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实现路径

2011-09-22 02:14王锐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1年3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村民党组织

■王锐

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实现路径

■王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结构、功能体系和政治作用出现了弱化趋势,基层组织的内在活力和应有的战斗力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对此,我们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着重从制度和体制、机制方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提高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一,把思想建设摆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位置。在改革发展进程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农村的情况不断发生变化。我们必须抛弃僵化思维和教条主义,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来研究和思考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都与干部的思想困惑密切相关,与干部的思想理论基础和科学文化基础薄弱密切相关。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抓住加强思想理论武装这个龙头,端正干部的思想认识,提高干部的素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的活力。农村干部要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学习,准确地领会和把握理论,不断更新理念。要积极运用信息化、全方位和开放式的培训方式方法,广开渠道,大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理论素养。要提倡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鼓励农村干部带着问题学,做到思想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把基层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动力。要建立健全和严格遵守学习制度,落实检查监督措施,杜绝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对那些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中作出表率和贡献突出的先进人物,要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调整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布局。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布局影响着农村党建工作效益,也决定着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否有效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因此,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布局,有助于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而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当前,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布局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管党员。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担负起组织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和关怀党员的功能,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增强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从而保证农村基层党的基本力量的生机与活力。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改革领导和管理方式。要求改变当前存在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行政化的倾向,把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务交给村委会和村民会议决定与管理,而基层党组织则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监督、保证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这就既使村民自治真正得以实施。同时又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影响力。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整合作用。要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起关怀农村社会、服务农村社会和保障农村社会的功能。当前就是要支持共青团、妇联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各种农民协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它们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和化解矛盾的功能,绝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搞强迫命令。

第三,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创新。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推进制度创新。

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两委关系的和谐。现有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两委的关系界定较为原则,而当前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划分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职能与权限,明确各自的基本工作程序、议事规则,特别是要健全监督机制,将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活动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使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履行职责。制度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实践。面对村民自治实践中出现的党支部领导地位受到怀疑和两委关系不协调的现状,一些地方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入手,把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相结合,相继创造出了“两票制”、“两推一选”、“两委合一”等农村党支部选人机制,其目的就是要实现党支部与村委会在权力来源和制度规范上的内在统一,使之更好地适应村民自治的需要。实践证明,这些有益探索,对于协调好两委关系发挥了巨大作用。

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显著特点是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设置。随着农村经济成分和经济组织的多元化,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传统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形式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完善“支部+协会”运作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适应现代化、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需要,积极探索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努力寻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联结点。在条件成熟、农村产业化发展比较好的地方,试点探索打破原有行政规划的限制,撤销原有党支部,跨村联建农村党支部或联合支部,并根据当地产业、协会发展情况,分设养殖协会、劳务协会、老龄协会党支部。各党支部再按照科技推广、协调服务、营销服务等不同分工,设置党小组,最终形成“总支+支部+协会”的新型党组织设置模式。这种模式不仅符合农村产业结构明显的实际,又能有效加强党对协会的领导,同时也能巩固“支部+协会”的组织形式。

创新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机制。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就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而言,要树立全新的用人观念,坚持选拔那些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群众威信高、作风正派、公正廉洁、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开拓创新能力、热心为广大群众服务的优秀党员担任支部书记。要进一步推行“能人治村”,扩大选人、用人渠道,落实普通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围绕思想品质好、创新水平高、致富能力强等基本条件,重点从致富带头人、回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和企业骨干中选拔,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优秀人才的基地。就党员干部管理而言,要建立合理的干部运行机制、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和科学的干部考评与奖励机制。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农村党员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要通过建立党员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党员干部各方面的素质,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变。

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把党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作为推进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村级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等,应当向群众公开的必须公开,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对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群众“一事一议”自筹资金、国家项目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必须全面公开,落实群众的监督权。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村民代表议事会、村民监督小组和村民理财小组等群众性监督机构,继续推行村账乡管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充分发挥村民理财小组和村务监督小组的监督作用。

作者单位:甘肃省委党校

(责编/朱艳秋)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村民党组织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清华党组织公开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