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城市的建筑与景观融合

2011-08-15 00:51杨艺鹏
山西建筑 2011年26期
关键词:园区公园景观

杨艺鹏

0 引言

现代城市由各种高低不同的建筑体块围绕而成,人们不应生活在这令人窒息、集中建造的巨型“盒子”中,而是存在于复杂社会背景下的街道、广场、林荫道、花园、绿地之中,并且应有历史文脉的传承,使其更具有文化性。因此本设计从空间、生态、文脉、人四方面着手,努力将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充分体现自然、生态、健康、低碳环保、人文的理念,形成新的城市绿洲。

1 基本概况

该项目位于北京市,占地约315亩,是一座集自然生态环境与现代建筑的有机统一体,同时也是对外的开放性城市公园。

2 针对现状问题的设计策略

1)将约200亩的拆迁地还原景观绿化,使用微地、植物林带隔离来往车辆的干扰;2)借助微地貌变化,利用地形,形成景观绿岛,让绿色建筑远离喧闹;3)利用植物形成主景观带,营造生态小环境;4)以道路的分布方式明确空间的开放程度,以控制人流以及保护林地。

3 规划设计目标

人们共同期盼:“树木郁郁的小森林、憩园、下沉广场等,可以戏水的湖面、文化艺术中心等等。一块完全人造结合自然的景观,四季皆美,春天嫣红嫩绿、夏天阳光璀璨、秋天枫红似火、冬天银白萧索。”就像纽约中央公园的景观状态那样,在此设计中我们希望努力塑造北京丰台的“后花园”。

1)形成丰台区标志性的核心景观,提升形象出入口。2)塑造生态公园,打造北京丰台的“后花园”,以期改善小环境。3)为忙碌紧张的生活提供休闲场所、供短暂休憩的公共空间。4)装点城市街区,使其具有隔离、装饰街道的作用。

4 景观设计意向

1)景观风格定位:城市中的自然回归。远离自然的人们渴望自然,在这样一片土地上,如果能够使其部分地回归自然,让人们能以此感受自然,让这块土地上的植物越来越丰茂,形成一片湿润、清新的小气候,引来各类野生鸟类来此安家落户,让小鸟与人类和平共存,为周边的人们带来福祉,那是最好的结果,而不是追求简单几何化的图案。

2)景观特征创意:地域化的现代城市绿色建筑及景观岛屿的融合。将低能、健康、环保的现代城市绿色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空间·生态·人·文脉”的城市绿洲,依托现状,构建内部、建施外部景观绿化系统,让居民最大化的融于自然环境之中,吐故纳新,分享自然,通过人与自然对话,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5 设计原则

1)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原则。绿色建筑体验区和自然生态展示区,具有复杂的层次结构和多样性的自然或近自然植被覆盖的地面和水域,景观具有自然特征。在中心区域以及建筑周围,大量群植乔木、灌木及地被植物,与水体一起成为低碳生活体验基地。在其周围林带及林下草坪以其足够的宽度以及层层叠叠的树木形成与城市的隔离带。在公园办公管理区和生态展示区中尽可能多种庭荫树、采用可渗透砖铺面。公园沿城市道路部分的地面标高与道路路面标高相适应,并采取措施,避免地面径流冲刷、污染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整体公园景观以植物为主形成生态小环境,水体驳岸采用生态缓坡式设计,并种植适宜水生植物,营造亲水环境。2)功能完善、科学设计、节能环保。在公园设计中充分考虑各空间的性质、功能以及所服务的人群,尽力做到细致、完善、合理解决各种活动的空间组织,公园内的新建及改造建筑将采用新型低碳环保材料,尽量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3)以人为本原则、展示自然生态理念。在设计中处处为人考虑,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设置休息、散步、游戏、健身、交谈、娱乐的空间。并考虑夏日遮阴、夜晚照明、休息座椅等,同时考虑无障碍设计。充分考虑游人的视觉感受,利用地形营造愉悦视线的绿色空间。在设计中展示生态林带为城市带来的厚利,展示大自然中的科学知识,推广生态理念、推广节能环保科学知识。

6 园路系统设计

园路宽度控制:根据公园设计规范,整个公园中道路系统分三级设计:主路:5.0 m ~7.0 m;支路:2.5 m ~4.0 m;小路:0.9 m ~1.2 m。

7 空间景观分析

1)南北向景观轴线:由园区主入口、艺术大厅、下沉广场及文化艺术中心形成了一条南北向景观主轴线。

2)东西向景观轴线:现景观轴是原公园景观的再延伸:a.东部为现有公园的入口集散区。b.中东部为自然生态展示区,是自然景观与环保型绿色建筑的有机结合体。c.西部为绿色建筑体验区,充分利用各种可循环资源,节约低耗,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3)二轴线交汇处:中部是艺术文化中心,是园区的核心地,将成为城市资源的对接平台及发展思想的解散地。

8 功能流线组织

景区内功能布局合理,交通流线顺畅。游人通过主要出入口进入景区,汽车通过专用坡道进入停车场。主路贯穿园区与各个区域路相接,形成完整的道路网。停车场内设置人行通道,方便游人出入景区,人车分流。

9 景点创意

1)艺术文化中心。

该区位于公园中部,是园区的核心地区,由艺术文化大厅和两幢旧建筑改造及新建筑的综合体,提供文化情景的场所,成为城市资源的对接平台及发展思想的解散地。围绕中心大厅从空间上分割出下沉艺术广场和独立庭园,以增强文化艺术与人的亲近性。地面铺设采用多种天然材质,多种搭配以满足冬季景观缺乏的要求。

2)生态展厅。

该区位于公园办公管理区的东面,主要展示研究植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人们初步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及动态。采用现代艺术风格的玻璃金字塔入口,不仅反映北京不断变化的天空,同时还为展厅周围的下沉广场设施提供了良好的采光,与园区内景观绿化相互照应。

3)自然生态展示区。

该展示区位于园区东南部,生态展厅的南侧,其主要是重视和利用自然环境(如外界气流、雨水、湖泊和绿化、地形等)创造良好的建筑室内微气候,以尽量减少对建筑设备的依赖。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雨水收集系统,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利用改造后的地形,采取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水面、假山、围墙等。建筑材料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如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4)绿色建筑体验区。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该体验区位于园区西部,在改造建设原有水系的基础上,由五个独立“岛屿”组成,充分考虑人的视觉感受,利用地形营造绿色空间的视线走廊。每个“岛屿”上的建筑体量都利用太阳能、水源热泵、温泉及其他新型低碳环保材料,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此外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用水可使用中水处理系统。要尽量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

5)公园办公管理区。

该区位于公园次入口处的西侧,紧靠水衙沟南侧,布置一字形半地下公园办公管理用房。布局简洁合理,交通便捷,整合公园内部的绿化资源,体现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10 绿化配置

整个园区以本地适宜生长的树种为主,以乔、灌、草皮合理搭配的复式种植方式,对不同区域进行合理的植物配植。

道路两旁种植高大乔木及常绿树,如垂柳、栾树、雪松、冬青球等;水系周围种植扶芳藤、连翘、碧桃、覆盆子、荆条等灌木使游人能亲近水面,依托地形的起伏布置红瑞木、木槿、榆叶梅、西府海棠等形成由低到高的视线走廊;在水域中布置水生植物,如菖蒲、满江红、黄金莲、水蓼、灯心草等,努力将园区营造出魅力的自然环境。

11 结语

在嘈杂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将努力建造出真正的绿色建筑,坚持以人为本,以自然生态、环保节能为中心,倡导健康新生活,将人、建筑及自然生态景观相结合,把对生活的热爱和人文居住理念融为一体,精心营造亲近自然、格调高雅的生态、健康、低碳环保,具有人文理念的城市绿洲。

[1]李梦一欣.景观形式研究[J].山西建筑,2010,36(23):14-15.

猜你喜欢
园区公园景观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在公园里玩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