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容,杨雪娟,林佐街
(1.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2.浙江天一园林有限公司,浙江 温州 325011;3.嘉兴市明大绿化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嘉兴 314009)
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道路绿化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精神内涵。因此,城市的道路绿化应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问题。行道树作为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城市居民关系最为密切的城市基础设施之一[1],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景观质量、生态意识的增强,苍南县城行道树的配置显得较为落后。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最南端,濒临东海,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苍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4~18℃左右,年平均无霜期为 208~288d,年平均降雨量1670.1mm[2]。目前,苍南县城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树种约95种如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石楠(Photinia serrulata)、樟 树(Cinnamomum camphora)、喜 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广玉兰(Magnolia grandi f lora)、榕树(Ficus microcarpa)、洋蹄甲(Bauhinia variegata)、海桐(Pittosporum tobira)、小蜡(Ligustrum sinense)等,而在道路绿化中应用的树种则为20种,其中乔木为12种,灌木8种。
笔者实地调查了苍南县城道路46条,其中主干道20条,次干道26条,涵盖了县城内所有道路。确定了各道路的行道树树种,测量其胸径、高度,并记录其长势、生长环境等,结果见表1。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3]。
表1 苍南县城主要道路行道树调查统计结果表
表1结果表明:苍南县城行道树现有树种共计12种、11科,按数量多少依次为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浙江樟、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 f olia)、桂花(Osmanthus f ragrans)、白兰花(Michelia alba)、柳树(Salix matsudana)、凸瓣杜英(Elaeocarpus glabripetalus)、无患子(Sapindus)、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海枣(Phoenix dactyli fer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苍南县城行道树的基调树种为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 f olia),二者合计占整个行道树总量的85%。其他8个树种均为近3年来所新栽植树种,尤其是无患子(Sapindus)、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海枣(Phoenix dactyli f era)为近1年内种植,其中樟科树种的出现次数最多,频率为71.4%,这样使得整个街道千篇一律,景观显得过于单一,而且不能体现苍南的特色和文化底蕴。从生态方面来说,过分使用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 olia),使得整个县城的生态系统过于简单,病虫害暴发的可能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强。由表1可以看出,很多街道使用单一的树种,导致行道绿化树种的生态功能不能发挥最大效率,也降低了行道绿化树种的整体抗性,在这些街道中,塘北路、城中路、莲池路、大门路、建新路、华侨路等属于老城区,车站大道、人民大道、江湾路等属于新城区,可以看出新城区的绿化树种比老街区丰富。在调查的46条道路中,有30条有绿化,占所调查道路总数的65.5%;16条无绿化,占所调查道路总数的34.5%。此外,相当一部分道路行道树中夹杂着其他树种。人行道多为水泥砖块、水泥、瓷砖,树池内土壤板结。
城市道路是人员活动密集区,人为损伤行道树的现象时常发生,如擦伤树皮树干、压断树枝等现象,特别是老城区道路大整改中,对道路建设与拓展时对街道绿化的挖掘与破坏,严重影响了行道树的正常生长环境,而且在行道树周围堆放垃圾、摆摊等行为也对行道树的破坏尤为严重。
在行道树中,樟树的出现次数最多,频率为71.4%。成年樟树虽然冠大荫浓,夏季遮荫效果极佳,但冬季过于荫蔽,遮挡阳光,极易使人产生阴冷的感觉。此外,成年樟树树干不直,作为行道树的景观效果欠佳。每年春季,大量樟树集中换叶和落果时,给城市环卫保洁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不宜过多应用[4]。
由表1可以看出,目前观花树种只有两种桂花(Osmanthus f ragrans)和白兰花(Michelia alba),而且数量不多,使整个县城的一年四季的景观变化不大,感觉不到节奏的变化,使整个县城失去活力。
老城区由于过去在规划上没有很好的预留绿化空间,导致老城区的行道树多为一排,而且有些行道树无树冠,缺枝少条、七零八落、孤弱无依,遮荫效果极差,有的人行道上甚至没有行道树。
在调查的46条道路中发现,25条道路的行道树上空有电力线路、通讯线路,占绿化道路总数的54.32%。大部分树池内的土壤被行人踩踏而板结,部分行道树上甚至有居民晾晒的衣服、拖把等。沿街部分餐饮店随意排出的气体、污水等也影响了行道树的生长。此外,同一道路上的树木大小不一致。
建议小街、短街一街一树,大街多树间植,既可以考虑树木景观的季相变化进行配置种植,如选用季相变化明显且观赏价值高的行道树种植的树种,如银杏(Ginkgobilob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无患子(Sapindus)、榕树(Ficus microcarpa)、苦楝(Melia azedarace)、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 f oli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广玉兰(Magnolia grandi f lora)、南洋杉(Araucaria cunninghamii)、白兰花(Michelia alba)等,又可以起到交通导向作用。
在立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在道路绿化带配置中、小乔木如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桃树、梅花、石榴(Punica granatum)、茶花(Camellia japonica)、含笑(Michelia)、盘槐(Sophora japonica)等或花灌木如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栀子花(Gardenia jasminoides)、米兰(Aglaia odorata)、金丝桃(Hypericum chinense)、金丝梅(Hypericum patulum)、迎春花(Jasminum nudi f lorum)、六道木(Abelia grandi f lora)等,真正达到乔 、灌 、草 ,高 、中 、低相结合的目标,使道路绿化景观呈现出层次化。同时,在单位面积内增加植物的数量,用混交的方法获得较大的叶面积系数,极大地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最大限度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5]。
目前,苍南县城的行道树种类较少,长势呈明显下降的趋势,病虫害发生较严重,主要是由于对道路绿化树种的开发利用工作重视不够。因此必须积极开展道路绿化树种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6]。首先,应该摸清苍南县城现有的绿化树种,特别是优良的乡土树种,选择性状优良、观赏价值高、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作为苍南县城城市绿化的树种,如榕树(Ficusmicrocarpa)、洋蹄甲(Bauhinia variegata)、乐昌含笑(Micheliachapensi)、广玉兰(Magnolia)、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桂花(Osmanthus f ragrans)、女贞(Ligustrum lucidum)、无患子(Sapindus)等树种、其次,适当引进一些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的优良树种,以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丰富城市的景观。如银杏(Ginkgobiloba)、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月季(Rosa chinensis)、鹅 掌 楸 (Liriodendron chinense)、枫香(Liquidambar f ormosana)、凸瓣杜英(Elaeocarpus glabripetalus)等树种。
由于县城老城区的路面一般狭窄,树冠修剪量较重,而新建或改建道路,所种树种规格一般较大,截干断根严重,造成树势衰弱,因此,加强现有行道树种的养护管理水平,对行道树进行科学管理,如合理的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措施,要根据不同树种,因地制宜,提高养护水平,增强树势,提高观赏价值,延长树木寿命,保持街道绿化景观的稳定性。
随着近几年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苍南县城现正进行“绿色苍南”、“低碳苍南”的创建工作,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相信在广大苍南市民的共同努力下,苍南县城的城市绿化必将更上一层楼,而行道树作为县城的“名片”之一,也必将迎来全新的面貌。
[1]张付根,薛金国,尤扬.城市园林[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苍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苍南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3]刘晨舒,林 平,许建欣.福州市城区行道树的调查分析与评价[J].福建林业科技,2007(4):39~43.
[4]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5]肖复明,曾招叔,蔡文经.南昌观赏树种的选择与应用[J].江西林业科技,2003(1):32~33.
[6]李 静,余皖苏.行道树研究[J].中国园林,1997(4):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