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艳丽,蔡金山,李 静,胡广卫,王晓润
(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西宁 810001)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简称牛病毒性腹泻病(BVD),以消化道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为特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不但可以感染牛和羊,并且可以感染包括猪在内的多种偶蹄类动物。该病主要引起牛的繁殖系统病变并能形成持续感染,因而严重威胁养牛业的健康发展。玉树州是我省牛病毒性腹泻病多发地区,为了解玉树地区地震后牛病毒性腹泻病的感染现状,我们进行了该病的血清学调查。
1.1 材料
1.1.1 血样采集 2010年5月,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玉树、杂多、称多、囊谦、治多、曲麻莱等六个县共采集未免疫牦牛血液571份,血液样本按常规方法分离血清。
1.1.2 试剂 牛病毒性腹泻ELISA试剂由北京康农兴牧科技发展中心提供,生产批号201010。
1.2 方法
使用北京康农兴牧科技发展中心生产的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已知BVD浓度的标准品,按要求进行系列稀释,将稀释好的标准品和待测血清加入酶标孔,加入生物素标记的抗体温育,洗涤后,加入亲和素标记过的HRP,再经过温育和洗涤,去除未结合的酶结合物,然后加入底物温育,最后加入终止液,在450 nm波长处测定各孔OD值。
对6个县的571份牛血清进行了抗体水平检测。检测出阳性43份,阳性率7.5%,结果见表1。
3.1 本次检测结果与2006年检测结果相比较(2006年在玉树共检测30份血清,未检出阳性数),表明牛病毒性黏膜病在我省牛群中的感染率和感染范围均在不断扩大,对养牛业的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由于牛病毒性黏膜病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较少,在实际生产中常常不易被诊断,加之本病的病死率不高,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而忽视了本病的防治,今后应加大牛群中该病的流行病学的调查、监测及防治措施,从而有效控制该病在我省的进一步扩大和曼延。
3.2 由于牛病毒性黏膜病病毒和瘟病毒(HCV)存在抗原相关性,我省目前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来防治牛病毒性黏膜病,但由于防治机理尚不清楚,其防治也未纳入国家疫病防控体系,尚不能与国家防控政策相融合,难以推广应用,且长期使用会干扰本病的检测,因此,及早研制和生产用于牛病毒性黏膜病防控的疫苗产品,是控制该病所必需的。
表1 牛血清检测结果
3.3 鉴于该病目前在我省羊群中还未见报道,本次试验也未对羊进行检测,今后应加大该病在羊群中的调查,以便全面、准确的了解该病在玉树地区的流行情况。
[1] 张文生.天津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血清学调查[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1991(3):37-38.
[2]季新成,曾新强,员丽娟,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动物检疫,2009,26(7):54-56.
[3] 赵月兰,杨汉春,左玉柱,等.河北省奶牛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的分离鉴定[J].中国动物检疫,2006,23(11):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