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起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魏涛
思及国产软件的现状和发展环境,的确堪忧!一面是软件公司像雨后春笋般爆增,一派欣欣向荣、蓬蓬勃勃;一面是低价竞争、人力成本上涨、劣质服务,引发应用企业的极大不满。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的信息化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的软件公司仅2008年一年就低价承揽了50家左右,不顾自身支撑能力,导致一个项目只有一两个人实施,结果可想而知,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追根溯源,就是“浮躁”。对于软件行业来说,这个“浮躁”是要命的、是“重度污染”,导致应用企业与软件行业的“信用危机”,直接破坏了国产软件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表面上看起来,软件公司似乎能够获得高额利润,应用企业往往认为“软件公司的人月单价是偏高的”。其实,不论是几千人的大型软件公司,还是几十人的小型软件公司,利润都比较低,稍有控制不利就会亏损。主要原因是人才稀缺,必须是跨专业、综合性人才,既要精通管理、又要熟知信息技术,最好是多年在传统企业的实践经验,真是“以稀为贵”。当然,这里谈及的主要是从事管理信息化服务的软件公司。加之软件行业的恶性竞争,凝聚了高素质人才,却给不出应有的工作负荷,达不到成本控制目标,致使前后两个项目之间,人员“闲置”的时间,会吃掉大部分利润。
当务之急,是拒绝“浮躁”,打造一个良性发展的环境,这需要应用企业和软件公司共同努力。多年来,管理信息化领域,一直缺乏设计院,这项工作也一直没有得到应用企业和软件公司的重视,“需求”成为难题和瓶颈。按软件公司产品实施的项目,虽然可做部分调整,但与企业的运营模式、管理模式、业务逻辑、尤其是人文环境结合不够紧密,通常应用效果不理想;按企业实际业务调研产生的需求,大多数缺乏整体设计和管控逻辑的贯穿,变成“手工作业的电子化翻版”,不能达到预期的管控目标,不能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而实践证明,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完全可以达到“企业在手工作业下所无法达到的管理水平”。信息化是最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应用企业在选型之前需要充分准备,初步理清需求,按需选择,不能盲目招标,对自己负责,也对中国的软件产业负责;软件公司需要做更深入的产业分化,可以考虑分化出“高、精、专”的软件设计公司。另外,从软件公司之间的单体竞争来看,也不应“短视”,盲目追求短期效益,不顾行业信用。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内圣而外王”方能造就百年老店。
国产软件的出路在哪里?在于信用,诚实守信;在于服务,服务品质。“信息化能否为企业带来效益?”是困扰管理软件多年的问题,也是衡量管理软件“服务品质”的唯一标尺。软件公司向应用企业交付的不是项目,而是效益,提升效益,是真金白银。实践证明,信息化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信息化帮助企业把核心业务管好、管到位”。从建筑业信息化来看,建筑业企业的核心业务是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成本控制是最核心的环节之一,其关键问题是“到现在为止,各个项目的成本是否在预控范围之内”,这个信息很重要,及时找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就能避免竣工决算时出现“大窟窿”。其实,看起来简单的问题,往往很复杂。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据实际发生,事中核算;需要成本、进度、材料、设备、分包、合同等多个管理领域的紧密关联;需要按实际管理的粗细程度确定成本归集的颗粒度……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缺乏行业专业知识、不深入研究建筑业的实际管理,是不可能提供高品质服务的。
国产软件的未来在哪里?在于技术,建模技术;在于平台,业务架构平台。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牵引着信息化的发展。小体积、大容量的存储,快捷、高效的互联网,为大型复杂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环境;快速构建、灵活调整的建模技术和业务架构平台,为大型复杂系统提供了有力的实施保障。以往的“传统开发”将数据表、业务逻辑、流程、权限等用代码“写死”,改动任何一点,所有相关联的部位都必须进行“代码修改”,牵一发而动全身,工作量巨大;如今的建模技术,把复杂的技术处理封装起来,让我们彻底摆脱“技术”束缚,能够全身心专注于管理模式和业务逻辑的研究,轻松实现大型复杂系统的建模过程;如今的业务架构平台,配备了一整套“基础设施”,让我们轻松实现大型复杂系统的协同工作。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你今天还在用“代码”开发系统,就如同一座高楼大厦点着“煤油灯”一样不可思议。
毫无疑问,软件公司和应用企业,都默默地为国产软件的生存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尽管我们交了很多学费,这段历史仍不可磨灭。“居安而思危”,共同为行业而战,共同营造一个“互信”的行业环境,国产软件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