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锁柱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按照一定的客观经济学规律,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拟建设的项目工程全过程进行的计划、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的管理。一般建设程序包括项目建议探讨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文件阶段、建设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及控制主要包括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成本造价控制、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招投标管理、工程建设进度控制以及项目文化建设等。
随着近年来我国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开展,工程项目管理与以前相比,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成绩是显著的。但同时暴露出的问题也是很多的,诸如建设费用超支、建设工期拖延、工程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频发,不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同时造成很不好的社会影响。这些事件的发生,无疑都是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项目管理观念淡薄,项目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松懈;2)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滞后,法制不健全;3)工程项目探讨阶段、可研阶段不够重视;4)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干预性强,不能严格遵循客观规律;5)工程项目管理还是主要以计划经济思想为主,缺乏市场营销的概念;6)工程管理过程中重进度,轻质量、轻安全;7)招投标过程中过分注重价格因素;8)项目资金管理、各方责任管理混乱等。本文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出发,简要分析了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重视和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工程项目建设活动中,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重要的技术与经济活动。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应该贯穿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建设工程的立项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
建设单位应积极参与前期的准备工作,根据其发展前景,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投入成本及建设周期,同时对该建筑产品的经济效益做出合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并充分考虑建设周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对该工程造价的影响,使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投资的作用。
工程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环节,是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控制阶段。根据相关资料,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占75%以上,设计方案的合理与优劣,都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总造价,直接决定建设项目所投入人力、财力和物力。据统计,一般相对较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减少工程总造价约一成,有的甚至可达两成。建设单位在该阶段,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及使用要求,应积极配合设计单位做好方案设计、结构选型、设备选择等,并及时向设计单位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
一般设计完成后,应进行工程招投标。工程招投标一般包括施工招投标、主要设备、主要施工材料招投标。招标过程中,建设单位应严格审查投标单位的资质,并参考其相关业绩和实地考察其近期施工的现场,防止施工质量差、管理混乱、信誉度低、财务状况差的施工企业进入投标范围;同时对主要材料、主要设备的招标,有必要进行实地考察,多方了解其市场行情,防止质量低、造价高、不适用的建筑材料和设备进入现场,必要的设备及材料,应要求相关单位提供质量检测报告。
工程的投资主要都发生在这一阶段,由于企业管理水平问题,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素质教育问题,办事作风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在该阶段造成浪费投资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建设单位除加强合同管理、工程结算管理外,重点应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杜绝投资浪费。由于在施工阶段,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工程量已完全具体化,施工招投标过程中已经对工程造价有了明确的合同目标,本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不大,发生造价改变的主要是设计变更。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引起设计变更的原因很多。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设计变更,首先,除非确需扩大建设规模,一般不应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其次,认真严肃对待发生的设计变更,有关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各方共同签字方为有效。此外,严格控制现场签证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现场签证的不严肃性,也往往给建设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必要时建设单位可派工程造价专业人员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
质量是生命之本,质量控制关系到建设工程在使用期间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保证建设单位的投资效益,同时建筑工程质量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必须有效的控制建设工程的质量,保证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这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最主要的任务。施工过程是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所以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相关单位,特别是施工单位,必须依据国家和政府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以及工程建设的有关合同文件,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建设单位应该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各个阶段中的主要材料、施工进度、施工工艺方法、施工工序、机械设备安装、施工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有效地监控,减少或消除质量缺陷和隐患,满足建设单位对整个建设工程质量的要求和使用功能的要求。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可以有效地减少工程项目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费用,好的工程质量还可以延长工程使用年限,变相降低了投资成本,提高了建设单位的投资效益,同时也提高了承包商的施工效益和信誉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树立和坚持质量为本的最基本的原则,这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前提。
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控制的好,可以有效地减少工程施工返工,不至于拖延工程进度,同时减少成本投入,减少建设单位的经常性维修费用,延长建设工程的使用年限,保证建设工程的长效运营,提高建设单位的经济投资效益。同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的控制工程进度,有效地缩短施工时间,以使建设工程尽早的投入使用,发挥其建筑功能,使建设单位的投资得到有效的回报,提高其投资效益。但是,不能一味的通过追求快速的投资回报而加快工程进度,忽视了工程质量的管理,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在我国是很多的,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一个客观过程,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建设单位一定不能主观盲目决定工程进度,建设单位应特别予以重视,否则其造成的损失和代价也是沉重的。因此协调好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关系,是工程建设产生经济效益,满足建设单位对工程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建筑工程由于其施工周期长、工作量大、体力劳动繁重、施工现场复杂等原因,是安全事故多发的行业。建设单位应时时督促、监督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措施,必要时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安全管理的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施工现场的负责人在管理上往往看重经济效益,主抓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而忽视了施工安全,对工程安全措施的投入也不到位,往往安全措施只是摆设、应付检查。同时现场相关安全责任管理人员,往往也配备不全,相关安全措施的设备也配备不足,安全人员发现的安全隐患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及时地处理,这直接导致了安全管理上的松懈,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施工人员在不安全状态中施工,主要是人为的因素。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安全教育、培训以及人员安全管理不到位,由于未戴好防护用品、操作失误、违章作业、注意力不集中、不听从指挥等不安全行为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3)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不安全。施工过程中要用到大量的施工机械和设备,由于施工现场的特有的条件,施工机械和设备,往往得不到很好的保养和维护,使用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野蛮操作也经常使施工机械和设备处于不安全运行状态,在这种前提条件下施工,往往造成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
4)其他原因也是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施工环境因素。例如夜间施工现场照明太暗或太强,造成施工视线模糊;高温、刮风、下雨、下雪天施工作业,尤其是高空作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此外施工现场狭窄、混乱、材料及设备的堆放杂乱,也使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
1)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加大安全投入。思想上做好安全管理,项目开工前或者项目新入职人员,都应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首先要施工人员从思想上做到“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各类技术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持证上岗。施工单位应加大安全投入,包括安全教育投入、安全管理人员投入、安全防护品投入、安全设备投入以及应急安全投入等。
2)安全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有专人负责,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检查周期、检查内容,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督促处理,同时编制施工现场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等。
3)加强风险评估,做好重点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和不同的施工阶段分析安全风险,作出评估,并对每个项目具体化,做好安全防护和重点管理。
施工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施工过程中应重视项目管理文化建设,创新项目文化建设,主动发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员工凝聚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激情,为项目管理的文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持。建设单位应加强引导,提高和促进项目的精神文明建设。
1)打造团结和谐的项目组,这是创新项目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选用合适的项目组是创新项目文化建设工作中最基础的一环。项目组应该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和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项目文化建设定位。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项目特点、现有人力资源,并征求项目经理意见,选择团结和谐的项目组,为创新项目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2)树立项目文化核心价值观念,这是创新项目文化建设的思想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制定明确实际的奋斗目标。创新项目文化建设,就要有明确的项目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团队建设提供目标和方向。项目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以及在员工中的广泛认同是项目得以积极推进的主观原动力。
3)深入开展扎实有效而又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这是创新项目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这些活动使员工的工地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这些活动使我们的员工不再疲惫,这些活动实实在在地丰富了项目文化的内涵,有利于促进项目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在许多项目管理过程中已经开始大量使用项目管理软件。未来的项目管理将更多的依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项目管理必将日趋走向信息化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的集成化就是利用项目管理的系统方法、模型、工具对工程项目相关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并达到工程项目设定的具体目标和投资效益最大化的过程。它将工程项目的利害关系者集合和工程项目的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进行研究,揭示了工程项目的系统集成是工程项目内在本质的要求。
合作管理模式,一般是指建设单位同施工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单位,本着相互信任、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的原则,达成某种合作协议;建设单位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充分考虑各参与方利益,并达成建设工程的共同目标。建立和健全有效地合作机制,及时、有效的沟通、处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共同实现利益、共同承担风险。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广的融入世界金融市场,涉外工程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项目管理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化,使得各国的项目管理经验交流越来越广泛,先进的管理经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工程项目管理逐步得到发展和成熟。
代建制度一般是指建设单位委托另一单位或项目经理人来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包括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工作。委托单位或项目经理人作为建设单位的代理人,在其委托的范围内从事项目的管理工作。一般建设单位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代建,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交付建设单位使用。
[1]米 帅,贾宏俊,吴新华,等.浅谈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J].项目管理技术,2010(5):94-95.
[2]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姜 淳.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探析[J].科技资讯,2006(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