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龚自芳 刘 锐
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研究
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龚自芳 刘 锐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建设量的急速发展,城市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大,但是相对应的城市防灾体系和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建设却呈现滞后状态,2008年汶川地震使得这方面的问题得以暴露。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和2008年9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建城[2008]171号),对加强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规划提供了规划依据。本文,笔者就下一步新编制的城市绿地规划中如何加强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这一规划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以后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能做得更科学、合理。
城市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这些灾害对城市的破坏既有不同点也有共同特征。在许多灾害发生时又多伴随着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导致更严重的灾难。
在新的绿地系统防灾避险绿地规划中,首先要根据城市的地质、地貌、河流水系、气候条件、工业特征等特征,分析概括出城市易发生的灾害类型、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及分布,城市建(构)筑物抗震等级、密度、高度及分布特点等,然后针对这些特点确定防灾避险绿地的布局、规模和设施等。具体来说,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一切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利益为准绳,充分考虑市民居住环境和建筑情况,以及附近可用做避难场所用地的实际条件,努力为其创造必要的紧急疏散场所。
2.安全性原则。防灾避险绿地首先必须具备安全性,这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所以在实际的规划选址上一定要慎之又慎。防灾避险绿地要注意所选绿地的地质情况、避让地质灾害地区、泄洪区等,还要注意绿地和疏散道路安排在建筑倒塌范围外,并且远离危险品仓库、化工产业用地,以防次生灾害的影响。
3.通达性原则。为使灾害发生时避难人员可以顺利抵达并进入防灾避险绿地进行避难活动,这些绿地应有不同方向的两条以上的对外通道,保证与疏散通道的直接联系,使市民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灾害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到达避险场所。同时对外便捷的联系也能够保证其他救灾措施的实施。
4.就近布局原则。即就近避难原则,为了使市民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到达防灾避险绿地,应尽可能在居住区、学校、大型公共建筑等人群聚集的地区多安排紧急避险用地(公园绿地、小绿地等),使市民可就近及时疏散,并努力使各区域都能够达到人均避难场所面积标准。
5.“平灾结合”原则。将所有已确定为防灾避险绿地建成为具备多种功能的综合体:一是平时履行休闲、娱乐和健身等功能。二是配备救灾所需设施(设备),在出现地震、火灾等其他类型突发灾害时能够发挥避难场所的作用,两者兼顾,互不矛盾。
6.可操作性原则。要充分考虑地震、火灾、水灾等灾害发生时受灾人员应急疏散避难的需要,紧密结合市区中可以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公园绿地、体育场、学校操场、各类广场和空地,以及连接上述场所的道路,划定避难场所用地和与之配套的绿色疏散通道,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易于设置、使用及管理。
防灾避险绿地体系的建立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防灾避险空间包括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另一个层面是防灾避险通道还包括隔离缓冲绿带、绿色疏散通道。这两个层面的点、线形成一个防灾避险综合能力强、各项功能完备的城市绿地系统覆盖全区域。
1.防灾公园。防灾公园是指城市中满足避险疏散要求的、可有效保证疏散人员安全的公园。并且是规模较大、功能较全、能起到避难中心作用的防灾避险疏散场所。场所内一般设抢险救灾部队营地、医疗抢救中心和重伤员转运中心等。
2.临时避险绿地。临时避险绿地主要作为灾害发生时供避险疏散人员较长时间避险和进行集中性救援的场所。通常可选择面积较大、人员容置较多的公园绿地,主要以暂时收容无法直接进入防灾公园的避难人员为主,以等待救援的方式,经由引导进入层级较高的防灾公园。此类防灾公园是整个防灾公园体系规划中最重要的环节,对于受灾市民防灾避险以及避免和减少伤亡来说十分重要。
3.紧急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是灾害发生后3min内人员寻求紧急躲避的场所,是供避险疏散人员临时或就近避险疏散的场所,也是避险疏散人员集合并转移到临时避险绿地或者防灾公园的过渡性场所。
4.隔离缓冲绿带。是指灾害发生时能对产生的灾害影响起到减弱作用的绿带,为人们的防灾避险提供延时的作用,通常指城市外围、城市功能分区、城区之间、易发火源或加油站、化工厂等危险设施周围设置的防护绿带。
5.绿色疏散通道。是灾害发生时城市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也是城市自身救灾的主要线路。主要救灾通道的红线两侧,应规划宽度10~30m不等的绿化带,保证发生灾害时道路通畅。
因为防灾避险绿地是城市的防灾避难场所中的一个类型,它与其他的广场、学校操场、体育场等室外开放空间共同组成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室外)。因此,对于防灾避险绿地的布局必须结合城市中其他的应急避难场所进行总体衡量,其服务半径也不能与绿地本身的服务半径简单对等。
1.防灾避险绿地规模及服务半径的合理确定。城市的公园绿地不能全部作为防灾避险绿地,能够起到避灾作用的仅是集中成片的绿地和与建筑物保持安全距离(以建筑物高度的2/3计)的带状绿地或通道绿化。在计算公园绿地避灾容量时,不能按照公园的全部面积来计算,因为公园绿地还承担有多种功能,还得扣除山地、水面、灌丛、坡地等占地面积,其他面积受灾时才能起到防灾避险功能。
服务半径的分析确定有助于在空间上对防灾避险绿地的合理布局,不是所有的公园绿地都有条件作为防灾避险绿地,所以服务半径的覆盖范围也只是部分重叠。
(1)防灾公园。防灾公园主要指城市中面积较大的市级综合性公园或市郊其他绿地,应满足步行0.5~1h之内到达的要求,服务半径1 000~2 000m,可以满足过渡性住房搭建及维持基本生活的空间,人均避难面积应达到10m2/人以上,面积较大,避险场所面积不小于7hm2,与目前河南省内执行的达标综合性公园的指标相符。
(2)临时避险绿地。临时避险绿地主要指灾害发生后,人们步行10min之内能够到达的安全场所,服务半径为500~800m,通常指面积较大的街头绿地或者社区公园等,可以满足简易的帐篷搭建及人员疏散空间,人均避难面积不小于4m2/人,避险场所用地面积不小于4 000m2。
(3)紧急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是灾害发生后人们第一时间的自发避难场所,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进行的,通常3min内能够步行到达的安全场所,然后再进行有组织地疏散转移等,服务半径为300~500m。通常指集中成片的附属绿地或居住区绿地、街头小游园、小广场等,可用满足人们站立及疏散的基本空间,人均避难面积不小于1m2/人,避险场所用地面积不小于2 000~3 000m2。
2.防灾避险绿地配套建设要求。
(1)防灾公园。防灾公园多由容量较大的市级或区级综合性公园绿地组成,可为多个居住区的受灾市民服务,可用作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医疗抢救中心、抢险救灾部队的营地、外援人员休息地等。此类防灾公园规划的目的,主要是提供大面积的开放空间,作为安全生活的场所,提供灾后城市复建完成前进行避难生活所需的设施,也是当地避难人员获得情报信息的场所。因此,必须拥有较完善的设施及可供庇护的场所。
(2)临时避险绿地。临时避险绿地主要由面积较大的社区公园绿地组成,用地应平坦,易于搭建帐篷及临时建筑,并配备自来水管、地下电线等基本设施,以满足临时避难及生活需要。也要具备较完善的“生命线”工程要求的配套设施,如公用电话、消防器材、厕所等。另外,还要预留安排救灾指挥房、卫生急救站及食品等物资储备库的用地等。
(3)紧急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由集中成片的附属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组成,用地应平坦,并配备自来水管、地下电线等基本设施,另外,要考虑设置厕所的可能性。若在场所内无法解决,应制定就近如厕的方案。
(4)避难场所内的道路、厕所。为保证灾后救援车辆的正常行驶要求,避难场所(公园绿地等)内的主要道路的宽度应不低于3.75m(一条机动车道的设计宽度)。另外,要按照建设部《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对避难场所进行无障碍设计,保证全部用地无障碍化——坡道化。还要根据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特殊生活需要,安排无障碍洗手间或专用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