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明
其地道桥位于山西太原市机场大道与长治路交汇处,以实现机场大道上跨长治路的立体交叉。地道桥为现浇钢筋混凝土C30 S8,箱式结构,分为五段,沿长治路中心线处分段的长度分别为19m,19.5m,8.002m,19.5m,19m。
地道桥箱式结构总长85m,总宽44.9m,侧墙厚700mm,箱内净高5.6m,顶板厚度为900mm,底板厚度为1 000mm,下设有20 cm C 15素混凝土垫层,箱式结构总高度为7.5m。
箱体施工流程:降水→开挖箱体基槽→基槽清底至设计标高→垫层商品混凝土浇筑→底板、下八字、商品混凝土浇筑→侧墙模板和钢筋安装商品混凝土浇筑→上八字及顶板模板和钢筋安装商品混凝土浇筑→箱体墙体、顶板防水→箱体回填。
模板采用 86系列全钢大模板。面板为 6mm热轧钢板,小背楞肋为[8号槽钢,竖肋通长,横肋断开;边框为[8号槽钢,模板大背楞为双 10号槽钢。内墙模板通过φ20通扣对拉螺栓加套管加固,外墙采用组合止水螺栓加固。对拉螺栓水平最大间距900mm,竖向最大间距 1 000mm。顶板采用上倒角模板配合木胶合模板。
模板与模板采用 M16×60的螺栓连接,模板接缝处均为子母口形式。穿墙螺栓采用 T20通扣螺栓。外墙的组合止水螺栓,止水芯浇筑混凝土,止水端周转使用,内墙的穿墙螺栓周转使用。为防止模板整体位移,支模板前,在绑扎好的钢筋上加水泥垫块限制模板位置,保证保护层厚度。
墙体封端处的模板与墙面模板制作成一体,均采用钢模板。
由于模板的重量在1 t~1.5 t,人工搬运困难,采用塔吊搬运移动大型钢模板,塔吊有效作用半径 45m,作用不到的地方采用吊车配合安装。
箱体顶板的施工应先搭设脚手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立杆纵、横向间距为0.9m×0.6m,水平层连杆的上下步距0.6m,支架上铺设纵向龙骨间距0.9m,纵向龙骨采用 10×15的方木。在纵向龙骨上面(垂直于纵向)铺设横向龙骨,间距0.244m,横向龙骨采用 8×10方木。在横向龙骨上面铺设新购木胶合板 15 mm厚,作为顶板的底模。纵横龙骨之间,木胶合板与横向龙骨之间均用铁钉钉牢,侧墙与顶板的八字部分设置木龙骨支撑,木胶合板做底模。混凝土的浇筑从侧墙上八字处开始,部分侧墙及上八字浇筑完成后再浇筑顶板混凝土。顶板脚手架的拆除应在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方可卸架拆除底模。
1)钢筋绑扎和安装。绑扎钢筋前要认真熟悉图纸,核对各部位尺寸、规格、编号,对加工的半成品要检查核对。绑扎成型后,应根据图纸需要检查各种钢筋规格、数量和长度是否符合图纸的要求,检查钢筋表面是否清洁,如有铁锈油污应先行清除。
具体绑扎程序:a.划线:在绑扎部位内利用模板或混凝土垫层或部分主筋,划出各种主筋、架立筋、箍筋的位置;b.按划线位置进行摆筋;c.绑扎已摆好的钢筋;d.垫块:相邻两垫块间距视底筋直径大小而定,一般控制在0.8 m~1.0m左右;e.立墙钢筋。在绑扎时,底部应与底板钢筋焊接,以免变位倾倒;f.箍筋转角与主钢筋交叉绑扎时,应用铁丝按双对角线绑扎结实,并在适当距离处加一个电焊焊点,以免钢筋变形;g.顶、底板上层钢筋由马凳钢筋支撑,侧墙钢筋预埋在底板内,安装侧墙竖向钢筋时须保持垂直间距相等,竖向钢筋一次安装至顶板高度,侧墙水平钢筋应高出施工的侧墙混凝土 1层~2层,侧墙钢筋在绑扎时还应设置脚手架及拉锚钢筋以防止上部钢筋整体倾覆。
2)主钢筋的连接。主钢筋的连接采用闪光对焊,在预热闪光焊前加一次闪光过程,目的是使不平整的钢筋端面烧化平整,使预热均匀,其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过程。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到现场,设置 2台泵车东西对称浇筑在中线处合龙,每施工段大约 1 000m3混凝土,预计 22h~24 h完成浇筑任务。混凝土浇筑采取“分区定点、一个坡度、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4 h)。
1)振捣。底板厚度达 1m,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台泵车的出灰口处配置 3台~4台振捣器,因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在1.0m厚的底板内可斜向流淌1m~2m远左右,2台振捣器主要负责下部斜坡流淌处的振捣密实,另外 1台~2台振捣器主要负责顶部混凝土的振捣。下部 2台振捣器主要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为防止混凝土集中堆积,先振捣出料口处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间距和插入深度。振捣时间宜为 10 s~30 s,以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振捣器的插入间距不大于50 cm,并置于下层不小于5 cm。
2)表面处理。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工艺,以防止表面产生细小裂缝。在浇筑混凝土 2 h~5 h后,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搓板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在初凝前再用铁搓板压光,这样做较好地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的散发,促进了养护。
3)测温。为了准确地了解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状况,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配合预埋测温管。测温线应按测温平面布置图进行预埋,预埋时测温管与钢筋绑扎牢固,以免位移或损坏。每组测温线有 2根(即不同长度的测温线),在线的上端用胶带做上标记,便于区分深度。测温线用塑料带罩好,绑扎牢固,不准将测温端头受潮。测温线位置用保护木框作为标志,便于保温后查找。
配备专职测温人员,分两班作业。对测温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测温人员必须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测温记录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进行交底。
4)养护。由于施工处于盛夏季节,气温较高,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随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在每一施工段混凝土表面收光后,即混凝土处于硬化阶段,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并浇水养护,一方面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增长,另一方面降低了混凝土的干缩应力,防止了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
[1] 徐国庆.下栅互通立交桥现浇箱梁支架的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9,35(2):33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