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文
青岛崂山告别传统早市全面走进精品农贸时代
——岛城首家情景式绿色精品农贸市场盛装亮相
红松/文
“给市民一个不一样的农贸市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放心菜、放心肉。”2010年11月28日,由IBMG商业管理集团创办的国内首家情景式绿色低碳连锁农贸市场——“欢乐大家庭农鲜生活广场”在青岛市崂山区盛大开幕了。此后,同安路与燕岭路周边的6万多居民“买菜难、买菜贵”的难题得到了解决。
“来最舒适的市场,买到最实惠、最安全的农鲜产品。”这是消费者的希望,也是欢乐大家庭的追求。
随着消费的升级,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日益提升,每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更要安全、放心。“天天去超市不方便,在早市买又不放心”相信这是很多居民都会遇到的尴尬。传统的农贸市场的短板有目共睹:那就是卫生和购物环境往往不能达标。而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早市弊端更是显而易见,由于开市早、进出自由、无人管理、商家不固定等诸多原因造成了扰民、破坏环境、藏污纳垢、阻碍交通、一锤子买卖、商家良莠不齐、商品质量难保证等现象层出不穷,而很多居民更是频繁在早市遭遇“骗你没商量”的大忽悠。因此,能有一个随时方便购买的购物场所,还可以买到既新鲜又放心的食品,成了市民的迫切需求。
“‘欢乐大家庭农鲜生活广场’是一家情景式精品农贸市场,可以说是传统农贸市场的升级版,是把农贸市场和超市相结合,让市民再也不必担心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问题。”据了解,他们是以种养殖户、有机农庄等生产型商户群以农产品直销为主导的农贸市场,减少了中间的流通环节,保证了产品的价格低廉。也正是由于多数商户的这种自产自销,也就让市民在第一时间吃上了新鲜的放心果蔬。
同时,“欢乐大家庭”采用“市场商场化管理运作”的模式,凡是进入“欢乐大家庭”的蔬菜,都要经过入检、抽检、追溯三层检测,来保障市民餐桌上的安全。
另外,市场的统一管理、统一品牌营销、统一品质管控、统一促销活动、统一着装、统一刷卡使得这个精品农贸市场看起来像是一个大型超市,却又完全复制了传统市场的优势。
“传统的农贸市场只是单纯靠出租摊位来盈利,收入单一,管理粗放,商户自生自灭。而我们是采用刷卡、自营特价促销等多元收益方式、给予敏感商品价格补贴等服务,与每个商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他们每个人都是我们的售货员和管理员。”欢乐大家庭董事长李生这样说。
与连锁超市相比,“欢乐大家庭”装修及设备投入比超市低70%,人工费用低80%以上。农户、种养殖户直销,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所以商品平均零售价格要比超市便宜10%-30%以上,零售价与传统农贸市场基本持平,个别敏感商品甚至略低。
很多大型超市都是因为是大批量地进货,所以价格相对便宜,可是由于销售有限,时间一长使得蔬菜瓜果越来越不新鲜。而“欢乐大家庭”的商户们都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进货量,以销定进、勤进快销,保证了蔬菜瓜果的新鲜,充分体现了农贸市场特色。本身零售价格就低,再加上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商户议价,所以买到的商品都低于超市同期10%-30%,若是市民晚上来买菜,还会更便宜。
李生告诉记者,这里的商品并不是由市场统一进货,而是由商户自己进货,所以品种非常齐全,也更加新鲜。“拿红富士苹果来说,品种就达到10几种以上,来自不同产地区域,都是商户自由竞争,市民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同时,“欢乐大家庭”还采用了超市的“堆头”、“促销”等概念,开辟自营区,不赚取任何差价的基础上做足人气、吸引客流,进而让整个卖场的商户都从中受益。
另外,为了让市民买菜更实惠,“欢乐大家庭”还会定期拿出部分资金为市民补差价,既让市民买到便宜商品,同时也不会让商户承受损失。
在很多市民印象中,农贸市场总是垃圾满地,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混合气味,就算买到了便宜菜也不敢放心去吃。市民不禁疑惑,在这样商户租赁式的市场内,如何确保食品安全?
“欢乐大家庭”主要分四步来保障食品安全:首先是入口安全,商品入场之前要求有相关证件,这是安全的第一步;入场后,需要通过农残检测中心定时抽查检测,来保障食品的基本安全;在这之后,市场还专门建立了食品管理台账体系,建立追溯体系保障安全;最后,要从商户自身的安全责任来进行培训。据了解,“欢乐大家庭”已经建立起商户安全培训管理系统,成为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贸行业培训基地。
市场的供应链不应该是单一的,只有打造多元供应链才能满足不同市民的需求,也会直接提高商品的质量。据介绍,如今“欢乐大家庭”已经建立了一村一品、一县一品、农村合作社、有机农庄的合作平台,建立订单农业、仓储加工配送、批发代理的多个体系的供应链。自建的农产品基地,保证商品质量,有效降低成本价格。搭建储存、加工、配送的网络,打造成为绿色大厨房农产品会员制直配体系,从源头上保证了商品安全。
“欢乐大家庭农鲜生活广场”选址在青岛崂山核心商圈,打破传统的市场经营模式,将诸多品类进行了重新规划组合。金岭新村、国际名都、丽海馨苑、东岳海花园、尚东区、青岛公馆……坐拥步行15分钟范围内的6万余户居民终于解决了买菜难的大问题。记者看到,卖场内包含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家禽、熟食、面点、干货、家居用品、针织床品、五金电料等齐全的品类,以及缝纫干洗、修鞋配匙、名烟名酒、糕点面包、理发、银行等配套服务,充分满足了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在农贸市场的门口,设立着辅助配套现代科技的LED门头屏幕,滚动播放促销信息与每天菜果肉等的价格信息,整个市场信息让市民一目了然。而卖场外的风能发电设备更是实现了农贸市场的绿色低碳,成为零售领域内节能减排的典范。同时,他们还为市民提供了大量购物车、爬楼车,减少了白色污染,使卖场呈现出健康向上的态势。
情景化的装修,连锁化的管理,刷卡结算等新式农贸市场的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农贸市场的物业管理粗放、环境脏乱差、市场整体品牌营销推广薄弱等弊端。用李生的话说 “老模式提升就是新模式,这就意味着中国零售行业从‘复制洋模式时代’进入到了‘创造民族模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