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失衡与复衡①

2011-10-09 07:29赖德胜吴春芳潘旭华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倍率第三产业

赖德胜 吴春芳 潘旭华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论中国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失衡与复衡①

赖德胜 吴春芳 潘旭华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中国目前的就业问题主要是由体制转型、历史因素、国际竞争压力以及金融危机的冲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是劳动力供给、需求和匹配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直接考察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需求状况得出三个结论:中国劳动力需求在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失衡,新兴的第三产业并不能吸纳从第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劳动力需求在区域上存在失衡,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的同时,中部地区的第二产业劳动力需求过低;劳动力需求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存在失衡,私营企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显著高于国有企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劳动力需求复衡的政策建议。

劳动力需求失衡;劳动力产业需求;劳动力区域需求;劳动力企业规模需求

一、引言

就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正处于经济转轨、体制转型的特殊时期,并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其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格外沉重。

众多学者曾经从多个角度研究如何扩大就业,最早多是从供给的角度出发,包括讨论如何减少劳动力供给,包括减少劳动参与率、减少劳动时间(姚先国、陈凌,1995①姚先国、陈凌:《试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管理》,《管理世界》1995年第6期。;胡鞍钢,1998②胡鞍钢:《关于降低我国劳动力供给与提高劳动力需求重要途径的若干建议》,《中国软科学》1998年第11期。)等。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国企改革深化,大量职工下岗,我国就业问题加剧,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思想成为就业文献中采用的主流理论。众多学者逐渐认识到在劳动力供给过剩的情况下,中国应该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以增加就业(周天勇,1999③周天勇:《中国就业、再就业与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和出路》,《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第11期。;许经勇,2000④许经勇:《论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及现实意义》,《经济评论》2000年第4期。)。2004年,在经历了多年的“民工潮”之后,广东、福建、浙江等地相继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这一现象并不只是供给的问题,而是劳动力需求失衡的表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整个社会面临着经济增长减缓和就业形势严峻的双重压力。而在未来的数年时间里,中国劳动力的供给状况也将保持基本稳定(王智勇,2008⑤王智勇:《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态势及促进就业的政策研究》,《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第2期。)。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扩大就业,重点应对劳动力需求进行管理,首先应该对中国的劳动力需求现状有所了解。

劳动力需求作为产品需求的派生需求,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其结构也因此与一国的经济结构紧密相关,这包括经济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以及微观层面上的规模所有制结构。因此,本文也将从劳动力需求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以及企业规模与所有制结构来分析中国劳动力需求失衡问题,并最终提出为了复衡劳动力需求结构所应采取的政策建议。

二、劳动力需求的产业结构失衡

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三次产业产出占GDP 总量的比重从 1978 年的 28.2∶47.9∶23.9,变化为2007 年的3.3∶54.2∶48.7,而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比例从1978 年的70.5∶17.3∶12.2,变为2007 年的 40.8∶26.8∶32.4。对于占 GDP 比重 54.2%的第二产业而言,其吸纳就业的人员仅占了就业人员总量的26.8%,可见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量流入了第三产业。同时,仍有40%的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工作,也说明第一产业仍有很大数量的劳动力需要转移,但是这些将要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将如何被第二、三产业所吸纳,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①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编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电子版,http://www.stats.gov.cn/tjsj/。

根据以往的经验,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更多的是转移到了第三产业的传统行业②包括交通、运输、仓储、批发、零售、贸易、金融、房地产业、文教卫生行业。。但是,与之不同的是,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研究数据表明(见表1),劳动力需求在产业间的变化趋势却是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

表1 三次产业中劳动力需求构成 (单位:%)

首先,第二产业劳动力需求逐渐恢复。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上公布的2001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第三季度全国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各行业的需求数据显示,制造业的用人需求比例仍在逐年增加,且就业弹性也逐年回升。第二产业在经历了1998年前后亚洲金融危机和国企改革的两轮冲击之后,从2003年开始逐渐恢复,就业弹性逐年增加,并以较高的增长速度于2005年超越了第三产业,第二产业逐渐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见图1)。

图1 三次产业就业弹性

其次,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逐渐下降。这是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三产业内部新兴的吸纳就业的行业逐渐转移到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兴行业。如图2所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逐渐从传统的批发零售贸易业转移到“其他”行业③包括地质水利管理业、居民和商业服务业、科技术服务业、计算机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公管与社会组织。。这些新兴的第三产业比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它们需要的大多是经过特殊教育或培训的专用型人才。但是按照中国劳动力供给现状,更需要就业的是大量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学历文化程度不高的低技能劳动力。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比例也在逐年下降,这对于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的扩大十分不利。

图2 第三产业各行业吸纳就业人数

资料来源:http://www.molss.gov.cn/gb/zwxx/node_5435.htm历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电子版

因此,从扩大就业的视角看,上述这两点事实与以往众多专家学者所说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带动就业的观点有所不同。通过上述结论可以发现,要解决就业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要靠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传统行业。

二、劳动力需求的区域结构失衡

劳动力需求的区域结构取决于中国的区域经济结构,中国的区域经济经历了一个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三个阶段。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产业结构也造成了这三大区域相应劳动力的需求结构的差异。

因此,本文首先对比了从2001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第三季度东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需求状况,发现东部地区典型城市的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一直都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典型城市,如表2所示: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需求仅占所有需求的0.02%和9.99%;而到了2009年,劳动力需求大量转移到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需求占了整体的50.61%,而第三产业的需求下降为48.89%。中、西部地区却相反,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导向下,劳动力的需求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并且从2004年到2009年,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以郑州、重庆为例,郑州与重庆2004年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占总需求的比例分别为91.28%、71.57%,到了2009年,这两个比例为92.24%、79.81%。对于西部地区而言,虽然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比例不高,但求人倍率并不低,重庆的求人倍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西部地区劳动力的供需结构相对平衡。而对于中部地区,第三产业的需求占了所有劳动力需求的主导地位,但是求人倍率却非常低,郑州的求人倍率一直在0.5左右徘徊。究其原因,本文发现中部地区初中以下学历的求职倍率是最低的,这说明在第二产业中知识技能含量较低的行业里,劳动力存在供过于求的情况,而这与中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比例过低的事实相符。①数据来源:http://www.lm.gov.cn/中国劳动力市场。

表2 东、中、西部典型城市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

在这种形势下,将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基地逐渐转移到中部地区意义重大。虽然东部地区的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比例很高,但是求人倍率更高,说明在东部地区的第二产业存在着严重的劳动力供不应求状况;而与此相反,在中部地区,低学历劳动力的求人倍率比较低,劳动力严重过剩。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就业供需失调严重,因此将东部沿海地区对于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需求转移到中部地区,是解决区域间就业结构失调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劳动力需求的企业所有制结构、规模结构失衡

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按照规模大小,分为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按照所有制类型,又可以分为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不管哪种划分方式,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都各不相同。

表3 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劳动力需求结构:2001-2009

如表3所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大量的企业由国有、集体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逐年减少,其劳动力需求占规模以上企业总需求的比例分别从2001年的7.1%、7.0%下降到2009年的2.7%、2.5%;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股份制企业数量的增加以及大量中小企业涌现,私营个体企业以及股份制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逐年增加,其中私营企业劳动力需求占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力需求的比例曾经从2001年的33.5%上升至2006年的38.5%,后来由于金融危机的蔓延才又有所降低;而股份制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比例从2001的23.1%上升至2009年的34.5%。同时,规模以上的私营、外资企业的就业弹性也大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就业弹性。这充分说明了私营、个体企业以及股份制企业已逐渐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

图3 规模以上国有、私营、外资企业数量增长的就业弹性

四、结论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复衡的政策建议

本文从劳动力需求的视角探讨了劳动力需求在产业间、区域间以及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变动趋势,得到了三个如下的基本结论:

首先,劳动力产业间需求的不均衡主要在于新兴的第三产业无法吸纳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需求逐渐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但是,第三产业的新增劳动力需求主要集中在新兴行业中,这些行业大都需要拥有专业技能的人力资本,并不能吸纳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转移出来的低教育水平、低技能的劳动力;而第二产业仍然有极大的吸纳就业的潜力。

其次,将东部沿海地区对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需求转移到中部地区,是解决区域间就业结构失调的一个有效途径。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的求人倍率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比例很大,并逐年增加。同时,相对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求人倍率很低,且初中以下学历的求职者的求人倍率最低,这说明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对于低教育水平、低技能劳动力需求有着显著的不足。

第三,私营个体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比例很高且吸纳就业弹性显著高于国有企业。这一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国企改制的结果,由于大量的国有企业转变为私营企业,原本属于国有企业的劳动者转变为私营企业的劳动者;另一方面,这一现象的产生也与私营企业吸纳就业的弹性显著高于国有企业有关。

因此,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单纯从劳动力供给角度进行调整,已远远不能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扩大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劳动力需求进行管理,提高市场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和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首先,从产业发展来看,在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增长的同时,仍要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挥制造业就业弹性优势。在发展第三产业中的高科技新兴行业的同时,注意适应劳动力市场供给形势,推动第三产业中的传统行业如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针对第一产业的就业现状,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工业化水平,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提高农民职业技能,促进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在农村的转移就业。

其次,从区域发展来看,应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在东南沿海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应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快中部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步伐,逐渐将加工制造中心转移到劳动力供给充足但第二产业相对落后、劳动力需求不足的中部地区。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刺激计划影响下,2009年全年农村劳动力在县内和省内的流动比例提高了,而跨省就业的比例则比上一年度下降了约6.4个百分点(蔡昉,2010)。①蔡昉:《“民工荒”现象:成因及政策涵义分析》,《开放导报》2010年第2期。可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政策能切实增加其劳动力需求规模,解决当地就业问题。

最后,从企业发展来看,应大力发挥私营个体企业的就业弹性优势,同时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中小企业以促进就业,应为其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特别是认真贯彻执行与吸纳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相关的各项扶持政策。另外在落实政策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盲目创业、盲目扩张,应从制度完善的层面入手,创建利于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责任编辑:筱方)

F241.21

A

1003-4145[2011]03-0079—05

2011-01-15

赖德胜(1965-),男,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春芳(1982-),女,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潘旭华(1985-),女,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是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研究”(07&ZD044)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倍率第三产业
FANUC0iD系统速度倍率PMC控制方法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一种智能加工系统中的机床倍率控制方法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65t/h低倍率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动特性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