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琳
我是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二初级中学的地理教师,目前已有21年的教龄。新课程改革的提出至今已有10年,虽然我的学校位于边远山区,但学校对于新课改的号召还是十分积极地予以响应。作为课改示范校,我们学校十分重视开展对课改理念的宣传教育工作,但具体的实践主要还是靠教师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依照个人的想法去探索。每个学期我校都会组织一个“教研活动月”,其间,每个教师都要按照课改理念上一节公开课并接受学生与专家的评价。学校会要求教案成文,40岁以上的教师可以写简案,40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写详案;也会要求写心得体会,一般是每个学年需要自学两本由上级指定的书籍,然后写心得;上过公开课之后也会要求教师写反思,但没有格式、字数方面的限定。总的说来,我校在领会课改理念、认真落实课改要求方面做得不错。但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我的学校为了使人人都能参与到校本教研中,要求每一学科组都要有课题,而对于怎样做课题却没有相应的前期培训,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教师对做课题的程序和方法都了如指掌的。
而且,我时常会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有种孤掌难鸣的感觉。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应该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但因为我们地理学科并没有充足的专业对口的教师,很难实现所谓的“同伴互助”,而且也没有“专家引领”,主要还得靠自己的摸索,长进不大,在专业进步的道路上步履维艰。
此外,应试教育思路還是极大地限制了课改理念的实现。地理不是中考的必考科目,因为不是“主科”,所以得不到学校的充分重视与支持,也很难得到学生的配合,课改困难重重。
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站在改革最前沿的是我们这样的一线教师,如果说我们对改革的认识不足,势必会影响整个改革的进程,只有教师们能真正认识、理解了课改的理念,改革才能顺利进行下去。而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应该积极为广大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和创造学习的机会,当有了“专家引领”,有了具体的示范后,教师们的认识水平会提高得更快,也才能够更有效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该校语文教师莫瑞香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