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洁
老克的家在仙林一个叫东方天郡的小区里,里面除了树木花草,还有一汪小湖和树上的鸟巢。就像坐进老克老师的书房,首先吸引我的倒不是那些书,而是书橱一端高高垂挂下来的吊兰青藤。那种生动的绿,就像春天一样令人喜悦而难忘。那天下午,阳光透过落地窗帘的缝隙照进书房里,而我就像一个俄汉一样在老克老师的书橱边目不暇接地观摩。当看到一些几十年前的旧书与近年的新书整齐地摆在一起时,不知为何,我的心里竟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老克老师邀我在他的书桌旁喝茶,可能他看出而来我内心的波动,于是说,可能因、勾年轻时育过那么一段无书读、无法读书的生涯,怍为一名曾经的文青,在生活的岁月中分外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安定灵魂的力量。所以现在,经过十多年在南京的打拼,终于可以过上那种可以安静读书的日子,还可以通过博客与之友交流读专心得,这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岁月静好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可供选择昀生活方式有毛数仲,我选择读书怍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这让戎恨心安,”
那天。在离开老克老师的书房之后,我心里竟涌起一股违的温暖,我想,我是被他骨子里透出来的真诚打动了。
《市场周刊·文化产业》: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您的书房变迁史,也就是从高邮到南京,一路过来的书房的变化?
老克:说来惭愧,我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因为没有按部就班地受过学院的教育,我倒像古代的平民读书人,只是一路跌跌撞撞地自学过来。记得当年在高邮老家自学考试的时候,书房只有两平米,是堂屋屏风后面堆杂物的储藏室。在里面看书没有窗户,大白天也要点灯。不过也好,只要灯一打开,就是我的独立世界。夜深人静时,可听见板壁那边我儿子的几声啼哭,人生的片断在这样的夜空里显得特别真切。后来我读清人归有光的《项脊轩记》,文中他写母亲敲着板壁问“儿寒乎?欲食乎?”——这个细节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时才发现原来我们与古人心意是息息相通的,当时恨不得与归先生握一下手,也许这就是读书的乐趣吧?
我结婚后,终于在老家有了第二个书房,那个在小楼上的书房让我做了好几年的文学梦(写了两大捆文学废纸)。后来南下去广东媒体圈闯荡,临出发前的那个夜晚,最割舍不下的就是书房,记得我当时竞用手把书架上的书摸了一遍,就像在摸自己的儿子。后来在广东漂泊5年,生活动荡,书房就是两个纸箱子,几次搬家都跟在我身边。
13年前回南京,我与许多新南京人一样,先是租房、买二手房,直到前几年买了稍大的房子,才有了属于自己的书房。记得把书搬进书房的第一个夜晚,我关了灯,就静静地坐在地板上,往事像潮水般地涌来,这种人生滋味和感觉相信许多人都能体会到。
《市场周刊·文化产业》:很多人都喜欢给书房起个文雅的名儿,您的书房有特别的名称么?您读书有什么口味和方向?
老克:说来又是惭愧,我的书房到现在都没有名字,压根儿就没想取過。其实读书与书房名字没有太大关系,对不?
我这个人读书很随意,也没有明确的读书方向,经常是床头放着十几本书,“东一榔头西一棒”。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书必须对我口味。我很少参照报刊上推荐的书,也没有养成在网上买书的习惯——我必须要到书店里亲自翻阅后方可下手。因为现在书市鱼龙混杂,挂羊头买狗肉的书太多。读书与选择朋友一样,就是在不断往前突击中“选择”,好书和好友一样,都在路上静静地等你。
我个人理解,读书不是仅仅用来长学问的,更不是用来装门面的。读书就是换血,或者说是一种激活,保持你的思想永远活跃和年轻的状态,不断调整和对应你的人生轨迹,让你能成为一个回到常识的人,并以此来观望这个世界。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们这些人只有读点书,才能平衡这个纷乱嘈杂的世界,可见书房对我们而言多么重要。上次我就对先锋书店老总钱小华说过:像我这个年龄,所有的读研、读博的门都对我关闭了,唯一对我敞开的是先锋书店的大门,你钱小华就是我的“大学校长”!
《市场周刊·文化产业》:作为一位编辑和写作者,您个人偏好哪类的书籍?
老克:我特别关注文学史上那些所谓不入流的作家作品,比如沈复的《浮生六记》、张岱的《陶庵梦忆》、张潮《幽梦影》等。张岱《陶庵梦忆》写得真好,有感觉、有情致、有内容、有味道。用老六老师的话就是一点不“扁平化”。
李渔的那本《闲情偶寄》一直是我的枕边书而袁枚的《随园诗话》也会时不时地翻翻。袁枚38岁就急流勇退,躲进随园成一统,当了40多年寓公直到终老。而他同时代的乾隆皇帝,在台上宏图大展,做了10件丰功伟业,自诩为“十全老人”。可数百年过去了,他那些“丰功伟业”谁又能记得住?相反,袁枚那“不入主流”的《随园诗话》和《随园食谱》却流传了下来,可能还要继续流传下去。他的“性灵”、“性趣”与“生趣”,至今仍然是指导我们写作生活的法宝。
我看书基本都是人文社科方面的,艺术之类的书也喜欢看,没有什么系统性+经常在床边翻的有徐晓《半生为人》,我也很喜欢画家朱新建的《决定快活》,我喜欢他那种不装孙子,真实而又清醒的“快活”。现在写文章写得好的人,倒不是什么文学圈内的,因为写东西和做人一样,就是要比谁更没有“污染”。就像《杜尚传》的作者写杜尚:他的成功“不是被聪明机巧成就的,不是被旺盛的创造力成就的,更不是被名利心成就的,而是被超然成就的。人一旦做到超然,他的能力会非常大,聪明、创造力自动就来了,全不在话下。”
《市场周刊·文化产业》:说说读书对于您人生轨迹的影响。
老克:读书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这完全不是大话套话。上世纪70年代,我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失去了继续读书的机会,后来被命运抛向生活的最底层。在那个年代,正如陈丹青所言,“知识青年”的意思,就是没有知识的青年“上山下乡”的意思,就是大规模遣散。我个人的命运是与那个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的。所幸的是,我还有机会重进学校补读一些书,这让我慢慢成为一个明白道理的人。
我们这代人一直都在无神论的背景下长大,对神灵没有敬畏之心,对欲望没有制约,正如前天我与一帮朋友说的现在地铁上、公交车上让座的都是年轻人,而那些放皮包占空位有老人站在旁边、装作闭目养神的往往是中年人。其实这也不怪他们,就像陈丹青老师说过的,我们这一代人是在狼群中长大的,“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一直是生存的法宝。
上次与钱文忠老师一起吃饭,说起80年代我们搞“全民经商”,其实当时并没有感到什么,我记得当时与家人聚到一起吃饭就开始谈如何开店赚钱,如今我再听到“全民经商”这句话,真感到脸红,一个民族的子民全部成了商人,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耻辱。
也许就是读书让我有了一点“书生情怀”,认定这个世界上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什么东西与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读书让我的心灵不再刚硬而是变得柔软,让我的审美不再单一而变得多元,让我的生活不再粗糙而变得富有情趣,让我学会善待这个世界,善待别人也会善待自己!
有时候,我也会经常独自思量,我这辈子资质平平,歪打正着吃上了文化饭,充其量只能做一个二流的编辑,三流的记者,四流的作家,还不如就做个一流的老克,一个永远在路上的文化寻觅者,不图日后百世流芳,但求今生人生饱满。虽我为一介书生,但跟那些亿万富豪比,我除了钱,其他好像什么都不缺,比如亲情,比如友情,比如爱情。“精神充盈,人生饱满”就是我的座右铭。
《市场周刊·文化产业》:在来之前,我特意看了您的新浪“南京老克”个人博客,发现您写得非常认真,作为一个读书人,您对博客是如何理解的?
老克:4年前,我开博客是受好友、专栏作家刘原的影响。契诃夫老师说过:世界上大狗小狗都在叫『其实也应该有我这只“老狗”的叫声。正如我对朋友说的,我开博客只是一个平凡的男人发出他微弱的光亮。不过,虽是微弱的光亮,但却不是省油的灯,当初我给自己定下的规矩就是每篇博客要写1000字以上,图片多多益善。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可见我不仅是个很潮的人,也是一个讲信用的人呵呵。
我写博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既然我选择靠文字混饭吃,就要经常练笔,而博客是最好最放松的写作状态,因为写字是要有感觉的,这个感觉完全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许多朋友说我博客上文章比杂志上文章写得好,这话是对的,我相信放松才能产生艺术,我相信天然的东西就是好东西。
我固执地认为博客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自己服务。比如,我享受写作的乐趣多半是在博客上体现的,比如我的生活价值观是在写博中慢慢清晰的,比如我现在的许多自信也是靠博客练就的,比如我许多天南地北的朋友感情也是靠博客来维系的……某种程度上,博客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百年之后,我相信“南京老克”也会有血有肉地生活在博客里,借化用《简爱》里的一段台词:你以为我老去,不帅,就没有感情吗?我也会有的,如果上帝赋予我青春和才华,我一定使你难于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于离开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