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轶
色彩是由视觉感知的,而视觉在人体各种知觉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通过眼睛获得的外界信息,占总知觉的 87%,而人对色彩的识别度要大于对纹理、形状、肌理等的识别程度,所以视觉被称为处于第一优势的知觉。人对色彩的感知浅层次上是造成人生理上的反应,进而深层次上影响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使人产生联想、回忆等心理变化。因此,根据有关的色彩学、生理学、心理学知识,分析人们在不同场所期望产生的不同生理与心理需求,再以建筑环境色彩来满足这种需求,可以激发或抑制患者的心理与生理反应,达到辅助治疗、早日康复的目的[1]。
从生理上讲,当人眼睛受到不同的色彩刺激以后,人的肌肉机能和血脉会发生向外扩张或向内收缩的相应变化,因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和体验,再导致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的色彩对人的生理刺激效果是不同的。有关研究表明:暖色调能使人瞳孔扩大,加速脉搏跳动,尤其是黄、红、橙等刺激性强的色彩,能赋予人活力、使人产生激情,而色彩明度与彩度越大时效果尤甚。故而体弱多病的人常处于这样的色彩环境中,可以使其心情愉快,乐于活动,增强肌体内的代谢和抗病功能。冷色调使人安静,减轻眼睛的疲劳。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处于幽静、明快、清新的冷色环境中,能使人精神放松、神情安宁。此外,当色彩的视觉刺激过于强烈时,生理上便会产生补偿作用,常处于单一色彩环境的人看自然景色时,会产生不易察觉的视色差。
医院的功能复杂,病人很容易迷失方向,如果能利用色彩区分不同的功能部门,将为病人带来极大的方便。北京儿童医院将同一楼层内功能部门的门和标识牌漆成同一种颜色,使病人极易识别;美国华盛顿中心医院的加建部分,以三片 34英尺高的、颜色各异的构架墙作为主入口、急诊入口与短期手术部入口大门的标志,由于医院所在地被誉为“苹果之都”,附近又有大片的果园,构架墙的苹果绿、桃红色和深红色寓意当地水果成长过程的三种颜色,这使得不同功能部分的入口形象十分鲜明,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
任何一位病人都来自多色彩的社会环境,色彩丰富的医院空间环境能使病人消除对医院所产生的陌生、紧张等不良心理。但色彩丰富的环境并不意味着用色繁多,而应根据医院各不同的功能部分合理地进行色彩组合,并积极发挥色彩的生理作用,形成舒适宜人的色彩环境。
不同的色彩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反应,色彩对病人的潜在作用,已被世界各国有关专家广泛注意,“色彩疗法”与众所周知的“音乐疗法”一样越来越为医学界所重视。有关研究表明,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同他们所在房间的环境色彩有关。例如绿色使人平静;粉红色可以使人的怒火渐渐平息;赭石色则有助于低血压患者提高血压的功能等等。因此,在不同功能的空间使用相应的色彩可以起到调节患者情绪、辅助医疗的作用[2]。
2.1.1 门诊大厅与候诊空间的色彩设计
由于大量病人、陪伴人、健康咨询的健康人、医务人员等都集中在门诊部,因此门诊大厅是人流量最大、相对集中、声音嘈杂的地方。此处的色彩宜用淡雅、高明度、低彩度的调和色,以获得统一协调的基调和令人心平气和的氛围;局部的建筑构件、座椅、装饰小品可采用灰彩色,或利用绿化进行点缀,以防止大厅内大面积的单一色彩给患者带来单调乏味的感觉。
2.1.2 病房的色彩设计
人的精神对外界刺激反应模式告诉我们,刺激产生的反应随刺激的时间而减弱,但总的刺激效果却是在不断积累。人们不是逐渐适应它、屈服它,就是以精神崩溃来实现反抗即产生诸多的生理不适,如眼睛干燥、疲劳、心慌、烦躁、情绪低落或亢奋等。因此,病房作为住院治疗的患者停留时间最长的空间,其色彩环境的设计是否舒适宜人,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笔者的问卷调查,有 60%以上的患者都认为,病房的色彩采用暖色调的浅色会令自己感觉更加舒适。如在某些病房里适当使用淡的、柔和的中性暖色调可以使病人得到较好的放松和休息;病房宜采用明度较高、色彩纯度较低的柔和色调为主,给病人以轻巧、愉快、洁净的感觉。再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长短的住院期,进行病房陈设的不同色彩搭配。
例如,住院期短的病室,北向或北方寒冷地区的医院多用暖色调;住院期长的病室,南方炎热地区或南、东、西向的房间,宜用冷色调。
孕妇房间的座椅、窗帘等以紫色调为主,因为紫色环境可使孕妇感到安慰。国外实验还显示:淡蓝色环境对高烧病人有稳定情绪、逐步退烧的效果;而绿色使人感到舒畅、亲切。
儿童病室环境在大面积的背景色彩沉着淡雅的基础上,可用符合儿童心理的色彩亮丽的、明快的饰物、玩具、家具等以活跃气氛。
2.1.3 其他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
为使色调协调统一,在其他公共空间如走廊、楼梯间等位置,统一领域内的墙面、顶棚、墙裙、踢脚线等处的做法、用料和色彩应协调一致,不同的领域可稍有变化,以便患者辨别不同的功能区域。几种灰调的彩色可以搭配出丰富、和谐的视觉效果。
环境小品的色彩设计包括座椅、雕塑、标志牌等。根据笔者所做的医疗环境调查表明,很多医院的标志物都因色彩不够醒目不能引起患者的注意,从而失去了其引导、提示的作用,给前往就医的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其他公共环境设施的色彩也很单调,使本来用色单一的医疗空间显得更加沉闷。因此,面积较小的环境小品如:座椅、标志物、诱导图标、垃圾筒等可采用亮丽的色彩,文字和底色对比鲜明,以便患者识别;各类标志、铭牌应按领域对色彩、字体、尺度、图案等统一设计,既要协调统一,又要利于识别。另外,环境小品的设计中色彩必须借助和依附于造型才能存在,必须通过形状的体现才具有具体的意义。色彩一经与具体的形相结合,便具有极强的感情色彩和表现特征,具有强大的精神影响。
当代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Carolyn Bloomer)曾经说过:“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阿恩海姆则认为“色彩能够表现感情,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因而“色彩是一般审美中最普遍的形式”,色彩成为设计人性化表达的重要因素,它使人们脑海中原本毫无情致的设计物变得生动起来。
[1] 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8-13,89,101.
[2] 赵 翔.环境世纪的医疗建筑[J].世界建筑,2002(4):25-30.
[3] 吕富珣,张铭岐.人性化医院环境的创造[J].世界建筑,2002(4):22-24.
[4] EB.H.医疗科技的进步,医院的可变性和健康的环境[J].蔡德勒,张神树,译.世界建筑,2002(4):31-32.
[5]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M].黄兰谷,译.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2.
[6]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出版社,1988.
[7] 施淑文.建筑环境色彩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 刘新德,易 乐.建筑采光色彩的心理效应及应用[J].华中建筑,2001(3):45-47.
[9] 澳大利亚 Images出版公司.世界建筑大师优秀作品集锦[M].向克珍,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