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十二五”信息化发展思路探讨

2011-09-07 01:21浪潮集团建筑行业咨询总监杨锦历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1年18期
关键词:十二五信息化建筑

◎ 浪潮集团建筑行业咨询总监 杨锦历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建筑行业快速腾飞的五年,全行业始终处于持续扩张状态,施工产值、销售额、从业人数等持续增长,行业内拥有并不断孕育出产值百亿元甚至是千亿元的超大型企业,新公司不断涌现。“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基本建设规模仍将持续增长,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为建筑业带来了更多机遇。“十二五”时期仍然是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二五”规划对信息化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建筑业正面临着各种压力与挑战。多元化、一体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带来更多的经营风险和管理难度;高、大、难、新工程增加,各类业主对设计、建造水平和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外部约束加大,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不足,技术工人短缺,国内外建筑市场竞争加剧等。中国建筑企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不足与扩大规模的矛盾带来的困难和压力,如何促使企业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寻找一条符合自己发展的路子,让有效的资源创造最大的效益,是很多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建筑企业集团化、多元化发展战略,要求企业进一步加强集约化管理能力。

集团化、多元化是建筑企业做大做强的合理战略选择之一,但要实现这种战略发展的初衷,则必须强化集团对于下属产业和各产业链业务之间的有效管控和协同。有效的集团管控模式和信息化建设,将保障企业多元化发展,趋利避害。作为建筑企业来讲,需要借助信息化建设明确和规范集团总部、公司法人及项目部等各组织层级之间的权利、责任分配并借助信息系统加以有效控制,避免出现“集而不团、各自为战”的现象,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因此来说,集团管控信息化将是大型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必然选择和趋势。

集约化管理要求法人公司对下属企业和各项目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能力。

建筑行业集团化和多元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然而由于外部的竞争环境以及行业的竞争特点,将对集团的业务整合和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建筑企业从专业化向多元化的发展,最容易碰到的问题是总部无法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实现设想中的协同效应。这导致集团控制力低下,多元化给企业带来的不是现实的利益,而是实在的成本和风险。因此,作为公司法人,也是项目的最终责任人,必须是工程项目的市场主体、核算主体、法律主体。市场主体决定法人要对资质、经营、投标等负责;核算主体决定法人要对项目的成本、财务、资金等负责;法律主体决定法人要对项目的履约、安全、纳税等负责。通过信息化建设,去构筑一个覆盖企业所有业务领域、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公司层面对整个企业项目管理信息需求的动态协调。

集约化管理必然要求建筑企业改变原有的粗放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过渡。

虽然目前市场环境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我们现在大多数建筑企业还没有完全改变现有的粗放管理态势,是造成建筑企业盈利能力低下、经营风险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而随着整个市场逐步规范,竞争将越来越多的是实力上的角力。建筑企业要切实通过信息化建设注重项目前期策划和施工组织方案设计,严格执行内部预算管理及责任成本管理,加强项目变更索赔工作;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建立风险分担、奖惩分明的项目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扎实、有效地推进工程项目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强化项目收入、成本控制、安全质量管理、机械设备与物资材料管理、劳务队伍选用等重点环节的治理;强化资金、机械、物资、劳务队伍集中管控等刚性措施的贯彻、落实;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加强投资控制、加快建设进度;强化对施工过程的严格监控;全面提升工程项目履约能力,切实降低工程项目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建筑企业“十二五”信息化展望

国内外众多企业的成功经验证明,信息化技术与企业管理融合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支持企业实现持续、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一五”期间,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十二五”期间,为了适应建筑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对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有:

对信息化的认识提高,企业将更加重视信息化整体规划。

通过前期的信息化实践,绝大多数企业对信息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信息化软件不仅仅是一套管理工具,更是一种管理思想。企业由过去因为各种外部压力而被动的选择上系统,转变为主动的梳理和规划业务需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规划应确立“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从上到下,由内及外,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通过规划能从公司全局着眼,使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始终围绕公司战略目标展开,并明确规划的内容和重点,分出轻重缓急,进而确定相应的实施步骤和计划,统一公司资源,防止重复性投资,有计划、分步骤地集中搞好建设。

信息化建设务求实效,狠抓基础工作,借助信息化建设强化标准体系建设。

目前建筑企业面临的标准化问题是:建筑企业在各项企业职能管理和项目管理上都有很多的管理手册和规范文件,但缺乏系统的梳理。建筑企业标准化的建立要根据建筑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企业内部结构,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管理要求,有效的组织、协调、推动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有效运转。另外,加强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优化业务流程、固化各项标准的工作仍然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建筑施工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把基础性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做好,信息化建设才能避免急功近利,一步一个脚印,在循序渐进中稳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驾驭信息系统的能力。

信息化建设将围绕核心价值链展开,重在资源整合。

“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一大成果是,各建筑企业通过推行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完善了项目的各项基础数据、项目文档和资料。这个过程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意义重大,也是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的必然之路,然而电子化并不是信息化的终极目标。“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将重点围绕企业和项目运营的核心价值链展开升级优化。通过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构建起企业数字神经网络,对内实行人力、资金、物料、设备等各项信息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配置和协调,使信息技术与管理业务流程相互整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对外利用互联网实行网上招投标、网上采购、网上费用审批报销等电子商务,将可以大大降低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信息化建设将更多体现为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信息化的价值最终体现是为企业决策服务。功能强大与日益复杂的信息系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与更强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方法的同时也带来了海量的数据。面对日益庞大和复杂的业务数据,如何去管理、利用这些数据并从数据中提炼出企业管理需要的信息来就非常重要。借助信息化工具有效整合来自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通过科学的分析模型和方法,为企业提供大量、实时、全面、真实的决策信息。BI、云计算、移动商务等技术的层出不穷和日益成熟,为企业实现信息加工、信息整合、信息沟通提供了有力保障,领导的决策模式也将为此而发生深刻的改变。

大型建筑企业的“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思路

经过了“十一五”期间的积累,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建筑企业将更加理性和务实。对于信息化建设究竟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路径,其实并没有一定之规。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特别是未来的发展战略和管理要求,把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

对于立足多元化、国际化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重点发展方向将向支撑战略管控、资源配置方向发展。通过进一步加强资金、物资、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集中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比如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信息化规划依托集团“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为公司战略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基础支撑,加强公司在主营业务和综合管理两方面的能力建设,服务于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国中铁同样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思路将继续坚持应用统一化、信息集中化、服务网络化模式,发挥整体优势,坚持信息化与创新流程、业务优化和精细化管理的三个结合,初步实现管理网络化、信息集成化、决策科学化,使公司的信息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猜你喜欢
十二五信息化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建筑的“芯”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