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收入差距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原因研究
——以甘肃为例

2011-10-25 11:39王晓鸿张俊杰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当代经济 2011年4期
关键词:基尼系数比值甘肃省

○王晓鸿 张俊杰(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城乡收入差距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原因研究
——以甘肃为例

○王晓鸿 张俊杰(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产生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很多,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差异是两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本文通过用VAR模型对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对值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城乡物质资本比值的变动对城乡收入比值的影响更大。

城乡收入差距 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

一、引言

1978年,我国城镇的基尼系数为0.16左右,农村的基尼系数为0.22左右,都是相当低的。但这是分别就城市和农村内部而言,即使在当时,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仍然比较明显,如果考虑到非货币性收入更是如此。改革开放以后,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收入分配方式逐步多元化、市场化。结果,无论是城市内部,还是农村内部,收入差距都逐渐拉大;而城乡差距,仅以名义收入的比值而言,虽有波动,但整体趋势仍是扩大的。而且总体来说,中国目前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是相当严重的。

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重要方面,分别计算的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比整体计算的居民收入差距低很多。段景辉和陈建宝(2010)通过抽样调查计算的2004年中国城镇基尼系数为0.3703,农村基尼系数为0.3589,而城乡混合基尼系数为0.4554,比城镇基尼系数高出23%,比农村基尼系数更是高27%。实际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的最主要方面。李实和岳希明(2004)通过对泰尔指数的分解得出,城乡收入差距对总差距的贡献占到4成以上,它要高于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对总差距的贡献。陈建东(2010)通过对基尼系数进行分解计算得出,1996年我国城乡之间的基尼系数对总的基尼系数的贡献率就已经超过了55%,占到了一半以上,2007年更是达到了64.1%。

整体而言,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地区发展水平成反比,即在经济发达地区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经济落后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反而更大。段景辉和陈建宝(2010)计算的我国部分地区的城乡差距基尼系数表明,东部地区多在0.1以下,中西部地区均高于0.1(除内蒙古外),且多数在0.15左右。甘肃省地处大西北,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城乡收入差距比较严重。以段景辉和陈建宝计算的城乡差距基尼系数而言,甘肃省在全国是第二高的,仅次于四川。若以甘肃省城乡收入比值与全国值做比较,可以看出,甘肃省的城乡收入比值的变化情况大致与全国的一致,而数值比全国要高。

二、理论分析

造成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两类。改革开放以前,政策因素占主导地位。当时,中国实行城市偏向的重工业发展战略,为积累资金,辅之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制度,使资金从农村流向城市;为限制劳动力流动,又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与之配套的还有一系列就业、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制度。因此,当时实行的这种二元经济政策是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甚至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格局。

改革开放以后,政策因素仍然存在,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在某些方面依然很明显,然而,市场因素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如果从投入要素角度分析,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是两个重要的市场因素。

人力资本不平等是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来源,人力资本投资必然提高个人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而增进个人的生产能力,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必然得到更高的收入报酬。因而在市场经济当中,人力资本的不平等必然会带来个人收入的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的另外一个影响因素是物质资本的不平等。现在学者们多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本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将会逐步降低。早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物质资本的报酬递减规律,这将导致经济收敛,收入水平也会趋于相等,即便后来又区分了“无条件收敛”和“条件收敛”两种情况,但那是由物质资本以外的因素造成的,物质资本不会导致经济差距和收入差别(Robert M.Solow,1956)。新古典增长理论所说的经济收敛是一个长期过程,因而,长期来看物质资本差异并不会产生人均产出的不同,如果包括税收政策等其他因素都相同,也必然有相同的人均收入水平。然而在短期,包括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一般都承认:人均物资资本高则劳动生产率就高,人均收入水平也高。尤其在经济发展初期,物质资本在生产中作用巨大,因而物质资本差异是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中国城乡之间物质资本的差异比人力资本的差异大得多,而对于像甘肃省这样的地区而言,物质资本的巨大差异肯定是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本文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城乡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差异对城乡收入水平差距的影响。

三、指标和数据说明

本文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来度量城乡收入差距。以城镇和农村历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来代替物资资本,它们分别除以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即得到各自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也就是各自人均物质资本。估计人力资本并没有统一的方法,有收入法、投入法、教育年限法等。本文选择以投入法来衡量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大致可分为公共人力资本投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以及机会成本,但由于统计资料中并没有详细的相关数据,文本只能用居民消费中的文教娱乐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和交通通讯支出三项的和来衡量人力资本投资,显然这些都属于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因而将会低估人力资本存量,但由于我们关注的是城乡人力资本的比值,而城乡个人人力资本的差异与总的人力资本差异应该是一致的,因而这样处理对我们的分析不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数据均来自历年《甘肃统计年鉴》或《甘肃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由于统计口径或指标的变化,本文在某些方面做了相应的调整。

四、实证分析

本文的实证分析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即VAR模型),以RI,RPC,RHC分别表示甘肃省城乡收入比,城乡物质资本比,城乡人力资本比。实证分析用Eviews软件进行操作。

1、确定最大滞后阶数和平稳性检验。为建立RI,RPC,RHC的VAR模型,首先要确定最大滞后阶数。我们选择滞后阶数为3进行滞后长度准则的检验,发现LR,PPE,AIC,SC,HQ五种滞后准则选出来的滞后阶数都是1阶,于是我们将VAR模型的滞后阶数定为1阶。

为了验证VAR(1)模型的平稳性,需要计算它的差分方程的特征根,如果所有特征根均落在单位圆内即模长小于1,则VAR(1)模型是平稳的。经计算模型的三个单位根的模长为0.54和0.90,均小于1,所以VAR(1)模型是平稳的。

2、VAR模型参数估计。基于以上的分析,通过软件能够得到VAR(1)模型的参数估计,最后得到的模型写成矩阵的形式为:

其中Y=[RI RPC RHC]’

而且,从估计结果和各统计量可知,RI,RPC,RHC的前期值分别对当期值有比较明显的正向影响,而其他估计系数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仅从符号上来讲,估计结果是符合经济意义的。

3、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可以分析VAR模型的动态特征,即可以分析每一个内生变量的变动或冲击对它自身或其他内生变量产生的影响。图1为RI对RI,RPC,RHC的脉冲响应结果的联合图表,结合相应的数据表(此处略)可以知道:城乡收入比值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新息在第一期即有较强的反应,使其增加了0.21左右;随后响应强度开始逐渐减弱,不过我们看到其减弱的速率并不是很快,在第10期似乎还没有收敛的迹象。因此,城乡收入比值本身具有很强的正自相关性,或者说城乡收入比值具有“惯性作用”,如果前期的数值较高,则在较短的时间内,这一比值很难较快的降下来。

图1 RI对RI,RPC,RHC的响应路径

图2 RI进行方差分解的输出结果

其次,我们发现物质资本比值的冲击对城乡收入比值竟然产生了负向的影响,而且强度还比较大。这似乎表明城乡物质资本比值的扩大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比,但这是与我们的理论相矛盾的。其中的原因可能是:首先,由于城市偏向的政策,加之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结果造成了城乡物质资本投资过度不平衡,城市物质资本可能存在内部扭曲,即城市物质资本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其次也存在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失衡,甘肃省的城乡物质资本比值是人力资本比值的4到5倍,这说明就城镇而言,物质资本大大超过人力资本,而且失衡比例也远远高于农村,这也会影响到城镇物质资本效能的充分发挥。那么,如果前期城乡物质资本比值扩大,当然对于绝对值而言,城乡物质资本存量本身都是增加的,由于上面所说的原因,农村增加的物质资本的边际效用要大于城镇物质资本的边际效用,这可能导致城乡收入比下降。

另外,我们看到城乡人力资本比值的冲击对城乡收入比值的影响强度不大,基本上为弱的正向影响,这说明人力资本比值的新息确实对城乡收入比值产生了正向的影响,但可能是由于人力资本投资一直不被重视,人力资本存量有限,尚未较强地影响到城乡收入比。

4、方差分解。对VAR模型还可以用方差分解研究它的动态特征,利用方差分解可以了解各新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

由图2可知,城乡收入比值的变动主要是受自身冲击的影响,前3期都在85%以上,随后逐步减小,到第10期基本趋于平稳,但仍高达60%以上;其受物质资本比值的冲击在前几期比较小,随后逐渐增大,在第7期超过30%,随后的增长幅度不大,到第10期达到37%,也基本趋于平稳了;其受人力资本比值冲击的影响最小,虽然影响有增大的趋势,但到第10期仍未超过10%。总之,城乡收入的比值主要可由自身的变动来解释,物质资本比值也很重要,人力资本则处于相对不太重要的地位。

五、结论

从上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几条结论:第一,甘肃省城乡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不平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两个重要原因;第二,考虑城乡收入的相对差距,则甘肃省城乡物质资本比值的变动对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的影响程度更大;第三,动态来看,甘肃省城乡物质资本比值的前期值对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的当期值的影响是负的,产生此结论的原因可能是城乡物质资本差距过于悬殊且城镇内部的物质资本的效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们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扩大城乡物质资本比值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比,我们更应该探讨和关注城镇物质资本内部的效率损失。而人力资本比值的变动对城乡收入比的影响作用并不大,这主要是由于相对于物质资本,城乡人力资本投资过少,不足以显著地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我们还看到,城乡收入比值的变动更多地还是由它自身决定的,这一方面说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一定的“惯性作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大幅度地缩小;另一方面,我们在此只研究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投入要素的作用,其他如政策因素等诸多方面并没有考虑,这些因素实际上被包含进城乡收入自身的序列当中,这也决定了城乡收入比值的变动对其自身的影响相当大。因此,本文讨论的虽然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但其他因素仍然很重要,也确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J].经济研究,1999(4).

[2] 段景辉、陈建宝:基于家庭收入分布的地区基尼系数的测算及其城乡分解[J].世界经济,2010(1).

[3] 李实、岳希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查[J].财经,2004(3—4).

[4] 陈建东:按城乡分解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0(4).

[5] 薛进军:中国的不平等——收入分配差距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 西奥多·舒尔茨:对人进行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7] 西奥多·W·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 Robert E.Lucas: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 ics,1988(22).

[9] Robert M.Solow: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 ic Grow th[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 ics,1956(2).

猜你喜欢
基尼系数比值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新视角下理论基尼系数的推导及内涵
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地区特征研究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