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蓉
浙江省松阳县中医院(浙江松阳 323400)
定喘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42例
钟晓蓉
浙江省松阳县中医院(浙江松阳 323400)
目的 观察定喘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热哮)的疗效。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普米克令舒加万托林加氧泵吸,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定喘汤加减,两组均以3d为1个疗程,治疗2疗程后评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定喘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热哮)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支气管哮喘 热哮 定喘汤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病、疑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吸入糖皮质激素成为现代医学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本病易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质量,因此倍受关注。笔者应用定喘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小儿热性哮喘,疗效满意。现将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80例患儿均来自2009年3月-2010年9月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哮喘患儿,诊断参照《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1]中有关哮喘的诊断标准(排除咳嗽变异性哮喘)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哮喘发作期痰热壅肺证的诊断标准,病情分级属于轻、中度者,排除咳嗽变异性哮喘。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13个月至13岁;对照组38例,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15个月至14岁。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以吸氧,予普米克令舒1~2mL/次,加氧泵吸万托林 0.25~1mL/次,2 次/d,疗程 3~6d;合并感染者静点头孢替唑钠 40~80mg/(kg·d)。 治疗组加用定喘汤加减:炙麻黄5~10g,白果 5~8g,款冬花 10~15g,苏子 6~12g,法半夏 6~12g,桑白皮 10~15g,杏仁 5~10g,黄芩 6~12g,葶苈子 6~12g,鱼腥草10~15g,白芍 10~15g,钩藤 5~10g,炙甘草 5~10g。 高热加生石膏15~30g,知母 10~15g;痰黄而黏稠加瓜蒌 10~15g,陈皮 6~12g;咽痛加牛蒡子5~10g;便秘加炙大黄3~5g。每日1剂,水煎取汁,少量频饮。两组均以3d为1个疗程,治疗2疗程后评价疗效。1.3 疗效标准 依照《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临床治愈:治疗7d后咳喘消失,双肺哮鸣音消失。显效:咳喘明显减轻,双肺少许哮鸣音或偶闻哮鸣音。有效:咳喘减轻,双肺哮鸣音减少。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学“哮证”、“喘证”范畴,发病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责之于素体肺脾肾三脏不足;外因责之于感触外邪,属本虚标实证,发作期有寒哮和热哮之分。小儿为“纯阳”之体,感邪之后,很快入里化热,痰热蕴肺,在临床患儿在急性发作期以热哮为多。《证治汇补》云“哮为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而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结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故肺中内伏之痰为发病的关键,中医以“治病求本”为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目前西医认为本病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的基本病变,由此引起的气流受限,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基本特征。治疗时首选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尤其是在发作期可抑制气道炎症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并能增加β2受体激动剂的支气管扩张作用。本研究采用普米克令舒和万托林联合应用加氧泵吸,兴奋气道受体,松驰气道平滑肌,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增加气道纤毛活动。同时口服定喘汤加减方,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定喘汤方源至《扶寿精方》[3]。炙麻黄辛温,既能定喘,又能解表,具有宣肺平喘,解表散邪之功,为止喘良药。白果甘涩,敛肺定喘,祛痰止咳。两药合用,既能增强平喘之功,又能防麻黄辛散太过耗伤肺气。一散一收,相反相成,共为君药。桑白皮甘寒,黄芩苦寒,清泄肺热,止咳平喘,并可制约麻黄之温,以防助热;杏仁、苏子、款冬花、法半夏皆能降气平喘,化痰止咳;葶苈子,泻肺平喘;鱼腥草,清热解毒,协助君药加强平喘祛痰之功,共为臣药。炙甘草祛痰止咳,调和诸药,为佐使药。全方宣、敛、清、降并用,诸药相伍,使痰热清。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2003年修订).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 [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1994:25.
[3]张尊如,韩红伟.关于定喘汤方源、治证及用药问题的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5):337-338.
R725.6
B
1004-745X(2011)10-1676-01
201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