技法就已流行,当时我国的妇女有使用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成花鸟,贴在鬓角作为装饰物的习俗。

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剪纸《喜娃》以喜鹊、双喜、牡丹等元素组成,喜娃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抓髻娃娃,纹样反映的也是一种生殖崇拜。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1]马燕.书法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D].山西大学,2007.

[2]萧冰.现代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符号浅析[D].吉林大学,2005.

[3]周旭.中国民间美术概要[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4]林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的融合研究[D].江南大学,2008.

李小芬(1981-),女,湖北工业大学助理研究员。

2011-02-10

猜你喜欢
吉祥剪纸图案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与人为善 一路吉祥
剪纸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剪纸
剪纸
放飞心中的吉祥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