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园艺学学科发展报告

2011-08-30 03:26福建省园艺学会
海峡科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园艺花卉种质

福建省园艺学会



福建省园艺学学科发展报告

福建省园艺学会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园艺学学科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福建省园艺业发展的概况、存在问题及发展的对策,提出了我省今后园艺学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总体思想。

福建省 园艺学 学科发展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园艺学属于应用基础和应用型研究学科,是以农业生物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研究园艺作物生长发育、遗传规律和优质生产的一门学科,是涵盖园艺作物起源与分类、种质资源、遗传育种、高优栽培、病虫害防治及采后处理、贮藏加工等应用技术与原理的综合性学科。园艺作物包括果树、蔬菜、观赏植物三大类经济作物群。园艺业是福建省三高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有许多是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由于园艺产业及产品的市场大,经济价值高,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不但是发展农村经济、富裕农民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且在改善和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即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我省解决“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

1 国内外园艺学学科发展概况

1.1 园艺植物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

1.1.1以优质、高产为突破口的现代技术发展

优质高产是研究园艺作物栽培技术措施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资源最优化利用下进行产业区划,因地制宜地确定栽培作物的种类、品种,最高效率地开发自然条件的潜在优势,发挥植物种质资源的最优产量和最优品质已成为园艺作物生产的一种趋势。在美国,50%的苹果集中产在占国土面积1.9%的华盛顿州,80%的柑桔集中产在占国土面积不到1.6%的佛罗里达州,而90%的葡萄产在占国土面积不到5%的加利佛尼亚州。

我省园艺产业逐步完善了良种适地适栽区划工作,果树初步形成了闽东南沿海冬暖区的芦柑、柚、龙眼、荔枝、枇杷、橄榄和香蕉等亚热带常绿果树栽培区,闽西北中亚热带的宽皮柑桔、桃、李和梨等常绿与落叶果树混栽区;花卉已形成以漳州、厦门为主的热带和南亚热带花卉生产带、漳平等地的盆花生产区、闽北园林苗木生产区;蔬菜初步形成了闽东南出口蔬菜、闽东及闽西北南菜北调、闽西北菜南调、高山“反季节”蔬菜和城镇近远郊常年蔬菜生产区等多样化生产布局。栽培布局正逐步向最适宜栽培区集中,有利于提高园艺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在科学区划的基础上,积极研发、引进现代栽培新技术,并加以推广和应用。如矮化密植、促成栽培、计算机配方施肥、果实套袋等先进技术;喷灌、滴灌、渗灌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砂石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等旱作高产栽培技术大范围普及应用;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IFP生产技术体系,标准化信息化管理体系,生产环境评价和果品认证、农业机械开发与应用等在果品基地和企业逐步推广和实施。

1.1.2以无公害、绿色、有机为重点的园艺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在20世纪,农业有了迅速发展。但是现代农业由于过分依靠农药、化肥等外在投入,带来了严重的环境与资源问题,食品安全性也令人担忧。为保障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我国也于2001年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这对于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有明显推动作用。但无公害生产解决的是食品安全的最基本问题,主要满足当前国内需求,还很难直接进入国际市场。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几年,有机农业加速发展,目前全球已有3050万hm2以上的土地采用有机方式管理。有机农业面积最大的几个国家依次为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美国、意大利,中国已成为世界有机农业面积第三大国,主要种植蔬菜、水果等产品。根据国际贸易中心(ICT)的统计,2005年全球有机产品销售额已达255亿欧元,每年有机产品市场需求增长率在10%左右。我国已经过形成和增长阶段,现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有机园艺是有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按照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技术规范,结合果树、蔬菜等的特点,生产清洁安全园艺产品的一种生产方式。它是有机农业基本原则在园艺生产中的具体体现,是一套新的生产体系。

1.1.3以现代设施栽培技术为特色的反季节生产技术发展加速

20 世纪70年代,设施园艺在一些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并成为这些国家的支柱产业。很多国家研究开发了设施栽培模式,并从栽培品种、栽培方式、温室配套控制技术及设备等方面推出标准化成套模式。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已形成了标准化设计体系。进入21世纪,已具备土地利用高效、技术支撑有力、流通体系发达、组织体系完善、等特点,设施农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设施园艺发展更为迅速,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以节能为中心的设施园艺生产体系。其中节能日光温室、普通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发展最快,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86.7万hm2,居世界第一位。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区,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已超过当地菜田总面积的10%以上,某些地区已接近30%,设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断扩大,北方广大地区大力推广与发展节能型日光温室,基本消灭了冬春蔬菜淡季;南方大力推广塑料拱棚及遮阳网,降温防雨,克服了夏季蔬菜育苗的难题,设施栽培已成为农业产业化一个新的增长点。

1.1.4以低碳经济为重点的节约、高效生产技术突破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和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我国是一个设施农业大国,据统计,2008年我国设施蔬菜(包括西甜瓜)栽培面积达335万hm2,占设施园艺面积的95%以上,占世界设施蔬菜总面积的80%以上。2008年我国设施蔬菜年种植面积比2000年翻了近一番,占全国蔬菜种植总面积的18.7%。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设施园艺资源利用率低,缺乏配套的资源高效利用和低碳生产技术,主要表现在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及劳动力资源等方面。长期以来设施园艺作物生产多偏重于获得高产,不惜投入大量的资源,肥料、能源和水资源等浪费严重。我国设施农业单位面积水资源的利用率仅为以色列的1/5左右,而且肥料利用率更低,如氮素利用率只有30 %~35 %,与先进国家相比低20个百分点左右,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引起环境污染,严重影响我国设施农业的持续高效发展。大型温室,特别是国产的大型温室对环境的调控能力较差,表现在耗能高、单产低、年利用率不高。因此,建立设施园艺作物低碳生产技术体系,促进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实现园艺作物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1.1.5以标准化为突破口的产业化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面对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对我国园艺产业的冲击与挑战,园艺产品标准化受到广泛重视。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园艺产品标准化的构建,标准制定得比较严,尤其在花卉标准指标方面。荷兰通过健全质量监控机构制定严格质量标准,实行质量认证制度和产品质量信誉认可等措施来确保花卉产品质量,不同花卉产品的质量标准,由各花卉中介组织依据农产品质量法案分别制定,通过荷兰植物保护局、NAKB、国家新品种鉴定中心等机构执行,是当今世界上花卉质量标准评价最为彻底的国家。与国外标准相比,我国花卉质量标准体系存在的主要差距表现在技术指标缺乏先进性,缺少必要的技术内容或技术内容落后;标准缺乏配套性和系统性,缺少必要的检测技术和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实用性差,由于制定标准的组织不规范、时间仓促等原因,造成标准不全、不统一,标准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国内外贸易的需求,导致彩标困难、彩标率低,与国际接轨能力有限。

自1999年起,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以来,我省永春芦柑、云霄枇杷和永泰李干等一批区域特色名优果品先后通过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永春天马柑桔场、长泰岩溪青年果场、云霄县金山枇杷生态园等十几家果树生产企业通过无公害果品认证。同时,全省建立了闽侯橄榄、永定红柿、顺昌芦柑、宁德脐橙、仙游枇杷、永春芦柑、洛江龙眼、尤溪金柑、建宁黄花梨、永安脐橙、长泰芦柑和云霄枇杷等12个标准化示范片;有41家企业的137个蔬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12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标志,全省共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认证基地100多个,建立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1个;全省园艺作物的标准化生产得到显著提高。

1.2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现状

1.2.1以生物技术为特征的现代育种技术发展迅速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为主体的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作物品种改良,把育种技术从宏观水平提高到微观水平,先后出现了植物离体培养、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人工种子以及基因工程等分子技术,为园艺作物开辟了一条诱人的品种改良新途径。以蔬菜为例,自从1964年印度学者成功地将毛叶曼陀罗的成熟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以来,植物花药单倍体育种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于1970年开始在单倍体育种方面进行研究,目前已有40种以上植物的花粉或花药发育成单倍体植株,其中辣椒、甜菜、白菜等的单倍体植物为我国首创;1998年有学者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建立了完善的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且获得一大批纯系,迅速地组配出适合春、夏、秋季栽培的系列大白菜品种;从1987年开始将人工种子研究纳入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先后在胡萝卜、苜蓿、芹菜等蔬菜的开发应用上获得了阶段性成果。此外,沈颖等以抱子甘蓝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再生植株,制作人工种子,为抱子甘蓝及人工种子制作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到目前为止,已获得转基因植株的有番茄、辣椒、茄子等20多种蔬菜,主要应用在抗病毒、抗虫、抗逆性、抗除草剂及品质改良基因等方面。在分子标记技术方面,我国与国外差距较大,缺乏开发自主标记的能力;而且应用范围非常狭窄,主要用于品种纯度鉴定和遗传材料多样性分析,还没有与常规育种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严重缺乏分子标记数据处理能力;已构建的蔬菜分子连锁图谱也为数不多,高密度的连锁图谱更少等问题。

1.2.2以名、特、优为主的园艺新品种不断涌现

随着我国加入WTO,园艺产品同其它农产品一样,既面临着新的机遇,更面临着挑战,国家及时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名、特、优园艺新品种除了营养成份的含量比一般品种更高之外,很多还具有一些特殊物质,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其药食同源,既有美味的园艺产品,经常食用又有治病、美容、延年益寿的功效,为园艺作物生产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饮食的发展逐渐由温饱型向营养型、保健型过渡,对园艺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种植业也迫切地希望找到一条既增产又增收的路子,无疑,名特优园艺新品种的发展为二者提供了一个较佳的契合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花卉王国荷兰,花卉种植面积仅为0.7万hm2,但出口创汇30亿美元,其中除了荷兰花卉业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外,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断更新品种,以名、特、优新品种迅速占领及把持国际市场。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了名、特、优的园艺作物新品种,充分利用了气候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各地特色品种。我国南方大力发展了热带亚热带果树(荔枝、龙眼、芒果、香蕉、柑桔等)名、特、优新品种。在蔬菜上出现了台湾樱桃番茄、日本的锦栗南瓜、意大利的飞碟瓜、泰国的架豆等名、特、优新品种。在花卉上,培育了舌形、萖形等畸形花瓣的花卉、开黑色、绿色、蓝色花的花色独特的花卉等新品种,大大提高了园艺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1.2.3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有机结合得到发展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实现高产、稳产和优质的重要保证,种子产业化是集育种、繁种、销售和生产应用的系统化工程。据统计分析,近50 年来在中国粮食单产提高的诸多因素中,良种的作用约占30%~35%,而在发达国家其作用已达50%~60%。国际上一些大的种子公司成功的最主要经验是十分重视育种科学研究,尤其是采用生物技术。但是,迄今生产中应用的良种主要还是通过常规技术选育出来的,常规育种仍然是当今选育优良系列材料的主渠道。目前,国内外在园艺作物遗传育种方面,积极进行种质资源收集,在主要开展传统杂交育种的基础上,引入生物技术,旨在突破传统杂交育种较难达到的瓶颈,以期加速品种改良的进度,培育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良品种。南京王彭佛等采用组织培养和辐射相结合的技术,利用菊花叶柄组织培养出单细胞植株的性状,对切花菊进行单细胞突变育种处理后,使花的性状、色彩、花期及叶的性状均发生变异(变异率5%左右),获得了11个新品种。台湾糖业研究所在蝴蝶兰品种改良上,积极收集种质资源,开展杂交育种,建立保存原种和批量生产分生苗的微体繁殖技术,引入其它有用基因的原生质体分离、融合和转基因等生物技术,该所至今已经选育出188个优良杂交种,并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以Taisuco为首字进行命名登记。自从1990年首次参加在日本举办的国际兰展以来,先后有135 株蝴蝶兰优良品系在这类大展中得奖。总的来看,生物技术与植物常规育种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

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将在创造新的育种材料和提高育种效率上向我们展示其无穷的力量。生物技术是常规技术的重要补充和发展,生物技术需要与常规育种等技术相结合,可为育种提供新的特异种质,大大提高育种效率,培育出更多的新优特品种。

1.2.4台湾新品种不断引进

台湾农业生产现已达到较高水平,基本完成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过渡,其中作物的优良品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期,福建沿海地区率先通过民间渠道,引进台商在农业领域进行试探性投资。90年代初,以科技学术交流为先导,闽台农业交流合作逐步由单向到双向、由民间到半官方较稳定地发展。到了9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1997年7月福州、漳州获准设立全国首家“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以来,福建省按照先行探索,大胆试验的要求,以引进资金、良种、管理、技术合作为重点,大力推进闽台农业合作,使之进入了领域更广、层次更高、双向交流合作的良好格局。特别是在2007年福建省申报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台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创新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得立项支持,引进台湾果树(常绿果树、南方落叶果树、观赏果树等)、蔬菜(甘蓝类、瓜类、绿叶蔬菜、白菜类等)、花卉(兰花类、鲜切花卉、球根花卉、观叶植物等)上千个新品种,筛选出了几十个新品种,并开展了品种创新利用研究,品种适应性与评价研究运用。

1.3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研究

1.3.1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立

自2003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启动以来,在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积极支持、主动参与和密切配合下,平台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日益凸现,已经初步形成国家和地方、国内和国外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利用计算机开发种质资源管理系统。截至2009年年底,国家种质库保存种质达35万余份,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国家种质库的47万份。日本建立了种质资源信息系统,据统计有9万份种质的30万条信息。我国江苏、广东、海南、黑龙江、河北、山西、贵州、甘肃等省(自治区)根据本地域种质特点,先后开展了种质资源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部分地区针对猕猴桃、木菠萝等园艺作物建立了种质资源管理系统。枇杷、龙眼等园艺作物是福建省农科院在种质研究取得较多突破和成就的作物,相关专业所在资源保存、性状鉴定评价等研究中积累了大量数据。这对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以及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1.3.2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日趋成熟

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繁衍、生存和发展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和战略资源。与国外情况相同,我国作物遗传资源多样性的破坏和丧失也异常严重。为此,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从战略高度来重视作物遗传资源多样性的收集保存。因此,在强调种质保存的基础上,种质库安全保存技术,无性繁殖作物的原地保存和超低温长期保存技术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传统的种质资源保存易受自然灾害侵袭,不便于种质资源的交流,以及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已渐渐不适于种质资源的保存。近年来,在离体培养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缓慢生长法和超低温保存法保存技术,以其无菌培养、占用空间少,劳动力和维持开支少等优点克服了常规保存中难以克服的问题,而且该技术在园艺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上的应用也越趋成熟。在园艺作物方面,已成功的利用了种子、花粉、营养体、基因文库、离体组培、超低温等保存的方法。目前,大部分的园艺作物均可利用花粉、茎尖、愈伤组织、胚轴、分生组织等不同部位进行超低温保存,但在原生质体超低温保存方面有成功报道的较少。并且加强了超低温保存后遗传性状分析体系,如后代的形状特征及生长发育状况,后代染色体的分析,同工酶谱的分析以及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超低温保存前后植物基因组DNA的差异。

1.3.3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鉴定从表现型向基因型跨越

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利用它们,而种质资源的鉴定是品种改良、资源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对园艺作物的产业化发展和新品种的专利保护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经历了从外部形态学、孢粉学到内部生化技术(蛋白质、酶)最后深入到DNA水平(RFLP、RAPD、SSR、AFLP、小卫星DNA等)3个阶段。主要开展了不同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情况以及品种间的遗传差异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辣椒、豌豆、大白菜、胡萝卜、蜡梅、梅花、板栗、梨、苹果和石榴等园艺作物的核心种质。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表现型鉴定的基础上,开展了大规模的基因型鉴定,在园艺作物育种中,可作为重要性状遗传标记的来源,为开展用分子标记进行抗性选择育种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可用于野生、栽培种以下变种、品种、类型的分类研究;也可用于基因组作图,可进行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和谱系分析,在收集野生、半野生资源中可进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从而为科学地进行种质资源的基因库保护、异地保存提供重要依据,为确定保存种质资源的量的大小、点的选择,最小繁殖群体的确定及核心种质的筛选奠定基础,这无疑为园艺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技术,为快速、准确地鉴定种质资源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已逐步实现从表现型向基因型的跨越。

1.3.4功能性基因工程的研究,加速品种的创新

长期以来,国内外主要是通过常规育种进行品种改良,随着组织培养和DNA重组技术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现代生物技术在许多作物的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中日益得到广泛应用。自从1983年首批转基因植物(烟草、马铃薯)问世以来,转基因技术在培育植物品种方面得到了飞速发展。在蔬菜方面,自Ooms等(1985)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甘蓝型油菜上获得了第1株芸薹属的转基因作物以来,蔬菜的遗传转化获得了很大成功,先后在白菜类、瓜果类、茄果类导入抗虫、抗病、抗逆、抗除草剂、雄性不育等外源基因,并获得了大量表达的转基因植株。转基因技术在花卉改良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培育色彩新奇、形态优美、抗性优良和花期延长的花卉新品种是转基因技术应用于花卉的主要目标,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在改良花色方面。自从第1株转基因园艺植物淡紫色的康乃馨出现以后,转基因研究者已分离克隆了很多相关的酶和基因,培育出多种转基因花卉,如矮牵牛、香石竹、菊花、百合、玫瑰、郁金香、非洲菊、丝石竹等新的品种。我国果树转基因起步较晚,与大田作物和蔬菜转基因研究相比,相对滞后。但自1989年起,果树基因转化首先在葡萄上取得突破,随后果树转基因研究进展迅速,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相继在葡萄、柑橘、苹果、香蕉、龙眼、核桃、枣、中华猕猴桃、樱桃等10多种果树上获得了转化体或转基因植株,其中以苹果的转基因研究最为系统和深入。由于转基因植物存在着生物安全性问题,因此,转基因的果树和蔬菜新品种还处于试验阶段,还没有应用于大田,而花卉转基因新品种在国内外应用较广。

2 福建省园艺作物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2.1 果树方面

2.1.1产业现状

近年来,福建果业以发展区域特色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进一步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加快无公害果品生产和提质增效步伐,实施名牌战略,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福建果树面积53.64万hm2,产量达517.29万t,形成了以柑桔、龙眼、荔枝、枇杷、香蕉和橄榄等六大常绿果树为主,桃、梨、奈、柿和青梅等六大落叶果树为辅的果树品种结构,并大致呈现“五带一区”的果业生产布局。有以下几个特点:

(1)区域布局逐步优化,品种结构日趋合理。目前,全省大体形成了闽东南沿海冬暖区的芦柑、柚、龙眼、荔枝、枇杷、橄榄和香蕉等亚热带常绿果树栽培区,闽西北中亚热带的宽皮柑桔、甜橙、桃、李、奈、杨梅和梨等常绿与落叶果树混栽区,栽培布局正逐步向最适宜栽培区集中。果树品种结构调整速度加快,每年高接换种面积约2.67万hm2。果品结构更加合理,果品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善。全省柑桔、橄榄和的产量均继续位列全国首位。

(2)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果品质量水平显著提高。永春芦柑、云霄枇杷和永泰李干等一批区域特色名优果品先后通过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永春天马柑桔场、长泰岩溪青年果场、云霄县金山枇杷生态园等十几家果树生产企业通过无公害果品认证。同时,全省建立了闽侯橄榄、永定红柿、顺昌芦柑、宁德脐橙、仙游枇杷、永春芦柑、洛江龙眼、尤溪金柑、建宁黄花梨、永安脐橙、长泰芦柑和云霄枇杷等12个标准化示范片。面积达13万hm2,优质果率达65%,全省果品质量显著提高。

(3)柑桔鲜果出口量大幅度增长,国际市场进一步拓宽。近年来,福建柑桔产品综合优势得到充分体现,柑桔鲜果出口量由2002年的10.5万t 增长至2007年的20.4万t,出口市场已由东南亚为主的低端市场,开始向欧盟等高端市场挺进。2002年~2006年连续5年,琯溪蜜柚出口量每年以数倍高速增长;2007年,福建琯溪蜜柚对欧盟出口总量达8万t多。

(4)品牌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福建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国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民光”牌琯溪蜜柚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永安“川溪”牌脐橙、古田“吉乐”牌水蜜桃及建宁“山雪”牌中华猕猴桃汁饮料等先后获得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称号。

(5)果树新技术推广力度逐渐加大,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通过强化果树“五新”推广、农业部柑桔“948”后续创新、柑桔品质化栽培与贮藏保鲜技术、科技部 “台湾果树新品种与品质控制新技术引进创新研究”、福建省科技厅果茶重大专项等项目,大力推广矮化修剪、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果实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目前全省果树矮化修剪、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果实套袋技术推广率分别达26.8%、9.0%和13.3%。同时,针对生产上出现的重大问题,如柑橘黄龙病、柑橘缺素症、闽北桃小叶症、枇杷紫斑病、早熟枇杷冻害、闽北异常倒春寒冻害、梨短低温不足等进行探索和研究,提出相应解决技术或途径。

2.1.2存在问题

(1)产业链发展极不平衡,制约了果业整体效益的提升。尤其是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藏、加工和市场营销等产后环节最为薄弱;采后增值率低,产业整体效益无法充分发挥,严重制约了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大宗果品为例,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不到10%;龙眼和荔枝加工水平也不高,大都以制干、制罐头为主,且是传统的烘焙或干制,科技含量低,现代化加工企业缺乏。

(2)品种结构仍不合理。近年来针对果树生产中优质早熟与晚熟品种比例偏低、中熟品种比例偏高的问题,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果品价格、资金、品种资源等因素的制约,晚熟柑桔,中晚熟枇杷、桃,晚熟荔枝、龙眼,早熟梨等果树品种比例偏低的问题仍较突出。

(3)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受地理条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劳动者文化素质等因素的限制,现有果树生产仍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经营规模普遍偏小,生产组织化与专业化分工程度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果树主产区,50%以上的县(市、区)、70%以上的乡(镇)、95%以上的村缺乏果农协会组织,果农难以有组织开展生产互助、市场营销活动,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4)果园基础设施差。福建果业生产起步于短缺经济时期,起点低,投入不足,加上福建地貌以丘陵为主,95%以上的山地果园无灌溉与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影响了果品品质的进一步提升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提高。

(5)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老龄化问题突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果农进城打工、经商,放弃果园管理。由于未能及时实施果园流转等工作,失管果园成为病虫害传播的中心,影响了果业的良性发展。同时,从事果业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突出,不利于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6)检疫性病虫害制约果业发展。近年来,柑桔黄龙病、桔小实蝇等在福建果树生产区呈蔓延扩展态势,严重威胁福建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每年因黄龙病为害柑桔园毁灭面积数万亩。各水果产区尽管采取了疫情普查、挖除病株、防治木虱等措施,但柑桔黄龙病的疫情依然严峻,仍严重威胁福建省柑桔产业的安全发展。

2.1.3发展对策

(1)果树“五新”推广,提高生产科技水平立足。资源比较优势,推广果树新品种,以优化品种结构为主要目标,在闽东南沿海常绿果树产区采用高接换种技术,调整并加大优质晚熟荔枝、晚熟龙眼、晚熟柑桔的比例,同时加速“四季龙眼”、“无核荔”等品种的区试;在闽西北柑桔与落叶果树主产区,优化品种结构,扩种优质甜橙、早熟温州蜜柑,高接换种早熟砂梨,并持续开展特早熟高糖型温州蜜柑、优质早熟梨的引种示范。此外,在新品种推广中,还可依据各地气候条件,在试验示范成功及能够提供相应配套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集中区域推广台湾果树良种、保健水果“瓯柑”等,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果树新技术推广以“节本、增效、提质”明显的实用技术为主,包括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疏花疏果、矫形修剪、果实套袋、柑桔黄龙病识别与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在新技术推广中,除编写发放技术手册(口袋书)外,还强化对果农的普及培训,使果农能够对新技术有基本的了解,掌握新技术适用对象与实施季节,能有效操作新技术。

(2)果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强化种苗市场监管。苗木繁育是果树生产的基础。“十一五”期间配合国家优势农产品“浙-闽-粤柑桔加工出口优势带”建设,建设两个部级柑桔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在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管理方面,在严格、科学、规范化管理与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改革管理方式,充分发挥良种苗木繁育为果业生产服务的作用。同时,在优势果品重点产区建立优质早熟梨、优质枇杷、晚熟龙眼与荔枝、优质热带与亚热带水果等果树良种引种示范与繁育基地,促进福建优势果类生产的发展。

(3)果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的农业行业协会相比,目前我国的果业协会组织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政府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牵头与扶持,在主要果树产区建设协会组织,促进果农交流与信息沟通,普及新技术与新良种,创建与共享品牌,并在经济互信与法律保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营销活动,共享利益,共担风险。

(4)果树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增加质量安全意识。2008年全省建立了13个果树标准化示范区,重点推广无公害果品生产,同时结合推广果树良种、营养诊断、配方施肥、矫形修剪、果树套袋等技术,尤其是果树营养诊断技术,提升果树生产的科技水平,促进果树生产的节本、提质、增效。

(5)产后商品化处理,打响果业知名品牌。依托果树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以品牌带动有组织的营销与市场开拓,促进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扶持果品营销企业或专业大户,强化采后商品化处理,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

(6)果树重大疫情防控,建立专业化防控队伍。柑桔黄龙病防控涉及产区范围广,在柑桔生产经营以个体为主的情况下,防控措施的常年到位难度大。为此,今后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开展宣传与培训,提高果农对柑桔黄龙病危害性的认识,增强主动防范意识。加大对专业化防治队伍的扶持力度,切实提高防控效率和效果;充分发挥乡(镇)组织专业协会的作用,开展有组织的联动防范。桔小实蝇的防控重点是清除与避免栽培经济地位次要的寄主作物,人为切断桔小实蝇食物链,特别是在建立果树商品生产新区时,注意严格统一果树品种,使桔小实蝇增殖的食物链无法延续而得到有效控制。

(7)闽台果业合作,推进果业可持续发展。2005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商务部、农业部正式批复,福州、漳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扩大到全省,设立“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使闽台农业合作发展先行于其他省(区),有效地推动了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2008年以来,海峡两岸形势趋向有利于两岸和平的方向发展,以往闽台交流多注重台湾果树良种、先进栽培技术的引进和交流,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合作多局限于产前、产中等生产技术层面,今后闽台果树合作交流应注重果实综合品质的提升与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引进与合作,特别要加快农产品经营理念与营销技术的引进与合作,以加速提升福建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

2.2 蔬菜方面

2.2.1生产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省蔬菜产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地位突出,在促进农民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生产收益持续增长。截止2008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67.9万hm2,产量1484.45万t,分别比2000年增加11.1万hm2和323.34万t,分别增长19.57%和27.85%,人均蔬菜占有产量为390kg,居全国中上水平。2008年,全省蔬菜总产值232.58亿元,较2005年增加64.86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1.51 %,是全省最大宗的农副产品之一。

(2)产业地位更加突出。2008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接近30%,比例之高在全国仅次于上海市,是仅次于粮食作物的第二大农作物,总产值分别占当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业产值的12%和30%,占园艺类作物(果蔬茶花菌等)的近半数(42%),位居种植业首位。对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近6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9.7%,产区菜农从蔬菜产业中得到的收入人均超过4000元,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蔬菜产业吸纳了众多的城乡劳动力,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我省从事蔬菜生产的劳力达330万人,从事加工、贮运、保鲜和销售等蔬菜采后服务的劳力近300万人,成为解决城乡居民就业的重要产业。

(3)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闽东南出口蔬菜、闽东及闽西北南菜北调、闽西北菜南调、高山“反季节”蔬菜和城镇近远郊常年蔬菜生产区等多样化生产布局初步形成,全省共有6个设区市的蔬菜种植规模超过5.7万hm2;17个县(市、区)的种植面积超过1.33万hm2,建瓯、闽侯、漳浦3个县(市)的种植面积超过2万hm2。陆续涌现出了一大批蔬菜生产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基地带农户”等形式,推进了蔬菜合同生产和订单销售,有效地衔接了蔬菜产销,提高了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同时沃尔玛、好又多、永辉等大型超市与蔬菜基地的对接供应,加快了我省蔬菜生产组织化进程,经营模式得以升级,质量得以提高。全省各地通过不断摸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福建特色的产业化经营新路子。

(4)产品质量显著提高。随着我省餐桌污染整治工作的推进,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从福建省2008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看,蔬菜的合格率为97.9%,比2000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目前,福建省有41家企业的137个蔬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12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标志,全省共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认证基地100多个,各地根据主导产品制定了相应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地方标准。自2006年来,相继在全省建立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1个,通过印发技术口袋书、强化培训、树立牌架等措施,示范带动各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在全省针对生产基地、规模种植场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种植大户开展蔬菜生产环节用药检查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农业生产环节的农业投入品指导,按农业标准化生产规程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大大增强了各地基地和农户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意识。

(5)对外交流十分活跃。尽管福建省蔬菜产业受限于山地多、耕地短缺的现状,面积、产量与产值只能在全国第13位左右徘徊,但产业特色鲜明,充分发挥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创汇蔬菜,近年来稳步增长,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据海关统计,2008年全省蔬菜出口38.17万吨,出口额5.01亿美元,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长81.3%和113%,蔬菜出口量居全国第三位,出口额居全国第2位,出口额占全国的1/7强。同时利用得天独厚的闽台农业合作优势,闽台两地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台商在我省陆续投资了一大批农业项目,通过引进台湾优良品种、先进技术与设备,促进了我省蔬菜生产发展,成为福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

(6)高新技术应用日益普遍。近年来,温室、大中棚等、遮阳网和防虫网覆盖等设施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并已广泛应用于蔬菜生产,配套新技术也得到充分推广应用,截止2007年,全省蔬菜大棚个数已达57618个,种植面积3130.4hm2。针对闽东南沿海地区秋冬旱问题,大力开发推广了多种节水微喷灌、滴灌栽培技术。蔬菜新品种选育、区试与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引进、试种了近百个蔬菜品种,大大加快了全省园艺作物品种更新换代步伐。良种推广率逐步提高,目前我省蔬菜良种率超过90%。这些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大提高了我省蔬菜生产水平、抗灾能力和周年均衡供应能力。

2.2.2存在问题

(1)生产布局不尽合理。长期以来,我省蔬菜生产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生产方式、栽培季节和品种结构雷同,上市期集中,经常出现区域性、季节性和结构性过剩或不足,市场供应不稳定,价格波动大。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省菜田排灌设施薄弱、保护地设施简陋、贮藏保鲜设施不足,淡旺季调节能力有限,年际间产量和价格差异较大。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郊区蔬菜基地严重萎缩,而农区蔬菜基地发展较快,但农区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装备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

(3)生产技术落后。我省蔬菜生产技术创新方面,特别是栽培技术的集成创新不够,新成果入户率和转化率有限,栽培管理、贮运保鲜技术水平不高,距标准化生产和现代农业要求还相差甚远,产品档次不高。

(4)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无公害栽培技术和高效低毒农药的研发、推广以及蔬菜产业化进程滞后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发展,标准化生产、产品监测、品牌化销售、质量追溯难度较大,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5)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我省蔬菜生产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产区不稳定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很难与销区建立相对固定的供货渠道、占有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小生产很难与大市场、大流通对接。面对千家万户,生产管理、技术推广、质量监管难度大,严重制约了蔬菜技术、产品质量以及竞争力的提高。

2.2.3发展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强菜田基础设施、保护地设施、集约化育苗设施、冷链设施、菜田耕整机械、肥水一体滴(渗)等设施建设,以及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黄(蓝)色诱虫板等技术装备,提高生产水平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2)强化优势区域布局。闽东南沿海重点发展高效益出口创汇蔬菜,形成出口蔬菜优势生产与加工区。闽西、三明西南部分县市,适当发展夏季及早秋蔬菜生产,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北菜南调基地。闽东和闽西北地区,在早春或晚秋,利用大棚设施,发展春提前或秋延后生产,抢占江、浙、皖、沪等经济发达地区蔬菜鲜销市场,形成具有优势的南菜北调基地。中高海拔山区利用夏秋高山区冷凉气候进行反季节蔬菜生产,填补省内外大中城市夏秋淡季蔬菜市场。

(3)推行标准化生产与管理。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组织培训农民,指导农民切实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田间管理和采后处理,推进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标准化。加强对基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产品检测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切实保障无公害蔬菜的质量安全。

(4)实施出口带动战略。充分发挥我省闽东南沿海出口企业技术、管理、资金等优势,实施蔬菜出口带动的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扶持高标准、高起点的出口生产和加工原料基地,促进外销、加工专用蔬菜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加强对出口基地的技术服务,引导蔬菜出口企业形成产业联盟,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5)发展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蔬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市场和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把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实行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商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提高我省蔬菜产业的整体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6)加强闽台交流与合作。鼓励和促进台湾优良品种的引进、试种,推广台湾蔬菜生产先进技术、管理模式与设备,并为台商蔬菜产业转移到我省创造条件,提高我省蔬菜生产水平。积极组织蔬菜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与台湾以及国际蔬菜相关组织开展对口合作交流,并引导台资企业的生产和加工从厦、漳、泉逐步向内陆地区转移。

2.3 花卉方面

2.3.1产业现状

由于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花卉产业的发展以及花卉主管部门的有效作为,我省花卉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跨入了全国花卉大省的行列,种植面积和生产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出口花卉交易量名列全国前茅,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充分显示其作为“效益农业”的作用和发展潜力。2009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2.14万hm2,同比增长10.71%;销售额45.75亿元,同比增长5.63%;出口额4148万美元,同比增长6.03%,并形成了具有福建特色的花卉产业。福建花卉产业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质量效益型的产业。2008年福建花卉亩均销售额达14960元,是全国亩产值的261%,亩均销售额已连续六年在万元以上,呈现逐年稳定上升态势。二是出口导向型的产业。近三年福建花卉出口额占全国10%左右,居全国第3位,主要出口产品有盆栽榕树(人参榕)、虎皮兰、蝴蝶兰、水仙花、仙人球、富贵竹、观叶小盆栽等,其中人参榕出口占全国的80%以上,小盆栽出口量占全国40%以上,影响辐射作用不断扩大。

2.3.2存在问题

(1)自主花卉品种少,引进品种消化创新力度不够,急需加强花卉新品种研发。目前我省生产蝴蝶兰、文心兰品种几乎100%来自国外或台湾,主流切花品种非洲菊、菊花、东方百合90%以上来自国外,主要盆栽花卉如观赏凤梨,常见有100个品种,红掌有250多个花色品种,100%来自国外;如漳州出口的仙人球“红牡丹”来自韩国,繁育后退化严重;在国内外市场上受制于他人,处于竞争的弱势。花卉优质种苗繁育技术。就要付昂贵的品种使用费,还有贸易壁垒等问题,没有自主创新的品种,在国际贸易中就没有主动权。

(2)花卉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对花卉品种多样化的要求。福建花卉优势与长项是盆栽花卉,2008年盆栽植物种植面积6466.9hm2,销售额27.3亿元,出口额3673.8万美元,人参榕(榕树盆景)、水仙花、蝴蝶兰、虎皮兰、仙人球、富贵竹、观叶小盆栽等畅销韩国、日本、荷兰、新加坡、泰国、西班牙、加拿大、丹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台湾省相比,台湾省花卉苗木、鲜切花、盆花、兰花生产面积分别占生产总面积的54%、36%、6%、4%,产值分别占总产值的21%、48%、10%、20%,世界花卉产品结构是鲜切花占60%,盆栽占30%,苗木占10%,说明台湾省的花卉产品结构符合国际花卉市场潮流。台湾省兰花(蝴蝶兰、文心兰、卡特兰)出口、鲜切花(菊花、百合、唐菖蒲)、盆栽植物(红掌、海芋、盆栽苗木)等大量出口,出口值达9000多万美元,出口品种结构比较合理。与荷兰等花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是花卉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名优品种、新品种少。产业规模较小,有品种,没有良种,有产品,没有精品。福建目前大宗出口品种只有人参榕(榕树盆景)、水仙花、金边虎尾兰、蝴蝶兰、仙人球、富贵竹、观叶小盆栽等,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对花卉品种多样化的要求。在荷兰花卉拍卖品种达13000多个,我省花卉出口额占不到全球贸易额的1%,荷兰年出口32亿美元,中国1.44亿美元;从世界花卉消费量来比,荷兰年人均消费50美元,中国不到1美元,这既是差距也是发展需求,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与花卉王国荷兰合作,发展全球品牌,努力拓展国际市场。

(3)我省鲜切花产业规模与品种严重不足,没有充分利用福建省的地理、气候、资源、设备等优势。鲜切花是世界花卉消费的主流产品,占有60%的市场份额;全省鲜切花种植总面积1265.1公顷,主要品种是非洲菊、鹤望兰、东方百合等(都是引进品种),销售量5.2亿支,销售额3.5亿元,占总销售额8%,出口额50.5万美元,与台湾省比较,台湾鲜切花产业较为发达,生产面积占生产总面积36%、而产值占总产值48%,我省鲜切花产业规模与品种严重不足,与台湾地缘相近的优势没有发挥,独特的气候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如清流等闽西北山区适宜于非洲菊、东方百合等温带切花品种生产,漳州等闽东南地区适宜于鹤望兰、文心兰、观赏向日葵等热带切花品种,尤其闽南冬暖气候,生产热带切花及秋冬季球根花卉具有比较优势。急需加大新品种引进和选育、种苗繁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力度,促进我省鲜切花产业的快速发展。

(4)生产技术落后,产业竞争力不高。栽培设施简陋、自动化程度低,栽培技术落后,品质不稳定,与品种配套的种苗生产水平比较低,缺乏规范化生产规程。花卉认证是我国花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如花卉精致生产设施、清洁栽培技术、栽培基质材料选择、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病虫害监测与调控、贮运与保鲜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建立我省花卉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建立生产标准、花卉产品质量标准、花卉包装标准与检验规程等,引导花卉生产企业按照生产技术规程和管理规程进行生产;将工业技术应用到花卉生产中, 如温室、肥料、农药、机具、薄膜、花盆等现代花卉生产的重要环节无不渗透着现代工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花卉生产温室系统及其设备,使花卉生产将朝着高度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形成规模效益,才能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市场份额。

这些技术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品种创新能力不足和产业化配套技术不成熟。育种是科研的灵魂,种苗是产业的基础。花卉新品种、新技术是花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新品种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技术是产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新的产业竞争形势已要求我们加强对这些技术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加快花卉新品种创新步伐,提出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加快解决制约花卉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

2.3.3发展对策

(1)充分利用福建省现有的优越条件,在培育传统品种中抓质量、树品牌、出精品。在开发新品种中注重开发本省野生花卉,引进国外适合培育的优良品种,规模栽培,使福建省花卉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要利用福建省优越的地理、交通、气候等自然条件,利用闽西北野生兰花、蕨类植物、朱砂根、虎舌红等丰富的观叶观果野生花卉资源,在提高质量、科技含量方面下功夫,研究开发,做出品牌,形成市场。

(2)走花卉生产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道路。花卉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发展花卉业要避免走小而全的老路,应集中精力物力,充分发挥福建的地方特色和企业自身的特点,突出拳头产品,走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道路。产业化经营要求花卉生产有一定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专业化有利于花卉业主集中精力从事单项工作,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率,在生产质量、管理、包装规格、建立品牌上具有优势,也便于技术研究的深入与领先。

(3)加大“科技兴花”力度,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花卉业是一个朝阳行业,也是一个弱势行业。长期以来,福建省乃至我国的大多数地区的花卉产业都存在着“资金投入少、创新能力弱、生产水平低、产品质量差、竞争力低下”等问题,急需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加大科技开发与推广力度,提升花卉生产科技含量,打造品牌产品。现阶段,福建省除继续做好国外优良花卉品种的引进、开发和推广、加快推进“育、繁、推”的一体化经营体系建设外,要加大实施以种质创新为重点的科技兴花战略的力度,建立、完善科学研究体系、示范推广体系、良种(苗)供应体系、技术标准体系、防疫安全体系和病虫害监测体系。同时,要鼓励生产单位同科研单位进行技术合作,合力提升福建省花卉行业的内在品质,力争在新品种选育、应用技术研究和园艺设施研制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以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4)拓展闽台花卉合作交流,提升花卉产业层次。台湾资金雄厚,花卉生产技术与经营理念较为先进,但台湾土地少、劳动力紧张、资源匮乏,花卉生产成本高。福建与台湾地区一水之隔,同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生态环境相似,关系源远流长,且具有土地优势、劳动力优势,因此福建要充分抓住有利时机,加强闽台花卉的合作交流,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台资花卉企业的引进,带来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生产技术、栽培设施和现代的经营管理经验,对福建花卉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台湾在花卉新品种选育、优良种苗、生产技术、栽培设施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借鉴台湾花卉业的现代营销手段等,全面提升福建花卉产业层次。

3 福建省园艺学科发展的重点领域

3.1 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

作物栽培技术作为一门跨学科的技术,它是实现粮食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的终端环节。综合性是未来作物栽培技术的首要特点,学科交叉(化学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自控技术等)给栽培技术生产带来巨大效益已有目共暏,今天的作物栽培技术已升华为一种综合的田间管理系统科学。可持续性是未来作物栽培技术的核心,由于化学物质的大量应用、农药残留、土壤和水源污染日益严重,作物栽培技术不仅仅要承担实现作物最大潜力发挥的任务,还要承担对土壤、水源等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作物产量可持续提高的任务。根据我省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生产条件等特点,结合未来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园艺作物在栽培技术方面,应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有关园艺作物推广技术的要求,结合本省园艺产业发展现状,重点抓园艺作物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药安全使用技术、节水节肥综合技术、突破设施连作障碍技术、集约化育苗技术五个方面工作,全面提升我省栽培技术水平。

3.2 园艺植物育种技术领域

随着我省园艺产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大众对园艺产品的质量和多样化需求与日俱增,中国园艺作物育种将由产量育种转向品质育种。多年来,我省科技工作者对于园艺作物新品种的培育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省育种工作缺乏优异的育种素材,已经成为限制品种改良产生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因素,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当加强投入较大的财力、物力和研究手段对国内外园艺作物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并对拥有的种质资源进行深入的鉴定、评价研究,充分发掘利用野生品种资源,筛选出优质、抗病、抗逆的优异资源材料。以常规育种为主,结合现代生物技术,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工程、离体组织培养、单倍体培养、辐射诱变育种等手段,将来源不同的种质进行多方融合,培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育种材料,构建遗传背景宽阔、遗传多样性丰富的基础群体,实现种质资源的创新突破,培育出具有创新性的园艺作物新品种。

3.3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保存领域

随着农副产品竞争的加剧,国家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与应用日益重视,种质资源的保存技术研究彰显重要,利用生物技术有效保存种质资源是趋势。我省虽然利用离体培养技术在低温和超低温保存园艺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存在着离体培养材料过窄的问题,尽管园艺作物超低温保存最大的进展是茎尖和分生组织培养,完全玻璃化法冷冻保存的植物材料已涉及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和原生质体,但大部分园艺作物的低温保存研究还停留在试管苗、胚培养及茎尖的研究,且保存时间不长,研究仅限于实验室阶段,尚未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实际。今后,研究的重点是克服保存后存在难以正常分化生长、材料的生活力和成活率低等问题,同时解决保存时间问题。应扩大试验材料对比范围,不同材料使用的最佳冷冻保护剂种类及浓度组合的筛选,同时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对保存过程中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稳定性进行检测。总之,研究工作重点在于探讨便于应用并适用于不同园艺作物品种的方法,建立一套有效、安全、简便、实用的种质资源保存技术体系并最终投入实际应用。同时,种质资源保存是基础性工作,很难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种质保存必须成为持久性工作,国家、省有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园艺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共享平台建设,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提高利用效率。

3.4 园艺植物生态学领域

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省园艺产业未来的主要方向。长期以来在工业化农业的背景下,园艺产业的增长方式,是以资源过量消耗、土壤生态系统退化、产品安全性降低、环境污染日益严峻为代价的。因此,必须改变目前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建立园艺作物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人、园艺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同时把园艺作物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损害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使园艺作物循环经济体系中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更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在农业措施方面,可实行中耕、轮作、清园、果实套袋等方法,在生态措施方面,可实行果园生草、生物防治、营造防护林等方式来保持生态平衡、改善作物生长发育环境,生产优质、营养、安全园艺产品的重要举措。

3.5 园艺植物采后处理与加工领域

由于我省园艺业产业链发展极不平衡,制约了产品整体效益的提升。尤其是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藏、加工和市场营销等产后环节最为薄弱;采后增值率低,产业整体效益无法充分发挥,严重制约了园艺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需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我省园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加强在园艺品种和栽培技术、采后处理、低温运输系统、质量保障、植物检疫等方面,通过国际合作,努力提高我省园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把好产品生产质量关,克服检验检疫瓶颈,尽快推广套袋栽培、优质化栽培等先进生产技术,特别是要严格按照农药审定范围选用低残留、低毒农药品种,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发展优质、安全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园艺产品采后处理与加工的支持力度,首先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完善有关政策扶持措施。其次应在财政和信贷资金上给以必要的支持,对重点名优产品基地和龙头企业的良种选育、新技术推广等给以必要的财政补助,对园艺产品采后处理与加工厂的建设给予优惠的贷款支持。大力宣传和推广适时采收、采后及时处理及贮藏保鲜新技术,要做好产品的信息发布和预警预报工作,为生产企业和农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加强园艺产品保鲜、贮藏、运输和加工技术的研究,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科技研究与生产实际的紧密联系,切实解决我省园艺产品在保鲜、贮藏、运输和加工方面的技术难题。

4 福建省园艺学科发展的总体思路

4.1 充分发挥地理气候优势

福建发展园艺产业区域优势相当明显。福建的海洋性气候与丘陵山地的结合,具有独特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型的自然优势,且由于多山具有垂直变化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园艺业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气候,适宜生产的园艺种类多。因地制宜地利用特殊性气候发展特色园艺产业,如闽东发展晚熟龙眼、荔枝;闽北高海拔区域发展反季节蔬菜、园林苗木;高山区域发展高山茶;漳厦热带区域发展热带花卉等等,最大限度发挥地理气候优势,形成特色园艺产业。

4.2 充分发挥地缘优势

福建是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域,有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福建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国家重大建设工程;因此,要坚持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重点领域及其有关园艺植物的优先主题和贯彻落实我省《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台湾园艺产业已达世界先进行列,福建应充分利用海峡两岸的优势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加强与台湾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台湾园艺(果菜花茶菌)良种、现代生产理念和模式、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经营管理等,为海西建设创建新平台,推动两岸园艺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加速构建联结东岸、呼应周边、辐射全国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新格局。

4.3 加强园艺基础科学研究

加强园艺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揭示果实品质形成的机理,找到调控的关键点,探明我省重要果实种质品质组分的基础数据及遗传规律,建立果实品质性状表达谱和代谢组谱,提供园艺作物重要的基因资源和高效的育种方法及创新基础平台,提高我省园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福建园艺产业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资源创新方面,不断创新园艺作物优异种质材料,创制园艺产品的品质资源纯系和遗传研究群体,为福建园艺产品的品质改良奠定基础。

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对福建园艺产业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提高产品的品质,优质果品率、出口果品优质率大幅度提升。提高园艺产品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力,提高产业的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园艺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4.4 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优势产业体系

根据区域特点,引进新品种,运用先进的生产理念和栽培技术,发展高效、优质的优势园艺产业;淘汰效益差的品种和生产园,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通过整合全省各方力量、各类资源,建立一批现代园艺作物示范园区,引导、扶持和培养园艺企业走区域化发展道路,形成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生产格局,最终形成强有力的区域竞争优势。

4.5 健全园艺产品的采后及加工体系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是国际上比较常用的园艺产品保鲜加工标准,我省园艺产业要想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需建立健全HACCP和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市场一体化的有机链接体,促使园艺产品采后处理和加工逐步多样化、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推动我省园艺产业采后及加工体系的健全和发展。

4.6 加强园艺产品的品牌及流通体系建设

随着国际市场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品牌战略正日益成为园艺产品营销的主要手段,努力使我省更多的园艺产品成为知名品牌,以品牌带动营销和市场。加强政府引导建立园艺产品产销的信息化平台,加大力度做好生产、销售的统计分析,做好未来生产、市场需求的预测预报工作,从而保证园艺产品生产的计划性,减少销售的盲目性,降低市场的波动性,逐步建立健全园艺产品流通体系,确保产品流通的流畅和低成本。

同时,在人才建设方面,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园艺科学研究和推广队伍,提升园艺科学研究、生产水平,整体步入国内先进的产业体系,支撑福建园艺作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 杨洪强, 接玉玲. 世界有机农业现状与我国有机园艺发展策略[J]. 园艺学报, 2008, 35(3): 447-454.

[2] 刘长虹. 世界设施园艺发展历程的启示[J]. 天津农林科技, 2009, (6).

[3] 福建省农业厅. 福建省果树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 中国果业信息, 2009, 26(6): 25-27.

[4] 王丽花, 黎其万, 和葵, 等. 我国花卉质量标准现状及与国外比对分析[J]. 农业质量标准, 2008, (2): 29-32.

[5] 张胜菊. 现代生物技术在蔬菜育种中的应用[J]. 农技服务, 2009, (4): 34-35.

[6] 陈玉水. 台湾蝴蝶兰的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概述[J]. 西南园艺, 2005, 33(5): 26-29.

[7] 杜胜利, 马德华. 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培育优良蔬菜新品种[J]. 农业与技术, 2002, 22(2): 58-62.

[8] 刘庞源. 蔬菜种质资源保存现状与展望[J]. 蔬菜, 2008, (4): 6-7.

[9] 张玉刚, 郭绍霞. 葡萄种质资源鉴定方法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 2005, 17(1): 70-74.

[10] 刘淑芹, 王铭. 我国果树转基因的研究概况[J]. 北方果树, 2008, (5): 1-4.

[11] 林晓红, 郭福生. 福建省花卉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2): 326-330.

[12] 孙占祥, 谭栋. 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J]. 辽宁农业科学, 1999, (6): 25-28.

[13] 黄爱萍, 郑少泉, 胡文舜, 等. 生物技术在枇杷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的研究进展[J]. 福建农业学报, 2008, 23(4): 457-461.

[14] 岳凤丽, 姜桂传, 刘恒朗. 我国园艺产品贮藏保鲜与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保鲜与加工, 2004, 4(4): 35-36.

[15] 黄璘. 澳大利亚新西兰热带水果采后处理与加工技术[J]. 中国热带农业, 2005, (1): 26-29.

猜你喜欢
园艺花卉种质
李鱓·花卉十二开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花卉之二》
园艺系
园艺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水晶泥花卉栽培技术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