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晓征
十八岁,第一幅绘画作品发表:二十八岁,作品获得全国美展金奖,并跻身当代十大连环画家行列:在七届全国美展上一人夺得四个奖项,成为在一届美展获得奖项最多的纪录保持者:为国家邮政局设计四套邮票并连续获奖:美术创作之外,他依旧引入注目:江苏第一家动漫公司总经理,被誉为“中国出版界的一匹黑马”,出版社社长中的“法国绅士”。成为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组委会特邀中国出版界唯一的社长:2004年在江苏省管理干部公推公选中一举胜出,成为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并兼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期间,建成江苏省美术馆新馆,成功举办了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
艺术家、企业家、出版商、文化官员,高云以其特有的才智和勤勉,成功地将这些毫不相干的角色,融于一身。高云的人生因丰富而精彩,却不因精彩而流连,他不断前行的动力,来自于他的勤奋、他的才情、他的智慧、他的修养,重要的是,来自于他对于艺术的使命感。
校长心中最理想的中学生
少年时期的高云,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他性情沉稳、善于沟通,举止儒雅规范,是校长心中最理想的中学生。
高云的家境比较特别。父母是老师,父亲更是酷爱收藏艺术品,收藏有很多齐白石、黄宾虹等古今大家的作品,还喜欢音乐,喜欢名表名车,是一个典型的玩家。
高云的印象里,父亲热爱艺术,对艺术有极高的鉴赏力,很会玩,很讲究生活的品质,性情开朗,待人也格外宽厚。父亲有一张齐白石的画专家鉴定说是假的,父亲就寄给齐白石,附上一封信,说如果画是假的就撕掉,不用回寄了。结果,齐白石不仅没有撕掉,还题了字再寄回来。父亲有很多朋友喜欢画画,喜欢玩画,常会有一些朋友向父亲借了名家的字画回家临摹,临完一张送还回来再换走一张。有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借了一张四尺整张的黄宾虹的画回去临摹,却再也没有还回来,据说是因病筹钱被他卖掉了,父亲后来也没有追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多数的家庭生活得很艰苦,业余生活也十分单调,一般人连听广播的条件也没有,那时候,听广播要用矿石耳机,还耍在高楼顶上架一个天线,高云是幸运的。“母亲给我订了杂志和报纸,每天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放学回到家里,安安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着矿石耳机,看杂志。”家里墙壁上不断更换的名家书画,随处可读的各类书籍,以及来来往往的文人墨客,让高云自幼深受艺术的熏陶。艺术,是高云童年最亲切的记忆。
家庭的耳濡目染,让少年时期的高云对画画有天性的喜好和悟性。上了小学后,他就包揽了学校的黑板报,被称为“小画家”。中学时,高云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功课好,运动好,还被学校安排去学习京剧,唱过李玉和。性情沉稳,善于沟通、举止规范的高云,成为校长心中最理想的中学生。
高云是班级里好学生的标杆,从小学到中学都是“三好生”,学生干部,所以他的成绩也是决定老师教学质量的标杆。一般的同学考不好是学生没学好,而高云考不好,就是老师没教好。有一次数学考试让高云印象很深,那时候都是开卷考试,数学老师平时很严厉,在考试的时候,他走过高云的座位,看了看,然后敲了敲高云的桌子,示意有题目做错了,高云心领神会,就检查了一下试卷,发现没问题。过了一会儿,老师转了一圈过来见高云还没有改过来,就动手把数学书翻开,指了指例题,高云一看,才明白错在了哪里。
还有一件事,至今谈起来还让好学生的高云有一些内疚。在工业知识课上,老师叫一个同学起来回答问题,这个同学回答不出来,老师又叫了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这个同学又没有答出来,连续叫了几个同学,结果都是答不出来,老师就说:“这个问题如果班上的同学都回答不出来,说明是我教的有问题,如果有同学能回答出来,说明你们有问题。高云,起来回答!结果,高云站起来了也没有答出来。其实,我平时并不是整天泡在书本中的,只不过应对考试我是一把好手。“老师很凶却被搞得没了脾气,只好重讲一遍。
1972年底,16岁的高云初中毕业,第一次报考南艺,考的是二胡,结果没有被录取原因是不够专业,之前的学习是自学,导致指法、弓法等基本技法都不够规范。
首次考学失败,促使高云放弃音乐,选择了绘画。两年后,高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张绘画作品:《小小神枪手》。
处女作:《小小神枪手》
《小小神枪手》的成功,坚定了高云终身为美术工作的信念,年仅18岁的高云,抱负却十分远大:要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一笔。
考学首战受挫,高云离开校园下放到了苏北宿迁农村插队。干得很苦但是,聪明、好学、勤奋的高云,做农活也要做到最好。收割,翻地,打河堤高云往往能第一个做完,做得又快又漂亮。第一年,高云就被评为劳动模范。因为表现突出,高云被安排脱产搞起了农业生产科学实验。
在苏北农村,看到一些老农穿着老棉袄靠着土墙晒太阳,捉虱子还是一个小小少年的高云,不禁自问:难道我以后的日子就像他们一样了吗?他在心里回答自己:决不能!怎么办?出路在哪里?高云想到了画画,于是,画画就成了少年高云用来改变命运的理想。
选择了目标,就会为了目标锲而不舍地努力奋斗,这是高云与生俱来的性格,这个性格帮助他走出最初的困境,也成就了今天的高云。
苏北农村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早上六点基干民兵开始训练,接着上工。所以高云每天提前两小时起床对着昏暗的煤油灯画画。在那样的条件下画画,没有老师完全依靠自学。那时,高云手边有一本好书,是苏联人编写的《业余大学绘画教材》,他就按照书中课时设计,一步步照着画。桌子上放着两盏煤油灯,一盏用来照着画板,一盏用来照着瓶子鞋子等静物。
不久,县里有了展览,高云送几幅画去参展,结果反响很好。很快,高云被县里抽调去画宣传画,跟着机遇就来了。“文革”后期,出版社要出版一些年画、宣传画,就在扬州举办了一个绘画创作班,创作班里画得好的年画、宣传画,可以由出版社选择出版。创作班的学员大都是当时的江苏名家,也有少数由基层推荐,宿迁县属于淮阴地区,有两个名额,其中一个是推荐名额,淮阴地区文化局推荐了高云。1975年,高云成为扬州第一届省美术创作班年龄最小的学员。
刚到创作班,高云画得很不好,因为这之前,他还没有画过一幅严格意义上的完整的美术作品。但勤能补拙,异常勤奋的高云,不久就画出了平生第一张完整的绘画作品:《小小神枪手》而让高云自己也想不到的是,这幅作品被选中并出版了。
作品《小小神枪手》,画了一位老人、两个小孩、几支枪。画面上爷爷打的是真靶子,男孩拿着小木枪做打靶状,女孩背着一支玩具枪,三个人物表情生动,英气勃发。高云说,这幅画是对生活的概括和提炼,画面中的场景,正是那个全民皆兵时代的典型缩影,“解放军光荣”的思想深入人心,女孩子都是“不爱红装爱武装”。上世纪七十年代,各出版社都很困难,创作班的作品能被选中出版的不足百分之十,能够出版就是莫
大的荣誉。“我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能被出版,那时没有稿费,出版后给了我一卷五十张的出版成品。看着铅印的自己的名字,非常开心。那是我一生的转变。”
全省绘画创作班每年举办一届,一共举办了四届。创作班的目的性很强,就是为了出版年画、宣传画而选稿,但是,客观上起到了为江苏美术事业培养人才的作用。四届创作班,每一年的学员都有变化,一些被筛选掉,一些新人又进来,高云连续参加了四届。沈行功,程大利,陈丹青、陈世宁,刘二刚等当代著名的画家都曾是这个班的学员。创作之余,学员间彼此交流,互相写生,高云和陈丹青就曾做过对方的模特。那个时期,大家一起创作,氛围非常好,十几个人住在一起,吃食堂,晚上熄灯后躺在床上讲故事,说笑话,很开心,很有意思。大家画画也都很勤奋,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利益纷扰。每次创作班结束,还要开一个总结会,而后出版社总会选出一些作品出版发行,高云画了四张,连续出版了四幅。现在,他还珍藏着当年发行的老版本。
《小小神枪手》的成功,坚定了高云终身为美术工作的信念,年仅18岁的高云,抱负却十分远大,当有人问他:“你那么勤奋地画画,目标是什么?“高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要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一笔。”回忆起少年时期的“狂言”,高云笑说:“现在看,那是年轻气盛,口出狂言。不过,我一直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这种责任感,使命感,不是外在的,而是发自我的内心。”
早年埋在内心的理想,成为推动高云往前走的内在动力。高云坦言自己是一个理性的人,做事有很强的规划性、战略性,他会给自己设定一个远大的目标,但是,具体行动时,又会分步实现。这些年来,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高云都有自己的定位,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都有清晰的规划,从不盲目。所以,有人评价高云“干什么都能成功”。对于这样的评价,高云认为:“这并不是说明我的能力有多强,这与我的选择有关,善于找到能够实现自我的事情,从不好高骛远。”
南艺校园里的“个别人”
高云学东西很快,从初学国画到画出《午憩图》和《品牛图》这样的作品,时问不足一年。高云坦言:“只要我想学,就一定能学好。只要我想干,也一定能干成。”
1978年,高云如愿考进了南京艺术学院。
那时候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能成为一名大学生是极其光荣的,大家很珍惜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个个勤奋刻苦如饥似渴。每天画到深夜十二点多,很累,很辛苦,但谁也不肯先休息。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如果你在画而我没有画,那就吃亏了。比的是学习成绩,比的是谁画得好,那样的氛围真的就叫“比学赶帮超”。
进校前,高云已经出版了四张作品,入选了画展,还应约为《新华日报》画了整版的组画,属于已经小有名气的学生。
名气,一开始给高云带来了一些压力。比如,第一天上课,老师就说:你们当中有些同学,虽然在社会上已经有点名气了,但是,进了学校,就得听老师的,耍从头开始,要靠真本事。当时高云感觉似乎就是讲给自己听的。于是他暗下决心要老老实实地学习。素描课结束时,班上有两个同学得了95分的最高分,一个是高云,一个是张友宪。高云的表现,改变了老师的看法,老师还把他的文章推荐在南艺学报上发表。学生的文章能在学报上刊发,在当时是很难的。
那时南艺都是重量级的老师在授课。王孟奇教水墨写生,陈德西教写意人物,沈涛教工笔人物,陈大羽教写意花鸟,刘菊清教工笔花鸟,张文俊教山水,刘海粟给学生做示范画,高云在校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向名师们踏踏实实地学。他知道自己缺什么,今后要什么,今天应该放弃什么。那几年,高云抓紧一切时间,用功画画,放弃了一切与画无关的交往,显得不合群,有同学给高云起了一个外号,叫“个别人”。事实上,高云不是不愿意“合群”,而是没有时间“台群”,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一年级时,高云的文章发表在南艺学报上,国画作品《午憩图》,《品牛图》八选第二届江苏省青年画展。当时,陈德西老师看到高云的作品。曾对孙晓云说,”高云画得好,此人今后会有大成就。”
二年级时,高云出版了第一本连环画《灯花》。《灯花》的出版,高云得到了两个意外的惊喜:一是得到了一笔“巨款”——稿费475元;二是想不到自己的画得到出版社极高的评价,说如果早些送来完全可以代表江苏参加全国的连环画评奖,甚至获奖。
三年级时,高云的作品获得了江苏省连环画评奖的一等奖。
大学毕业的时候,高云已经出版了很多本连环画。不久,高云创作出了连环画《罗伦赶考》,这件作品后来被收录进《中国七千年美术图鉴》,实现了高云少年时许下的心愿——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一笔。
最年轻的连环画大家
《罗伦赶考》让年仅28岁的高云,成为中国十大连环画家之一。
1983年,《连环画报》杂志刊载了高云的连环画作品《罗伦赶考》,新颖的画风,飘逸的线条,丰富的想象力,饱满的激情,无不显现出画家过人的绘画天赋和才华,引起了全国画界的轰动。1984年,《罗伦赶考》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被载入当代画史,高云也因此与张乐平,贺友直、刘继卣、华三川,戴敦郭等前辈一起,被列为“中国十大连环画家”,是唯一一位解放后出生的,最年轻的涟环画大家。
连环画源自传统中国画的线描手卷,兴起于二十世纪初叶的上海,采用白描或彩色的连续画面,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罗伦赶考》叙述的是一个拾金不昧的故事:一家主妇在洗脸时,将金镯掉进脸盆,被侍女连水带镯一起泼掉。书生罗伦在进京赶考途中,捡到一只金镯,发现后立即返回归还失主。高云采用的是传统中国画线描的方法,以精美的线条、细腻的情怀,将《罗伦赶考》这一简单的故事,表达得曲折委婉,跌宕起伏。在十几幅连续画面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闺中少妇镯子已失的场景:画面主角是镜前少妇的背影,衣纹飘逸,如水如云姿态婀娜,同时,画家对闺房内的设置也做了一番精心描绘,雅致的四扇屏隔断,腋下夹着脸盆正掀帘而八的侍女,竹椅上的白猫、团扇,屏风上的出水荷花,妆台半开的抽屉等等。这些细节的描绘,一方面巧妙地交代了故事的情节,另一方面也传达出慵懒闲逸的深闺气息。
《罗伦赶考》让人们领会到线描的高妙,各地画家争相模仿,各大美术杂志上陆续出现风格相似的连环画作品,许多美术高校采用这套连环画作为线描教材之一。
当今的著名艺术家几乎都曾参与过连环画的创作。刘继卣、程十发,范曾、戴敦邦、陈逸飞、冯远、刘大为、陈丹青,刘国辉、罗中立、俞晓夫等,都曾是著名的连环画家。这些艺术大家的参与创造了中国连环画史上无以伦比的艺术高峰,使连环画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和许多中国画大家一样高云没有继续在连环画这条路上走下去,他有自己很理性的选择:“一个人要与时俱进,就要做一些当下需要做的事情,不能抱着过去的成绩不放。
把艺术邮寄给大众
画家参与邮票设计,增加了邮票中艺术刨作的分量,丰富了邮票的艺术语言。
连环画在全国获得金奖之后,邮电部邮票总设计师邵柏林先生看中了高云,他约高云参与邮票设计。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近三十年的时间里,高云先后设计创作了四套邮票:《徐霞客诞生400周年》(三枚),1987年发行,获当年全国最佳邮票奖,《梁山泊与祝英台》(五枚),2003年发行,在波兰第十届国际政府间邮票印制业者大会上获最佳创新一等奖,《京剧生角》(六枚),2007年发行,在阿尔及尔第十二届国际政府间邮票印制业者大会评奖中获得了最佳凹印奖;《儒林外史》,2011年3月正式发行。
1985年,邵柏林先生担任邮电部邮票总设计师,他做了一项改革,将一直由邮票设计局内部轮流设计邮票的工作,引进了社会竞争机制,每个邮票选题推出三套设计方案,邮票设计局拿出一套设计方案,社会上征集两套方案,最后请专家组投票。这一改革极大地提高了邮票的艺术质量,也提高了社会的关注度。高云幸运地成为邮票设计改革的得益者,他还举荐了何家英等众多画家参与进了邮票的设计创作。
邮票是一种受到很多限制的美术创作,规矩很多。首先,它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片,要能代表国家的水平。其次,它是服务大众的实用艺术,要能“让外行有热闹好看,让内行有门道可瞧”。这些限制,让邮票设计有了相当的难度。
高云的第一套邮票《徐霞客诞生400周年》获得极大成功,小小的画面上,高云以精湛的国画技法,“表现了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的业绩。特别是以底色相衬托,仅用两条竖线,使画面浑然一体,邮票高而不瘦,尤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见1987年第五期《集邮》杂志)《徐霞客诞生400周年》邮票,不仅赢得专家的一致好评,更让高云受到集邮爱好者们明星般的追捧,“邮票发行的签售仪式,总是人山人海,排着长长的队伍,四周有警察维护着秩序,往往签不完,时间就到了,赶紧找边门后门逃走。”那一段时间,高云每天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求签名,求回信,有时候还有集邮迷从上海,温州等地赶到南京,直接摸到高云的家,索要签名。
2003年,高云再次设计了《梁山泊与祝英台》。此套邮票的发行地竞争很激烈,高云拒绝了外省以10万元邀请出席首发仪式的诱惑,按江苏省委宣传部要求出席了在宜兴举行的发行仪式。这套邮票,高云“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民间年画常用的勾线平涂的方式;在人物造型上则吸收了明代木刻插图和越剧的造型语言,在着色上力图将现代色彩的明快与传统的古色古香相融合。在服饰道具上也刻意模糊了历史的界定;同时,在画面构成上,又相应地减弱了写实的成分……这一切,均以满足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审美情趣为前题,着力于‘民间传说,‘民间情趣,‘千年历史和传统定见这16个字上。“(见高云《<梁山泊与祝英台>邮票创作有感》一文)
2007年,高云设计的第三套邮票《京剧生角》面世,再次获得大量好评,彭久孝先生在《中国集邮报》撰文评价《京剧生角》,继承了之前《京剧旦角》、《京剧丑角》两套邮票的设计特色,使京剧系列邮票完美,台谐,更具整体性。更称赞《京剧生角势能大胆创新,以大众普遍认可的六位京剧名生角的扮相入票,写实的造型使人物更具风采,栩栩如生。
2011年3月,高云设计的第四套邮票《儒林外史》再度在全国发行。这一套6枚的邮票,包括《王冕画荷》,《范进中举》,《两根灯草》,《马二先生游西湖》,《杜少卿夫妇游山》和《沈琼枝利涉桥卖文》。高云用国画的技法,在邮票的方寸之间,将《儒林外史》这部古代市井文人生活集锦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并赋予这些古典形象以当代意义。此套邮票一面世,即成抢手货,很快脱销。时间仅仅过去数月,邮市价格就翻了几番。
创作四套邮票,连续三次获奖,江苏唯有高云,全国也屈指可数。高云的成功源自他对美术这一概念的清醒理解:“我十分赞同李源潮(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所说的:美术,多是外行看美,内行看术,最好的,应该是美与术的高度结台。”在这一观念指导下,高云在邮票设计过程中,首先做的就是对设计对象进行充分的理性的分析和研究,在确立了邮票的设计定位后再落笔。
优秀的画家参与邮票设计,不仅增加了邮票中艺术创作的分量,丰富了邮票的语言,同时,通过邮票,也将艺术邮寄给了大众,将中国的风范寄向了世界。
工笔画:了无一点尘凡气
对绘画,高云这样总结:我的艺术是我的,我的艺术是大家的,我的艺术是有益于大家的。做到这三点,就可以进入美术史了。
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高云的作品获得了四个奖项一银,二铜,一个特别奖,由此,高云成为在一届美展上获得奖项最多的纪录保持者。
获得银奖的作品《魂系马嵬》,是高云与何家英合作完成的工笔画,195cm×165cm的画面,精细地描绘了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数十位人物,展示的是一个宏大而具有戏剧性冲突的场景。持刀怒目的红衣武士,占据绝大部分的画面。身着黄袍的唐明皇,背向观众面隅而泣,在红衣武士浩大的气势下,唐明皇显得软弱而无奈,画面的左下角,是一身白衫的杨贵妃,凄楚的神情,更彰显一代绝色佳人倾国倾城的美艳,哀婉的目光投向画面外无尽的虚空,白色的裙裾犹如繁花,托起的是幽怨与感伤,也是淡定与从容。
《魂系马嵬》有着直指人心的感染力,独具匠心的构图,强烈对比的色彩,都起到了烘托人物性格和展现戏剧冲突的作用,而对人物表情、姿态的细腻刻画,更揭示了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事件中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这样的构图和布局,正是高云的匠心所在:“我有意把武土布局在画面的上方,原本的构思是上面一片红,下面一点白,重压之下,是一个美丽的单薄的凄惨的孤立无援的女子。我要通过这样的富有冲突的画面,表达我对历史事件的观点:大权在握的皇帝和那么多雄赳赳的武士,只会逃命,却把责任归咎到一个弱女子身上。”《魂系马嵬》让我们思考:为什么历史常常会把失败、动乱和错误的根源指向所谓的红颜祸水,她们真的有这个能量,该负这个责任吗?《魂系马嵬》的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
著名美术评论家聂危谷说:“《魂系马嵬》使我联想到那些唐代最伟大的人物画作品:阎立本《步辇图》,张萱《簪花仕女图》、懿德太子墓室壁画《仪仗图》。”这幅作品被画坛评价为:“将中国历史人物画推向了空前的高峰。
插图《霍小玉》、连环画《长生殿》在第七届美展中分别获得了铜奖,因为获奖多,高云和何家英又获得了一个特别奖。三件作品送展,件件入展,且件件获奖,这是至今没有人超越的纪录。对此,高云笑说是自己运气好。而高云的老领导程大利先生则认为是必然的,高云是绘画的高手,“他的用功勤奋和悟性天赋都是一流的。”
高云的工笔人物画,题材十分广泛,有古装仕女、圣贤高
士,禅僧罗汉,也有现代女性。他的《高士图》里,有一种风骨和正气,这不是高云的刻意追求,而是他与生俱来的气质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他的《仕女图》在构图上很特别很新颖,加入了现代元素,有观念,有构成。高云认为:“当年傅抱石,陈之佛从日本留学回来,都借鉴了日本绘画。何家英也说过,要常看西画以为借鉴。我的追求是把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力图做到既精深又新颖。”
作品《还记得我们吗》是现代女性题材,画的是三个女新四军,“对于历史我们更容易记住的是领袖人物,是战斗英雄而女兵、女护士我们却很少关注,这一句‘还记得我们吗?是从画面上的女兵眼神里发出来的。“这幅画线条平实浑然一体,三个美丽的女兵正用眼神和观众交流,向每一位观众索求答案。画面情绪饱满,令人动容。作品问世后有人觉得,画面上的女战士太漂亮,衣服太合身,太干净了,高云对此有自己的解读“我是在还原历史的感觉。在当时,女新四军就是最漂亮的,最干净的,最美的。我还原的是记忆的真实而不是表面的真实。“
《了无一点尘凡气》,入选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优秀作品展。画面的色彩追求单纯、纯粹、宁静,祥和,以肉色加白色,底色是黄昏般细腻的淡彩,渲染如水般纯净柔媚、典雅淑静、超凡脱俗的女子,通过这样纯粹的,干净的画面,表达画家的理想:摒弃浮躁,呼唤“了无一点尘凡气”。这幅画更追求超时空的气息,强调线条的表现作用。
在高云的工笔人物画中,“人们可以读到晋唐人物画的典雅,清丽、精妍,一丝不苟的铁线功力和现代墨彩结构之美于气韵生动的总体氛围中溢出渴求宁静心态的时代气息,可谓引力和张力共存。这种品格的形成,来源于高云独到的文化体悟和辩证的思维方式。师古而不泥古,取洋而不似洋,融西入中,独辟蹊径。”(马鸿增语)高云认为,现代中国画的追求方向应该是:院体画与文人画的结合传统语言与现代审美的结合,主题创作与人文情趣的结合。而对于绘画的最高境界,高云的定义是:“我的艺术是我的,我的艺术是大家的,我的艺术是有益于大家的。做到这三点,就可以进入美术史了。”
18岁时的理想,激发了高云三十多年来刻苦追求不断前行,而今天的认知,则会让高云对未来有了更加明确的奋斗目标。
出版界的一匹黑马
在很多同行看来,高云在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方面,已经做到出神入化。
除去中国画家、连环画大家邮票设计师等这些头衔,高云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出版人,一个优秀的出版社社长,更被誉为“出版界的一匹黑马”、社长中的“法国绅士”。
大学毕业时,高云的理想就是进入出版社,理由很实际,就是待遇好,有住房,还能与各路高手(作者)交流。能如愿分配到出版社,得益于很多前辈的帮助,如高斯、张杰、陈汝勤、胡博综等,连陈大羽老师也在背后帮了忙,这是事后才知道的,为此,高云很是感慨:“我这一辈子运气好,碰到的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都是一些好人。”
在江苏美术出版社,高云工作了23年。从普通编辑一直做到社长兼总编辑,这个过程,用高云的话说:”我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过来的,一步不耽误,一步不提前,任期到了就提升。
谈到二十多年做出版,高云有太多的感慨。“出版是最难做的,出版社的领导应该是政治家,学者和商人的三者结合体。首先得是政治家,这样才能对作为意识形态的出版物有准确的把握,而后是学者,才能与饱学之士的作者们平等对话,必须是商人,才能尊重市场规律,尊重读者去经营。”高云的体会是,要做到这三者的结合,可不是什么人都做得到的,也因此,出版社领导这个岗位,是对自己最好的考验和历练。
高云作为美术社的领导,在全国美术出版社中十分有影响力,成为全国发行集团的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出版研究会的副会长。高云的影响力来自他的编辑与经营方面的能力和经验。在很多同行看来高云在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方面已经做到出神入化,“经营一个企业,得有超常的规划性,我清楚地知道我眼前必须做什么,三年后应该做什么,五年后应该做什么。”
在江苏美术出版社,高云率先于全国美术出版界做了三项制度改革,而且改得很彻底,比如,美术社有一个部门,六个人中有五个官,只有一个是兵,改革的结果,那个兵当了官,原来的那些官成了兵。对于改革,高云的体会很深。“面对市场,出版社必须改革,尤其三项制度改革。早改早主动,不改就是死路一条。通过改革,为每个员工装上发动机,变领导要我干为我要为我干。”改革就会有压力和阻力高云在改革过程中,十分注重策略。比如改革之前,舆论先行,让大家讨论。在讨论中,高云把家底告诉大家,让大家看到改革的必要性。同时,高云请来省党校的老师给大家讲国内外的形势和趋势,讲国际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接着,又组织大家去上海等地参观,打开眼界等。这一系列措施,都是在为改革做铺垫,让改革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结果是:众望所归,大家一致要求改革。这时,高云则对大家说:既是你们让我改革的,如在改革中我有什么地方开罪了各位,请大家多支持多包涵。
改革推行不久,“三讲”开始了连集团领导也为我有些担心。结果群众投票出来了,高云的满意率得票是全集团最高的,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这个结果给了高云极大的鼓励和安慰,事实说明,改革得到了大家的拥护。
在出版社担任领导的那些年,高云基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画画。“我需要全力以赴,必须作出牺牲。”每一天,高云都要坐在办公室里,他要与大家起打拼。
推行改革这些年高云有一个体会真正的改革也是对领导者自己的挑战,领导者应该意识到,自己手上的权力必须分给每一个员工,让员工不必看社长的脸色做事,让员工自己而不是社长来决定奖金和报酬的高低,让员工参与制度制定,一切有制度可依,按制度办事而不是由领导来主观判断:让业绩成为评价人才的决定因素而不是亲疏与态度,让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得到特殊的回报,而不是流汗又流泪等。这些,很多假改革者做不到,他们总是以改革的名义,把权力过度集中地抓在自己手上,让下属看自己的脸色办事一个脑袋取代了众人的智慧,这样的改革不可能成功,即便一时收效,也绝不可持续。
江苏美术出版社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改革之路受到业界的好评以及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改革的结果是增强了出版社的实力和竞争力,增加了员工的收益和凝聚力。
让高云尤其感到欣慰的是,经人事改革超常规提拔使用的一批人才中,有三位已被提升为一把手:原副总编顾华明在继任江苏美术出版社社长后又调任江苏教育出版社社长,原副社长张在健升任凤凰新华印务集团董事长,原副总编周海歌升任江苏美术出版社社长。他们有今天的成绩是他们的努力也是美术社用人制度改革的成果。
今天的江苏美术出版社已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营业额已上升到近四个亿。高云当年对出版社的改革,现在看来,不仅是成功的,也是必要的。在江苏,出版企业的改革,高云做得最早
最彻底,也最好。
为了美术事业参加公选
成为一名文化官旯,是高云对最初理想的回归在更高的平台上,为美术事业做一点实事。
2004年,高云参加江苏省管理干部公推公选,成功角逐文化厅副厅长一职,至此高云离开了他工作了23年的出版行业。
高云作为出版集团的后备干部,尽管当时并没有参与公推公选的愿望,但应组织要求,还是参加了,“我觉得公推公选是种社会的进步,坦白地讲,我参加公推公选的目的就是希望为美术事业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公推公选活动整个过程十分严谨,“活动是在一个宾馆里举行,大家都是被关起来的感觉,手机全部没收,一张纸也不准带,真正的裸身参与,坐电梯、吃饭都不准交谈。早上8:30,面对一个论文题目开始写,11:30交卷,没有任何参考书。下午是演讲,演讲的内容是上午写的论文,之后是随机回答五个问题由评委打分。”高云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三次被掌声打断。结果高云的分数是最高的,比第二名高出了近十分。
2004年底,高云出任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这是时代给我的机遇,没有公推公选,我不可能有这个机会,同时,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我也没有能力抓住这个机遇。”
担任文化厅副厅长,迄今已近6年,在这个平台上,高云为江苏美术事业做了很多的实事。比如,为了摸清江苏美术家底,耗时一年余,形成了近万字的调研报告——《抓住历史机遇,复兴江苏美术》,得到了省委领导的肯定,为江苏美术发展走向制定了路线图。积极建言,提出的五个品牌性项目均被列入省文化发展规划并得到落实。致力建设和谐美术界,今天的江苏美术界已形成了讲团结、重创作、比水平的和谐局面。着力江苏美术品牌的锻造,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形成了如《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林散之书法双年展》,《傅抱石中国画双年展》,《美术创作精品工程》等品牌项目。着眼全省美术工作,将工作重心下移,支持苏南苏中,苏北画家的联展和学术交流,每年举办的活动比以前翻了几番。引领画家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大家以感恩之情更多更主动地参与政府组织的全国全省性大型画展。同时,还成功地为江苏争取到了在全国美术界的话语权。
高云非常重视江苏画家在全国平台上的亮相,每有画家获奖,高云都会亲自打电话或发短信祝贺,会把获奖者名字记下来。这些年,他每到一处讲课,都会把获奖名单不厌其烦地读一遍。他认为:“他们获奖就是为江苏美术界做出了贡献,我尊重他们就意味着对艺术的尊重,是为了不忘功臣,激励后学。”
2006年,高云兼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这期间,他完成了江苏省美术馆新馆落成的巨大工程。高云再一次庆幸自己很幸运,几代人的努力在自己的手上得以实现。江苏省美术馆新馆被评为全国重点美术馆,新馆落成后举办了一系列超大型展览,尤其主办的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被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誉为“是一次卓越的、无与伦比的会议”。
成为一名文化官员,是高云对最初理想的回归,他急切地希望能在更高的平台上,为江苏美术事业的发展更多的做些实事,办些好事。
在平衡中保持美感
追求平衡,在平衡中保持美感,让高云干一行、爱一行、像一行、成一行。在艺术家、出版商、官员等不同的角色中,始终没有丢掉自我的本色。
高云喜欢优雅而完美的生活,在出版社时,一位采访他的杂志主编给他一个雅号:法国绅士。
高云的理解,所谓优雅,完美,绅士,实际上就是一种从容淡定心态展现出的平衡,以及平衡产生的美感。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艺术,高云都试图在平衡中保持美感。
“一个艺术家有灵动浪漫的一面,也有严谨严肃的一面,这正是我对生活状态的追求。绘画上,院体画严谨,文人画率性,我追求的是院体画和文人画的结合。工作中,我讲究秩序和程序,但同时追求秩序和程序产生的美感。总之,我力求对立统一中的平衡,不偏激。”做企业,做领导,有很多规矩,很乏味,这样的状态中,需要一些有品质的细节来调节,而细节往往才是灵魂,比如”听戏,听的是字正腔圆:看画,看的是笔精墨妙。”这就是细节的魅力。
“法国绅士”的雅号,就是同行们对高云注重品质、注重细节的赞赏和钦佩。以细节调节来实现某种平衡,已经成为高云的习惯。在出版社担任领导期间,高云的办公室,会议室里存放着进口的咖啡豆,开会时,高云常常是一边喝咖啡一边带着大家讨论问题,严肃的会议因为浓浓的咖啡香气而有了亲切的氛围。每天上午工间为大家送上的免费牛奶,有效缓解了工作的紧张。员工生日时收到的贺卡鲜花和蛋禚,为相互间的竞争注入了润滑剂。除此以外,每年高云还会安排全社员工外出旅游,回来后举办摄影大赛和展览,获奖者奖励若干胶卷。他还给每个部门拨出专款,让大家有创意地为自己的办公室进行装饰,然后组织评选“最美办公室”,让员工对办公室有了一份家的感觉。每年年底还会评出最健康员工,并奖励健身自行车或健身器材,这对倡导健身,减少医药费开支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高云对各部门的管理又非常严谨,首先要求员工每天上下班打指纹机,每个月会用各项数据考核大家的工作业绩,每个季度公布考核结果等。
追求平衡,在平衡中保持美感,让高云干一行,爱一行,像一行,成一行。在艺术家、出版商、官员等不同的角色中,始终没有丢掉自我的本色。“动怒不动气”,怒是表象,气是内心,做企业,做管理,高云能做到动怒不动气,这就让他可以始终把心安稳地放在绘画上。在出版社,在文化厅,甚至在美术馆,高云常常面对不同的对象,面对不同的人和事,来来往往的客人中,谈经营的,谈绘画的,谈文学的,谈管理的,期间跳跃性很大,高云都可以应对自如。因为,他的内心有一种力量,将自己调节到平衡的状态。
高云很勤奋,但他坦言不喜欢苦大仇深。“我在工作的时候可以很勤奋,很用功,很吃苦,但是我没必要走到哪里都戴着一脸的辛劳。”高云很欣赏恩格斯,“恩格斯是一个革命者,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同时,他也是一个穿衣极其讲究的绅士,他的衣服穿了一星期还能保持干净,整洁。一个人的穿着就反映着一个人的气质。”有人评价高云,他的绅士形象和复杂的社会身份,让人觉得他不像一个艺术家,高云笑着反问:“艺术家应该是什么样子?是不是艺术家就一定是疯疯癫癫,行为怪异的?或者,艺术家就一定是非常自我,两耳不闻窗外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国历代的大文人,大画家不是这样。中国书画家中,大多是达官贵人或文人雅士,与他们关联的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窗明几净,沐浴焚香。”
一个优秀的艺术家,除了有勤奋,还有才情,有修养,有方法,更有能发现美的眼光,而这一切,必定可以构成一个有个性。有魅力的领导者。无疑,高云就是这样的领导者。
追求品格,追求细节,追求平衡,追求美感,这是高云的优雅。而艺术对于优雅的高云,是断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