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存像与共鸣

2011-10-11 01:29雷建军
中国报道 2011年2期
关键词:纪录频道纪录片

雷建军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存像与共鸣

雷建军

不少人希望央视的纪录频道能带来中国纪录片的春天,或者至少是春天的萌芽。而与此同时,负责吹这场春风的央视内部,纪录频道主管台长已然换了三个,原来要在春节当日开播的《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也悄然换成了重播《颐和园》。

2011年1月1日上午8时,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中国终于拥有了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纪录人多年的梦想成为了现实。这个频道开播之前,为了名字绞尽脑汁,最后结果是“纪录频道”,不过大家还是习惯叫她“纪录片频道”,俗称和官称之间就差了个“片”字,但一字之差,却暗示了运营者与观众之间对频道的不同定位。

纪录频道的非纪录片因素

纪录频道全球覆盖、中英双语、24小时免费播出,以“全球眼光、世界价值、国际表达”为定位,对内“为时代中国存像”,对外“与大千世界共鸣”,这些是纪录频道的理想,从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的诉求:在国家层面,作为官方媒体,纪录频道要用这种国际通用的影像语言传递中国崛起的信息,树立与传播国家形象,要与世界同行对话,与世界观众沟通,因为崛起的中国迫切需要一种方式与世界交流;在专业层面,纪录片在电视领域沉寂太久,纪录频道需要为专业的复兴充当火车头,为纪录人提供精神家园,为纪录片提供播出平台,为这个行业在残酷的竞争中找到失落良久的价值;在产业层面,纪录频道需要为行业立标准,为市场搭平台,改变中国纪录片作坊式的创作状态,形成工业化的运作体系。

如此看来,此时此刻的纪录频道虽然应运而生,但其承载了太多的非纪录片因素,而这些因素当中承担国家形象传播的角色似乎随时可能改变这个频道的命运和方向。这样的纪录频道不知是否恰逢其时,不知能否得偿所愿。

如何面对隐形观众

一个频道的核心应该是观众,而观众心目中纪录片是非常独特的电视产品,更多时候观众把纪录片看成独立的作品,而独立的作品是不一定归属于频道的,因此纪录频道的观众大有可能只是追作品而不追频道,是地地道道的隐形观众。

没有频道概念的上世纪80年代,人们依然被《让历史告诉未来》、《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所深深吸引,那个时代的电视充满了对历史的关照和对未来的思考,某种意义上看,可以说是社会进步的守望者。90年代早中期,《望长城》开始了纪实浪潮,人们发现生活本身在电视上是如此迷人,《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生活,《最后的山神》、《龙脊》和《八廓街》给观众带来了遥远的温馨,电视里充满了对现实的反思和对个体的关注。但好景不长,潜移默化中纪录片变得无声无息。

在电视上的暗淡,并不代表纪录片的没落,DV的出现催生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繁荣。离开了对电视台设备的依赖,纪录人只需要真诚的心,于是有《铁路沿线》、《铁西区》、《村民影像计划》、《三里洞》、《麦收》等等,感人至深的作品不胜枚举。而电视纪录片在《故宫》横空出世的带领下,进入大片时代,《颐和园》、《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等也在商业氛围浓烈的电视竞争中博得一席之地。在这些年的发展中,纪录片似乎并没有和频道紧紧联系在一起,而是一部一部独自存在。

按理说,专业的纪录片频道不一定是纪录片放映最好的选择,公共频道似乎更适合纪录片的播出,例如BBC(英国广播公司)、NHK(日本广播协会)或PBS(美国公共电视网),他们不是一天到晚放映纪录片,因为再狂热的观众也不会24小时只看纪录片,其节目搭配似乎更符合观众收视习惯,它们往往在黄金时间推出重量级的纪录片,从而获得叫好又叫座的结果。但中国没有公共频道,只有广告频道,结果就是不管你愿不愿意,都不得不向广告商低头,向收视率低头,在这种低头中,连最有潜质成为公共频道的中央一套也变得既不公共也不商业,从而有失其影响力和公信力。

频道运营应力求专业

当然,纪录片频道也是有迹可循的。例如发现频道、历史频道、国家地理频道等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频道运营有自己独特的规律。

频道是频道,纪录片是纪录片。频道是媒体,它遵从媒体的生存规律。此外,在当今的中国,纪录频道要面对世界上最惨烈的免费频道竞争,如此多的免费频道让中国电视在21世纪彻底“变态”,激烈的竞争让中国电视彻底没有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守望者角色,娱乐几乎成了唯一出路,成了不能不做的选择,而电视对现实的关怀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成了部分电视剧对现实题材的选择与投射,很多节目失去了功能也失去了影响力。

纪录频道就是要面对这样的境遇,要与喧嚣的娱乐节目竞争,与接连抢播、精心宣传的电视剧竞争,并且只能全力争胜。为此,发现频道、历史频道、国家地理频道这些专业的纪录片频道无一不是采取产品化的运营策略。而作品只是重量级的点缀和宣传的噱头。它们的产品有固定的模式,采取故事化的讲述、奇观化的镜头以及快节奏的叙事,而把文化和艺术诉求放在了背后,并且这种趋势在今天愈演愈烈。央视纪录频道是否要走这样一条路,或者如何走好这条路,都需要深入地思考。

呼唤产业纪录片人

在纪录频道和纪录片之间是纪录人。在中国过去的30年中,纪录人可以是文化人或艺术家,可以在如此低迷的状态下保持一颗清高的心,但无论如何他们不是产业人,因此不知是否能接受变身产业工人的命运?但纪录频道所面临的竞争,使得它必须用媒体和产业的方式进行运作,它需要真正的产业纪录片人,但这在中国,短期内还是一个难以过去的桥,难以转过的弯。

国际上,独立纪录片电影节的参与者与电视制作人几乎是两个不同的圈子,中间只有一点点交集。总体上他们奉行着不同的哲学理念,不同的创作手法,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国内却依然在用同样的标准来评价做着这两种不同工作的人。似乎我们需要借纪录频道开播的契机,从一开始就把这两个不同的圈子分开,把中国的纪录片也分为独立纪录片和工业化纪录片。如此一来,按照频道竞争的态势,设立工业化纪录片的标准和美学,让他们自由地去在市场中与娱乐节目和电视剧搏击,而不至于背负着堕落的心态在纠结中前行。与此同时,我们也寻找和建设二者之间的交集,为优秀的独立作品提供适合的播出平台。除了电视频道,也许有一天,可以采用独立院线、纪录电影的模式来解决独立电影的渠道问题,让它不会成为纪录频道的心灵羁绊。

竞争与合作

纪录频道的出现,是否会对已有的区域性纪录与纪实频道造成影响?例如成立于2002年的上海纪实频道、改版于2007年的中央教育3台以及成立于2008年的湖南金鹰纪实频道,它们是否会因为纪录频道的竞争而失去在艰难中得来的市场份额,失去在产品购买时的定价优势?

为了国内纪录片的整体发展,为了“兄弟共生”,是否可以学习法国和德国联合运营Arte(总部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联合电视台,主要针对德语和法语国家。这家电视台主要由德国的电视一台和电视二台以及法国的法兰西电视台共同运营)的方式,所有的纪录频道、纪实频道整合运作,这或许可以团结中国本来为数不多的纪录片播出力量,否则中央电视台为纪录片每年投入的5000万制作费,最后的结果就是只相当于欧洲人拍摄两到三集片子的成本,更无从谈起国际竞争和国际影响力。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至今已有一个多月,很多观众被《地球脉动》和《美丽中国》所呈现的奇观所震撼,还有的观众把电视重新搜索了几遍也没有调出CCTV-9这个频道。不少人希望纪录频道会带来中国纪录片的春天,或者至少是春天的萌芽,与此同时,负责吹这场春风的央视内部,纪录频道主管台长已然换了三个,原来要在春节当日开播的《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也悄然换成了重播《颐和园》。和很多纪录片中所呈现的生活一样,纪录频道是个复杂的综合体,我们善意地祝福她一路走好。

雷建军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纪录频道纪录片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出版纪录
寒假快乐频道
《科教·纪录》
频道
中国刷新一箭多星纪录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