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

2011-08-15 00:51:18贠慧星
山西建筑 2011年4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

贠慧星 冉 云

0 引言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由于人类对自然的极度索取,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人口剧增、土地严重沙漠化、资源过度消耗、全球性的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类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始了重新审视,开始采取“绿色”的行为保护地球、保护自己。绿色建筑及其研究和实践正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提出的。

1 绿色建筑的内涵

什么是绿色建筑,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这就是说,从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到使用、拆除的全过程,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可再生资源、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创造出舒适空间的建筑就是绿色建筑。它的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采用有利于提高居住品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简而言之,它的目标就是节能、减排。

2 绿色建筑的基本特征

2.1 节约资源

据统计,全球能量的 50%消耗于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并由此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绿色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方式转化,依靠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建筑节能是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

2.2 利用可再生能源

大量使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能等非常规、可再生并且绿色无污染的能源成为发展的趋势,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例如,在建筑顶层设置太阳能吸收板,实现太阳能庭院灯及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利用高温地热能发电或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热水供应;借助地源热泵和地道风系统利用低温地热能等技术。

2.3 材料的循环再生利用

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注重能源的节约,尽可能做到废物利用。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可以设想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可将废水、废液、废渣再利用。

2.4 “零”减排

尽量减少或避免向外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在建设及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考察建筑物的废弃物排放,绿色建筑力求通过污染物“零”排放,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持续发展。例如,在东北地区的轻钢草砖住宅的推广使用。

3 绿色建筑设计

以建筑设计为出发点,绿色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阳。为改善小气候多采用多种绿化手段;为增强空间适应性可采用大跨度轻体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与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因此,生态绿色建筑需要结构、设备、园林、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物理、建筑化学、建筑材料、工程造价和环卫等人员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

新型的绿色建筑应该满足“开放性”原则,开放性是一切有机体在生态圈与环境诸因素联系交流的基础。根据比利时科学家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只有开放的系统才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才能实现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循环,开放性是系统进化的外部条件。

新型绿色建筑应该是一种开放性建筑——建筑对外部环境的开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建筑物内部与外界环境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达到建筑与环境的生态平衡。

绿色建筑设计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绿色建筑提倡使用自然方式照明、通风和制冷。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根据当地气候特征,运用建筑物理的原理,合理组织各种建筑因素,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使得建筑在设计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绿色技术

4.1 绿色技术的特点

绿色建筑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高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广泛运用。

首先,环保节能型材料是绿色建筑所必需的,必须对现有建材和技术进行环保节能评估,提出技术改良和更新措施,使之符合环保节能要求。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在实现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高新技术。

其次,绿色建筑的材料和形式将是多样的。尤其是外层材料,其高度综合、高效多功能性更加明显。而且,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将更大限度地吸收各种先进技术,更好的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技术应用于绿色建筑中,它不是独立于传统建筑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绿色”的眼光对传统建筑技术的重新审视,是传统建筑技术和新的相关学科的交叉和组合,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型建筑技术。

4.2 绿色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4.2.1 建筑节能技术

建筑耗能包括生产耗能与使用耗能,因此,建筑节能技术包括设计节能技术、施工节能技术和使用节能技术。

4.2.2 绿色建筑材料技术

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健康建材。绿色建筑材料是指采用清洁卫生的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采用工农业或城市固体废弃物生产无毒、无污染、无辐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与传统建材相比绿色建筑材料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使用3R环保建筑材料(节约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生产Recycle)。3R材料是指可减量使用,能重复使用和可再生使用的建筑环保材料。生产所用原料尽量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或废液、垃圾等废弃物。

2)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环境污染的清洁卫生生产技术。

3)在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等,产品不含汞及其化合物,不使用含铅、镉、铬及其化合物制成的颜料和添加剂。

4)产品的设计宗旨是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即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且有益于人体健康。产品具有多功能,如抗菌、灭菌、防霉、除臭、阻燃、隔热保温、防火、调温、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功能。

5)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再利用,不产生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4.2.3 雨水收集及中水回用系统技术

该技术是指建筑物屋面雨水和地面雨水、建筑物内部杂排水收集、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在一定范围内可做非饮用水重复利用,如用于灌溉、景观用水等。

4.2.4 生态园林技术

在建筑小区生态系统中,园林绿化系统具有环境自净功能,对改善建筑小区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态园林主要指以生态学原理所建设的园林绿化系统。生态小区园林的主要特点在于:充分利用绿色植物,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降低噪声,调节生态平衡。

5 结语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必须发展绿色建筑,改变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模式,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国的必由之路。

[1] 孔样娟,张 峰.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J].建设科技,2008 (12):5-8.

[2] 顾国维.绿色技术及其应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3] 仇保兴.推行绿色建筑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N].中国建设报,2009-10-12.

[4] 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1):43-46.

[5] 徐新光.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J].建筑节能,2009(7):11-14.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
节俭绿色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绿色环保
品牌研究(2021年35期)2022-01-18 08:45:18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北方建筑(2021年6期)2021-12-31 03:03:54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6
建筑的“芯”
现代装饰(2020年6期)2020-06-22 08:43:12
山居中的石建筑
现代装饰(2020年4期)2020-05-20 08:55:08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听,建筑在诉说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