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顺莲
(永兴县中医院,湖南 郴州 423300)
手术作为外科主要治疗手段,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为人们的健康起到重要作用。但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应激原,容易引起患者的焦虑情绪,若不及时排解,对手术均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缓解甚至消除术前患者的焦虑,提高患者手术依从性,减少对术后恢复的不利因素成为护理的重任。永兴县中医院诊断此情况,通过对术前焦虑因素的分析,适时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选取永兴县中医院136例即将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30例;观察组中男37例,女31例。两组患者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因素分析方法
查阅患者病历,对其年龄、文化程度、手术史和麻醉史、疾病类型、手术方法进行统计,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估患者经济水平、职业、家庭情况等。患者焦虑程度采用SAS自评量表进行评估[1],<50分为正常、50~60分为轻度焦虑、61~70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
1.2.2 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核对患者基本资料,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讲解手术方法、步骤和可能出现的反应,指导患者配合方法和术前相关准备。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术前的心理干预,主要内容有手术相关知识教育、心理辅导、进入手术室的护理、麻醉前的护理等。
本组数据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通过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前焦虑比较无差异(P>0.05),通过相关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比较(例)
选取两组轻度焦虑与中、重度焦虑进行比较,焦虑分为担心(是)和不担心(否),相关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注:相关因素比较,P<0.05
表2 轻度与中、重度焦虑患者相关因素比较(例)
术前焦虑是患者紧张、担心、恐惧等诸多心理问题的交织所表现的复杂反应[2],是手术治疗中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此种焦虑在不同的阶段程度有所差异,不同程度的焦虑对手术影响也不同。从表2中可以看出,术前患者焦虑情绪与文化程度、手术费用、手术效果(愈合、后遗症)、疼痛、术后生活能力等有关。
3.2.1 提高术前访视效果
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进行常规检查,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对于身体不佳的患者进行指导调整,提高对手术的承受力;对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评估,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并查找其焦虑的原因。
①从本组中可以看出,文化程度越低的患者,焦虑程度越高,原因在于文化水平低的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认识模糊,对相关的健康教育无法透彻理解,导致焦虑情绪无法改善[3]。因此,在护理中我们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如文化水平低的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还可借助形象的比喻加深患者的理解,提高实施力度;而文化水平高的患者,其理解和接受能力比较高,他们更容易相信专业性的教育,因此实施健康教育时站在专业的角度进行讲解。②手术费用也是患者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对于费用比较高的手术,经济条件差的家庭难以承受,有的甚至在手术前未筹够手术费用,因此常为钱而忧。对此,护士要向患者宣传永兴县中医院“救死扶伤”、“救人大于一切”的原则,同时还可将医院的优惠政策告知患者,让其减少对钱的担心。③手术效果是产生焦虑的的最主要原因,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治疗要求更高。手术安全性、术后效果、伤口愈合和后遗症等都是患者所担心的,他们会不停的询问,导致有些护士出现不耐烦的情绪,因而影响护患关系。对此,我们要求护士要耐心细致的回答和解释患者的问题,比如手术特点、优势、安全性,手术医生的技术,以往成功的案例等,化解患者的疑虑,提高患者的信心。④从本组中可以看出中、重度焦虑的患者对疼痛的担心高于轻度焦虑的患者,由此可见疼痛也是导致患者焦虑的原因之一。一般患者认为疼痛轻,病情就轻,疼痛重病情就重,通过对疼痛的感受,他们自行给自己的病情加以界定,加上疼痛会影响患者睡眠和食欲,导致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加重焦虑情绪。因此需要向患者导致疼痛的原因,并进行相关缓解疼痛的措施,比如进行按摩、给予镇痛药等。对于担心手术中疼痛的患者,告之患者手术会根据情况采用合理的麻醉,尽量做到无痛,减少患者对疼痛的担忧。⑤术后生活能力的完全恢复是患者最渴望的,但也是其焦虑点之一,术后的结果往往存在不确定性,导致患者担心术后对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影响,因此焦虑不断增加。护士可以利用成功完成同类手术的患者与其交流,用实例感化患者,并让其相信手术的有效性。
3.2.2 麻醉前护理
此刻的患者焦虑达到最高峰,特别是进入手术室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看到陌生的物件,加上多手术步骤的未知,他们更为焦虑。此时护士在接患者时预先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和摆设,让其有所准备;进入手术室后与其交流,分散其注意力[4];在进行麻醉前,告诉患者将要进行的步骤和产生的感觉,让其提前适应。对于紧张过度的患者,可指导其深呼吸,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帮助患者分析导致紧张的原因,如想法和举止等,通过启发和引导,改善其不良情绪。
从表1中可以看出,通过加强术前访视、麻醉前的护理,患者的焦虑情绪有了很大的改观。提示临床要加以重视对患者心理的护理,顺应目前所提倡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让患者生理和心理得到充分的舒展,提高手术效果和护理质量。
[1]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124-125.
[2]李阳福.手术前病人焦虑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3):627-628.
[3]严彬.护理干预对手术前焦虑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06,7(5):86-87.
[4]张媛媛.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干预[J].现代护理,2009,6(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