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刚,王汉森
(山东天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济南 250022)
在我国北方冬期施工是不可避免的,冬期是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季节,冬季寒风多、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混凝土易出现两种现象:①缓凝现象: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②冻胀破坏:有明显的滞后性,多在春融早期或后期显现,造成混凝土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的降低,影响工程质量,处理难度较大。冬期浇筑的混凝土,为了尽量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现就混凝土搅拌站冬季施工注意事项,谈谈个人看法,供业内人士参考。
水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及早强型水泥,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降低冻害发生的频率。
应优先使用库存砂,因为库存砂相对含水率较低,产生冻块较少,相对性能稳定;如冬期新进砂,应严格要求进场砂的含水量(控制在4%以下),以减少冻结几率及生产时调整配合比的调整频率,保证混凝土质量。
石子相对含水率低,产生冻块几率小,应避免被雨雪冲淋。
为保证骨料的正常使用,建议对现场的砂、石料要覆盖砂网或毛毡,使其免受雨雪的冲淋,并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黄砂、碎石的堆积高度应适当增高,如果材料充足堆放5~8m为宜,以减少冻结层,保护内部温度。
拌合水即饮用水,冬季施工应采用热水搅拌,水温控制在60℃左右,但不得高于80℃。
防冻剂中含有防冻组分,防冻组分能降低水的冰点,使混凝土在负温条件下仍在进行水化作用。
不少混凝土搅拌站为了降低混凝土成本,而减少外加剂的掺量,这种情况是不可取的。如果是因为防冻剂的用量不足或者是温度太低而使混凝土受冻,则仍会造成冻害,令混凝土强度、耐久性降低。所以我们在检测和使用外加剂的时候,要严格控制好防冻剂的性能和外加剂的用量。
不少外加剂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在防冻外加剂复配的过程中掺入大量的氯盐以取代亚硝酸盐、三乙醇胺等有效成分的用量。这样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含量,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将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防冻剂进厂的时候不仅要对减水率、抗压强度比、含气量、凝结时间等进行检验,更要对氯离子含量进行测定。
外加剂罐在存放防冻剂前,要保持罐内的清洁、不渗漏。如果外加剂罐原来存放过的是常温外加剂,为避免两种不同性能外加剂的混淆,在存放防冻剂前要将罐内原有的外加剂或外加剂的残留物清理干净。
因粉煤灰、矿粉等掺合料的细度不同,在混凝土中发生微集料效应,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即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性和耐久性等,但是粉煤灰、矿粉可以延长水泥水化的时间。因此在冬季施工时应适当降低掺合料的掺量。
很多搅拌站为节约成本,设备设施相对简陋,在进入冬期施工后,设备不能正常运行,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耽误时间,供货不及时影响公司声誉。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混凝土的正常生产,集料仓下料口、外加剂罐、搅拌机应进行封闭,并设置加热点(火炉、电暖气),操作间在有空调的同时还要增设电暖气。有条件的宜采用锅炉供暖,供暖管道宜贯穿骨料仓下料口、外加剂棚、水池、搅拌机棚和操作间,不仅省时、省力,还能更好的保证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工作性能。
对公司所管辖搅拌运输车,在冬期施工前外包保温被,给搅拌车保温,以保证运送途中混凝土的温度不损失。
搅拌车装料后,严禁随意向车内加水,防止在运输途中因混凝土水灰比发生变化而影响交货时的质量。搅拌车涮车后应及时放净罐内积水,以防结冰引起质量隐患。
试验人员每天检测砂、石的含水率和温度,遇到雨雪天气要增加检测次数。
根据北方的气候条件,混凝土只需要用热水拌合,即可不需要对集料进行加热。质检人员在每次开盘前都要查看拌合水的温度,不得高于80℃,以防止混凝土出现假凝现象;不得低于40℃,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严格控制好防冻剂的掺量,并要延长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混凝土出场后的质量控制应注意以下五点。
(1)工程的施工现场安排质检人员,负责现场的车辆调配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工作。尽快的压缩混凝土的卸料时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2)施工现场质检员在浇筑混凝土前,要查看模板表面上是否有冻块或积雪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存在。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塑料薄膜和毛毯等保温养护工作,以保证混凝土初凝前不受冻害;冬期施工不得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支模和加荷。
(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质检人员要及时提醒罐车司机将清洗混凝土搅拌车用水卸干净。
(5)拆模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20℃,应采取保温覆盖养护措施。
混凝土的质量不仅需要搅拌站的严格控制,更需要施工单位的支持和密切配合。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各施工单位要满足GB50204和JGJ104对冬季混凝土施工的要求。以避免预拌混凝土在冬季施工过程中留下质量隐患,共同来确保工程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