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省常务副省长 陈敏尔
加快服务业发展贵在深化认识、重在抓好落实
文/浙江省常务副省长 陈敏尔
服务业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完成“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目标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统分结合的工作机制,提高统筹协调能力
*本文根据陈敏尔常务副省长2011年6月16日在全省服务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摘要改编,题目为编者所加。
这次服务业发展大会,是200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为推动和加快服务业发展所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下面,主要就贯彻落实赵书记、吕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谈几点具体意见。
提高思想认识是抓好服务业工作的前提。自2008年召开全省服务业工作大会以来,我省推进服务业发展重点抓了十个方面工作,即编制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建设一批集聚示范区、推进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推动经济强县发展服务业、开展服务业招商引资、支持服务业品牌培育和模式创新、建立统分结合的工作机制。这十个方面的工作扎实推进,不仅取得了明显成效,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服务业的认识,坚定发展服务业的信心。
对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有全面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既有战略意义,又有现实意义。从战略意义来看,发展服务业是我省“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既具有高成长性、高增值性、高知识性的“三高”内在属性,又具有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的“三新”外在特征。大力发展服务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有利于优化需求结构,既扩大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又扩大生活性服务业需求,有效促进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的衔接;有利于优化要素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推动自主创新。从现实意义来看,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增加地方税收,2010年全省服务业对地方税收增收的贡献率达到65%;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2010年末全省服务业就业人员达到1240.2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34.3%,比2005年提高3.9个百分点。因此,发展服务业既事关当前、也事关长远,既事关投资、也事关消费,既事关发展、也事关民生。
对服务业发展的趋势要有深刻认识。当前服务业发展呈现出四大趋势:一是加快发展的趋势。“十一五”期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3%,快于GDP增长1.4个百分点。二是融合发展的趋势。即一、二、三产的融合越来越深,如世界500强企业跨产业的特征很明显,不少企业既有制造业务、也有服务业务。三是集聚发展的趋势。从发展规律看,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空间布局上有集聚发展的要求,我省首批建设的4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聚了6万多家企业,就是为了发挥集聚区的集聚效应,促进资源和要素合理配置。四是创新发展的趋势。一方面,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加快,如沃尔玛建立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脑管理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电视调度系统,大大节省了管理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另一方面,服务业新行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特别是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兴起。
对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要有清醒认识。一方面,加快发展服务业是顺势而为之举。“十二五”时期,我省将进入人均GDP从7000美元向1万美元迈进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将加快转变,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是倒逼机制使然。目前我省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节能减排压力十分大,而服务业占GDP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万元GDP综合能耗就可以下降一个百分点,这也要求我们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服务业。在看到服务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面临的挑战,如体制机制、科技人才、要素保障、市场培育等多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但总的来说,机遇要大于挑战,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发展服务业。
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即今后五年服务业比重年均要提高1个百分点。首先,设定这一目标有必要性。“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是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向,因此,制定一个较高的服务业发展目标是必要的。第二,实现这一目标有艰巨性。我省“十一五”服务业发展指标只提高了3.2个百分点,没有完成既定目标,而且其中还有因为金融危机导致工业增速放缓的因素,因此,“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占比要提高5个百分点十分艰巨。第三,完成这一目标有可能性。只要全省上下形成共识、形成氛围、形成合力,实现这一目标是可能的。
——抓好目标分解。前段时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2011年浙江省服务业发展目标各市分解方案》;省政府与11个市又签订了工作责任书,还要与20个省有关部门签订工作责任书。这是我省首次与各市和省有关部门签订产业发展方面的工作责任书,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服务业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要化压力为动力,结合实际,根据职责,全力完成责任书的目标任务。由于我省财政实行省管县的体制,这次目标完成情况还要与地方营业税增收财政返还政策挂钩,各市要把目标进一步分解落实到县(市、区),并尽快将分解方案上报省里。
——强化目标考评。“十二五”期末服务业占比达到48%的发展目标是省人代会通过的,具有法定效力,我们要努力确保完成。目标分解后,要通过强化考评来努力推进。考评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看目标有否实现,二是看工作是否到位,既要看工作结果,也要看工作态度。考评结果将纳入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并在全省通报。
——落实目标责任。这项工作要尽可能细化,要有详细的任务书、明确的时间表、具体的责任人,确保责任到位。除了对市一级进行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外,对省级有关部门的目标任务也要抓紧分解、抓好落实。
管理和改善民生中挖掘市场空间。同时,要顺应服务业业态创新活跃的态势,把握时常机遇,完善帮扶机制,着力培育创新型服务业企业。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和比较优势,我省确定了金融、物流、商贸流通、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旅游、文化服务、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城乡社区服务、服务外包产以及电子商务等11个服务业重点行业。这11个服务业重点行业既关系到我省服务业总量的扩大,也关系到服务业结构的优化,是今后我省服务业发展的亮点所在。因此,必须要实施好11个重点行业规划,促进11个重点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发挥企业在规划实施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服务业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既要重视广大服务业中小企业发展,形成“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也要做大做强一批巨人企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示范企业,构建“顶天立地”的发展支柱。抓好服务业企业要推进“五个一批”:一是集聚一批,即把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服务业发展的主平台,引导服务业企业集聚发展,形成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增长极;二是分离一批,即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分离发展研发设计、物流仓储、营销贸易等服务业,建立独立的法人实体,既为母体服务,又为社会服务;三是引进一批,即引进企业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结算中心,发展总部经济;四是培育一批,即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促进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五是扶持一批,即针对我省中小企业众多的实际,对中小型服务业企业发展给予更多扶持。
试验按照《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的技术要求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在试验过程中,5~20 mm碎石与20~40 mm碎石的比例约为2∶3时,混合石料可以紧密堆积。坍落度在20~40 mm时混凝土和易性、保水性适宜。经过多次试配、调整,最终确定本次试验C40水工混凝土最优配合比参数见表2以及每立方米C40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见表3。
发挥项目在规划实施中的支撑作用。规划最后落地要靠项目。2009年、2010年我省分别启动建设了159个和184个服务业重点项目,总投资都在2000亿元左右。今后各地要更加重视服务业新项目,推动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一是抓好服务业项目前期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十二五”时期本行业重大项目前期研究和储备,建立项目储备库,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纵向对接以及与建设、国土、环保等部门的横向衔接,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二是抓好服务业项目招商工作,今后要以县为主去招商,主要招央企、外企、名企以及浙商回归。三是抓好服务业项目建设工作,着力加强项目的要素保障,加快项目的形象进度,确保项目落地,推动项目早出形象、早日投产。
发挥市场在规划实施中的引导作用。一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合理编制规划实施细则。二要培育市场需求,要结合我省近几年推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扩大服务业市场需求,比如在一产二产转型升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心镇培育和新农村建设、加强社会
2008年,我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有力推动了服务业发展。但我省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政策障碍仍然不少。为此,省里推出了新一轮服务业发展政策。在《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起草过程中,我们着重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充分衔接原有政策。对2008年出台的《实施意见》和各部门已出台的一些实际效果好的政策,尽量予以保留,有的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和完善。二是积极借鉴兄弟省市政策。特别是借鉴江苏、山东、上海和深圳等省市采取的一些有力度的政策,同时吸收省内杭州、宁波、金华等市的创新性政策,并结合实际进行适当优化完善。三是尽量呼应实际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政策制定的前期调研过程中,各地提出的很多问题,吕省长专门提出要一对一进行研究,并要求在体制政策上有突破。省里根据三个原则制定出台的新一轮《政策意见》,可谓尽了最大努力、作了最大突破。新的《政策意见》主要着眼于调动三个层面的积极性:
——着眼于调动地方政府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最主要的一条是服务业新增营业税上交部分返还的政策。新的《政策意见》在坚持2008年《实施意见》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目标实现情况与税收返还挂钩的内容。如果目标实现,税收返还将兑现;如果目标没有实现,税收返还要扣除;如果超过目标,省里将给予额外奖励。因此,这一政策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政策用好。
——着眼于调动企业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一是优化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包括企业简化登记、注册、审批手续,放宽市场准入。二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在分离发展方面,进一步扩大税收优惠政策享受范围;在集聚发展方面,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的企业,经批准可以享受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优惠,区内企业在经批准基础上还可以自建公租房性质的公寓;在创新发展方面,高端服务业企业研发费可按规定加计扣除,经认定的先进型服务业企业可按15%的税率来征收企业所得税。三是鼓励发展重点服务企业。制定了包括税费减免、企业重组等方面的优惠措施。
——着眼于调动服务业企业高管和人才的积极性。主要的一条政策是,由各地政府以纳税贡献和企业成长性为依据确定一批服务业企业,对其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上交个人所得税留地方部分三年内予以全额返还。此外,在职称认定、技术资格认定方面也开了绿色通道。
近年来,我省加大了服务业发展的要素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服务业企业用地、融资以及用电、用气、用水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着力解决。
抓好土地保障。与工业相比,服务业用地成本高、供应少的问题更为突出,为此,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要更加重视服务业发展所需的用地指标。过去在指标上优先用于重大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工业项目,今后在用地指标上也要向服务业项目倾斜,逐步增加服务业建设用地总量。二是鼓励利用存量土地发展服务业。在不改变用地主体,不重新开发建设等前提下,允许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和土地资源来兴办现代服务业,土地用途可暂不变更。这个政策有前置条件,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出纰漏,不能违规。三是对一些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可实行与工业项目用地同等的供地方式。四是鼓励集聚用地,注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五是对特别重大服务业项目,省里可研究采取“点式供地”的方式。
抓好资金保障。由于银行贷款、授信额度、评估办法等限制以及上市、发债等门槛相对较高,服务业企业的融资也是个难题,需要大力拓宽服务业企业融资渠道。一是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无形资产和动产抵押融资的方式,开发诸如供应链融资、物流融资、网络融资等新的金融产品,丰富抵押品种类。二是支持服务业企业发行债券,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支持服务业企业发行企业债。三是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上市,各地金融办要制定服务业企业上市的年度计划。四是要重视股权投资方式,鼓励各类基金投资服务业。五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把省里的1亿元服务业财政引导资金用好,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抓好用电用水用气保障。我省2008年出台的服务业《实施意见》对服务业企业用电、用水、用气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是有些政策没有落实到位。为此,除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加以完善外,各地还要按照新的《政策意见》要求,制定服务业用电与一般工业同价政策的执行时间表,确保政策尽快全覆盖。对部分服务业企业执行分时电价导致用电成本上升问题,各地要做好相关工作,允许1-10千伏及以上商场、超市等可选择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或平均电度电价。各地在制定有序用电方案时,要尽量保障对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和对经济全局有重大影响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正常用电。
服务业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完成“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目标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统分结合的工作机制,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切实抓好服务业组织协调、统计监测、运行分析等工作。
搞好组织协调。按照“统分结合”工作机制的要求,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统”的牵头协调作用,建立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建专门的服务业工作机构,以推进对服务业重点工作的指导、监督、评价、考核。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调动“分”的积极性,各管理部门或行业牵头部门要履行各自职责,切实落实好年度目标任务,抓好各重点行业的推进和发展工作。
加强统计监测。近年来,统计部门下了很大的决心,也建立了统计机制,服务业统计工作有了明显起色。但这块工作仍然较为薄弱,特别是交通运输、专业市场、旅游这三大行业的漏统现象较为严重,一些新的服务业业态还难以纳入统计范围,因此从统计制度到统计队伍都要加强。一是统计部门要加强重点行业统计工作,划分行业边界,明确统计标准,开展监测评价;同时,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工作例会制度,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二是相关职能部门要全力配合支持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工商部门要强化注册登记服务工作,财政、税务和金融部门要强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指导,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健全重点服务产业统计制度,做到应统尽统。三是切实强化服务业统计管理,进一步加强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考核,提高统计数字的真实性、有效性。
强化运行分析。要进一步做好形势分析监测工作,把握好我省服务业发展形势,为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实施服务业工作举措提供依据。目前,全省发改委系统已经初步建立起由600家具有行业代表性和地区代表性服务业企业(包括108家省级服务业重点企业)组成的服务业监测网点,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下一步,要通过省级部门分析例会、地市分析例会、服务业企业监测网络、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统计直报制度、调研咨询制度等五个工作途径,建立起全省服务业形势分析制度。
营造社会氛围。一是重点在制造企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选一批典型;二是选择一批前景好、有起色的集聚区,作为典型予以重点宣传、推广,对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和建设起示范作用;三是抓一批服务业品牌企业和品牌服务,加大培育力度,积极开展认定工作;四是抓一批服务业工作出色的市县和部门典型,对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为全省服务业加快发展营造浓厚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