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静
(长春市儿童医院 长春 130061)
收集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8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男178例,女111例,年龄1~12岁,平均(6.7±1.2)岁,所有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1],并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高热和惊厥症状,171例伴有意识障碍,56例出现昏迷,昏迷持续时间2~4d,109例有明显的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11例伴有呼吸衰竭。脑脊液检查:白细胞明显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可有轻至中度升高,糖与氯化物正常;脑电图检查:异常201例,脑电波基本节律不规则,有多灶性或广泛性、弥漫性的高幅或低幅慢波活动,164例出现局限性慢波、尖波和棘波;CT检查显示有散在或局部的异常低密度改变;脑室或脑干内有多灶性脑软化灶。随机将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144例,采用纳洛酮治疗,治疗组1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治疗,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轻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给予止痉、降温、降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抗病毒等。对照组患儿给予0.01~0.03mg/(kg·次)加入5%葡萄糖250m 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0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5mg/(kg·d)加入5%葡萄糖250m 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0d为1个疗程。用药期间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发热、呕吐、意识和神志情况并认真记录。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情况进行判定:痊愈,治疗3d内体温恢复正常,抽搐停止,神志清楚,脑脊液正常,无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有效,治疗5d内体温恢复正常,血压稳定,抽搐时间和次数明显减少,神志有所改善,意识明显恢复,脑脊液趋于正常,无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无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出现,遗留明显的智能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表1 2组治疗结果比较[例(%)]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4.5%,对照组总有效率84.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2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起病急、病情重,由于病毒迅速繁殖,直接破坏了神经组织,神经组织对病原菌发生剧烈反应导致脱髓鞘病变和血管周围损伤造成供血不足[2],引起患儿高烧、反复抽搐,甚至发生意识障碍、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防止并发症,减少后遗症产生的重要手段。
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竞争性拮抗剂,能透过血脑屏障与脑内啡肽结合,竞争性阻止并取代β-EP与受体结合所产生的中枢抑制效应[3],解除呼吸中枢抑制,使呼吸增快,增加脑部氧供,改善脑血流及脑灌注,减轻脑水肿,而且其还具有催醒作用,可显著改善代谢、营养神经的作用。更昔洛韦是一种具有较广泛的强效抗病毒作用的新型开环核苷类似物,可通过竞争性抑制DNA多聚酶抑制DNA复制,阻止DNA链延伸[4],作用病毒感染细胞中得到增强,容易通过血脑屏障,有较高的选择性,具有抗病毒谱广、作用迅速持久、不易耐药等优点,是治疗病毒性脑炎的首选治疗药物。
综上所述,更昔洛韦与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可直接透过血脑屏障,明显减轻减轻脑水肿和脑感染,有效改善脑血流及脑灌注,增加脑部氧供,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具有安全性高,效果好的优点,是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罗强,田培超,岳珍珍,等.更昔洛韦钠与普通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0):31~32.
[2]杨洪清,唐洲平.更昔洛韦与纳洛酮联合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9,29(8):46~47.
[3]李芙蓉,杜春鲜,郝光旭.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38例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0,6(10):76~77.
[4]赵宏宇,关洪波,赵敏,等.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疗效[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1):463~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