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华
位于南美洲的巴西,距中国十分遥远,但对中国人来说,它并不陌生。巴西足球举世闻名,中国人因足球记住了巴西;巴西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是世界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中国人也因这奇特的节日而熟悉了巴西。
中国人对巴西的感情,却是因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早在190多年前,就有中国的茶农,漂洋过海到巴西种植茶叶。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的国家森林公园里,至今仍保存着象征中巴友谊的纪念性建筑中国亭。
导游项之羽是巴西通。他七岁随祖母移民巴西,已在此生活了46年,对巴西情况了若指掌。他带我们来到科帕卡巴纳海滩。这个海滩是世界最著名的海滩之一,也是里约热内卢主要的集会和文艺演出场所。有一年的元旦前夜,为迎接新年,海滩上聚集了400多万人,景象十分壮观。元旦钟声敲响时,无数烟花冲天而起,把整个海滩变成了白昼。
离开海滩,我们乘坐只有两节车厢的牵引小火车,登上了科尔科瓦多山。该山的形状远看像驼背人,所以又称驼背山;该山峰顶竖了耶稣像后,又被人叫作基督山。耸立山顶的耶酥像是为庆祝巴西独立100周年而建的。它是巴西著名雕塑家席尔瓦.科斯塔的杰作,高38米,仅头部就长达3.75米,伸展的两手长达28米。在耶稣塑像落成举行大典那天,当照明灯打开的时刻,全巴西的教堂都钟声齐鸣。
我们下车后,又走了215级台阶,才来到塑像底部的平台。仰望耶稣塑像,心底的确荡漾起一钟庄严肃穆的感觉。耶稣像面对浩瀚无际的大西洋站立,双臂平展,远望状若巨大的十字架。像的造型线条简洁明朗,在底部探照灯的照射下,全身呈银灰色,这是钢筋水泥的身躯外贴了一层软玉片而出现的效果。塑像的含义是,救世主伸展双臂,拥抱这座城市,把爱撒向世界。
离开耶稣山,我们又乘缆车登上了离它不远的面包山。该山由两个遥遥相对的山头组成,峰顶呈圆形,四壁光滑,远看状若面包,故得名。面包山比耶酥山矮,但登临其上,海光山色,都市万象,尽收眼底。我们站在山巅极目远眺,只见一侧是烟波浩淼的大西洋,远处的海岛在水雾中时隐时现,近处海湾港口里,各种游艇密如海鱼江鲫,两者之间,可见点点白帆在风波里出没。另一侧,里约热内卢的市容街景清晰可见,屋舍楼宇摩肩接踵,街巷就像划分原野的阡陌小道,无数汽车像蝼蚁一样在其上爬行。漫步在山顶时我注意到,几条主要路径上也像海滨大道一样,铺砌着黑白两色的小石块。不禁问,这是巴西特产吗?项之羽笑着告诉我,想不到吧?这可是葡萄牙特产!原来,殖民统治时期,葡萄牙商船满载着从巴西掠夺的珍稀物产,运往葡萄牙,返航怕空船难经风浪,便装载了这种石块压舱。真可谓夺其珍宝,还其石块。后来,又废物利用,将其作了铺路石,也算留下了一点殖民统治的“纪念”。
到巴西领略亚马逊风光,是我多年的愿望,这次总算如愿以偿。为深入亚马逊热带雨林,我们飞行了五个多小时,来到亚马逊州的首府马瑙斯。
马瑙斯靠近赤道,气候炎热,我们一下飞机就感到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这次我们的导游吴女士是台湾人,在马瑙斯已生活了24年。她告诉我们,马瑙斯虽然很热,但雨量充沛,时不时阵雨会带来凉爽,外来人逐渐就能适应。这里热带森林茂密,水资源丰沛,林产水产异常丰富,生存很容易,锅热了去捕鱼捉蟹都来得及。周末她丈夫抽空捕捉的鱼蟹,全家人一星期都吃不完。吴女士笑着说,这里还有一个男士会感兴趣的特点,就是女多男少,男女比例是一比七。造成这种状况的不是战争,而是自然环境。科学家发现,这里的土壤中含有适合雌性繁育的物质。男士到马瑙斯,不愁找不到妻子,找几个也不难办到。所以,这里外来人口不少,也留下了不少混血儿。
吴女士告诉我们,马瑙斯有许多其他地方难得一见的物种,这和它多数地方保留了原生态,环境没有被严重破坏有很大关系。
第二天九时,我们登上一艘游艇,经马瑙斯市中心区,再顺流而下,沿途欣赏亚马逊流域风光。离开城区,河两岸的热带雨林便越来越茂密,乔木、灌木、阴生植物、藤本植物,各种花草,密密匝匝,相互勾缠连接,荫蔽挤压,争夺地盘,展现出一种旺盛生机。很多地方都人迹罕至,只有野生动物会偶尔光临。船到黑河与所罗门河交界处,河面变宽,前面的水面,一半是白色,一半是黑色,阴阳相接,泾渭分明。这难得一见的景象,显然是两条水质不同的河流汇合而形成。汇流一段时间后,慢慢就消失了。
时近中午,我们在印地安人保罗开的水上餐厅下了船。这家餐厅搭建在两条浮船上,是全木质结构建筑,可以在水上移动。也是个活动码头。用过餐,我们换乘小艇,向亚马逊支流深处印地安人的聚居地驶去。这一带河道变窄,两岸全是茂密的热带雨林。小艇航行了半个多小时,就见岸边树丛中有小木船划出,不一会就靠近了我们的小艇。划船的是个光膀子的印地安小男孩,他肩上趴着一只懒猴,手上捧着一只小指猴,举起来给我们看,见我们没在意,又从船舱里抱出一条蟒蛇,摇动着向我们展示。我们注意到,舱里还有一只巴西龟。导游告诉我们,如果愿意,可与小男孩和动物合影,但要支付一定费用。我们中有人递给小男孩一美元,与他和两只猴子合了影。
在印地安小男孩的带领下,我们在一处较平缓的河岸下了船,走了不长一段路,来到一个印地安人聚居的小村。村里散落着一些简陋的印地安小木屋,每幢木屋前都蹲坐着几个印地安妇女和老人。村口的一块开阔地上,有几个卖印地安木雕与首饰的地摊。显然这是一个游客常至的村落。村里的印地安人目光安静地注视着我们进村,摆地摊的人指指他们的货物,希望我们去选购。几个只有四五岁的印地安小孩走过来,拉着我们的手,往家里带。我进了两家的门,看到他们虽家徒四壁,但收拾得很干净,屋里有几张凳子,挂着几张吊床。家中老人见到我们都起身表示欢迎。我们每人选购了几件纪念品,才顺原路回到小艇。
返航途中,小艇的舵手把船停靠在一处绿荫如盖、水面平静的河湾,拿出几根鱼竿,挂上饵递给我们。导游告诉我们,这里可以钓到食人鱼,有兴趣的人可以试试手气。我们中有人惊恐地说,掉下水不是很危险?导游笑着说,没有你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那样可怕,这里也没有那样多食人鱼。果然,我们垂钓近一小时,才钓到三条巴掌大的小食人鱼。食人鱼看起来并不可怕,其形如我国常见的鲳鱼,两侧有红黄相洇的色彩,十分漂亮。如不是看到它嘴里两列如人牙般排列的利齿,很难想象其集群的凶恶,说不定你还会把它当作观赏鱼呢!舵手通过导游告诉我们,可能因为今天阳光太强烈,鱼都到水底去了,不好钓。天气好的时候,钓到一两斤重的鱼,游客晚上餐桌上便可多一道菜。食人鱼味道鲜美,刺也不多,很受食客喜爱。可惜我们运气不好,没有口福。
夕阳西下时,我们回到水上餐厅。用完晚餐,身形健壮的印地安青年罗格,带我们再次登上小艇,开始了夜晚的探险之旅。小艇在夜幕掩护下顺流滑行,罗格站在船头,打开一支长手电筒,让光柱在亚马逊河河沿慢慢划过。突然,他挥手令舵手让船停止滑行,向岸边靠拢。电筒的光柱却始终对准岸边一个地方。我们顺着光柱望去,只见草丛旁的水面,有两个小小的红点。船悄悄向红点靠拢,罗格猛地俯身把手伸入水中,刹那间又提起来,只见他手中已拎着一条半米长的小鳄鱼,在向我们得意地展示。用同样的方法,在别的地点,他又抓了两条小鳄鱼,便带我们回到水上餐厅,让我们与小鳄鱼拍照留念。小鳄鱼很老实,被他夹住嘴巴抱着拎着做各种姿势,都不怎么挣扎。照完相,我们中有人开始担心小鳄鱼的命运。导游告诉他,我们走后,小鳄就会被放回亚马逊河。这里的人,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的意识很强,这样小的鳄鱼,他们是决不会伤害的。罗格徒手抓鳄鱼,其实是个带表演性质的旅游观赏项目。大的鳄鱼,他们一般是不会徒手去抓的,抓起来也没那么容易。鳄鱼的眼睛,被电筒光照到时会泛红光,印地安人根据红光的大小,可以准确判断鳄鱼的大小,不会出现因误抓大鳄鱼而遭遇危险的事。
结束亚马逊河之旅,回到马瑙斯,已近午夜。我却久久不能入睡。亚马逊河流域,可以说是受人类侵害最少的地区之一,但也已遭受现代污染。如不再加强环境保护,也许不用多久,便会成为寻找不回来的世界!
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我便产生了错觉,虽明知在南美,仍觉得仿佛到了欧洲。大道两边的建筑物,街区门店的布置,绿地花圃的设计,都明显是欧式格调;老房屋的装饰,也多数呈巴洛克风格。街上行走的当地人,长相也与南美其他国家不同,大多数都是白种人。阿根廷与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很欧化的国家与城市。它们深受欧洲文化艺术的影响,反过来又以南美文化给欧洲带去了惊喜。
我们的导游小李是中国人,但相当时髦。他留着小平头,蓄了山羊胡子,像个艺术家,看起来很成熟,其实才二十五岁。他十岁到阿根廷,在此生活了十五年,求学的过程基本是在阿根廷完成的,已成为很阿根廷化的华人。他的言谈举止,甚至思维方式,与阿根廷人也很相似,谈阿根廷的情况也如数家珍。他告诉我们,他非常喜欢阿根廷,但也不忘自己是中国人。
从小李嘴中我们得知,阿根廷得天独厚,是世界上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国家之一。资源之丰富、人口密度之小,世上很难有其他国家能与之相比。“阿根廷”在拉丁文中是白银的意思。国名之外,阿根廷还有许多地名也有白银的意思,如拉普拉塔河,就是银河的意思。阿根廷人也很喜欢自己的国名,因为白银之国象征着国家的富饶。其实这个名字来自早期到达阿根廷的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的一个误会。最早到阿根廷的西班牙人,从当地印地安人手中曾掠夺到大量银器,误以为来到了传说中的“银山”。他们把见到的那条大河也以银来命名。称之为拉普拉塔河,他们期待日后银子会像流水一样滚滚而来。其实,阿根廷印地安人的银器来自与之相邻的玻利维亚与智利。令他们失望的是,当时东挖西掘,都没见到银的踪影。阿根廷储量丰富的银,直至近代才被发现。
历史虽然和西班牙人开了个玩笑,但他们很快发现,这里土地肥沃,水源丰沛,适宜放牧耕作。于是,他们留了下来。西班牙与欧洲的一些白人陆续也来到这里。他们渐渐开垦了这片土地,使之变成了粮仓肉库。自此,优质的农产品与畜产品,倒真像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到了西班牙。
小李告诉我们,这片被开垦的土地叫潘帕斯大平原,“潘帕斯”在西班牙语中,原意是“没有树的土地”。可见这片土地的阔荡无涯。开垦潘帕斯大平原的功臣是高乔人。“高乔”是印地安土语,意思是流浪汉,也有孤儿的意思。高乔人的来历,与西班牙殖民者有很大关系。殖民者到达阿根廷,在拉普拉塔河流域寻找白银期间,有不少随之而来的白人,因没有社会地位,不能与殖民者同行,便流落到了潘帕斯平原。为了生存,他们以狩猎为生,并与印地安人生活在一起。许多人娶了印地安姑娘为妻,生出了混血儿后代。带原始色彩的旷野的生活,将他们锻炼得格外强壮,高乔汉子个个马上功夫了得,狩猎本领高强。为了养家糊口,他们四处闯荡,炼就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谋生本领。也养成了他们崇尚自由,热爱生活,向往自然的习性。当然,也塑造了他们不畏强权、桀骜不驯的性格。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就是高乔首先展开的,阿根廷独立战争中的许多英雄,也都是高乔人。
今天的阿根廷人,其实是多民族融合的民族,但他们都以高乔人的后代自居。因为高乔人的性格、习俗、精神、文化,早已渗透进现代阿根廷人的血液精髓之中。阿根廷人爱吃烤肉,爱喝红酒,爱饮马黛茶的习惯,也是高乔人留传下来的。高乔人能歌善舞,热情洋溢,激情四射,在严酷的环境中依然不灭的乐观精神,也已被当今阿根廷人继承发扬。这些,都使阿根廷人在南美民族中显得独具异彩。
小李显然也受到高乔人性格的影响,讲到高兴时,绘声绘色,眉飞色舞,好像高乔人就是他的祖先。他带我参观游览时,也充满了兴致,似乎很希望我们对阿根廷留下美好的印象。刚在酒店放下行李,他就带我们来到拉普拉塔河最大支流巴拉拿河的一个码头,让我们乘船欣赏巴拉拿河网地带的风光。巴拉那也是条很长的河,它在汇入拉普拉塔河之前,形成了一块三角洲,面积近两万平方公里。这里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河网地带,境内有350多条水系,溪流与河道纵横交错,溪河之间隔出了星罗棋布的大小岛屿,岛上长满了温带与亚热带植物,风光旖旎,空气清新,如今已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近郊著名的风景区。游船劈波斩浪,绕行在河网地带,阵阵微风吹拂在身上,十分惬意。在一个小岛的码头,小李带我们下船,来到建在河边的一家饭店。我们在这里尝到了阿根廷名产,上等的烤肉。阿根廷烤肉,特别是烤牛肉驰名世界。我们一落座,厨师便用托盘端上来一大块刚烤好还在滋滋作响的牛里脊,当我们的面,用锋利的长餐刀,切削到我们的餐盘里。切开后牛肉香气扑鼻。肉很新鲜,靠近骨头的地方,有几片肉还带着血丝。吃在嘴里,香嫩无比,味道美妙,且不留一点肉渣。我们还尝了烤羊肉等品种,味道虽也不错,但都不及牛肉。一边吃烤肉,一边品葡萄酒,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小李边吃边介绍说,阿根廷烤肉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烤肉。这也是高乔人留下的饮食文化。吃烤肉,喝葡萄酒,饮马黛茶,是高乔人最推崇的享受,后两样,不一定最好,烤肉却却绝对顶呱呱!高乔人世代生活的潘帕斯平原,草场广袤,牧草茂盛,放养出的牛羊膘肥肉嫩,很适宜做烤肉。如今,阿根廷每人每年平均吃牛肉六十公斤以上。仅此可看出阿根廷人是名副其实的食肉民族。阿根廷人激情四射,精力充沛,爱踢足球,爱跳探戈,会不会与他们爱吃牛肉有关?
酒足饭饱之后,我们又乘船返回布宜诺斯艾利斯。这个城市的大多数居民,都是二十世纪就迁移来的高乔人的后裔。后来才有日本与亚洲其他国家的移民随之迁来,也开始有南美邻近国家的人来此谋生。这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从未产生过不同种族的冲突,不同的文明在此有机融合,使之有了欧洲的高贵、北美的舒适与本土的激情。小李带我们游览的第一个景点竟是瑞寇雷塔墓园。
他看出了我们的吃惊,严肃地说,我认为这里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值得来的地方,因为到这里可以追忆起根廷的历史。通过他的介绍,我们得知,墓园里长眠着阿根廷历史上86位名人,有总统、将军、政治家,还有著名科学家、艺术家。另外,有些大富豪的家族成员也埋葬在此。我注意到,墓园道路虽然打扫得很干净,但多数坟茔前,只有残留的枯枝败叶,显然已很很久没人来祭奠了。只有一处用黑色大理石砌就的陵墓,坟头和面前的纪念铜牌上,插满了鲜艳的玫瑰。小李告诉我们,这是阿根廷劳工们最敬重的爱娃·贝隆夫人的坟墓。她出身贫寒。从政后始终关心劳苦大众的利益,被誉为“劳工之母”。她逝世后,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阿根廷人到她墓前献花悼念。她墓前有一块铜牌上刻着一句话:“如果燃烧我的生命能照亮千万同胞,我愿燃烧自己。天佑阿根廷!”这是她的心声。
在位于闹市区中心的圣马丁广场,小李指着广场中心耸立的一座青铜雕像对我们说,这是阿根廷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圣马丁。雕像立在红色大理石基座上,造型生动传神,圣马丁身穿戎装,骑在高头大马上,高挥右手,似乎在指挥队伍前进。基座四周刻着浮雕,小李告诉我们,上面刻的是圣马丁指挥过的重大战役的场景。圣马丁是阿根廷人心目中不朽的英雄、永远的国父。是他解放了阿根廷,使之摆脱了殖民统治,走向独立。小李用崇敬的口吻说,可见圣马丁不但是阿根廷的国父,也是南美的解放者。可惜他后来遭到上层的排挤,被迫离开祖国,留居欧洲,最后病故在法国的一个小镇。
小李谈起圣马丁,如介绍自己的先祖。他不无夸张地说,圣马丁是阿根廷人的代表,他当年为追求独立自由表现出的热忱与激情,至今还流淌在阿根廷人的身上。也许是为了证明他的观点,晚上九点,他带我们来到一家市中心的小剧场,边用餐边欣赏探戈表演。充满激情的探戈艺术源于拉普拉塔河流域,布宜诺斯艾利斯则是它的摇篮。十九世纪末大批高乔人告别游牧生活,涌入首都,他们与从南欧来的移民一起在新兴的城市里谋生。白天,他们为生计奔波,夜晚,他们聚集在码头、街边的酒肆娼寮中,饮酒作乐,载歌载舞,以休憩放松自己。在这种生活常态的影响下,一种源自底层的民间艺术慢慢诞生,这就是探戈。探戈这一名称源于非洲,在非洲一些地方的方言中,探戈的发音指的是聚会场所。它受西班牙等南欧国家的歌舞的影响,又吸收了阿根廷高乔人与巴西黑人歌舞的元素,节奏分明,舞步独特,热辣奔放。探戈诞生后,很快传到了欧洲并大受追捧。在欧洲受到当地艺术的熏陶改造,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它又回到阿根廷,逐渐成型,成为一种既充满激情,又浪漫高雅的艺术形式。
在阁楼上一支乐队的伴奏下,探戈舞者翩翩起舞,有的舞步徐缓,有的节奏快捷,跳得都十分专注投入,动作异常协调。我虽是门外汉也看得出,探戈是一门乐舞配合非常默契的艺术,舞为形,乐为魂,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不像有的舞蹈,有节奏就可以起舞。
在阿根廷,我们还到了大冰川和火地岛,领略了这个国家壮丽独特的风光。我们登上游艇,由阿根廷湖边的码头驶近大冰川。在湖上绕行了一个多小时,从各个角度观赏了大冰川的北端。我们看到的主要是莫雷诺冰川的立面,一道道巨大的冰川耸立眼前,组成了一道冰雪大坝,在阳光下闪着蓝荧荧的光芒,煞是壮观。弃舟上岸视野更开阔。白茫茫一片的大冰川共由47道大小冰川连接,形成了一个壮美非凡的冰雪世界。它是世界八大自然奇观之一,如今已被辟为阿根廷国家冰川公园。
告别大冰川,我们来到火地岛首府乌斯怀亚。乌斯怀亚是地球上地理位置最南端的城市,它在当地土语中是“向西的海湾”之意,原先是个小渔港,只有几千居民,大都以捕鱼、狩猎、伐木为生。
下午,我们游览了火地岛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是阿根廷南部的自然保护区,严禁狩猎与伐木。保护区很大,我们只能乘坐在一列小火车上,观赏沿途风光。这列小火车过去是运送囚犯到林区伐木的交通工具。允许伐木的年代,保护区一度遭遇严重破坏,森林被乱砍乱伐。小火车行进过程,但见铁轨两旁朽木桩比比皆是。这里被国家定为自然保护区后,伐木被严禁,小火车成了游客的游览工具。保护区内自然生态渐渐恢复,森林、湖泊、雪山、草地交相辉映,到处野兔成群、野鸟呼应。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环境决定生存态度,环境影响行为性格。大自然对人类有至关重要影响,不同地区的不同环境、不同气候,造就了不同人种、不同民族迥然不同的习惯与性格。在阿根廷广袤无垠的土地上,阿根廷人就是这片广阔富饶的土地养育出来的儿女,他们的激情,也来自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