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服务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1-09-08 01:15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吕祖善
浙江经济 2011年17期
关键词:服务业工作企业

文/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吕祖善

推动服务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文/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吕祖善

完成“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关键是调动各地、各行业尤其是广大企业的积极性,使加快发展服务业成为全省上下的共同目标

*本文根据时任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同志2011年6月15日在全省服务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摘要改编,题目为编者所加。

认真总结深化近年来浙江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好做法

加快发展服务业一直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课题。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特别是经过“十一五”的大力推动,浙江服务业发展呈现增速加快、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十一五”期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3%,比GDP增幅高1.4个百分点,总量突破1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39.9%提高到2010年的43.1%。服务业税收收入占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由62.2%提高到65.4%。2010年,浙江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7%,对地方税收增收的贡献率达65%,特别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2009年,经济增长贡献率、地方税收增收贡献率更是达到57.6%和95.6%。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浙江服务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带动浙江产业结构、收入结构优化最快的时期之一。服务业的发展为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充分说明,对于长期来服务业发展不快的问题,抓与不抓、抓得紧不紧、抓得对不对路效果不一样。回顾这些年来的工作,我们初步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在工作部署上,我们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进一步确立服务业的战略地位。2008年,省委、省政府首次召开全省服务业工作大会,明确提出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随后,制定实施首个服务业发展规划,配套出台首个服务业发展政策意见。特别是对各市县营业税新增上缴部分予以返还奖励,三年来共返还48亿元,大大激发了各地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各地、各有关部门根据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经济调整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来抓,有力促进了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在工作抓手上,我们突出平台、企业、项目三大载体建设,进一步夯实了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我们顺应当代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探索服务业发展载体建设。一是抓平台建设。把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和浙中城市群作为服务业发展的大平台,并在全省规划布局100个左右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努力构建点面结合、资源共享、集聚互动的服务业发展格局。目前,首批40个集聚示范区已集聚企业近6万家,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310亿元、税收41亿元,初步形成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二是抓企业培育。一手抓分离发展服务业,全省累计分离发展2527家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83亿元、地方税费收入48亿元。一手抓重点企业培育,选择108家重点企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同时,引导服务业企业开展标准化和品牌建设,全省已培育服务名牌78个,促进了服务业质量的提升。三是抓项目实施。通过积极引导省内企业兴建一批,大力引进一批,2009年、2010年分别启动159个和184个服务业重大项目,总投资分别达2283亿元和2029亿元,增强了服务业发展的后劲。

在工作方式上,我们坚持放宽准入和优化资源配置并举,进一步优化了服务业发展的环境。主要体现为“三个加大”:一是加大清规减负力度。着力清理服务业企业市场准入壁垒,降低了服务业准入门槛;通过取消和暂停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等措施,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特别是实行工商用电同价政策后,浙江商业企业每年减少电费支出10亿元以上。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从2009年起每年还安排5000万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加大中小服务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力度,鼓励服务业企业探索多渠道融资,去年全省服务业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68亿元。三是加大资源保障力度。实施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培养引进计划,近两年引进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6000余人。省里还把服务业发展水平作为各地用地指标安排的重要依据,优先保障服务业用地。加大对服务企业的水、电、气供应保障,大力推进同网同价,服务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在工作机制上,我们坚持统分结合、统筹协调,进一步增强了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合力。针对服务似乎谁都管、谁都不管的问题,我们在工作机制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一方面,建立统分结合的服务业工作机制。由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服务业发展的规划、政策等重大问题,并向省委报告。成立由敏尔同志负责抓总、省发改委具体牵头、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服务业工作部门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服务业各项工作的落实。各地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像宁波以及部分县市还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另一方面,建立统计考评机制。这两年省里每年都把全省服务业发展年度目标分解到各市,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并向社会通报,进一步强化了各地各部门的工作责任。

这些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深化对服务业发展规律的认识,牢牢把握人均GDP向10000美元跨越这一阶段的特征,紧紧抓住工业化向现代化加快转型过程中服务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因势利导,创新举措,大力推动,使得服务业发展成效不断显现。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浙江服务业的比重为43.1%,仅仅与全国持平,与发达国家(70%左右)乃至许多发展中国家(50%左右)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也说明,浙江服务业发展的空间、潜力还很大。着眼浙江“十二五”发展的根本目标和总体任务,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8%,年均提高约1个百分点,高于“十一五”0.6个百分点实绩的要求。考虑到“十二五”浙江GDP预期年均增长9%,如果服务业比重每年要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速至少要比GDP增速高3个百分点。尽管难度相当大,但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上看,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特别是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严峻。比如人口,近10年全省常住人口增加767万人,去年达到5447万,其中外来人口1184万。每年增加这么多人,先不谈各种资源消耗和公共服务,光吃饭问题仅靠浙江的耕地就难以承受。比如电力,“十一五”我们花大力气把全省装机容量搞到5730万千瓦,实现人均1个千瓦。今年1—5月份全省电力最高负荷增长11.9%,这意味着6年又要翻一番。一次能源怎么保证,这么多电厂往哪里建,环境容量哪里来?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负责。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但我们追求的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不从根子上做文章,不大力推动结构调整,没有出路。因此,我们必须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方向,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全力推动浙江服务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切实抓好“十二五”服务业重点工作

完成“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关键是调动各地、各行业尤其是广大企业的积极性,使加快发展服务业成为全省上下的共同目标。为此,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新一轮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以及现代商贸、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重点行业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的工作重点。

突出提升一批服务业重点行业。目前,浙江已经确定“10+1”个重点行业,除电子商务外,已编制出台了专项规划。当前,尤其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因为没有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不仅难以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也无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此,一要加快发展新兴高端服务业。这也是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重点。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发展前景等因素,“十二五”优先选择物流、信息、金融、服务外包等一批新兴高端服务业重点加以培育。二要紧密结合传统产业提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大力发展各类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培育发展产业链中最具价值的环节,促使传统产业尽快从产业链、价值链低端摆脱出来,努力形成产业链整体竞争新优势,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三要加快分离发展服务业。要顺应制造企业服务化发展的趋势,大力推进浙江制造企业尤其大型企业加快分离发展服务业,着力把服务业务培育成为新的增长点、持续竞争优势的支撑点,加快实现从单纯的产品提供商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变。四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要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特别是对新引进总部高管人员的个人所得税奖励政策,积极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设立总部、地区性总部和职能型总部,集聚各类高端要素,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同时,要抓住浙江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机遇,通过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新模式等,加快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突出建设一批服务业重点平台。近年来,浙江在服务业集聚平台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创新,去年抓的首批40个集聚示范区效果很好,今年要集中精力再抓30家左右,争取尽快完成100个规划建设任务,成为引领全省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引擎。此外,各类开发区、园区也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平台,特别是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大都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战略重点,像宁波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本身就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这些平台必须充分利用好。抓服务业平台建设,一要突出产业特色。各地要立足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培育若干有特色、有规模、有影响的服务业主导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新格局。二要提升发展层次。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积极抢抓现代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核心环节,大力发展能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新兴高端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上规模、上层次。三要优化空间布局。一方面要推进服务业向区域中心城市和产业集群集聚,强化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和集聚辐射作用;另一方面,要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县域和中心镇服务业发展水平,扶持农村服务业发展,实现城乡合理布局。

突出培育一批服务业骨干企业。当前,服务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在规模实力、商业模式、品牌影响等方面的竞争。从总体上看,浙江在国内外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服务业大企业不多,带动作用不强。为此,一要做强做大服务业重点企业。去年省里确定了重点扶持的108家服务业企业,给予每年上交地方税收增速超过10%部分由当地政府奖励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目的是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成为引领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二要着力培育服务业品牌。虽然浙江已经有了一批自己的服务品牌,但数量不多,知名度、影响度也不够大。要大力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着力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质量水平上下大的功夫,努力培育一批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服务业品牌。三要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创新业态和商业模式有利于细分市场、创造需求,实现增值服务,甚至无中生有快速做大做强。这次表彰的阿里巴巴集团、宋城集团、森马集团等十佳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广大企业要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突出推进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无论是做大服务业,还是提升服务业,都离不开大项目的支撑。下一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着重抓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抓筹划。结合重点行业规划实施,抓紧筹划一批服务业大项目,尤其是高端服务业项目和带动力强的项目,建立服务业重大项目储备库。对入库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纳入省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并在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上给予重点支持。二是抓招商。要像抓工业项目招商一样,抓服务业项目招商引资,特别要加大与央企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对接力度,努力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行业领先优势的大企业大财团,吸引一批高水平的服务业重大项目。三是抓实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服务业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切实协调解决实施过程的困难和问题,为浙江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突出创新一批服务业政策机制。体制机制不活是影响浙江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症结,体制机制不突破,服务业难有大的发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在落实中创新,在创新中落实,力争有新的突破,进一步把各方面发展服务业的动力、活力激发出来。一要调动市场主体进入服务业的积极性。核心是解决好准入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紧提出放宽市场准入、清理进入壁垒等方面的具体措施,真正按照“非禁即入”的要求,着力破除市场分割,打破行业垄断,做到能放的放到位,能降的降到底。二要调动企业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最有力的杠杆是税收政策。要扩大营业税差额征税的惠及面,用足用好所得税优惠政策,尤其要继续实施好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引进企业总部经济、支持服务企业向高端化发展等有关税收政策。三要调动地方政府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这两年,市县营业税增收返还奖励政策,有力地调动了各地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今年开始,这一政策要与年度服务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挂钩,完成目标的全额返还,超额完成的再加大返还奖励力度,完不成的要按比例扣减,既给动力,也给压力。同时,我们还要深入研究人才政策。很多新兴高端服务业入驻,都把人才集聚甚至有没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机构作为先决条件。如果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在培育和吸引相关新兴高端服务业上就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这些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等先行先试权,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服务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确保服务业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十二五”服务业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主要举措已经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切实把服务业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实。

抓好目标责任落实。各地、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抓紧对本地、本部门的发展目标进行再分解、再落实,并把相应的工作责任落实下去。省里要加强指导和督查,及时掌握目标任务、政策落实和项目推进等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要加强目标责任考核,除了把这项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兑现营业税增收返还奖励挂钩政策外,还要将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向社会公布,好的要大力表彰,工作不力的要通报批评。

抓好统筹协调服务。要进一步完善统分结合、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各地要建立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围绕“规划、政策、项目、协调、派工、考核”12字,研究部署服务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抓好资源要素保障。继续实施好现代服务业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吸引更多的高级人才来浙江创业和工作,特别要结合引进企业总部和行业龙头企业,组团式引进国内外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服务业领军人才队伍。加强服务业发展的金融保障,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业积极开发符合服务企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积极支持上市融资、债券融资。要逐步增加服务业用地总量,落实好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与一般工业同价政策,各地要尽快制定服务业用电与一般工业同价政策的执行时间表,确保政策全覆盖。

抓好统计监测分析。目前,服务业统计工作还跟不上发展的要求。我们要着力改变两个现象,一是改变服务业统计核算不够全面的问题,切实做到应统尽统;二是改变服务业统计核算秋后算账的问题,力求做到对服务业发展形势能够清晰预判。为此,统计部门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改进方法制度,建立健全行业统计体系,完善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相结合的服务业统计工作机制,共同探索建立“10+1”重点行业等新兴特色产业的专项统计制度等,及时反映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全面准确反映服务业发展实际。发改部门要牵头做好形势分析监测工作,抓好季度分析、半年通报和年度评价,及时反映新情况、新问题,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

猜你喜欢
服务业工作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不工作,爽飞了?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选工作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