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龙 王宏伟
1. 包头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包头 014030
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建设双中心容灾系统模式以保障业务连续性
朱艳龙1王宏伟2
1. 包头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包头 014030
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双中心容灾系统可以使IT系统不但具备数据容灾的能力基础,还能够在某一中心发生灾难的情况下,另一中心完全、快速接管故障中心的全部业务,减小故障影响范围,极大地提升IT系统的业务连续性。
业务连续性;容灾;双中心
容灾系统就是企业为应对IT系统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例如地震、火灾、硬件故障、程序变更、人为操作等所引发的网络、数据库、存储、甚至全部IT系统损坏等故障)所建设的灾难应对系统。容灾理念的发展也从最初的重要数据备份发展到了普遍流行的主备中心容灾模式,以及双中心容灾模式。双中心容灾模式较主备中心容灾模式的技术复杂度高很多,但是也更好地提升了IT系统的容灾能力,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本文主要阐述双中心容灾系统的建设模式和优劣势,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的IT系统建设提供参考,提高IT系统的业务连续性。
双中心容灾是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均承担生产任务,两中心负荷分担,互为容灾保护的运营模式。这种容灾模式的目的主要为了提高容灾系统资源利用率,以便提高投资回报,同时降低系统切换时间,减小灾难影响程度。
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都处在三个平台:存储平台、应用平台、接入平台。理想模式的状态是:生产端、容灾端设备都处于Active状态;作业负载分担;没有切换过程(RTO=0)。但是从技术上面临最重要挑战:如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通常数据库只能处在Active-Standby 状态。常见双中心容灾模式有“按业务功能划分”和“按地域划分”建设模式。
表1
图1
图2
(1)按业务功能划分
根据业务耦合程度在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分别运行不同的业务,实现数据级容灾的基础上,任一中心出现灾难时,另一个中心接管全部业务。如图1所示。
(2)按按地域划分
根据用户归属,分别在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运行完整的系统,正常情况下系统只负责处理归属用户的业务(跨地区业务除外),在实现数据级容灾的基础上,任意中心出现灾难时,另一个中心接管全部业务。如图2所示。
我们将双中心容灾系统和主备中心容灾系统做一下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双中心容灾系统的优势。如表1所示(两中心资源利用率之和按200%计算),可见,双中心容灾模式具有如下优点:
(1)双中心建设改变了系统资源的使用分配,将负载分配到了两个中心系统上,从而降低了单个中心的负载水平,将必须闲置资源从主备中心模式的90%必须闲置降低到了20%,提高了单个中心的峰值负载空间。因而有效地提高了系统承受更高峰值能力,增强了系统稳定性。
(2)系统稳定性的增长避免了由于系统不稳定带来的经济损失。
(3)提高了系统承受更高峰值能力使系统可以支持更大的负载,延缓系统扩展的投资。而IT设备的成本每年下降,延缓投资将显著降低成本。
(4)双中心建设能够降低灾难影响范围、优化系统体系结构,能够强化队伍建设,证容灾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转,减少灾难发生时的成本。
凡事有利就有弊。双中心容灾模式有如下劣势:
(1)对现有的应用部署和改造量大。在考虑进行双中心的容灾运营方式时,必然会进行应用软件的改造工作,而应用软件改造涉及整个应用软件、数据库系统的重大重新规划、调整,这一点,是实现双中心运营的最大困难。
(2)增加了维护流程、切换流程的复杂程度。在双中心运营方式下,除了必要的容灾流程和日常维护流程外,还需要考虑两个中心间业务关联和正常运行的维护流程,在切换的时候,也要根据业务分布的不同,修改和补充切换、回切的流程。
(3)增加管理维护的工作量。双中心运营方式下,两个中心都会运行生产任务,两个中心都需要有管理维护人员,同时,由于业务分散在两个中心,会增加两个中心业务间的关联和协调,增加管理维护的工作量。
当然测试和演练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这也是提高业务连续性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双中心容灾系统建设也不能只是纸上谈兵,需要进行灾难场景制定,并根据灾难场景进行灾难恢复计划策略的制定,以此为依据进行容灾演练,尽可能缩短灾难切换时间。
可以肯定,双中心容灾模式降低了系统负载,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减小了灾难发生时业务的影响范围,缩短了故障恢复时间,进一步提高了业务连续服务能力。此种模式可在大型信息机构进行推广。
[1]唐伟桐,刘晓洁,等.一种快速的差异备份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8.34
[2]李毅明,等.浅谈企业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和恢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
[3]陈开艺.连续性业务系统中容灾备份系统的建设[J].计算机时代.2007.11
[4]潘立江.基于Oracle数据库的容灾系统研究与实践[J].科学时代.2007.18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