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鹏,温玉清
(1.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2.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100029)
1935年天坛修缮保护工程经验管窥
曹 鹏1,温玉清2
(1.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2.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100029)
1935年天坛修缮保护工程是中国近代以来大规模古建修缮保护工程之先例。文章通过对1935年天坛修缮保护工程诸多历史细节和经验进行梳理和反思,充分展现由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基泰工程司、中国营造学社、传统工艺匠师所组成的工程管理、学术研究、技术工艺精英团队的综合优势,为我国当今建筑遗产修缮与保护事业提供镜鉴与启示。
天坛;修缮;经验
20世纪20至30年代,伴随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兴起,思想和文化进步、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升,诸如“整理国故”、“中国固有形式”等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再认识的风气勃发。1929年,以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等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以研究“中国固有之建筑术、协助创建将来之新建筑”为主旨,保护和阐扬中国文化遗产高度的责任感和学术上的远见卓识,持续而有计划地对中国古代营造文献和建筑遗构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
1935年1月11日,根据行政院训令以及所颁布的《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组织规程》,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文整会”)在北平正式宣告成立。北平市政府为全面执行“文整会”所委托的北平文物整理修缮事宜,遂于1935年1月16日设置成立北平市文物整理实施事务处(以下简称“文整处”),正副处长分别由北平市市长袁良和北平市工务局局长谭炳训担任。同年3月16日,“文整会”第三次会议根据北平市政府拟具的《文物整理计划书》做出决议:以两年为限分两期修缮北平城内大批古建筑及部分道路工程。以此为契机,拉开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建筑遗产修缮与保护工程的序幕。
自1935年5月至1936年9月底,北平第一期文物整理工程完成项目包括:天坛主要建筑、先农坛西墙、东南角楼、西直门箭楼、正阳门五牌楼、东西长安牌楼、金鳌玉蝀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东西交民巷牌楼、颐和园各桥梁及涵虚牌楼、明长陵、西安门、地安门、中南海新华门、皇城角门;二期工程自1936年10月至1938年1月已竣工的古建筑修缮项目包括:天坛长廊等附属建筑、国子监辟雍及东西六堂、宋文丞相祠、碧云寺中路佛殿、五塔寺、隆福寺毗卢殿、大高玄殿南牌楼以及故宫午门、协和门朝房、南薰殿、宝蕴楼[1-2]。其实际修缮工程之巨,在中国近代古建筑保护修缮史上绝无仅有。
北京天坛初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郊天之所,祭祀昊天上帝或皇天上帝,并以其规制之高、结构之巧、艺术之精、建筑之美,堪称中国古代礼制建筑的巅峰极品。宣统元年(1908年)清帝最后一次祭天;1914年袁世凯复辟帝制举行祭天仪式,仅对天坛建筑稍事整饬,而至1935年,虽有天坛开放成公园以及坛庙管理处的监管,但天坛内用地和建筑被侵占严重,建筑倾圮破败,院落杂草丛生,往日恢宏、庄严之气势皆已荡然无存。
1.超前筹办、最早开工,揭开旧都文物整理工程的序幕
1934年11月,北平市政府开始着手制定北平市文物整理计划,并呈请国民政府行政院驻平政务整理委员会核示批准。“文整会”及“文整处”创立之初,基泰工程司即于1935年1月25日将“天坛内外围应修工程办法”报呈“文整处”。1935年2至3月间,基泰工程司又对天坛进行现状勘察,拍摄了大量的现状照片,稍后完成了天坛建筑勘察报告、天坛修缮计划书和修缮施工图纸、天坛修理须知和修理天坛招标办法等诸多工程技术文件。由于天坛修缮工程是旧都整理工程最早开始的修缮项目,其全面规范的修缮计划和实施方法对于其后的工程有着重要的垂范作用。
1935年5月9日,天坛圜丘坛修缮保护工程率先开工,次为1935年6月1日开工的明长陵工程,紧随其后的其他各项目也相继展开。经过为期一年多的工程施工,以天坛文物建筑修缮与保护为代表的旧都文物整理一期工程于1936年10月全部告竣。
2.天坛工程修缮项目和修缮经费支出列同期工程之首
在上述一期工程中,天坛文物建筑修缮与保护工程被分为八个修缮项目,分别为: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及祈谷坛台面、祈年门、祈年殿东西庑及其围墙、南砖门及成贞门、皇乾殿和外坛西墙。
一期工程实际耗资约77万元(法元),其中古建工程资金约37万元。天坛一期全部工程实际修缮费用支出达147 629元,约占旧都文物整理古建工程费用40%,其中,仅“祈年殿及殿基台面”一项的修缮工程款就达61 486元,位列一期所有项目之首[3]。即便将眼光放宽至“文整会”后期修缮工程的范围,其修缮经费也难觅其右者。
为保证旧都文物整理工程在短时间内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北平市政府专员陶履谦在《关于旧都文物整理计划实施之意见》中指出:“设计维修各古建筑之人才及施工方法均较为困难、而非易事,且需有充分时间从事研究及详细勘查工作。故在施工前宜多聘请国内研究古建筑之专家担任此项工作;或委托设计给以设计费,则进行上自必顺利。否则恐两年内不能完成此项工作。在施工方面,尤须严格审核各个木厂之资质能力此项,因近来各木厂缺乏此项修缮古建筑物之瓦木匠。”[4]简而言之,这一方面强调了修缮工程中研究、勘查与设计的重要性,以及聘请技术专家的工作思路;另一方面,对施工营造厂商资质提出了严格审查要求,并认识到掌握传统技艺的匠师是修缮工程成败的关键。
由于天坛建筑的地位重、价值高、规模大,其修缮工程从研究、勘查、设计到施工等各环节,皆聘请或委托国内最优秀的学术团体、建筑设计事务所和营造厂商,形成“中国营造学社”、“基泰工程司”与“恒茂木厂”三者强强联手之势,即注定了1935年天坛修缮保护工程必将在我国文物建筑修缮保护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1.中国营造学社倾力支持是天坛修缮保护工程成功的关键
“文整会”的成立与中国营造学社有着密切关系,而旧都文物整理工程不仅是研究“中国营造之学”的重要实例,也是探讨中国古代建筑“今后之保护”不可多得的契机,因此“文整会”诸多工程项目无不在中国营造学社的积极关注中。
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开山先辈,如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人皆被特聘为天坛修缮保护工程的技术顾问,其他营造学社成员如基泰工程司的关颂声和杨廷宝、北平市工务局的刘南策、“文整处”的林是镇与宋麟徵、恒茂木厂的马增祺等当时的古建筑技术精英也在天坛修缮保护工程中汇聚,见图1。如此多的重量级学者、精英同时出现在天坛工程中,是同期其他修缮保护工程中绝无仅有的,而如今我国诸多文物保护工程更难望其项背。
作为中国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实践与理论探索先行者的中国营造学社,在前期研究和参与工程实践中,以梁思成、刘敦桢两位先生为代表开始对古建筑保护修缮方法、理念进行探索,在《勘验报告紫禁城南面角楼城台修理工程》、《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故宫文渊阁楼面修理计划》、《修理故宫景山万春亭计画》、《杭州六和塔复原状计画》等文中提出和实践了“修旧如旧”、“保持原状”、“复原”等修缮原则;且1932年6月梁思成先生发表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中“今后之保护”更是提出了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方法的建议与设想;此外,1934年出版的《清式营造则例》,也为此次天坛修缮保护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1935年初,单士元先生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三期发表的《明代营造史料·天坛》搜集并整理了有关天坛营造的文献史料,考证了明清两代天坛的历史沿革。此文不仅仅是营造学社系统整理《明代营造史料》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正如文末所述:“闻最近北平故都整理委员会委托基泰工程司修葺天坛,实际测绘所得,当较故籍中所辑之文献为有据。若以实测所得之规模与文献互证,当更得正确可信之结果矣。”[5]此部分研究成果使已历经500余年的天坛建筑的建置沿革与变迁明晰,并使勘查和修缮设计有据可依,直接受益的有圜丘坛面整修、望灯杆修复以及祈年殿西砖门值房加建房屋拆除等项目。此次天坛修缮中通过文献与实物印证的成功经验,促使随后的修缮工程对文物建筑的历史沿革与文献梳理工作更加重视。
图1 相关人员在天坛修缮工程现场的照片
2.以杨廷宝先生为代表的精英建筑师团队——基泰工程司的加盟
此次旧都文物整理工程实属于现代意义下的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由于初创时期并无相关法律、法规依托,也无以往成功经验可供参考。“文整会”和“文整处”即成为工程立项、委托、资金调配、备案、审查、验收和监管机构,已经与现今文物建筑修缮工程中的甲方单位与文物局所负责的工作相似。作为北平市政管理机构的北平市工务局与天津基泰工程司受“文整处”委托,进行现状勘查、制定修缮计划和方案、编写施工规范、制定标书、组织招标、采购材料设备、与商家签订合同、监理施工、会同“文整处”验收等工作,似于现今设计方、代建方和监理方所承担的工作。
基泰工程司是天津近代成立最早的中资建筑公司之一。毕业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工业学院的关颂声于1919年来到天津,开办了基泰工程司事务所,承包建筑工程,与天津当时众多的外资工程公司在规模和技术方面相比毫不逊色。自1927年,杨廷宝先生归国后即加入基泰工程司并担当总建筑师,更使基泰工程司成为了当时国内最优秀的事务所。此外,还有外交里手关颂坚、理财管家朱彬,还拥有结构、设备、机械、预算、项目管理等配套部门和专业人才。时至1935年,其承建了天津、北京、沈阳、南京等地多处大型建筑,如天津永利工业公司大楼(1921年)、天津中原公司(1927年)、京奉铁路沈阳总站(1927年)、天津基泰大楼(1928年)、东北大学图书馆等建筑(1929—1930年)、清华大学生物馆等建筑(1930年)、南京中央体育场(1930—1933年)、南京中央医院(1931—1933年)等[6]。
鉴于天坛修缮保护工程难度颇大,梁思成与刘敦桢先生希望由杨廷宝先生具体负责。杨廷宝先生受过正规的“学院派”建筑学训练,同时具有多年的工程经验,非常符合梁思成先生在《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中针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主事者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即“而所用主其事者,尤须有专门智识,在美术、历史、工程各方面皆精通博学,方可胜任”[7]。在修缮天坛皇穹宇内部时,杨廷宝先生就特别重视这一建筑珍品的艺术效果,对梁柱、墙面原有装饰彩绘,亲自与工匠师傅们调配色彩,把柱子沥粉贴金,墙面花边纹样,按原样补齐,采用“修旧如旧”的方法,尊重历史艺术成就,使整个建筑色彩协调。皇穹宇前的三阙门和圆形围墙(俗称回音壁),琉璃、砖瓦件件精选,施工磨砖对缝,准确细致[8]。另外,杨廷宝先生在直接参与了天坛修缮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多方查考文献资料,亲临现场拍照、测绘,并不断地向工匠师父请教,以工匠为师,使研究与工程紧密结合。
总之,工程主事者杨廷宝先生的职业素养,加之基泰工程司精英团队的能力和经验,是如此复杂的天坛修缮工程最终优质完成的关键所在。
3.传统营造体系是天坛修缮保护工程的巨大优势
担任天坛主要修缮任务的施工方为恒茂木厂,它的前身是清代赫赫有名的檀皇家营造的“八大柜之一”的兴隆木厂,清末时由马辉堂掌管,至清末民初关张,恒茂木厂即为马辉堂长子马增祺留学回国后所开办,主要从事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的生产。此次天坛修缮工程马增祺被聘为基泰工程司的顾问,其弟马增新当时已是基泰工程司的建筑师,两人不仅具有传统建筑世家的传承,同时皆系20世纪20至30年代在西方学习建筑归国的新一代建筑人才。更为重要的是,曾经参加过清末皇家营造工程的一批具有精湛技艺的老匠师参与了本次天坛修缮工程,且传统营造体系下的木、砖、瓦、石、工程辅料等物资的生产、供应仍很完善,因此,尽管修缮天坛工程量大、工艺难度高,工程仍最大程度运用传统工艺、技术和材料,在保证工程坚固的前提下,保持和恢复了天坛建筑的原貌。
此外,光绪十五年(1889年)天坛祈年殿毁于雷火,兴隆马家末代掌柜马辉堂与兴隆木厂参加了祈年殿复建工程。此次天坛大修,马增祺将当时重建祈年殿的规范、材料、工序等技术资料拿出,协助杨廷宝完成天坛祈年殿大修工程,并写有工程手记一册。
天坛作为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集大成者,今日之世界文化遗产,1935年天坛修缮保护工程功不可没,见图2、图3,此已被历史所印证。而其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对1935年天坛修缮工程这一中国近代以来大规模古建筑修缮保护的经典成功案例的研究与分析,其成功原因与经验应对今日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作具有重要借鉴与启示作用,也是如今诸多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捉襟见肘和亟待加强的症结所在。
图2 圜丘与皇穹宇竣工照片
图3 修缮后之天坛全景
[1] 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七十年[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200-209.
[2] 陈天成.文整会修缮个案研究:以天坛修缮和永乐宫迁建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7:13-31.
[3]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平市政府陶履谦专员关于旧都文物整理计划实施之意见和工务局数月代办文物整理情形的呈及市政府代的指令[Z].档案号J17-1-1075.
[4] 单士元.明代营造史料·天坛[J].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5,5(3):135.
[5] 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6] 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J].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2,3(2):90.
[7] 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2.
Experience of Restoration Project of Temple of Heaven in 1935
CAO Peng1,WEN Yu-qing2
(1.School of Architecture,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2.Chinese Academy of Cultural Heritage,Beijing 100029,China)
The restoration project of the Temple of Heaven in 1935 was the first case of conserving and restoring large-scale group of ancient buildings in modern China.The project,undertaken jointly by the Old Capital Heritage Finishing Committee,Ki-tae Architects,and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nese Architecture,took full advantages of their experience in project management,academic research,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s well as traditional craft.This paper tries to sort out the details and experience in the restoration project for use of reference in today's architectural heritage rest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Temple of Heaven;restoration;experience
TU-87
A
1008-4339(2011)02-0145-05
2009-12-07.
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专项资助项目;中国古代建筑与营造科学价值挖掘研究资助项目(20090305).
曹 鹏(1977— ),男,博士研究生,讲师.
曹 鹏,teacher_c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