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 沈阳 110024)
矽肺主要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肺结核。两病合并存在,相互影响,促使病情不断恶化。机体对结核的免疫主要由细胞免疫完成,体液免疫作用有限[1]。本实验通过对矽肺患者及健康人群的细胞免疫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加以比对分析,研究细胞免疫与矽肺并发肺结核的关系。
健康组:选取在我院体检正常的退休人员45人,年龄62~75岁。患者组:选取我院收治的矽肺患者52例,年龄60~75岁,不包括影响细胞免疫水平的疾病,如糖尿病、肿瘤等。
免疫溶血素,TRITEST试剂由美国BECTON DICKSON公司提供。
美国BECTON DICKSON公司的流式细胞仪。
健康组:年龄62~75岁体检正常的退休人员45人。患者组:矽肺患者52例,其中Ⅰ期矽肺31例,Ⅱ期矽肺11例,Ⅲ期矽肺10例。
采集试验者静脉血2mL,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后立即送检,提取淋巴细胞13.31,室温下避光反应20min,用美国BECTON DICKSON公司的流式细胞仪检测。
2组患者外周T血淋巴细胞亚群。
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处理。
矽肺组的CD4百分数较健康组明显下降,CD8百分数较健康组明显升高,CD4/CD8比值较健康组明显下降,3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肺结核是矽肺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有研究显示矽肺与肺结核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矽肺病变增加了肺结核预防与治疗的难度,而肺结核病又促进了矽肺间质纤维化的发展[2]。细胞免疫是肺结核主要的免疫保护机制,矽肺患者可能出现细胞免疫状态改变的状况,矽肺患者易并发肺结核可能与此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表1 健康组与矽肺组数据比较(±s)
表1 健康组与矽肺组数据比较(±s)
注:与健康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CD4(%) CD8(%) CD4/CD8健康组 45 60.26±6.45 36.28±5.27 1.78±0.45矽肺组 52 54.18±10.23 43.25±13.31 1.47±0.78
T淋巴细胞是一个不均一的群体,存在许多分化抗原和功能均不相同的亚群[3]。根据表面标志和功能的不同来划分,淋巴细胞可分为CD4和CD8两大亚群[4]。各亚群淋巴细胞的功能主要表现为:(1)杀伤靶细胞;(2)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在CD4淋巴细胞亚群中,有一类细胞可活化巨噬细胞,增强巨噬细胞功能;3)参与免疫调节:CD4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过程,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CD8淋巴细胞可抑制T细胞和B细胞的功能,从而抑制免疫应答过程[5],2种作用迥异的T细胞相互作用,可以保持免疫功能的平衡[6]。
通过对健康组和矽肺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分析发现我们推测矽肺患者易并发肺结核与细胞免疫有重要关系,由此可以得出临床在治疗矽肺的过程中使用免疫增强剂,从而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有可能对矽肺治疗起到关键作用[7],促进矽肺治疗的效果,并减少肺结核的发病几率。
[1]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64~1567.
[2]HongKong.Chest Service/Tuberculosis Reserch Centre. Madras British Medical Reserch Council.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f three anticuberculosis chemoprophylaxis regimens in patients with silicosis in HongKong[J]. Am Rev Respi r Dis,2001,1 45(1):36~41.
[3]Viret C,Janewany CA.Self-specific MHC class Ⅱ-restricted CD4 CD8 T cell that escape deletion and lack regulatory activity[J]. J Immunol,2003,70(1):201~209.
[4]Doherty PC,Allan JE,Lynch F,et al.Dissection of an inflammatory process induced by CD8 T cells[J]. Immunol Today,1990,11(2):55~59.
[5]赵武述,陈仁,卞志强.现代临床免疫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683~696.
[6]忻小和,钱五四.肺结核患者CD4、CD8淋巴细胞变化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5(4).
[7]杨阳,张晓晔.矽肺患者细胞免疫水平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