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波
四川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使得昔日山河破碎、断壁残垣的地震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创造了人间奇迹”。为什么四川能如此坚忍不拔挺起脊梁,为什么灾区群众能如此感恩奋进自强不息,为什么蜀水天府能如此书写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壮丽篇章?走进灾区,深入思考,我们找到答案——支撑四川战胜惨烈天灾的是五种伟大的力量。
旗帜的力量
旗帜,坚定人民的信心。大难当头,党是灾区人民最值得依赖的大靠山。群众最困难、最痛苦、最需要的时候,党就在身边。地震发生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迅速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部署,国务院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组织动员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心系灾区、情牵人民,亲临灾区一线指导抗震救灾,慰问受灾群众,给四川人民以极大鼓舞。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四川省委、省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省委书记、省长等省级领导同志以最快的速度奔向灾区,靠前指挥;几小时内,省、市、县、乡抗震救灾组织指挥体系基本形成。灾区各级党委临危不惧,周密组织,关键时刻充分发挥了顶梁柱作用。党的基层组织快速行动,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第一时间挺进龙门山断裂带,军民团结奋战,先后打赢了抢险救人、安置群众、抢通保通、卫生防疫、防治次生灾害、维护灾区稳定等一场场硬仗。
旗帜,坚实人民的信任。地震发生后,党的各级组织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忠诚地担当起人民的托付。震后第七天,四川省委、省政府就开始谋划灾后重建工作,提出“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灾后重建总体目标,作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决策。在当时的背景下,果断作出“两个加快”这样的决策,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智慧。三年过去,实践证明,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的系列决策是正确的,不仅迎来了灾区脱胎换骨的大变化,赢得了灾区群众一颗炽热的心,也迎来了全省经济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沧海桑田,再还一个锦绣巴蜀”,四川省委、省政府兑现了三年前向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事实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伟大旗帜的力量坚如磐石。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人民、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具有强大的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
科学的力量
科学救灾的根本在于民生为要、科学救人。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抗震救灾的实践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抢险救援阶段,坚持以人为本、救人第一,紧急开展生命大营救,从废墟中救出生还者83988人,救出人数与死亡、失踪人数之比达到1:1,创造了极高的救生率和最低的致残率,生动诠释了科学救灾的核心内涵。在安置群众阶段,坚持安民为要,依靠科学的指挥和科学的方法,打赢了一场百日攻坚、应急安置的硬仗。用10天时间完成1500万人的应急安置,用3个月时间完成530万户、1200多万因灾房屋损毁无家可归群众的过渡性安置。
科学重建的实质在于民生为重、科学规划。在恢复重建阶段,坚持民生优先,创新了科学重建的思路方法。震后一年内,355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万户城镇居民住房基本完成;心理康复工程的实施,精神家园得以重塑,灾区干部群众逐渐走出灾难的阴影;再生育服务的精细开展,灾区符合再生育政策且有生育能力和生育愿望的4081个家庭已诞生2990个新的生命;3000多所学校、1300多座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成了精品工程;都江堰到映秀的高速公路震后一年建成通车,震后开工的成灌高铁16个月建成投入运营,一大批基础设施重建项目相继完工,支撑灾区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提前了10到20年。以人为本体现人性的光辉,科学规划折射决策者的思想。这些成就的取得,靠的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科学规划的引领和科学有力的施行。
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民生为大、科学持续。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的策略,使灾后重建过程成为了灾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科学发展能力、奠定长远基础的历史进程。在重建和发展中,立足于“让灾区群众既要住上好房子,又要过上好日子”,坚持灾后恢复重建与城乡统筹改革相统一,一盘棋筹划城乡住房重建、产业重建、旅游重建、文化重建、生态重建,灾区经济、文化、民生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实现再生性跨越,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大大超过震前水平,灾区恢复重建在“原地起立”的基础上实现了“发展起跳”。实践证明,一切尊重科学、一切依靠科学、一切讲究科学,路子就会越走越宽广。
体制的力量
现代社会发展表明,一个国家体制的性质是决定这个国家走向的核心内因,考量国家体制能量的差异往往是看其在处理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公共事件时的实际表现。在大灾面前,能够以强大的动员力和高效的组织力在极短时间内快速集结和有效配置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科学有效应对,最终战胜这场天灾,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做到。
灾后恢复重建中,从中央到地方统一协调行动,形成强大合力。全国军民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各种方式支援灾区,谱写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大爱无疆、共克时艰的时代赞歌。事实告诉人们,一个国家体制的功能总是与其地位、角色和环境相联系,在常态下很难评判它的优劣,但在紧急状态下其功能的发挥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国之所以能够有效应对巨大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挑战,办成大事、办好难事、办妥急事,关键在于有强大的体制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我们克难制胜的法宝。
精神的力量
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人群既是血肉之躯,也是精神之躯。我们应当把那些不朽的和永恒的东西视为生命的瑰宝加以传扬,那就是精神的力量。在这场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凝结起来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展现出了世所罕见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契合的丰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炼与升华。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胡锦涛总书记站在汶川地震废墟上发出的宣示,气贯长虹,至今仍然在我们耳边回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社会各阶层、各民族,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在灾难面前感同身受、空前团结在一起,仅捐款捐物就达767亿元,体现的是民族大爱,反映的是互助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了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几十万援建大军、100多万名志愿者从天南地北走来,与灾区干部群众挥汗流血、携手共进,展现的是一家亲情,折射的是团结精神。“舍小家、为大家”,为了群众的生命、生活与幸福,灾区党员干部冲锋在先、吃苦在先、尽责在先,多少人累倒病倒甚至牺牲在抗震救灾一线,彰显的是党性光辉,透出的是奉献精神。“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灾区人民不等待、不依赖、不观望,自己动手,流血流汗,重建家园,展示的是坚韧拼劲,饱含的是吃苦精神。在全域灾区,在华夏大地,党心、国心、人心、爱心,心心相连,迸发出不竭的精神力量,闪耀着永续的时代光芒。
灾后重建的过程也是四川人民精神成长和品格再造的过程,伟大的精神力量实实在在地写在了重建物质家园的一砖一瓦上、重建精神家园的一点一滴中。“文化安民、文化富民、文化惠民、文化利民、文化强民”的“五民模式”,是四川灾后文化重建奉献出的独特样本,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添了范例,极大地丰富了精神价值的内涵,提升了精神价值的力量。
人民的力量
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人民的力量彰显于抢险救灾的紧急状态之中。在灾难发生的瞬间,灾区群众在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带领下,第一时间组织自救、互救,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
人民的力量爆发于恢复重建的艰苦历程之中。恢复重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真正英雄是人民群众。千千万万灾区干部群众迅速从废墟中顽强站立,用双手重建家园,用双手开创未来。灾后重建的各个环节,都坚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群众认可是灾后恢复重建的最终标准。“参与式重建”、“坝坝会”、“板房夜话”、“一事一议”等协商式民主方式,激发了群众强烈的自主性、持久的能动性和非凡的创造力,群众的支持拥护、主体作为是重建得以顺利推进最基本的保障,群众真正成为政策制定的参与者、灾后重建的建设者、基层自治的主导者、重建成果的受益者。
人民的力量释放于发展振兴的开拓进取之中。四川省在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同时,加快推进地震灾区发展振兴,制定和实施《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集中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灾区群众就业创业,抓好灾区扶贫帮困工作,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加强社会事业和社会建设。这是倾听民声、尊重民意而作出的决策,唤起了灾区人民坚强奋进的内生力量。有理由相信,全省人民再干一个10年,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宏大目标必将实現。
四川从历史中走来,在给定的条件下创造了历史。回望千百年来逝去的岁月,真正能够堪称历史性伟大变迁并被世人赞誉的事件,往往是在对极端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中国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当数其中一颗闪亮的星星。天府巴蜀崛起危难,创造出超越自然的奇迹,这是人类救灾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历史作证,天空作证,苍山作证,胜利属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胜利属于伟大的中华民族,胜利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胜利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胜利也属于英雄的四川人民。
(作者为中共四川省委副秘书长)
责编/高源 美编/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