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农村初中课堂教学实效性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1-10-20 09:20:58弓巧平
关键词:实效性新课改评价

弓巧平

忻州市农村初中课堂教学实效性现状及对策研究

弓巧平

从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组织态度、教学目标与效果、教学方式和方法、师生互动和教学调控的实效性进行调查,

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农村初中;课堂教学实效;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实现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这是农村中学新课程改革中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所在。

一、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评价标准

关于课堂教学是否有实效的评价标准问题,余文森教授认为,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实效性的唯一指标。可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所关注的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发展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思维技能,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研究对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主要从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的组织态度、教学目标与效果、教学方式和方法、师生互动、教学调控等方面的实效性来衡量。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研以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基地所在的初中学校为范畴,方法采用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组织的态度

在访谈中,当谈及“您觉得新课改实施以后对课堂教学实效有无提高?”时,大多数教师认为新课改对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不很明显。一位有14年教龄的初一数学教师认为:“与课改前相比,新课改后徒增许多华而不实的东西,教学实效并无改观。”

从一些教师的看法中可以看出,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多数教师只是在形式上做了一些简单的变化,对教改内涵和要求的理解不够深刻,没有从内心上真正加以重视。因此,在教学行为上也就没有做到位。同时在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中有46%和34%的学生认为教师对讲课内容、教学过程的准备与组织不够充分。39%的学生认为教师对作业的反馈和课后辅导答疑做的也不够。这说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对新课改的内涵并没有真正领会,导致在教学中的改革意识并不强烈。

(二)教学目标与效果

表1 学生在教学目标方面的达成情况 (%)

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村初中学校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主要还是侧重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在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目标方面的培养和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师访谈问题为“与新课改之前相比,新课改实施以后课堂教学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位有24年教龄的初二物理教师认为:“学校的实验器材不完善,很多实验不能做,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是很差。”从调查了解到,导致学生在多元发展目标尚未实现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的基本教学条件比较差,有些教学实践活动无法实施。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认知与发展水平、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同样也会影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三)教学方式方法选择

通过调查了解到,26.5%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方式仍然以教师的讲为主的课堂。46.5%的学生反映教师的教学方法改进不大。38.5%的学生认为课堂上他们的动手机会并不多。另外,在对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调查中,采用讲授法的占56%,实验法占10%,讨论法占11.5%,而多媒体演示法只占10.5%。这说明忻州市大多数农村初中的课堂教学方法呆板、单一。在访谈中了解到,多数教师愿意以讲述法为主进行教学,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讲述法比较容易操作,而诸如讨论法、分组实验法等比较难以操作,操作不当还会使课堂秩序陷入混乱,并且由于时间的关系会影响教学的进度,从而对课堂的效果大大不利。

(四)师生互动

表2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情况 (%)

调查显示,多数教师与学生可以形成互动,但是互动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1)教师互动对象差异性明显。根据所调查的班级来看,教室中桌椅的排列都是秧田型。总体上是:课堂上老师提问的学生大多分布在教室的前半部分和中间部分,而居于教室两侧、中间偏后和后面的学生被提问的机会大大减少。(2)师生互动深度不够。师生互动主要停留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学生不假思索就可以随口说出答案。由于互动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能很好地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容易产生学习上的疲惫感。

(五)课堂教学调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速度、难度的调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从调查数据得出,53%的教师在教学进度安排方面不够很合理;48.5%的学生认为教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不突出;同时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整合方面做的也不够好,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仍有欠缺。这些都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讲授时间、速度、难度等安排不科学。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与学校行政管理中行政人员对教学活动的干涉、学生家长对教学工作的不支持和不理解有关系,另一方面与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不高也有关系。从调查了解到,超过一半以上的教师学历为大专或中师,这不能不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教学过程的有效调控和教学水平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五、忻州市农村初中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的对策

(一)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整合教材资源,实现个性化地组织教学

从前面的调查可以看出,很多教师只追求了场面的热闹,而没有顾及效果,因此,要使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实效,教师需要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理念,并认真落实在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与组织上。

备课时应该先围绕所讲授的教材内容,集中精力解读,吃透教材。第一次不看任何教参用书独立备课,备好后第二次再翻阅各种参考资料,找出自己的理解与参考书之间的差异,同时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班级学情,重新调整、设计教学方案。教师只有重视备课环节中对教材的内化处理和对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在上课环节中才能胸有成竹,才能谈得上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

(二)地方政府、学校完善教师的培训计划,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

只有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地进行改革,课堂教学的实效才会凸显,因此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源配套的情况下,地方学校可以采取各种方式,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创建一个平台。建议开展:(1)省市县级培训。学校每年可以组织教师到省、市、县内先进学校观摩,听专家讲座;同时聘请教学专家、先进教师到学校传经送宝,从而达到向先进学校学习取经的目的。每学年寒暑假期间,各科教师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学科培训。(2)校内培训。一是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竞赛、课堂教学竞赛、课件大赛等岗位练功活动,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二是结合学生和课堂实践,把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确定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三)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增强学生知识习得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多种教学方式与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生动的情境中获得发展。

1.灵活采用启发式教学。访谈中了解到,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对知识的理解不深。这些问题的存在跟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无关系。因此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基础上,灵活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喜欢课堂,也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主阵地。

2.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在学校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教师要合理地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对于条件不具备的学校可以在关键的学科上适当增加一些多媒体、实验器材、教具等关键设备,这样既节省了资金,又合理利用了设备,同时也可改变“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到底”的局面,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增强课堂互动实效,合理利用课堂上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

在访谈中,在谈到“您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时,一位初三的化学老师认为:“注重知识的迁移以及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对于知识的实用性得到深刻的体会,增强学习动力。”

从访谈结果来看,大多数老师都赞同应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真正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开展小组活动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中间,特别是应将目光关注到后进生中,及时利用组员之间优势,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活动之后,教师应及时进行小结,反馈小组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合理地分配和使用时间,让学生真正拥有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五)完善学校的管理体制,鼓励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丰富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多元化多层次和多角度的评价模式。对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一问题,大多数教师在认识上赞同综合性评价,从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日常的表现、思想道德、测验和考试等多方面来进行评价;从评价手段上来看,教师们也提出可以采用卡片积分法、成长记录袋、学生间的互评、小组评价等。但主要的问题在于落实。这就需要政府、学校不断完善教育管理机制,从源头上改革,实现教育管理和评价机制的合理、公平、民主,使素质教育真正贯彻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成为一种实然状态下的评价模式。

[1]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 [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7).

[2]初龙嘉,李宁.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再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9(1).

[3]陈瑞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诊断与矫正[J].教育探索,2010(1).

[4]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评论,2006(6).

G420

B

1673-1999(2011)20-0161-02

弓巧平(1975-),女,山西原平人,硕士,忻州师范学院(山西忻州034000)教育系讲师。

2011-08-18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GH-09122)。

猜你喜欢
实效性新课改评价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38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人大建设(2019年8期)2019-12-27 09:05:28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09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2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团结(2014年4期)2014-02-28 17:03:45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