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成亮
高血压病并左室肥厚(LVH)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在高血压患者中,左室肥厚发生率约20% ~60%,它不仅与血压增高的程度密切相关,还与动态血压的变异性及血压模式的改变有关[1-3]。本人结合临床,运用动态血压监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法探讨动态血压变异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有否相关性及能否根据血压变异性预测左室肥厚的发生率。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07月至2010年8月于我院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高血压患者350例,其中男240例,女110例,高血压病史5~10年。高血压诊断标准符合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高血压治疗指南标准。除外继发性高血压、重度贫血、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所有受试者在检查期间仍然服用降压药物治疗。
1.2 方法
1.2.1 采用北京美高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无创性携带式血压监测仪,观察24h血压指标(昼夜平均收缩压,昼夜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下降百分率。
夜间血压下降率=(日间均值-夜间均值)/日间均值。动态血压分型标准:夜间血压下降率≥10%为杓型;0~10%为非杓型;<0为反杓型[4]。根据动态血压曲线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勺型组(n=180)及非勺型组(n=170),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2 心脏超声检查:采用HDI5100SONOC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以男性LVMI>134 g/m2,女性>110 g/m2作为左室肥厚诊断标准[5]。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类,LVMI男>134 g/m2,女>110 g/m2定为 LVH患者;LVMI男≤134 g/m2,女≤110 g/m2定为非LVH患者。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出现LVH患者85例,非LVH患者95例,LVH发生率47.01%;对照组LVH患者103例,非LVH患者67例,LVH发生率60.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现LVH的比较
大量的研究资料证实高血压合并LVH的脑卒中、心绞痛、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增多,LVH目前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而受到重视。具体的形成机制目前还不太明确,但许多学者经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与左室肥厚的发生率存在相关性[1-3,5]。郭艺芳等[6]根据24 h动态血压变化曲线把高血压患者分为勺型,非勺型及反勺型,血压这种昼高夜低的生理性波动消失,长期使心血管系统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状态,加重左心室后负荷从而促使LVH的形成。本研究非勺型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发生率明显高于勺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符。因此通过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曲线可以一定程度的估计左室肥厚的可能发生率,及时进行预防,规律服药,控制好血压,尽可能的避免左室肥厚的发生。
[1]陈明晖,陈德芳.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探讨.福建医药杂志,2010,32(2):41转131.
[2]宋友元,葛良清.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动态脉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关系.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9):808-810.
[3]施红领,刘怀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左心室肥厚相关性研究.宁夏医学杂志,2009,31(4):339-341.
[4]吴丽阳.高血压的动态血压监测分析研究.PJCCD,2010,18(11):1620.
[5]杨仁贵.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及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11):301.
[6]郭艺芳,刘坤申.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5:484-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