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政协 潘益飞 舒 皓
他的名字叫责任
——记松阳县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潘献仁
松阳县政协 潘益飞 舒 皓
他是一个极普通的人,中等身材,一脸黝黑,一身普通衣衫,一双粗壮的大手,看一眼就能知道这是一个在山区长大的汉子。
他是一个并不普通的人 , 从当年地质学校毕业至今,在地质勘探、国土资源两个岗位上跌 爬 滚打整整33个年头。20年前,年富力强的他因为专业技术的原因调到了刚组建不久的松阳县国土资源局,这一干就是20年。在局办公室、建设用地管理、地政监察、地质矿产科等岗位上默默无闻 , 像一头老黄牛似的贡献着他的聪明才智和汗水心血,为松阳县地质灾害的防治,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受到了省、市、县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
他叫潘献仁,是松阳国土资源局地质矿产科科长,今年已五十有六。包根福——潘献仁的“顶头上司”,这位分管副局长曾动情地这样评价道:“老潘这个人,是个会干事、能干事,肯吃苦、不叫累的人。这些年他所做的成绩,全局上下有目共睹。就以2010年来说,他的科室共申报确认地质灾害27处,争取上级给县里土地指标300亩,资金达1300万元,为松阳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憨厚淳朴的老潘却淡淡地笑道:“这一切都是我应该干的,我的肩上本身就挑着这份责任。”
责任,责任重于泰山,这些年老潘的确是把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山区人民群众的安全看成与自己生命同等重要的事。
在松阳,在松阳1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个山区县发生地质灾害是常有的,特别是阴雨连绵的春季,雷电交加、台风密集的夏秋,突如其来的地质灾害对山区百姓的生命安全、交通运输等都是极大的威胁。“坐等地质灾害的袭击对我们干这行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失职渎职。一定要摸清情况,掌握主动权,防患于未然”,潘献仁曾这样说。四年前,当潘献仁出任地质矿产科科长的时候,他就定下了这一工作职责,这些年,他与科里同志一起,足迹几乎踏遍松阳的山山水水,已经查明的全县130多个地质灾害点,每一处都留有他深深的脚印。
“老潘一把年纪了,叫他挑这个责任我们也是于心不忍的。可以这么说,他这个科,是我们全局工作最辛苦、最危险的,什么时候发生地质灾害,必须做到灾情一爆发,人马必须立即赶到。大风大雨和台风汛期等那24小时真的叫做人不下马、马不卸鞍。就是这样,老潘没有怨言,没有额外补贴,很多时候,没有双休日,不能与妻儿团圆。他是老地质出身,既懂行、又负责,我们局里、县里真的少不了他。”局长丁勇民的一番话扯出了老潘在这个岗位上许多酸甜苦辣的故事来——
今年的大年初一清晨八点半左右,潘献仁的手机突然响起,正在与妻子一起准备礼物上丈母娘家做客的他接到了来自140里外的报警电话:玉岩镇根坑村一处山体突然发生山体滑坡,一户农户家的围墙已被吞没,不能确定该处灾害是否还会扩大。军情如火、刻不容缓,潘献仁顾不得脱下妻子刚刚给他穿上的过年做客穿的新衣服,叫上科室另一位同志和局里驾驶员,20分钟后,吉普车已经驶上山区公路。快点,再快点,山道弯弯,熟悉山路的驾驶员不敢再加大油门了。紧追慢赶,当潘献仁他们出现在灾害点面前时,已在场的村、镇干部都松了一口气,他们说:“县上的专家来了,我们总算可以放心点了。”当潘献仁穿着新鞋攀爬泥泞的山坡 , 确认滑坡有进一步扩大危险时,他心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抢险方案。设立警示牌、划定警戒线、与当地干部引导危险区农民转移、慰问受灾群众,一切是显得那么忙而不乱、临危不惧,这一场大年初一的地质灾害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当老潘他们忙完了一切草草地在农家吃午饭时已是下午2点多钟了,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妻子戏谑的说道:“你这个科长真是个救火兵,大年初一都没得歇。”老潘拍着妻子的肩膀道:“这是责任 , 等我退休了,再好好补偿你吧。”
“干我们这一行的随时都可能碰到急难险阻。”那是去年6月的一天,晚上9点,忙完了一天的活儿,老潘不知不觉在沙发上睡去了,突然一阵紧急的手机铃响,他本能地跳了起来,对方传来了急促的声音,在枫坪乡深山区的黄埠坞村发生了一处山体滑坡的自然灾害。赶快出发,冒着滂沱大雨吉普车艰难的向山区挺进。紧急处理好灾情的一切后,浑身湿漉漉的老潘一行在漆黑如磐的夜幕下往县城返回。四处是山洪爆发,溪水震耳欲聋的声音,四周是黑森森的怪石嶙峋,让人不寒而立。突然雨帘中车灯前方出现半条公路已被冲毁,紧急刹车!太悬了,吉普车左边前轮已被悬空,下面就是不断暴涨的山溪。“那次如果人车翻下去,可能三四天还找不着我们的尸体呢。”车子紧急往后退,老练的驾驶员贴着山崖边瞪大眼睛一 寸 一寸地往前挪,老潘一行三人,则随着车后小心 地 迂过塌方的公路缺口。风还在刮,雨 还 一个劲的下,当浑身上下淋成落汤鸡的老潘出现在家人面前时,焦急万分的妻儿说:“这雨夜抢险也太危险了吧, ”老潘若无其事地笑道:“还好,今天总算没有光荣掉。”
有一种精神叫感动,有一个名字叫责任。潘献仁是普通的人,但他的精神在感动着人,他的责任在激励着人。“我其实是很普通的,我们省厅地质环境总站的专家们,他们的精神才感动人呢。”这个故事发生在2008年的初秋,这天老潘陪同省国土资源厅两位地环专家到四都乡柘坑村的一个地质灾害点实地踏勘确认。早上去时,还是晴空万里,当他们离开公路踏着荒山野岭向目的地进发时,突然乌云翻滚,不一会儿漂泊大雨无情地砸下。前不靠村,后不着店,没有路没有凉亭没有避雨处,就这样省厅的专家和老潘他们一步一步艰难 地 往上爬,终于来到地质灾害点,实地勘察完毕转过另一山岗,雨中一行人饿着肚子小心翼翼 地 往山下摸索着前进。省城来的专家鞋子破了,手也被荆刺划破了,没有退路,只能前行。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落脚点吃饭已是午后三点多钟。“这样的苦,对我这个山区农民家庭出来的人来说,到也算家常便饭,但杭州来的专家,他们吃这般苦、受这般罪,我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酸溜溜的。他们对事业执着的精神,对山区百姓安危负责的态度,至今一直在感动着我,激励着我。”
老潘那么多年的风里来雨里去如今已显得有点老态了,腰椎间盘突出这病痛时时折磨着他。四个月前,他还不幸患上了病毒性角膜炎,视力的急剧下降也使他感到非常痛苦。按照他这个年龄不少人早就退居二线,可以悠然自得地退养了,但是他不能,松阳地质灾害的防治还少不了他,松阳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还需要他,松阳国土局的领导也还是那么倚重他。这一切仍使他感到责任重大,至今不敢有丝毫懈怠。就在他老伴骨折期间,他既要照料卧床不起的妻子,又要一如既往的奔波在各地质灾害点,也真难为了他。当年他地质学校的不少老同学有的早已当了大老板,他们知道老潘在地质学上很有一套,纷纷向他发出邀请:“你到我这儿来干,十万元一年不少你。”但老潘至今未有心动,他说:“人生在世钱够用够花就行了,我在松阳国土局,领导和同志们大家关系都很融洽,省厅的专家领导也看的起我,我再干几年也是应该的。”
朴实的人,朴实的话;实在的人,干实在的事;心中有责任的人,干需要承担责任的事——潘献仁就是这样一个人。正是有像他这样的千千万万的人,才支撑着共和国的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