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家臻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委员 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长
何谓“曲江模式”,我认为将其表述为“文化+旅游+城市”,抓住了“曲江模式”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但是,“文化+旅游+城市”的概括,只是一种开发建设模式,还没有覆盖曲江得以快速发展的其他关键环节和重要支点。我认为,除了从开发建设角度外,还可以从发展和改革的角度做新的概括,即:“曲江模式”=文化+旅游+城市+体制+环境。具体说来:曲江模式=以做强做大文化产业为核心+以开发建设旅游景区为突破+以城市运营为手段+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生命线。当然,上述概括只是笔者一孔之见。
对于“曲江模式”的实践,社会上有不同看法。有同志提出质疑,认为:曲江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之名,行开发地产抬高房价之实;“重商业开发,轻文脉保护”;还有专家直言,曲江几乎“垄断”了陕西文化遗产开发,过度商业开发不仅使陕西文化单一化,还会伤了文化的魂……但是,就总体来看,“曲江模式”的成就大于不足,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第一,示范效应。2002年以来,曲江新区先后建成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会展创意、影视演艺、出版传媒等产业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体系,跃升为西部最重要的文化、旅游集散地,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标志性区域。
第二,品牌效应。2002年以来, 曲江新区先后组建了曲江文化产业集团、曲江国际会展集团、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曲江影视集团、曲江演出集团、曲江建设集团、曲江投资担保公司、曲江风险投资公司、曲江文商集团,先后建设了曲江寒窑遗址公园、曲江海洋世界、曲江国际会展中心、曲江围棋俱乐部,初步形成了曲江旅游、曲江影视、曲江演出、曲江动漫和曲江会展等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响亮品牌。
第三,辐射效应。现在,“曲江模式”已经突破了区域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框架,以曲江新区为核心,辐射到大明宫、城墙、临潼、楼观台、法门寺。下一步,曲江还计划辐射拓展到延安的文化旅游产业。曲江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已经引起甘肃、河南等兄弟省市的关注。一些兄弟城市从自身实际出发,借鉴“曲江模式”的成功经验,发展和繁荣本地的文化产业。
第四,规模效应。曲江以“讲故事”的方式,陆续投资230亿元,推出一个又一个文化大项目,唐文化浓郁的大曲江文化景区已初具规模。陕西广电网络传媒股份、华商传媒集团、西安嘉汇汉唐书业等一大批一流传媒企业相继入区。2010年,曲江景区共接待市民游客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76亿元,占西安文化产业总量的比重已超过40%。
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已成为我国发展繁荣文化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曲江作为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国家队”,应该对此有所作为,使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国家战略在曲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此,建议曲江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组织安排区内文化艺术单位出国演出、展览、访问、讲学等文化活动。二是以精品创作为核心,量身定做既有陕西文化内涵,又符合各国审美心理和习惯的精品力作。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陕西特点的文化企业、项目和产品,进行商业化、市场化改造,为其走出去创造条件。三是加快新兴产业如动漫、影视、演艺娱乐、文化会展的对外合作,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组建国际研发创作团队,形成后发优势。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吸收和展示中华文化元素,促进文化繁荣。
鉴于西安五区两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的问题,曲江应在新区开发和建设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居民区商业网点的建设,为居民提供方便、宜居、优美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