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辉
(湖南工业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普通高校“武术实用化”教学的路径选择
袁新辉
(湖南工业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调查问卷,因果分析等方法,在对近年我国高校武术教学不足进行了较为详尽概述的基础上构想了“实用武术”教学的基本思路,确定了高校武术教学“实用化”教育改革是继承和发展武术事业的需要,提出了更新武术教学观念、制定“实用武术”教学内容、丰富武术教学方法、构建合理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武术师资队伍质量的路径选择.
普通高校;教学;实用武术;路径
近年来,在与国际环境接轨的促进下,中国武术走向竞技武术的发展方向.竞技武术是武术向西方竞技体育学习的结果,是有着西方竞技体育的一些特征——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及观赏性等特征.有学者将竞技武术的概念界定为:“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专业人群为活动主体,围绕竞赛项目和竞赛规则、规则的要求强化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或集体的运动竞技水平,争取获得优异成绩为目的的一种武术运动.其运动形式主要有套路、散打、太极推手.”[1]但在竞技武术的套路发展中,直接技击的动作越来越少,给人的感觉更注重的是“演”而非“打”.没有了武术套路“势势相承”,为求“遇敌制胜”的特点.逐渐脱离了套路的攻防技击内涵.竞技套路因为脱离了实战搏斗,常常被人喻为“花架子”,“花拳绣腿”.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常常因为套路教学动作繁杂,实用性低,学生常有厌学情绪,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时也感到难以提高学生的学武积极性.再加上其他一些体育项目的发展,学生的兴趣在逐渐转移,武术运动的传承发展已到了举步维艰,非常尴尬的地步.在高校的体育课选修中,选上武术套路的学生已经非常少,这无疑对高等教育又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武术项目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审时度势、变革创新.
体育院校的武术套路技术课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分成套路和散打两个专业.随着套路教学转化成套路竞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的教材、方法、手段、考核都围绕着套路竞赛进行设置,而套路竞赛的目标是以金牌数来衡量,所以只要能拿到金牌,就设置与相应教材相匹配的考核制度,至于武术格斗技术就没有具体的评判方法,只占规则评判抽象评分的有限极少部分,不能与现代武术套路竞赛要解决的高难美新及稳定等同,这就形成了以竞赛为目的的教材体系.[2]高校的公体课中,基本都是以初级拳,初级剑术,简化太极拳为主的武术教学内容.长期以来教学内容没有改变,有些内容在中学阶段学生都已经接触,到高校中重复学习,学生觉得乏味,提不起兴趣,而且学生感到直接运用的实用价值不高,激不起其主动练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了为拿学分而被迫学习的状态.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已采用俱乐部式的教学,各项体育项目由学生自行选修.在武术选修课中,选修课的教材内容如继续采用原有的初级套路教学,学生普遍认为是在重复学习,教学内容没新意,失去了选修的意义所在,如采用竞赛套路进行教学,普通高校的学生一般没有武术基础,学生没办法接受所教内容,教学内容将实施不了.所以现有的教学教材体系难以被学生接受.
多数的武术专业教师是从体育院校武术专业毕业而从事教师职业的,其在受教育时,所接触的内容主要是以竞赛为目的的教材体系.在“体育院校的武术套路专业以培养教练员和教师为目标,因此,武术套路技术课的学生学不学得到格斗教材并不重要.”[3]的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很多的武术专业教师自身在专业上能体现中华武术“格斗技击”精髓的技能就掌握不够.其次,部分武术专业教师在思想上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认为只要跟着原有的大纲实施教学就行,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真正需求来制定教学大纲内容.第三,部分武术专业教师没有坚定继承和发展中华武术的信心,在西方体育的冲击下,信念在动摇,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来进行武术教学,也没有及时的在专业上进行加强.以至在教学中难以使学生从学习武术项目中享受武术的精髓,体现中华武术的特色.
通过对本校学生的发放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6份,有效回收率96.5%.其中调查男生和女生对学习武术的动机的表格200份(表1),有效回收191份,有效回收率95.5%.影响其参与武术项目兴趣的因素调查表200份(表2),有效回收195份,有效回收率97.5%.从表1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倾向是为了自卫健身,希望从武术学习中学到自卫的技术,同时达到健身的目的.从表2可见,影响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多在于武术套路难度大,难掌握和认为学了没有实用价值.
由以上调查可见,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注重的是防身自卫和健身,“健康第一”的思想已被学生接受,学到一定的防身技能是他们学习武术的价值取向.所以过于复杂的,难度高的竞技套路不适宜于大学的教学,相反,动作简单,而实用价值高的武术内容将受到学生的欢迎,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可见,实施“实用武术”的教学是教学形势的需要,是迎合学生个体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表1 大学生学习武术项目的动机的情况调查表
表2 影响大学生参与武术运动兴趣的因素的调查情况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健身、娱乐、休闲和兴趣爱好为主的多种体育活动逐渐成为社会上时尚的锻炼手段,而时下高校武术项目的开展似乎与当前社会开展的时尚体育、实用体育和传统体育格格不入,仍旧停留在老的教学理念中,少有创新.武术项目的发展应随社会的进步而改革,既要传承又要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始关注这个问题,逐渐开设了一些与实用武术相关的内容.如:沈阳体院新开设了“实用武术专业”方向[4];许多高校正在研究构建“淡化套路,提倡技击”的武术教材体系[5].因此,高校武术教学走“实用化”道路是继承和发展中国武术的迫切需要.
首先,明确继承和发展武术是高校武术教学的大事,必须真正构建起有效的教育体系.其次,必须转变武术教学重竞技的短期传播,忽视武术教学与社会体育的衔接.应该树立“以人为本,面向人的一生、面向全民、面向全社会”的现代体育教育观,要着眼于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并藉此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根据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淡化竞技,注重武术“强身健体、攻防技击”的特点,以人为本,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增强健康意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养成以培养学生锻炼习惯为中心的新的内容体系,并结合本地区高校和社会开展武术运动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选择和确定武术教学的内容.
4.3.1 修正传统武术教学中重模仿的传习式教学法,建立学生挑战自我、探索发现、团队合作的学习模式.
4.3.2 体育教学除了运用常规教学方法外,可以“教无定法”,针对课堂上出现的不同情况,灵活运用“非常规”方法,如“内外”教学法、小组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4.3.3 要充分考虑武术教学规律和大学生身心特点,在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编排上,让学生主动探索,在探究中营造师生、生生之间创造多边互动的氛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4.1 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明确高校武术教学具体的培养目标,使评价目标与教育目标一致.
4.4.2 要不断扩展评价内容,武术教学评价的内容要注重多元评价(包括学生的认知、技术技能和情感三方面),不能进行单一的技术技能考评或健康测验.
4.4.3 要对学生进行多种评价方式进程考核,改变以往的教学评价活动中,只注重一般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的做法,而采用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可定量评价相结合.
4.4.4 要淡化评价甄别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使其不断进步.
4.5.1 要重视武术专业教师的自身素质建设,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
4.5.2 要加强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鼓励中青年教师继续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充实教学思想,提高专业教学、科研及训练能力.
4.5.3 建立教师的引入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让更多、更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成立一支富有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生力军,为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领航.
〔1〕洪浩.竞技武术的概念界定与本质新论[J].体育学刊,205,9(5):53.
〔2〕〔3〕赵国庆,李早英,贾海如,等.武术套路技术教学实行“格斗文化”教育的培养模式[J].武汉体育学报,2007,6(6):93.
〔4〕穆秀杰,关铁云,蔡宝忠,等.沈阳体育学院本科各学制实用武术专业方向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的研究报告[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7,16(2):28.
〔5〕瞿少红.试论构建“淡化套路,提倡技击”的武术教材体系[J].体育文化导刊,2005(5):58-58.
G852
A
1673-260X(2011)10-01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