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富民强市步伐

2011-09-22 01:55刘大群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1年3期
关键词:聚集区邢台全市

■刘大群

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富民强市步伐

■刘大群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就邢台而言,谋划好“十二五”,就要紧紧牵住加快发展这个“牛鼻子”,在加快发展中调整结构,在结构优化中提升发展质量,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转型升级、赶先进位,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总体目标。

一、“十一五”时期的成就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邢台发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全市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坚持“增投入、扩总量,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保稳定”,在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园区建设、结构调整、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381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倍,年均增长24.6%;实施市级以上重点项目902个,累计完成投资1265亿元,分别是“十五”期间的1.5倍和2.68倍。2010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160亿元,是2005年的1.73倍;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32.9亿元,是2005年的2.2倍,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7.1亿元,是2005年的2.6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691元和4880元,分别是2005年的1.9倍和1.5倍。“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就,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开创转型升级、赶先进位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邢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攻坚时期,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力求实现赶超跨越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转型升级、赶先进位两大任务,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构筑“一城五星”增长极,壮大太行山前工业隆起带,打造东部县域特色经济区,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聚集区和大型企业集团以及超千亿元的产业,强化以工业项目为主的项目建设支撑、以园区为主的城镇建设支撑、以转变干部作风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为主的环境建设支撑,着力扩大经济总量,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提高创新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强市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过全市人民五年的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提质增速,全市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确保年均增长11%以上,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改善民生取得显著成效,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逐步把邢台打造成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京津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区和技术创新的扩散地,冀中南地区东出西联、南承北接的重要枢纽,晋冀鲁豫接壤地区的重要商贸物流中心,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新兴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功能完善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三、优化发展布局,突出“四个一”战略重点

围绕实现“十二五”目标,我们谋划了一极、一带、一区、一批“四个一”战略重点,努力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一极,即加快建设“一城五星”增长极。加快推进“一城五星”的规划和建设步伐,全面实现邢台县、沙河市、内丘县、任县、南和县等县(市)与中心城区的一体化发展、同城化管理。一带,即建设太行山前工业隆起带。邢台县、沙河市、内丘县、临城县、隆尧县以及柏乡县等,充分利用太行山前、京广铁路沿线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交通便捷的优势,调整优化重化工业,加快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聚集区,逐步建成全市工业经济的隆起带。一区,即建设东部县域特色经济区。宁晋县、巨鹿县、平乡县、新河县、广宗县、南宫市、威县、临西县、清河县、大曹庄管理区等,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和农副产品资源及人力资本等优势,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逐步形成错位发展、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各具特色的经济区。一批,即加快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聚集区和大型企业集团以及超千亿元的产业。培育邢台旭阳煤化工园区、邢台光伏光热工业聚集区、邢台汽车产业聚集区、邢台玻璃产业基地等一批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聚集区,培育旭阳、晶龙、冀中能源、邢钢、德龙等一批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集约集聚发展。

四、把握发展重点,全面做好“十二五”期间各项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集中力量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工业突破战略,以工业聚集区建设为载体,以重大工业项目为支撑,实施优势骨干企业倍增、超倍增工程,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煤盐化工三大千亿产业,改造提升钢铁、建材、纺织服装、食品等传统产业,力促全市工业做大做强。二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和金融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2%以上。三是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县(市)城镇和建制镇协调发展。到2015年,形成以邢台市区为中心,隆尧、宁晋、南宫、清河为次中心,其他县城和一批重点镇为支撑的城镇体系,全市城镇人口达到380万人以上,城市化率达到52.5%。四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农业农村支持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和农村新民居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五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力争建成3~5家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试点企业。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大水环境污染、大气综合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的综合防治,推进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六是建设创新型邢台。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工程,建设人才强市,到“十二五”末,人才密度指数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七是加强社会建设。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扩大就业、居民增收、社保扩面、教育振兴、医疗健康、安居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平安邢台、社会管理创新等九大“民生工程”,逐步建立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八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塑造邢襄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九是推进改革开放。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健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开放招商,五年内力争有5家以上世界500强企业和10家以上中国500强企业落户邢台,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以上,引进市外国内资金年均增长25%以上,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作者:邢台市人民政府市长

(责编/赵哲)

猜你喜欢
聚集区邢台全市
成都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
游邢台动物园
土族聚集区传统常用野生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的研究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关于加快邢台地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