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求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经济学意义探讨

2011-09-23 05:51金堰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十二五比重消费

金堰

消费需求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经济学意义探讨

Consum p tion Need and Deve lopm ent o f Econom ic and Socia l in Twe lfth Five Years Plan Period

金堰

一、“十二五”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非常迅速,不过30年时间便跨越了温饱阶段而进入初步小康。消费热点不断变化,从以吃饱穿暖为主到“老三件”、“新三件”,再到现在的住宅热、轿车热,以及教育文化、医疗保健、旅游休闲等消费日益增长。生存型消费的比重逐步减少,发展型消费的内容日益增多,享受型消费也日渐丰富。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提高,突出地表现在消费结构的升级变化上。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大幅度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被国外学者称之为“消费革命”。尽管国内一些人仍然感到“消费不足”,但迄今为止,这场消费革命尚未出现停止的迹象,仍有“继续革命”下去的势头。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经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剧烈变动之后,进入21世纪后变化已经趋缓,趋势也较为明朗:交通通信除2008年受整个经济下滑影响导致比重下降外,上升迹象十分明显;文教娱乐比重则自 2002年后一直走低;其他各项——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和医疗保健等,比重基本稳定。

农村居民居住类比重进入新世纪以来仍然波动较大,自2006年后又有大幅度上升,从 2005年的15.5%上升到2008年的18.5%,反映了农民(包括农民工)近几年增收后掀起新的建房热。其余各项则与城镇居民相似,如交通通信的比重持续上升至2006、2007年,此后略有下降;文教娱乐比重自2003年后一直下降;其他如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和医疗保健等的比重则基本稳定。

将城乡居民消费情况综合起来看,今后变化的趋势可能是:第一,交通通信的比重仍然会上升。第二,文教娱乐比重还会下降。第三,食品比重按照恩格尔定律,应该下降,但由于食品价格较其他消费品上涨要快得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恩格尔系数下降的可能性。因此,今后即使下降,幅度也不会太大。

由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较高,代表了未来消费的一种发展趋势,而且城镇化本身也会使绝大多数农民今后逐步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市民化的生活。因此,如果对当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作一分析,我们似乎也可以看到未来居民消费结构的某种变化趋势。

这就是食品比重会有一定的下降,医疗保健则基本持平,其他如衣着、家庭设备、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的消费比重都会有所上升,有的还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居住方面,由于城乡统计不同,农村居民的购建房已计入居住,因此居住的比重显得很高,但如果把城镇居民购建房也计入居住,两者差别并不大。

如果从需求层次理论角度看,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低层次需求比重逐渐减少,高层次比重逐渐增加;物质性需求比重下降,精神文化需求比重上升。按目前居民消费项目的划分,这种结构变化将具体表现为:以恩格尔系数为代表的食品比重下降;物质类消费即工农业产品比重下降,非物质类消费即服务业比重上升;物质类消费品中,“衣、食、用”比重下降,“住、行”比重上升;服务性消费中,作为居民个人消费的服务比重下降,而涉及公共性质的服务如教育、医疗等的比重会上升。

但消费结构的变动并不是消费升级的全部内容。例如食品,决不会因为恩格尔系数的下降、需求弹性系数的下降就不发展、不升级了。当食品满足了人们的生存需要之后,会随着食品中科技含量的提高而满足人们的健康、长寿等发展型需要,会随着食品中文化含量的提高而满足人们的美食、高雅等享受型需要。人类在这方面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也就是说,单位食品中将含有大量服务业的附加值,这同样体现了“物质性需求比重下降,精神文化需求比重上升”的历史趋势。曾是两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的保罗·皮尔泽,在他的著作《财富第五波》中估计,保健营养食品产业,将随着生物和细胞生化科学的突破而引发继蒸汽机、电器、汽车、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次产业革命,成为未来的明星产业。如果在食品中再增加些中国的美食养生文化的内容,或可能成为第六波革命的起点,衣着、家庭设备等其他物质类产品同样也是如此。

人们常说“培养贵族需要三代”:一代学穿,二代学吃,三代学古董字画。同时又说,“富不过三代”。中国目前的第一代高收入者,正经历着财富向第二代转移的艰难历程。中国未来的富有者,他们不应只是富有,只会创造财富,而且应该有品位,能够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并引领消费时尚;中国的中等收入者,他们不但是社会经济的中流砥柱,也是未来社会消费规模的决定力量,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中等收入者的勃兴;中国的低收入者,他们生活水准的高低,将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的尺度。

中国的消费革命方兴未艾,但表现在结构剧烈变动方面的消费革命似乎已近尾声,今后将主要表现在品质的提高方面。因此我们认为,就政府制定“十二五”规划而言,面对品类繁多消费品的升级优化,功能性产业政策将比结构性产业政策更为有效,即通过鼓励和扶持千百万中小企业,鼓励企业走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之路,鼓励企业和消费者走低碳、绿色之路,并整合和挖掘中华文化中所包含的深层次消费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雅俗并举、富有时代气息的消费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亿万消费者越来越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十二五”时期扩大消费的目标

“十二五”时期,既要发挥扩大消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又要发挥扩大消费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在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的条件下,实现2015年最终消费率55.0%~57.0%的目标。为此,增长速度不宜过快,要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之间寻求改革的平衡点,要以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战略为指导,构建良好的消费模式。

1.通过消费引导发展方式的转变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要充分发挥扩大消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即通过消费的引导,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变。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也决定生产。生产决定消费的现实可能,消费决定生产的未来方向。我国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但如果我们的收入水平虽已达到小康,而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仍然停留在生存型消费的粗陋阶段,那么生产方式、发展方式必定粗放。没有高品位的消费者,就不会有高品位消费的提供者。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从简陋走向丰美,从粗俗走向高雅,从注重物质满足走向注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统一,既以生产力的提高为基础,又必将引起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

要充分发挥扩大消费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通过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升消费者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使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由政府主导型转变为生产者、消费者主导的经济。确立消费者主导的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的标志,也为政府切实转变职能、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提供了基本的保证。

2.2020年消费率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从现在看,实现这一目标问题已经不大。200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年的2.07倍,已提前两年实现翻一番的目标。今后12年,只要确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0%,即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左右,便可顺利实现原定经济增长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扩大消费当指消费率的提高,也就是在等量要素投入时居民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型消费)和更高的享受程度(享受型消费),这应是非常明确的,不应再有歧义。如果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规模的扩大,那就毫无必要了,因为30年来我国消费规模每年都在扩大,增长速度也都非常快,而无须作为一个方针提出来。

因此,在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的条件下,最终消费率应从2008年的48.6%提高到2015年的55.0%~57.0%,其中居民消费率从35.3%提高到40.0%~42.0%,政府消费率从13.3%提高到15.0%~16.0%。2020年,最终消费率应达到65%左右。同时,将最终确定的消费率列入“十二五”规划。

3.以经济均衡制约增长速度

扩大居民消费能力、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是扩大消费的重要基础。没有一定的速度,扩大消费、提高消费率将失去意义。改革开放30年,甚至新中国建立60年的经验都证明,我们从来都不缺速度,我们缺的是增长的质量。虽然高质量的增长有赖于增长方式的转变,尚待时日,但我们不能以此为理由而忽略过快的速度对经济增长的质量、对一系列重大经济结构的不利影响。

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之间寻求改革的平衡点。这是在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扩大消费的重要基础。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过快的增长速度不仅会破坏经济结构,也会影响社会结构,影响改革成效。30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了向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发展是硬道理并不等于增长就是硬道理。在平均主义盛行、居民收入增长很慢的年代,增长是硬道理,公平则是软道理;在经济增长速度世界第一,消费增长速度世界第一,收入差距之大也名列世界前茅的年代,公平就应该成为硬道理,增长则须退居其次。这是由于现阶段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这两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了变化。

三、扩大消费需求的途径

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限制国有企业的行为是保持经济适度增长、扩大消费的基本前提。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是扩大消费的基础。扩大公共消费、增强居民消费意愿是扩大消费的重要途径。对住房和汽车等新的消费热点既要积极鼓励,又要增强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从长远角度看,我们还应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高端需求作为消费大国的标志性品牌,而培育“新生代”作为未来扩大消费的主力军似也应纳入我们的视野。

1.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弱化经济扩张冲动

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在我国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规范中处于高端位置,构成我国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决定着其他经济体甚至个人的行为。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对全国市场统一性的要求大大增强,市场秩序的维护,《劳动合同法》的执行,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使用,环境的治理,资本和土地市场的管理等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需要各级政府的行为保持高度内在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如果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和权力关系都演变为责任、权力加利益的关系,地方政府都成了利益主体,那么政策必然缺乏内在统一性,这既谈不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也很难有市场秩序和社会政策可言,而且很难扭转经济秩序混乱和社会行为失范的局面。

改革财政体制,清晰、合理地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凡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履行的政府职责,如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中的某些重要职能,均应由中央财政承担支出责任,并以支定收,由中央财政组织收入。

减少地方政府在履行全国性职能时过度依赖当地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速度,使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能够按人口平均计算有一个大致均等的财政支出水平。发达地区经中央批准,则可在本地区另行筹措资金,以满足本地区居民对较高公共服务水平的要求。

大幅度提高中央财政收支在全部财政收支中的比重,切实增强中央政府的责任和能力。大体按照每个五年规划提高中央财政收支10个百分点的速度,将中央财政收入比重由目前的 50%左右上升至70%~80%,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由目前的25%左右上升至50%~ 60%。

2.限制国有企业行为,抑制投资饥渴

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一环,就是让它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特殊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发挥不了的作用。但自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这一方针以来,已有12年之久,进展却不尽如人意,时至今日,国有企业不受约束的投资扩张冲动仍然构成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又一重要根源,而垄断行业的高利润已令人瞠目结舌。如果连国有企业的经营范围等基本行为都约束不住,什么赚钱干什么,这样的国有企业又怎能承担国家战略性任务、主导国民经济,又怎样避免垄断企业过分追逐利润的行为、保证国家资本性权益的实现呢?如前所述,依靠财政资金、借助国家信用参与竞争,赚了是自己的,亏了是国家的,这哪里还谈得上平等竞争,民营企业又如何发展?只有约束国有企业行为才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市场秩序的完善。

有关部门应重新确定国有企业的主业,改变对国有企业的考核方式。要推动国有资本向符合国家战略利益的核心业务集中,弱化赢利性绩效考核指标,限制辅业的经营范围。

3.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基础。要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和劳动报酬稳定增长机制,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不低于企业收入增长”,保障劳动者获得合理劳动报酬,分享经济增长收益的基本权益。为保证“十二五”期间居民消费率由目前的35%提高到40%,需要居民收入份额从57%提高到62%(另由提高居民消费倾向解决一部分),劳动者报酬份额从40%提高到45%,即两个比重大体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4.切实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要避免资本过分“压迫”劳动,从制度上解决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劳动者合法权益易受侵害的问题,建立健全劳动者、企业和政府三方协调机制,形成“劳资两利”、“共存双赢”的局面。发挥工会组织在劳资双方平等协商中的重要作用,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劳动者按劳动贡献参与分配的权益。进一步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

完善工资宏观调控指导体系,充分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对职工工资的引导作用,建立最低工资随经济增长灵活调整机制。

大力扶持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壮大中等收入者阶层。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企业,企业利润与职工收入的差距远较垄断大企业要小。非公有制企业不但是我国中等收入者的主要来源,也是就业的主渠道,而且还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基础。通过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可增加整个劳动者阶层的收入。

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缓解劳动者报酬份额不断下降的问题。强化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

运用国有资本收益充实社会保险基金,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彻底推行国有资本红利上缴制度,国有资本收益原则上全部上缴财政,并将非关键领域的经营性国有资产逐步转入社保体系,主要用于充实社会保险基金,以减轻居民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社保缴费负担,有效扩大社保范围和提高保障水平。

5.完善公共服务,提高居民消费意愿

完善公共服务能够有效保障广大劳动者更好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降低因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风险而导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改善居民消费储蓄决策,提高当期消费意愿,从而促进居民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可见,公共服务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时期公共服务的发展完善,应与社会转型战略和经济发展规划统筹协调,在优先考虑公共服务发展的基础上制定经济发展规划。

制定“十二五”时期公共服务发展专项规划,为“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指导。明确公共服务发展的目标、重点和配套政策,以有效发挥公共服务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奠定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扩大公共服务投入规模。应较大幅度增加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财政支出规模,确保公共服务领域支出增速快于财政支出增速,实质性提高公共服务领域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创新基础设施领域融资机制,提高财政投资使用效益,削减财政资本性支出,并将其转换为公共服务领域支出。

重点发展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减轻居民负担。扩大医疗服务投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范围,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降低报销门槛,切实消除城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融资机制创新。

稳步推进城镇化,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在切实解决农民工低保的同时,把农民工有序纳入到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内,使其逐步享受到“市民待遇”。

积极发展政府基本金融服务职能,扩大消费信贷。凭借政府信用和补贴风险的财政资金的运用,并借助商业资金补充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中低收入家庭消费增长。可采用政策性消费信贷机构或在现有商业性金融机构中开办政策性消费信贷业务的形式发展基本金融服务,推动针对城乡中低收入家庭的小额信贷、消费信贷的发展。

6.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遏制房地产投机

住房是目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内我国消费的一个主要热点,并能带动家庭装修和家电家具等一大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但如果住房消费政策定位不当,不但影响消费扩大的可持续性,甚至引发楼市泡沫。一旦普通居民陷入焦虑恐慌,投资者大量演变为投机者,将会带来极为严重的灾难性后果。“住有所居”的观点表明,住房是民生之本,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不能任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摆布,轻易地将其视为普通的投资品,更不能让它成为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的摇钱树。国外的经验表明,安排高比例的保障性住房,对保有和流通环节课以重税,可以有效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更好地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的。

调整金融货币政策,抑制流动性过剩和住房的投机性需求。对第二套以上住房长期采取高利率政策,收取高于基准利率50%的利率,首付比例要求达到50%以上。

对住房征收空置税和50%的高收益税。在住房保有环节开征不动产税。或按套征收,第一套可暂免税,第二套以上按市价收取2%~3%的年税;或按面积征收,人均免税30平方米,超出部分征收累进税。开征包括住房在内的遗产税。

7.实现汽车消费的跨越式增长

汽车是“十二五”时期我国消费的又一个热点。启动汽车消费热点,可广泛带动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刺激旅游、房地产等一系列消费热点的形成。“十二五”时期既是汽车大规模进入我国家庭的时期,也是汽车使用结构家庭化、年轻化的时期,引导得当,可使汽车消费上一个新台阶,成为汽车跨越式增长的关键期。

实施差异化汽车消费政策。鼓励大城市重点培育中高级汽车市场和新型节能汽车,促使汽车由工作代步工具向家庭休闲旅游工具转变;鼓励二三级城市和农村地区发展中低档汽车和农用车,加快营销网点和维修网点“卫星店”的建设。大幅度降低甚至取消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在加油站增设更换和充蓄太阳能电池、加氢和生物柴油等业务。

积极扶持二手车市场。大力发展专业二手车经销企业,倡导汽车品牌经销商开展“以旧换新”、“以旧换旧”等二手车置换业务,简化二手车交易手续,降低交易成本。规范优化二手车市场交易环境,形成多层次梯度发展的汽车消费体系。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集中建立报废汽车破碎中心。

8.优化城市路网和功能区布局

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加强停车场建设和住房车库建设;加快城市干线公路的建设与改造,加大快速路建设力度,进一步推进城市交通体系立体化,解决交通拥堵、卡口路段多等行车难问题;从新建项目设计和规划上入手,提高建设项目、特别是新建住宅区的配建停车场标准。

整合中华消费文化,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高端需求中华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在满足人类高层次需求方面,有着取之不尽的宝藏。谁能够掌握传统文化的“遗传密码”,谁就一定能够占领中国市场的制高点。

研究机构、大专院校、行业协会等应组织力量研究中华消费文化。利用今天的国学热,整合中华文化中的消费观念,使深层次的消费需求便于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让文明古国的文化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

鼓励生产企业、行业协会设立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的研发中心,将整合后又适合现代消费观念的理念、创意,转变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立法保护老字号企业,制定老字号发展规划,设立老字号博物馆。充分挖掘中华老字号弥足珍贵、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大力弘扬老字号惟我独有、世代传承的文化价值,促进老字号融入时代气息,运用现代营销方式和现代管理技术,扩大其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沿海一线城市是中西文化交汇碰撞之地,又有雄厚的财力和制造能力,利用这一地缘优势,可选择一两个城市打造中国的时尚之都,重新夺回东亚时尚的领导地位。

9.关注“新生代”成长,培育未来扩大消费的主力军

我国“80后”第一代独生子女近2亿人,正逐步成为引领我国消费潮流的主力军。他们的消费能力决定着我国未来的消费规模,而通过消费的代际转移又是实现消费终生平衡的有效手段。

针对“新生代”推出大宗商品的“捆绑式”消费信贷。可考虑把与购房相关的室内装修、家具家电等消费品“捆绑”在一起的新型消费信贷产品。

针对“新生代”提供“小额无抵押无担保消费信贷”。针对“80后”、“90后”的关键人生阶段,开发全系列消费信贷产品,重点支持旅游、婚庆、教育及耐用品等消费。

成立“网络消费者协会”,出台《网络交易法》。针对“新生代”易受广告、互联网等传媒营造的消费文化影响,应加强网络消费的日常管理和消费者维权,指导“新生代”的网络消费,确保网络支付平台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猜你喜欢
十二五比重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新消费ABC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