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汴闽 段景联
高校的基本建设问题一直是制约高校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自1997年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以来,高校扩招,院校合并,体制分割给高校基本建设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诸如学校规模、校园规划、基建指标、投资等等。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执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高校的基本建设必须先行。因此做好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工作迫在眉睫。高校的基本建设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建部门的任务就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各种设施,基建工作的目标就是对所建的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缩短设计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监督安全文明地施工。众所周知,高校的每一基建项目少则十几万,多则百万、千万,甚至上亿元,如何使高校的基建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让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更好的投资效益,值得相关部门和高校相关人员进行研究和探索。
基建队伍的建设,首先要选派好领导班子。这个班子应是年富力强、懂政策、懂业务、作风正派、不谋私利,具有开拓精神的。其次,要有一批年龄和专业结构比例合理的技术人员、材料和财会人员,他们是这支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当中,除土建人员外,也要有水、电、暖等工程人员。财会和材料人员,应选责任心强、懂业务、作风好的人。加强基建队伍的建设,还需要注重定期对基建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使基建管理人员与时俱进,懂得高校的办学理念、专业品质、知识结构、建筑物的空间结构布局、使用功能要求,懂工程技术管理业务、懂工程预决算和审计等系统知识,进而能确保基建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有效地提高基建管理水平。我校基建处为加强基建队伍的建设,制定计划,或邀请学校土木建筑学院的专家、教授做专题报告,或组织新到基建处的工作人员参加短期轮训。
制度建设是高校基本建设管理的保障,因此加强内部规范管理,可以为基建管理营造良好的工作机制。一个项目从立项、选址定位、地质勘探、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标投标、工程施工到竣工验收,整个过程要经过很多程序。基本建设程序是根据我国国情及工程建设内在的客观规律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谁不按这一规律办事,违背这一客观规律,在工程建设中采取所谓“超常规”的建设程序,往往是欲速则不达,不仅会给工程带来严重的质量隐患,而且会造成投资浪费,增加基本建设支出。
我所在的河南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它的前身是创建于1912年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1942年成为国立河南大学,拥有文、理、工、法、农、医六大学院。2000年7月,经过院校合并组建新的河南大学,现拥有文、史、哲、法、理、工、医、经济、管理、教育10大学科门类。作为拥有深厚历史底蕴、文化底蕴、学习底蕴的百年名校,学校领导、基建处领导重视制度建设,严格审查每一基建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务必使河南大学的新、老校区新增基建设施与已有古朴凝重、典雅大气的古建筑风格相辅相成,校园和谐发展建设。
在工程施工招标过程中,我们一律实行公开招标,委托专业的招标代理机构或由基建部门与学校审计处、工会成立的招标小组组织工程招标活动,通过专家对投标单位的综合实力、质量承诺、工程报价等指标综合分析,择优确定工程施工队伍,为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创造基本条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建管理部门内部还须制定一套相对全面的基建管理程序。我校实行基建管理人员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实行全面管理,全面负责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工程材料暂定价由项目负责人同部门内部工程造价人员进行市场调查材料价格,上报上一级领导共同研究确定材料的品牌、价格;部分专业性强的分包项目由招标组组织邀请招标确定专业施工队伍;工程进度拨款由部门内部制定拨款审批表,要求逐级审批,层次严格把关,以确保工程进度投资控制;部门内部成立工程巡查组,由部门领导任组长,每星期不定时对各施工先后进行一次检查,根据需要邀请其他部门相关人员或学校领导参加,对现场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进一步保障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的监督管理;定期举行例会,各项目负责人对所管工程的情况进行汇报,对重大的工程变更和技术难点进行商讨解决,并作书面记录以备查阅。通过以上途径,形成一套相对完备的基建管理程序,使基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工程监理是我国借鉴国际工程管理经验,促进工程管理水平提高,保障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的重要措施。当然,我们在选择监理单位时也应像选择施工单位一样引入竞争机制,并多方考察,比较其资质、信誉及管理能力。严格要求监理人员按规定采取旁站、巡视,重要结构部位按作业程序及时跟班到位进行监督检查,没有监理人员的签字,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我们也应定期组织本市技术人员进行质量大检查,监察是否按图施工,是否符合操作规程,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等。
图纸是设计单位的产品,是工程施工的依据。拿到图纸后应及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同时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出要求,充分发现问题,并组织四方共同会审。及早消除图面差错,修改不合理设计,确定需增减项目,会后由施工单位编制会审纪要,四方签证后共同执行。
鉴于目前建材市场较为混乱,为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可采取甲、乙双方共同调查市场,认质认价的办法,严格材料进场制度。另外,施工现场送往实验室做实验的各种材料的取样,也必须有甲方、监察方、施工方三方人员共同在场,按规定抽取。
在工程开工时,确定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目标,并针对工程的规模及复杂程度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制,制定出每周、每月的工作计划,并定期组织在建工程协调会,以监察上周、上月的质量、进度执行情况,安排下周、下月具体计划,及时解决各方存在的需要协调的各种问题。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的验收,如地基验槽,基础结构验收,主体结构验收和竣工验收等,我们都是主管处长带队、组织设计单位、勘探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到场,作出评定结果,共同签署意见,存档备查,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部位,坚决要求返工。
项目工程竣工决算包括从筹建到竣工验收结束所投入的全部支出费用,它涉及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的经济利益。项目工程竣工决算是反映该工程建设成果的文件,是考核其投资效益的依据,是办理交付验收的凭据,也是竣工验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竣工决算审核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责任性和规范性强、公允性高的技术经济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充分体现以事实为基础,以合同为原则,以定额为依据,以法规政策为指导。重视工程竣工的决算审核,才能合理控制工程的建设造价。
要做好工程竣工决算的审核工作,尤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严格按照投标及合同结算原则进行竣工决算。2)审核其竣工决算价应取费用、费率、单价是否与招标预算、建筑市场、城建市场有关规定相符合。3)审核其设计变更或认可签证的内容经办手续是否齐全,审批是否有效;审核由此引出的相关工程量、费用是否符合变更需求,是否合情合理。
总之,高校基建管理工作既不是单纯的行政工作,也不是单纯的技术工作和经济工作,而是相关政策、技术、社会、经济、管理的有机统一体系,它贯穿于整个基本建设管理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因此,要做好高校基建管理工作,实现高校快速提升、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创新,努力实现基建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社会化、经济化、效率化。
[1] 马开芳.高校基建管理工作探索[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64-66.
[2] 肖 钧.浅议如何做好高校基建管理工作[J].中州大学学报,2002(4):70-71.
[3] 林知炎.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4] 孟德增.高校新建校区基建管理探索[J].山西建筑,2009,35(10):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