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凡等 据《小康》)
中国微博问政渐成风潮
组织部长的“24小时法则”
7月23日22时33分,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在微博上注意到“温州动车脱轨”事件的消息,即刻转播称:“严重关注这起脱轨事故!请浙江卫生(@浙江卫生)帮助。”在接下来几个小时内,蔡奇连发数十条微博,通报现场救援情况。蔡奇的微博直播一直持续到7月24日凌晨2时14分,有寻亲微博、反映现场情况的微博,他都迅速转发相关人员。
7月24日上午10点,这位浙江省委组织部长的第一条微博仍然是关于动车事故的播报加点评。在稍后的微博里,蔡奇追问道:“这么大的事故,怎能归咎于天气和技术性因素?又该谁来埋单?铁道部门应痛定思痛,从中汲取深刻教训:铁路再提速,也要安全第一!生命伤不起啊!!!”这是动车脱轨事故发生后,首位公开质疑铁道部门的官员。
著名媒体人杨锦麟认为:浙江省高层在微博上不断发布信息,提供外界诸多关切问题的官方答案,此举在其他重大交通事故或危机处理过程中甚少见到,值得一赞。
公开信息,在蔡奇看来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在上微博后不久,蔡奇就说出了这样一番话:“现在是信息社会,政府工作要适应形势。你做的事要叫人不知都难,还不如主动应对。公开是个法宝,一公开就透明,既可使工作得到公众理解与支持,又是接受社会监督的过程。”
蔡奇认同这样的传播理念:在网络时代,就响应公共危机来说,24小时是个极限。因为“丑闻”会在24小时内扩散到全球各个角落,所以,地方或单位在危机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对机制,并在24小时内公布处理结果,把握主动权。不然,就会造成信息真空,让各种误会和猜测产生。这就是“24小时法则”。
在微博上说话不精彩,自然无人理睬,潜过水的蔡奇明白这一点。他说:“官员要‘重新学会说话’,不讲官话大话而讲白话,讲百姓听得懂的话,否则谁听你的?”
比如,他推荐浙江官员微群时就用当时最流行的“咆哮体”:“真给力啊!浙江军团再现!!童鞋们何不一睹为快!!!有木有!!!!有木有!!!!!”微博上的回应相当踊跃,年轻人看到不打官腔的官员都很惊喜。
除了会说“网络体”,其实蔡奇最擅长的还是说“官话”。但是他的官话要言不烦。在提倡组工干部开微博时,他说:“既然开微博,就得实名,公开亮自己观点有何不好?最重要的是,拉近与网友的距离。毕竟现在不是权势而是粉丝时代。”
有时候,这位性情官员发微博并不仅仅是为了工作或者了解民情。人生经验、执政感悟、读史之鉴,他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性情与爱好。截至7月25日,蔡奇的粉丝数量已超过480万。
“微博创新了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新模式,消除了相互之间的隔膜,加强了双方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说。这或许是蔡奇花费大量精力构建微博的初衷。随后,他开始鼓动浙江省的官员都使用微博,浙江也成为中国官员个人开设微博最多的省份。
老百姓喜欢什么样的官员微博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人万人微博开。”微博火了,话痨、爱玩的人、媒体人、意见领袖、娱乐明星……几乎各行各业的人都转场到了同一个地方——微博。
如果把视线移向西方,就会发现那里的官员们很早就开始运用微博。看奥巴马的微博如同听他演讲;梅德韦杰夫爱讲点克里姆林宫的“家事”;查韦斯曾因发微博频繁而被称作“更新王”;默克尔则更为“家常”。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重要阵地,成为社会沟通交流的必经渠道时,官员不能缺席,舆论不能缺席。140个字的“微”力也在全方位地考验着各级官员。老百姓喜欢什么样的官员微博?哪种风格的官员微博更容易“叫座”?
帮你解决问题,与你进行互动,在微博中随意自如、不拘谨——这样的官员微博你喜欢吗?粉丝曰:“喜欢!欢迎!我要粉你!”只谈工作,发布政策,自说自话——这样的官员微博你喜欢吗?粉丝曰:“我们不伺候官腔!”无法缺席的舆论阵地
作为文保一级单位的“故宫”,在失窃事件后,因为在微博发言上的失控,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声誉危机。同样发端于微博的“郭美美事件”则让红十字会陷于舆论危机,其慈善影响力大受折损。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传媒平台,不得不让原本保守的政府部门重新打量。“广东、湖北、四川、浙江、新疆等多个地方政府都有明确的态度,要利用微博问政、亲民。”腾讯网常务副总编辑、腾讯微博运营负责人李方说。新浪微博中的政府机构和官员也在不断增长。新浪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到今年4月底,政府机构的微博已经有3500多个,政府官员开的微博已经有2000多个。而南京更是明确规定,官员对灾害性、突发性事件,要在事件发生后的1小时内或获得信息的第一时间进行微博发布。
据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志安统计,去年大约20%的公共事件最早在微博上发起。今年估计有1/3甚至一半以上的公共事件会在微博上发起。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中国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发展报告》中称,时至今日,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已覆盖从中央到地方多个行政层级以及众多职能部门,政府机构与官员发布微博已成为一种风潮与趋势。
(文/张 凡等 据《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