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伟 汪玉娟
现阶段,一方面由于城市街道建设缺少完整的控制体系和管理机制,盲目建设,引起街道空间特色的丧失,建筑风格的混乱;另一方面,建筑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简单的模仿或技巧的炫耀,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构建一种场所的情境,一种氛围。建筑作为街道重要构成要素,其表现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体验层面也具有丰富的内涵,因此,对街道两侧建筑表情类型的研究无疑是对开拓街道特色及“空间体验”研究的一个重要思路。
本文引用贡宇在《城市街墙景观的规划控制》中对街墙的定义如下:“街墙”是围合街道空间连续的实体界面;具有连续性、物质实体性、多层次性;是从街道出发的连续视点所能感知的视觉要素之总和[1]。
街墙表情是指街道两侧建筑的各种要素,如窗、门、柱、檐口、线脚等,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显现出街墙或威严、或活泼的脸孔,是意境的外化,是观赏者通过对意境的体验和阅读而产生的一种联想和感受。
不同的街道都会有属于自身的特质、氛围、态势,是审美文化中理性观念的感性形象。街墙表情是把深层次隐蔽的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用形象的语言表现出来,是内在本质与外在形式的高度统一,是心智与情感综合意识的统一。布鲁诺◦赛维曾在《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一书中举出各种建筑式样所表现的“精神状态”。如认为埃及式表现敬畏的时代;希腊式优美的时代,是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沉思安息;罗马式表现武力与豪华的时代;哥特式表现渴慕的时代;文艺复兴式表现雅致的时代等[2]。
街墙表情是一个多因性的构成概念。街墙表情是由街道建筑连续立面与人相互作用而衍生出的物态感应形式,它涉及建筑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美学等多个学科,具有综合审视街道的多元意义。它既包含了街道文化层面的意义,也体现了街道实践活动的规律特征。它通过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的有机结合,非常生动地反映出了街道建筑体验和审美机制。
街墙表情是一个感知体验的结果。欣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审美观点来理解和体验审美对象,情感体验的强弱程度是美感强弱程度的标志。人的感知和体验是必要的构成因素,也是街墙表情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动态性反映两方面的内容:其一,由变动因素造成的街墙表情状态的变化;其二,人在建筑体验中的动态特征。所谓变动因素,就是客观时空中存在并发生变化的、影响人们对街墙体验的因素。比如季节、气候、白昼、社会氛围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知觉和体验,从而对街墙表情状态显现产生影响。人作为参与者和体验者,同样存在动态状态。“城市中动的因素,尤其是人和人的活动,与静的因素同样重要。我们并不是城市的单纯观察者,而本身是它的一部分,与其他的东西处在同一个舞台上”[3]。
我们观察一条富有表现力街道时,是不会先一个局部一个局部地分析它与环境的关系、它的光影变化、它的材料呼应……我们总是立即地、整体地、本能地直觉到它的表现力,往往无暇顾及其功利的、道德的和理智的因素,才会慢慢地作一些分析[4]。从这一点看街墙表情具有直观性。
街墙表情模糊性,一方面,它是一种不确定性、相对性、概略性,也可说是一种主观性、片面性。就这一点说,表情确有某种“只可意会,难于言传”的性质。因此对表情的辨析,不能要求像化学结构的分析那样的精确严密,而只能在模糊中求明晰,在大概中求贴切,力求远离模糊的边缘向鲜明的圆心靠拢。另一方面街墙表情是我们立即、本能地体验到的它的表情力,强调的是它的气氛、情调、韵味,从这个意义上说,街墙表情就具有模糊性。
分类是指以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其他显著特征作为根据,把各种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由于事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事物的分类,既可采用某一种属性特征作为分类根据,又可采用另一种属性特征作为分类根据。街墙表情的分类方法是从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这个角度去思考街道两侧的建筑,在感觉、知觉与印象的基础上,借助文学语言,按照不同的角度分成若干种类。本文借鉴风格美学分类的基本范畴,将街墙表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这一组表情,注重的是街墙内容和形式的比例。简约,其特点是内容丰富而形式简练、精约,具有简洁、洗炼之美。繁丰,其特点是丰富详尽地表现街墙的内容,具有丰富、细致之美。简约与繁丰各有其美的特色,也各有其弊病。“装饰即罪恶”“少就是多”实际上就是对虚饰建筑的否定,具有提倡简朴与浑厚的倾向。
这一组表情,注重的是街墙的色彩比重。朴素,其特点是具有含蕴深厚、耐人寻味的境界,借助于平和、淡泊的建筑语言来表现,它不尚藻饰,力戒雕琢,具有一种和平、清新、自然的美。它与绮丽相对应,是一种朴实无华、质朴纯重、简陋无饰之美,使人们产生亲切、朴实、随和、安逸、真诚、和平的感觉。绮丽,其特点是运用华美和浓艳的色彩,创造优美、绮丽的街道形象,也可是外形式美与某种庄严气氛相结合而产生的华贵、美丽、豪华、富丽甚或华美、侈丽的表情特征。
这一组表情,注重的是街墙表现的直与曲、藏与露。显附,其特点是运用清晰、流畅的建筑语言,描绘街道的情感。含蓄,其特点是运用蕴藉的富有表现力的建筑语言,去描绘街墙,而不去倾吐街墙主体的情感。含蓄与显附更强调的是街墙所形成的氛围,含蓄显宁静、悠远,显附显活泼、热闹。
这一组表情,注重的是街墙立面的加工与保持天然本色的关系问题。粗犷即粗略与豪放,率直与坦白,带有原始野味的不拘小节和大而化之的味道。它的节奏稀疏但力度很强,动感急骤且对比强烈。精工,其特点是经过反复锤炼和精雕细刻,在缜密细致的结构和优美精当的建筑语言中,显示着特有的精致和工妙。它以缓慢的动感和密集的节奏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统一。
这一组表情,注重的是街墙气势的强弱、大小。雄浑和秀美相对应。从字面看,它是由雄和浑两种元素组成。前者重在广度、力度,后者重在厚度、深度。它以强烈的力度、急骤的运动、稀疏的节奏、鲜明的对比显示出街墙的雄劲、峻峭、奇伟、壮美,具有强大的冲击力。秀美,秀丽文雅,它以娟秀、俊秀、雅致的形象加上优雅脱俗的气质,以弱性力度和柔和变化,形成高雅、文静、明快、秀美的表情。
这一组表情,注重的是建立在街道两侧建筑语言难易条件下趣味的雅、俗。通俗,其特点是运用平易、浅近的建筑艺术语言,表现直率、自然的情感和趣味,创造出生动、深远街墙表情。典雅,其特点是运用典丽、高雅的建筑艺术语言,描绘清新、优美的景象,创造端庄、幽深的境界,从润泽华采之中透出街墙明丽、幽雅的韵致。
当代城市和建筑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上的街道出现了类同的趋势,而引领时尚的建筑师们凭借先进的理念不断改变着我们城市的面貌[5]。如何在这种具有统治力的思想下冷静地面对我们城市的发展,创造有品位的街道,研究街道空间的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引入文学语言,充分调度文学语言的优势来弥补抽象的建筑语言难以表述具体主义的欠缺,并根据风格分类法的基本范畴,将街墙表情分为十二个基本大类,即简约与繁丰、朴素与绚丽、含蓄与显附、粗犷与精工、雄浑与秀美、通俗与典雅。希望通过赋予城市的街道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塑造出富有魅力的城市街道环境特色。
[1] 贡 宇.城市街墙景观的规划控制[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 [意]布鲁诺◦赛维.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项秉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 [奥]安东尼◦埃伦茨威格.艺术视听学心理分析——无意识知觉理论引论[M].肖 聿,凌 君,靳 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87.
[5] 郑建林.表情与姿态——当代城市建筑的个性表现趋势[J].广东科技,2007(1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